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第一批现代作家。在中国现代女作家中,她也是最具母性意识和人格魅力的一位。可以说爱贯穿了冰心的一生。
冰心出生于一个思想开明的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海军军官,早期的教育使冰心在七八岁时就已能试写白话和文言小说。1912年,她考入福州女子师范预科。 1918年就读于北京协和女子大学理科预科,后改学文,参加过五四运动。1919年9月起,她以冰心为笔名陆续发表了《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直接取材于社会现实,引起较为强烈的社会反响,后来写作了大量隽永优美的散文作品,表达对全人类的爱,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现代女作家。
正如她的作品一样,作为母亲的冰心乐意奉献爱,追求真善美,这成为她为人做事教育孩子的基准。她说,有了爱才有一切,才有爱憎分明。
冰心共育有三个孩子,长大后都成为出色的人物。他们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离不开母亲特殊的教育方式和身体力行的影响。
冰心的家庭是非常民主的,她尊重孩子的选择,从不强迫孩子做什么。她的大女儿吴冰的理想是学历史,小女儿吴青则想做医学家,她尊重了她们的选择。后来周恩来总理建议她们发挥英语的特长,才改学了英文。两个女儿毕业后都成为大学教师,冰心总是要求她们努力工作,并且要热爱自己的学生。
冰心的学养深厚,著作甚丰,待人热情,因而学生也遍及四面八方。她爱他们如自己的孩子。她许多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生活很清贫,为了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冰心在百忙之中为他们张罗工作和住处,他们长大以后,还给他们做媒,甚至连他们结婚、生孩子的事也帮着操心。
豁达,大度,超然物外是外界对冰心的一致评价。她以一个普通人自居,本色而朴素,对名利看得很淡。有很多素不相识的作者喜欢把作品寄给她修改或推荐,她总是认真对待,积极推荐。不但如此,她还有意关注新人,把从报纸、杂志上看到的好文章推荐给同道或朋友欣赏,希望引起关注。她觉得今后的世界应该是属于年轻人的世界。曾有人问冰心长寿的秘诀何在,冰心说:我从不和别人争。 1995年她把《冰心全集》九万元稿费全部捐给了中国农村妇女教育与发展基金会。她听女儿吴青说起福建老家学校的课桌不好,立即给家乡父老汇去钱。她还在遗嘱中写明将全部稿费及版税捐给中国现代文学馆和希望工程。
作为一个出色的女人和母亲,冰心是一个坚韧不拔的人。有一度她的身体非常不好,甚至吐过血,但她笔耕不断。1980年她得了偏瘫,但稍能活动便坚持下地走路。她说她不能就此躺倒。于是除了练走路,又忍着疼痛练习写字,有时一天只能写几十个字,但每天坚持,从每天写五十个字,练到每天能写四百字。个中的艰难只有她自己体味。一篇
尽管冰心以一个包容之心关爱着孩子,但她不想把孩子培养成温室里的花朵,她希望孩子们能在大自然的风雨中接受考验,茁壮成长。她有两个女儿,别人都把她们看成是幸福的`小公主,但冰心认为,女孩子是不可坐享其成的,一定要独立,不能依附别人。她在一篇论女人的文章中说:“我并不敢说怜悯女人,但女人的确很可怜。四十年来,我冷眼旁观,发现了一条真理,其实也就是古人所早已说过的话,就是:‘男人活着是为事业,女人活着是为爱情。’──这虽然也有千分之一的例外--靠爱情来维持生活真是一种可怜而且危险不过的事情!”
在母亲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两个女儿从小都很坚强和独立,从没有把自己当作“千金小姐”。有一次女儿吴青一个人系根绳子打秋千,没想到摔出去很远,跌得满嘴是血,但她强忍疼痛,没有哭泣。母亲倡导的勇敢和顽强使儿女们在事业的奋斗过程中勇往直前。
冰心作为一个作家和母亲,勇敢地实践了自己的人生。她朴实、善良而坚强,内心充满了对人世间的爱。因而她是一个值得所有人尊敬的母亲。
引导语:冰心不仅在文学写作风格上表现出她的独到之处,在思想上也演奏一场与众不同的歌,那就是她的“爱的哲学”。
冰心是现代著名诗人,翻译家,作家,儿童文学家。她尤其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冰心的名言是“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她的一生言行,她的全部几百万的文字,都在说明她对人类的无比爱心和和对人类未来的充沛信心。她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喜爱玫瑰花的神采和风骨。她的纯真、善良、刚毅、勇敢和正直,博得了众多海内外读者的喜爱。
当我们数算冰心丰盛的生命果实时,不能不去默想埋藏于地下的、滋养冰心的灵魂,激励她用“爱的哲学”去生活与写作的力量的根源——基督教信仰。也许很少人知道,冰心是一名基督徒。
茅盾在《冰心论》中说:“一个人的思想被她的生活经验所决定,外来的思想没有‘适宜的土壤’不会发芽。”这话是用来说明冰心之所以受到基督教等思想的影响,取决于她那充满了爱的家庭生活经验。在这种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冰心明确地说:“又因着基督教义的影响,潜隐地形成了我自己的‘爱’的哲学。”
据冰心回忆,她的家庭与基督教会有一定联系,二伯父在一所教会学校(福州英华书院)教书,书院里的男女教师都是传教士,曾来家中做客。冰心出生时,父亲请教会医院里的女医生来接生,她记得美国女医生来给她弟弟们接生并在他们满月时来探望的情景,冰心说“父母对她们的印象很好”。家迁到北京后,冰心的舅舅常到北京基督教青年会看书报、打球,与青年会干事们交上了朋友,通过青年会干事的介绍,冰心的大弟和舅舅的儿子在青年会夜校读英文,冰心入美国卫理公会办的贝满女中读书。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青年会是基督教会与社会之间的桥梁,它的会训“非以役人,乃役于人”,即耶稣训言:“我来不是要受人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作为这样一个组织形式的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为中国当时的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文化活动场所,曾与中国现代文学有过一段姻缘。“文学研究会”的几个重要成员如郑振铎、瞿世英、耿济之、许地山,以及瞿秋白等,在这里读到许多当时国内读不到的外国书籍,还在青年会的资助下办了《新社会》《人道》杂志。后来,通过许地山和瞿世英的推荐,冰心列名于“文学研究会”。
冰心所在的贝满女子中学,并不像人们想象中的教会学校那样封闭和专制,从她后来的回忆来看,那里有着相当浓厚的自由风气。除了学习文理科课程外,还有每星期三举办的“文学会”,冰心受到演讲辩论的训练。她还参加学校的戏剧演出和夏令营等活动,扮演过天使以及其他角色。甚至在校期间,还参加了抗议袁世凯卖国行为的游行示威等等。正是在这里,冰心系统地学习了《圣经》,而且《圣经》课和英文的成绩是最好的。
每天上午除上课外,最后半小时还有一个聚会,由本校中美教师或卫理公会的牧师来讲道。星期天还有查经班,协和女子书院校长麦教士先讲半小时《圣经》故事,然后去卫理公会教堂去做大礼拜。冰心回忆道:“我们的《圣经》课已从《旧约》读到了《新约》,我从《福音》书里了解了耶稣基督这个‘人’。我看到一个穷苦木匠家庭的私生子,竟然能有那么多信从他的人,而且因为宣传‘爱人如己’,而被残酷地钉在十字架上,这个形象是可敬的。”此时冰心并没有信教,在她心目中,耶稣是一个人之子,而不是一个神之子。
贝满女中毕业后,冰心又考入另一所教会学校——协和女大(后并入燕京大学)。在燕大期间,冰心还写有一篇散文:《画——诗》,描述她在《圣经》课教授安女士房间里看到一幅画时的感受:
一片危峭的石壁,满附着蓬蓬的枯草。壁上攀援着一个牧人,背着脸,右手拿着竿子,左手却伸下去抚摩崖下的一只小羊,他的指尖刚及到小羊头上。天空却盘旋着几只鹰。……牧人的衣袖上挂着荆棘,他是攀崖逾岭的去寻找他的小羊,可怜的小羊!它迷了路,地下是歧途百出,天上是饥鹰紧追着——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牧人来了!并不责备它,却仍旧爱护它,它又悲痛,又惭愧,又喜欢,只温柔羞怯的!仰着头,挨着牧人手边站着,动也不动。
这幅圣画取材于《圣经》,把耶稣比喻为一个忠实的爱护小羊的牧人,冒着生命危险去寻找迷失道路的人。对此,饱受飘零之苦的郁达夫在作为忏悔录而写的《迷羊.后序》中,借一个传教士的口表达了他自己的领悟:“我们的愁思,可以全部把出来,交给一个比我们更伟大的牧人的,因为我们都是迷了路的羊,在迷途上有危险,有恐惧,是免不了的,只有赤裸裸把我们所担负不了的危险恐惧告诉这一牧人,使他为我们负担了去,我们才能安身立命。”而尚未受到社会风霜雨雪侵蚀的冰心,在牧人寻找迷羊的画中感受到的是其中飘溢出来的爱的'情趣,她陶醉于那爱和美织成的审美境界之中。
同时,这种感受又与她的生活经验融成一团,给她带来的不仅是“品鉴玩赏”。她说:“它是暗示我,教训我,安慰我。它不容我说出一句话,只让我静穆沉肃的立在炉台旁边。——我注目不动,心中的感想,好似潮水一般的奔涌。一会忽然要下泪,这泪,是感激呢?是信仰呢?是得了安慰呢?这不容我说,我也说不出——”她只能用《圣经》中的话语来表达她那不可言说的感觉:“上帝是我的牧者……使我心里苏醒……”“诸天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手所创造的……无言无语……声音却流通地极。”也正是燕大期间,冰心在一个牧师家里受洗。
冰心受到的是双重教育,一是充满了儒家色彩的家庭熏陶;一是在教会学校获得的正式教育。在家庭环境里,她阅读了一系列中国古典书籍;在教会学校里,她系统学习了西方文化典籍《圣经》,这给她提供了文学上的可借之鉴。冰心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谈到了她对宗教信仰的态度,“我是不注重宗教仪式的,只以为人的行事不违背教条好了。”她反对“在基督教传入以前,中国没有文化”的沙文主义观点。认为受洗,进教会学校,不一定就要当牧师,过穿道袍上讲坛的生活。”“要表现万全的爱,造化的神功,美术的引导,又何尝不是一条光明的大路”,冰心选择的是文艺的道路。
在教会学校上的《圣经》课,使她得以了解这部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的基督教经典,对她的创作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如在《信誓》一诗中,冰心借鉴《圣经.诗篇》二十三篇“上帝是我的牧者”,写道:“文艺好像游牧的仙子,我是温善的羔羊,甘泉潺潺的流着,青草遍地的长着,她慈怜的眼光俯着,我恬静无声地俯伏在她的杖竿之下。”
冰心不仅在文学风格上表现出她的独特之处,在思想上也唱出一支与众不同的歌,那就是她的“爱的哲学”。正如同她的文学主张,她在思想上也是求中西融会贯通,因着在家庭环境中所耳闻目睹的父亲身上那传统的爱国思想,她找到了基督教义中入世救世的精神;因着她所体验到的母亲那深厚的天性之爱和浸透了“温良恭俭让”的德化人格,她找到了耶稣那爱和牺牲的典范人格。这又给她带来了深沉的感化和启发,为她建立“爱的哲学”提供了一个人格精神上的参照。
冰心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祖籍福建省长乐县。从小喜欢读书识字,阅读了大量中国古典小说,这为她以后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1918年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协和女子大学。“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参加这一反帝反封建爱国民主运动,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为主题的“问题小说”创作。1919年9月发表第一篇小说<两个家庭),第一次用“冰心”笔名。1923年,第一本诗集《繁星》出版,它是中国小诗最初之作,也是影响最大之作。同年又出版第一个散文小说集《超人》,第二个诗集《春水》。在美国留学期间,写了二十九篇通讯集《寄小读者》。 1926年回国,先后在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女子文理学院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以“男士”为笔名,写了一组以妇女为题材的散文,结集为《关于女人》。1946年赴日,1951年回国后,一面热情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一面继续从事创作。先后出版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再寄小读者》、《小桔灯》等,除创作外,还从事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早期的冰心受出身和家庭的教养及基督教义和泰戈尔哲学的影响,把“爱”作为人生的最高理想。在“爱”的思想指导下,其作品歌颂母爱、童真、自然、人类爱。文笔清新秀丽,委婉柔美,但题材较狭隘,时代气息不够强烈。建国后,冰心散文创作呈现了新的思想风貌,歌颂劳动人民,歌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祖国,充满爱国主义激情,如《印度之行》、《樱花颂》等。在风格上既保持了过去委婉含蓄,清新优美的特点又充满了战斗的激情,呈现出明朗欢快的基调。
1999年冰心在北京逝世,度过了99个美丽的春秋。
一、有爱,就有了一切。
二、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三、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四、襟上兰花气息,绕到梦魂深处。
五、何用写呢?诗人自己,便是诗了。
六、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七、群里的欢笑掩不过静里的悲哀。
八、沉默里,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九、雨后的青山,好像泪洗过的良心。
十、青春活泼的心,决不作悲哀的留滞。
十一、冷静的心,在任何环境里,都能建立了更深微的世界。
十二、青年人!你不能像风般飞扬,便应当像山般静止。
十三、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
十四、青年人,珍重的描写罢,时间正翻着书页,请你着笔!
十五、沉默里 充满了胜利者的凯歌!
十六、记忆是时间停留在过去的影子。为了未来的记忆,请着手你现在的画。
十七、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四方供养?
十八、这无收束的尘寰,可有众生归路;世界上,来路便是归途,归途也成来路。
十九、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二十、如果你的心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简单。
二十一、真正的同情在忧愁的时候不在快乐的期间。
二十二、我自己是凡人,我只求凡人的幸福。
二十三、不解放的行为,造就了自由的思想。
二十四、夜中的雨,丝丝的织就了诗人的情绪。
二十五、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
二十六、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二十七、冠冕?是暂时的光辉,是永久的束缚。
二十八、希望便是快乐,创造便是快乐。
二十九、小盘石呵,坚固些罢,准备前后相催的波浪!
三十、真正的娱乐是应着真正的工作的要求而发生的。
三十一、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三十二、白的花胜似绿的叶,浓的酒不如淡的茶。
三十三、心灵的灯,在寂静中光明,在热闹中熄灭。
三十四、父亲呵!出来坐在月明里,我要听你说你的海。
三十五、当我浮云般自来自去的时候真觉得宇宙太寂寞了!
三十六、我的心,孤舟似的,穿过了起伏不定的时间的海。
三十七、真理,在婴儿的沉默中,不在聪明人的辩论里。
三十八、我的朋友不要让春风欺哄了你花色原不如花香啊!
三十九、童年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四十、沉默着罢!在这无穷的世界上弱小的我原只当微笑不应放言。
四十一、只是一颗孤星罢了!在无边的黑暗里已写尽了宇宙的寂寞。
四十二、西山呵!别了!我不忍离开你,但我苦忆我的母亲。
四十三、爱情是一种纯度,朋友是一种广度,亲情是一种厚度。
四十四、少年的梦想是风的梦想,青春的思念是长长的思念。
四十五、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指你现在的画。
四十六、娱乐至少与工作有同等的价值,或者说娱乐是工作之一部分。
四十七、我读书奉行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四十八、无聊的文字,抛在炉里,也化作无聊的火光。
四十九、言论的花儿,开的愈大。行为的果实,结的愈小。
五十、走呵!即或走不到,人生不过是这么一回事。
五十一、倘若世间没有风和雨,这枝上繁花,又归何处?只惹得人心生烦厌。
五十二、光阴难道就着般的过去么?除却缥缈的思想之外,一事无成!
五十三、世界上充满了光和爱,等着青年自己去找,不要走那条悲惨的道路!
五十四、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五十五、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
五十六、我的朋友!为什么说我“默默”呢?世间原有些作为,超乎语言文字之外。
五十七、浪花愈大,凝立的磐石在沉默的持守里,快乐也愈大。
五十八、眼愈多流泪而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加温厚。
五十九、我的朋友!不要随从我。我的心灵之灯,只照自己的前途呵!
六十、如果今生是有趣,那么今生已经足矣。如果今生是无味的,那么我不要来生。
六十一、沉默着罢!在这无穷的世界上,弱小的我原只当微笑,不应放言。
六十二、寂寞增加郁闷忙碌铲除烦恼——我的朋友!快乐在不停的工作里!
六十三、青年人!信你自己罢!只有你自己是真实的,也只有你自己能创造你自己。
六十四、命运如同海风——吹着青春的舟飘摇的曲折的渡过了时间的海。
六十五、青年人呵!为着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的指你现在的图画。。
六十六、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翼那不可希翼的,永古无悲哀。
六十七、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
六十八、人从枝上折下花来,供在瓶里。到了结果的时候,却对着空枝叹息。
六十九、聪明人!在这漠漠的世上只能提着“自信”的灯儿进行在黑暗里。
七十、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七十一、“家”是什么,我不知道;但烦闷——忧愁,都在此中融化消灭。
七十二、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七十三、在模糊的世界里——我忘了最初的一句话,也不知道最后一句话。
七十四、我的问题——我的心在光明中沉默不答。我的梦却在黑暗里替我解明了!
七十五、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减少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七十六、母亲呵!这零碎的篇儿,你能看一看么?这些字,在没有我以前,已隐藏在你的心怀里。
七十七、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太空何曾听得见它们对话?沉默中微光里它们深深的互相颂赞了。
七十八、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七十九、聪明人,文字是空洞的,言语是虚伪的;你要引导你的朋友,只在你,自然流露的行为上。
八十、愿再不为谁动心,也永不做谁的梦,无希望的永远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不悲哀!
八十一、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八十二、一个人只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有一颗爱国之心,就什么事情都能解决了。什么苦楚,什么怨屈都受得了。
八十三、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