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有关芬的名言警句 正文

有关芬的名言警句

时间:2025-05-17 17:38:40

关于中华传统美德的名言

1、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

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5、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6、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8、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苏轼

10、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

11、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小雅》

13、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由义为荣,背义为辱。——陆九渊《与郭邦逸》

14、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

15、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第三十三章

16、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7、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孟子-腾公天下》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19、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20、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21、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

2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26、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27、见利思义。——《论语·宪问》

28、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2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30、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3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2、和以处众,宽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录》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卜居》

34、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35、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36、慈鸦尚还哺,羔羊犹跪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与兽。——《劝孝歌》

37、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小雅·蓼莪》

38、记己有耻。——《论语·子路》

39、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40、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4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4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43、知耻近乎勇。——《礼记-中庸》

44、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46、乐人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

4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 ——《荀子·荣辱》

4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49、独柯不成树,独树不成林。——北朝乐府民歌

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5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53、轻诺必寡信。——《老子》

54、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尚书·伊训》

5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56、父慈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57、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58、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左传·隐公六年》

59、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论语·微子》

60、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61、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62、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63、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64、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6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66、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7、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6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6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转》

7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7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黄鹤楼》

7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7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74、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

75、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76、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卷一》

77、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7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79、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天下》

80、仁者寿。——《论语·雍也》

81、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82、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

8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

8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85、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吕氏春秋-用众》

86、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87、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8、百闻不如一见。——《后汉书》

8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光《报任安书》

90、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9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92、人之有德与我也,不可忘也;吾之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战国策-魏策》

93、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94、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95、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

96、见善则迁,见过则改。《周易》

9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98、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99、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王守仁《改过》

100、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

101、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

10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103、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增广贤文》

104、过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觏《易论第九》

105、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

10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0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0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幼学琼林·夫妇》

109、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110、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

111、人必先自爱也,然后人爱诸;人必先自敬也,然后人敬诸。——扬雄《法言-君子》

112、无羞恶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

113、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

114、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

115、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116、单者易折,众则难摧。——崔鸿《三十国春秋·西秦录》

11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白居易《与元九书》

118、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19、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12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121、源洁则流清,行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12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23、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24、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2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宪问》

126、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寸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劝学》

127、秦恶闻其过而亡,汉好谋能听而兴。——薛瑄《读书录》卷十

128、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庄子·山木》

12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13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31、贫贱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宋弘列传》

132、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

13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134、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3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凋也。——《论语》

136、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陆九渊《与傅全美》

137、改身之过,迁(发扬)身之善,谓之"修身"。——颜元《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13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39、人告之以有过,则喜。——《孟子-公孙丑上》

140、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141、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142、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1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14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

145、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

146、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147、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14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49、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150、改过不吝。——《尚书·仲虺(huǐ)之诰》

151、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152、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15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5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5、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156、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15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158、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59、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增广贤文》

1.兰花与芙蓉,满院同芳馨。——贯休《古意九首》

2.晚金丛岸菊,馀佩下幽兰。——骆宾王《寒夜独坐游子多怀简知己》

3.幽兰谁复奏,闲匣以端忧。——羊士谔《闲斋示一二道者》

4.白雪幽兰犹有韵,鹊桥星渚可无人。——李之仪《浣溪沙·依旧琅玕不染尘》

5.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顾敻《荷叶杯·弱柳好花尽拆》

6.傥咏幽兰曲,同欢黄竹篇。——李世民《喜雪》

7.幽兰独夜清琴曲,桂树凌云浊酒杯。——王绩《北山》

8.弱藤已扶树,幽兰欲成丛。——韦应物《西亭》

9.幽兰生前庭,含熏待清风。——陶渊明《饮酒·幽兰生前庭》

10.幽兰与芳佩,寒玉锵美词。——杨巨源《送李虞仲秀才归东都,因寄元李二友》

11.光风灭兰蕙,白露洒葵藿。——李白《古风其五十二·青春流惊湍》

12.太息幽兰紫,劳歌奇树黄。——杜审言《赠崔融二十韵》

13.兰之猗猗,扬扬其香。不采而佩,于兰何伤。——韩愈《琴曲歌辞·猗兰操》

14.伤彼蕙兰花,含英扬光辉。——《冉冉孤生竹》

15.大花哆唇如笑人,小花敛媚如羞春。——王冕《明上人画兰图》

16.远宦须清苦,幽兰贵独芳。——李频《送新安少府》

17.绿塘摇滟接星津,轧轧兰桡入白蘋。——温庭筠《莲花》

18.兰溪春尽碧泱泱,映水兰花雨发香。——杜牧《兰溪(在蕲州西)》

19.春光如不至,幽兰含香死。——鲍溶《山中怀刘修》

20.江梅退步,幽兰偷眼,回避芳丛。——朱敦儒《眼儿媚·青锦成帷瑞香浓》

21.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苏轼《浣溪沙·端午》

22.古剑徒有气,幽兰只自薰。——张九龄《荆州作二首》

23.寄君青兰花,惠好庶不绝。——李白《自金陵溯流过白璧山玩月达天门寄句容王主簿》

24.巨石起奇士,幽兰延故人。——方回《治圃杂书二十首·真山焉用假》

25.襟上泪难再会。惆怅幽兰心事。——朱敦儒《洛妃怨·拾翠当年延伫》

26.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张炎《国香·空谷幽人》

27.开门移远竹,剪草出幽兰。——张籍《和卢常侍寄华山郑隐者》

28.高丘归未得,空自责迟回。身事岂能遂,兰花又已开。——贾岛《病起》

29.含薰待清风;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方回《题沈伯隽所藏赵子昂墨兰》

30.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李贺《苏小小墓》

31.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吴文英《探芳信·暖风定》

32.幽兰出磵谷,感此芳气新。——苏泂《春晚二首·春风尔狂颠》

33.坐近幽兰,喷清香玉簪花绽。——白朴《杂剧·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34.兰花旋买,灵芝未采,藕叶初裁。壶中天地春常在,画苑琴台。——张可久《满庭芳·春暮韶光几》

35.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陶渊明《闲情赋》

36.西陵松柏青如故。翦烟花、幽兰啼露。——张先《山亭宴·碧波落日寒烟聚》

37.蕙草春已碧,兰花秋更红。——李德裕《花药栏》

38.采兰花萼聚,就日雁行联。——钱起《李四劝为尉氏尉,李七勉为开封尉》

39.佳花有重秀,幽兰徒自芳。——苏泂《春晚二首·佳花有重秀》

40.兰花旋买,灵芝未采,藕叶初裁。——张可久《满庭芳·春暮韶光几》

41.幽兰泣露新香死,画图浅缥松溪水。——李商隐《河阳诗》

42.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李峤《送崔主簿赴沧州》

43.莫辨幽兰丛,难分翠禽翼。——李德裕《双碧潭》

44.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张九龄《感遇·其一》

45.旧时长见挥毫处,修竹幽兰取次分。——仇远《题赵松云竹石幽兰》

46.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左思《招隐二首》

47.幽兰不可佩,朱草为谁荣。——阮籍《咏怀八十二首》

48.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白居易《听幽兰》

49.幽兰生虽晚,幽香亦难歇。——曹邺《成名后献恩门》

50.莫把幽兰容易比,都占尽、人间秀。——李之仪《雨中花令·点缀叶间如绣》

关于春节的

1、四序开新律,三阳应庆生。

2、遥闻爆竹知更岁,偶见梅花觉已春。

3、客岁腊容随日换,新年春色逐风来。

4、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5、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7、便将凤历从头数,日日持杯访醉乡。——瞿佑

8、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9、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10、玉宇无尘千顷碧,银花有焰万家春。

11、爆竹一声除旧岁,桃符万户迎新春。

12、一曲笙歌春似海,千门灯火夜如昼。

关于春节的名言警句【二】

1、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金龙腾玉宇,六出好耘田。——江南流萤《新年》

2、乡心新岁切,天畔独

3、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醉乡深处少相知,

4、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笑声处处传入耳,美味佳肴上餐桌。谈天论地成一片,灯光通明照残夜。稚童新衣相夸耀,旧去新来气象清。——道平常《庆新年》

5、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黄景仁《凤城新年词》

6、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

7、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愁颜与衰

8、数寒天,新年到。又见梅花俏。银装素裹,广袤山川竞妖娆。叹时光电逝,岁月催人老。感沧桑幻化,万象梦春早。庆良辰,看热闹,街巷霓虹

9、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

10、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11、官历行将尽,村

12、已将春事叠成山,闲指吟鞭过雁关。手摘轻愁寻旧梦,心铺素纸绘新颜。樽前菊蕊堪调酒,雪里梅枝总耐寒。预向风君签锦约,明朝花翠碧栏杆。——云舒云翔《新年寄怀》

13、旧年钟声入新年,爆竹阵阵岁经添。奈得华夏将抖

14、绕梁年稔白芦葭,爆竹声中兑酒茶。新拭门窗明更暖,香融几案气犹华。醍醐夫子争饕餮,稼穑苍生搁耜耙。儿女归来添盛馔,潇潇雾笼富农家。——闫旭辉《新年贺岁》

15、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

16、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白居易《除夜》

17、金瓯何事告凋残,此责当涂敢自宽。遥望中原烽火急,狂流一柱在延安。满地疮痍不忍看,三边耕织有余欢。勤劳无逸能兴国,士马腾欢敌胆寒。——钱来苏《新年有感》

18、午夜忽闻爆竹响,三声过后静如初。心宽燃者迎新举,意会惊人旧岁除。——老鹰满天飞《新年夜》

19、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

20、新年到,老幼尽开颜。倒数声声天地响,腾星点点世人欢。守夜不思眠。——春堤晓星《忆江南·新年》

21、当空蛇舞龙退隐,春意萌动逐苏醒。梅领群芳初破冬,风送凛冽暖渐稳。柏烟袅袅近除夕,市井喧喧忙护警。邻舍久盼得乔迁,满坐亲朋一干请。——俯睇《又新年》

22、玉兔将临门,祝福处处存。爆竹天天笑,喜事朝朝闻。——卢利斯《新年好》

23、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束立盆栽成队列,草株木本斗芬芳。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林伯渠《春节看花市》

24、冬去春来又尽年,风花雪月谈笑间。夕阳洒绘云霞美,寒风劲秀雪漫天。花开花落情未老,年复一年志亦坚。我欲立志与天衡,豪情冲破不周山。——仇志璞《新年自勉》

25、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26、万炮齐鸣震九天,金龙彩凤舞翩然。神州共庆无眠夜,举盏吟诗踢踏旋!——巴松灵风《贺新年》

27、元良传万世,旦彩耀神州。快意空间聚,乐心吟赋悠。——漫岗秋叶《元旦快乐》

28、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孟浩然《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