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论据】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
——祖国利益高于自己的物质利益
1947 年,年仅 36 岁的中国科学家钱学森,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聘为终身教授。这不但是一个很高的荣誉,而且它也预示着钱学森的优厚待遇和远大前程。美国之所以如此器重钱学森,是因为他是美国研究航空科学最高专家冯·卡门的优秀学生,是美国最早研究火箭组织——加州理工学院火箭研究小组的 5 成员之一。他们提出了一项在航空科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航空科学公式——著名的“卡门——钱公式”,至今仍在航空技术研究中广泛使用。
1949 年,钱学森得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后,欣喜若狂,马上准备回国,并对中国留学生说:“祖国已经解放了,国家急需建设人才,我们要赶快把学到的知识用到祖国的建设中去。”
钱学森准备返回中国的消息,引起美国有关方面的极大恐慌。他们认为:钱学森如果把专业技术带回中国去,中国的科学技术将高速度发展。 钱学森的回国计划受到严重的阻挠,美国官方通知他,不准他离开美国,把他关押在一个海岛的拘留所里。在钱学森的同事和同学们的强烈抗议下,美国特务机关被迫释放了他。可是,对钱学森的迫害并没有丝毫的停止,他们限制他的行动,监视和检查他的信件、电话等。
尽管这样,钱学森仍然没有屈服。他不断地提出严正要求:坚决离开美国,回中国去!他时刻盼望着能够尽快地回国,就连租房子也只签订短时间的合同。同时家里还准备了 3 只轻便的小箱子,随时准备着可以搭飞机回中国。
5 年过去了。美国政府终于被迫同意钱学森返回中国。钱学森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我终于回来了!”随即,他就一头扎进了军事科学的研究之中。在紧密关注国外的科学动态的同时,他倾其所学,不断推出新的科研成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竭思尽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的“导弹之父”。
【相关论点】
爱国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爱国要从身边小事做起。
爱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爱国不应只停留在口头上,更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培养爱国情操,要多向爱国楷模学习。
爱国的公民应该自觉同破坏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
爱国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国际交往中要保持民族气节。
在平时生活中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也是爱国的表现。
爱国不意味着排外,爱国和热爱全人类是一致的。
【爱国名人
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个义务,是一种光荣。 ——徐特立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鲁迅
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它,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更无法写作。
——巴金
我荣幸地从中华民族一员的资格,而成为世界公民。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敏锐、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有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一个真正热爱祖国的人,在各个方面都是一个真正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华罗庚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巴甫洛夫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里
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国耻未雪,何由成名?——李白
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詹天佑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吉鸿昌
我是你的,我的祖国!都是你的,我的这心、这灵魂;假如我不爱你,我的祖国,我能爱哪一个人? —— 裴多菲
为祖国而死,那是最美的命运啊!——大仲马
只有热爱祖国,痛心祖国所受的严重苦难,憎恨敌人,这才给了我们参加斗争和取得胜利的力量。 —— 阿·托尔斯泰
我有我的人格、良心,不是钱能买的。我的音乐,要献给祖国,献给劳动人民大众,为挽救民族危机服务。——冼星海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树,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彭德怀
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叫做<<爱的教育>>,字从我看了这本书以后我觉的一个人不要自私。爱每个人都是有的,只是从不利用发现爱的心,我喜欢有爱的世界因为有爱的世界是美丽的是皎洁的。
爱无处不在,在小学的教室里有老师对学生的爱,有同学对学校的爱。在敬老院有员工对老人的关爱!说起关爱我想起妈妈.爸爸.老师.同学.哥哥.姐姐……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学生.朋友.弟弟.妹妹都有关爱!
我有一个哥哥,他是一个脾气不好,爱生气的哥哥,可是他对我的爱是无法磨灭的,他教会我很多东西,上网.数学.
那一天我好感动。热门优秀
有爱心的名人故事三则
故事一:林清玄夸小偷
台湾作家林清玄青年时代做记者时,曾报道过一个小偷作案手法非常细腻,犯案上千起。在文章的最后,他情不自禁地感叹:“像心思如此细密,手法那么灵巧,风格这样独特的小偷,做任何一行都会有成就的吧!”林清玄不曾想到,他20年前无心写的这几句话,竟影响了一个青年的一生。如今,当年的小偷已经是台湾几家羊肉炉的大老板了!在一次邂逅中,这位老板诚挚地对林清玄说:“林先生写的那篇特稿,打破了我生活的盲点。我想,为什么除了做小偷,就没有想过做正当事呢?”从此,他脱胎换骨,重新做人。
与欣赏对立的是漠视与诋毁。培根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让我们在生活中多一些欣赏。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故事二:丛飞的爱心
丛飞(1969.10.29~2006.04.20)原名张崇,生于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庄台镇的农村,自小努力向上,是深圳著名男歌手。1994年起,他开始资助贫困山区的贫困孩子,受他资助的孩子达到178人,累计捐助款300万元。
丛飞在一些城市的商业演出中,已经小有名气,每场演出的出场费能够达到一万到两万元,多的时候一个月的收入可以到十几万元,资助孩子们的学费。但2003年非典后,丛飞的演出机会锐减,收入也就越来越少,给孩子交学费时资金也紧张起来,当时为了及时给一百多个孩子交上学费,丛飞从亲朋好友处先后借了10万元,在开学前如期给孩子们送去。
他们就这样无私地奉献,为了让更多的人活得快乐,他们牺牲得太多,但他们无怨无悔。这就是高正荣和丛飞,两名普通的深圳五星级义工,他们不求回报地奉献出了自己的爱……
故事三:倪萍做慈善
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历来热衷于慈善事业,只要举行大的慈善活动,就一定能看到她的身影。2008年5月,在央视为汶川大地震举办的《爱的奉献》募捐晚会上,倪萍捐款100万元;2009年2月,在上海举办的“娱乐慈善群星晚会”上,倪萍再次捐款300万元,并获得“年度最具奉献慈善之星”……
2011年3月27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京举办“一路有你—————中国扶贫基金会慈善晚会”,倪萍积极响应,并拿出自己以“芭蕉”和“丹顶鹤”为素材的国画《韵》,来到现场参加拍卖。她对媒体说:“其实我从拿起画笔到现在,也只有一年时间。当时是为了给新书《姥姥语录》找插图,结果没找着,就自己画上了。画了十多天,很多人不相信是我画的。尽管自己是个初学者,不能与那些大家相比,但为了做慈善,我还是壮着胆子来了,即使这幅画只能卖几千元,我也很荣幸。”
当得知《韵》的起拍价为20万元时,倪萍连连摆手道:“不值不值!我看过太多大家的画和珍品,我的.画真不值这么多钱。”亚洲电视总裁王征开玩笑说:“如果最后拍卖价超过20万元怎么办?”倪萍认真地说:“我知道自己能吃几碗饭,绝对卖不到这个数,如果超过了,我就送你一幅画。”王征说:“一言为定,到时不许反悔。”但倪萍心里依然不踏实:“我真害怕这个价格流拍了弄巧成拙。”王征鼓励她:“爱心无价,你就给自己壮个胆儿。”倪萍这才勉强同意试一下。
拍卖开始,倪萍的心都要跳到了嗓子眼儿,她紧张地听着拍卖师极具煽动性的语言:“这幅名为《韵》的作品,是央视著名主持人倪萍女士的用心之作,起拍价为20万元,为了慈善助学,请各位女士和先生们踊跃竞拍!”他话音刚落,就见台下买家纷纷举牌,眼见价格一路飙升,很快突破30万元,50万元、60万元……当一位买家报出88万元时,倪萍已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就在这时,一位年轻买家喊出了100万元的价格,倪萍赶紧抢过拍卖师的话筒激动地说:“好弟弟,我的画我最清楚,它真不值这么多钱,不值!”并对一旁的助手说:“赶快再去拿两幅画来,我要无偿赠给竞拍成功者。”王征又和她开玩笑:“别忘了说过要赠我一幅画的,现在要赠给别人,到时我怎么办?”倪萍笑着回敬他:“我说过的话一定会兑现!”
竞拍又继续进行。出乎倪萍意料的是,买家的竞拍热情一点也不减,当又有人喊出110万元后,几乎是同时,亚洲电视总裁王征喊出了118万元。倪萍听到这个价格时,不顾一切冲到拍卖师前夺过竞拍槌,双手紧握高高举起,又快速敲了下去,激动地失声喊道:“成交!”这一举动把竞拍师吓了一跳,更引起了全场爆笑。倪萍涨红了脸语无伦次地说:“不好意思,我破坏了会场规矩。我的画不值这么多钱,真不值!”最终,《韵》以118万元成交。
拍卖结束后,倪萍仍沉浸在无比激动中难以自拔:“我非常感谢大家对自己画作的错爱,如果我自己的画真能卖这么多,我以后每天什么都不做,就专门画画了,我十分清楚,大家是为了慈善才肯出这么多钱的。其实我很怕出名,但为了做慈善,我只好豁出去了。只要是为了慈善,不管高调低调都是好调,我也会一直画下去,为慈善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也更希望更多人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