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众生皆醉我独醒的名言 正文

众生皆醉我独醒的名言

时间:2025-05-14 17:08:17

尘世之杂乱,终可洒脱自然。长夜无眠,竟会忆起那池早就开败的莲,不染不妖,岂非你我之愿?终究还是你们,守住缱绻情感,守住皎洁之气,守住那份世人皆醉我独醒的清澈……

豪情不减,嬉笑当年

在大唐盛世,你做了一阵风。或许你的到来注定要为世上带来纯洁,李花怒放一树白,你是李白。大唐江山壮阔由你书写,你生动了唐朝山水,一花一木,被你吟出别致浪漫。不难想象,你的举手投足间都带着不羁,带着诗意,在那个时代,你选择做你自己。你的'旅途就是人生,永不停歇那放达的脚步,守着自己的豪情傲骨,毅然走进不拘一格的生命。诗,酒,剑,衣袂飘然而起,笔触一挥,便是千古流传的名篇,放任高歌亦是满口酒香。你的狂放,你的傲然,在金粉盛世显得怪异,你却毅然做了青莲,出淤泥而不染。世人庸俗,你不带半点脂粉气,你是酒酣后唯一清醒的那个!

山居雅客,南山悠然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你也曾胸怀兼济天下苍生之志,你是陶潜。年少时,你胸有大志,渴慕为国分忧,可官场黑暗,你无法苟合那污腐之气,仕途失意。降志辱身把你的一腔热血渐渐消磨,在做彭泽县令时,你言:不为五斗米折腰。上任才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多年来,你思想质变,开始追求淡泊澄净。人生当如此!何况陶潜性本爱丘山。踏入田园,享受自给自足的恬淡。悠然南山,一个东篱采菊的身影像是脱笼之鹄,重返自然。怡然自得实在令人向往,门庭免去了俗事的骚扰,亦不缺少空闲的时间。濯清涟而不妖,形容你再好不过。举世皆浊我独清!你守住了难得澄明。

浮生一梦,死又何妨

一腔爱国情,两行辛酸泪。你的故事豪壮却也教人心酸,你是屈子。世人可懂你曰罗江畔的忧伤?可懂你纵身一跃的失望?你对这个世界失望了罢。你满怀着壮志雄心,一心挽救楚国,可楚国上下如何待你?太凉薄。官场失意,你明知那其中的黑暗,却毅然选择失败后一次次的奋不顾身,最后,却要以死证明忠心。小人的谗言,君王的昏庸,你全然不顾,只求救楚国于水火,你太傻。还记得自沉前你与渔夫的对话,他要你随势而走,你却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便是你,纵使沉入江底,却升华了生命。

画卷江山,是你们的存在涤荡了历史长河。俗世污浊,你们不妖不染,纸醉金迷是人间,你们独清独醒。愿,尘埃湮灭,将人间当作菩提树,守住心中的明镜台。

屈原的离骚的名句

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的名作《离骚》,意思是说:在追寻真理方面,前方的道路还很漫长,但我将百折不挠,不遗余力地去追求和探索。

这句话表达了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虽然现实很黑暗、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很遥远,但是,“我”(即屈原)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出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

2、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卜居》

寓意是:再高明的人都有他的短处,再平庸的人也有他的长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不足之处,再聪明的`人也有他不明白的时候。

3、百金买骏马,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偶然作》

一百金能买的到一匹好马,一千金能买得到美丽的女子,一万金能买高官名爵,什么地方能买得到年少的时光呢?

4、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意识是说:光阴似箭,我惟恐抓不住这飞逝的时光,让岁月来塑造我美好的心灵。

5、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离骚》)

意识是说:太阳与月亮互相交迭,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相互交替,永无止境。

6、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九歌·大司命》)

意思是:没有比别离更悲伤的事情了,也没有比新相识更高兴的事情了。

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渔父》)

意识是说:世界上的人都是污浊的,惟独我干净、清白;众人都已醉倒,唯独我一人清醒。

8、目极千里兮,伤心悲。(《招魂》)

这句话是屈原《招魂》里的诗句,表现的是诗人远离故国,担忧国家的悲伤情感,直接翻译就是:(我的)眼睛看着千里之外(的故土),心里伤心极了。

9、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鸷鸟:猛禽。鸷鸟不合群。比喻忠正刚强的人不合于世俗。这里应该是说自己生性品行高洁,注定如鸷鸟不容于世。

10、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方和圆怎能够互相配各,志向不同何能彼此相安。

11、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忧闷失意啊我孤独彷徨,忍受着此时的穷困我好不心伤。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战国·楚·屈原《离骚》。就是身体被肢解,我也不会改变理想,我的心哪是惩罚所能更改的!

拓展阅读:《离骚》知识点

一、重点词语

1、掩涕:长太息以掩涕兮(掩面拭泪)

2、谇:謇(jiǎn)朝谇(suì)而夕替(谏争)

3、替:謇朝谇而夕替(废弃,贬斥)

4、虽:虽九死而未悔(纵然,即使)

5、众女: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许多小人)

6、蛾眉:众女嫉余之蛾眉兮(喻指高尚德行)

7、遥诼: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造谣,诽谤)

8、偭:偭(miǎn)规矩而改错(背向,引申为违背)

9、度:竞周容以为度(法度,准则)

10、溘:宁溘(kè)死以流亡兮(突然,忽然)

11、异道:夫熟异道而相安(不同道)

12、尤:忍尤而攘诟(罪过)

13、伏:伏清白以死直兮(守,保持)

14、相道: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

15、及:及行迷之未远(趁着)

16、止息:驰椒丘且焉止息(停下来休息)

17、初服:退将复修吾初服(当初的衣服,比喻原先的志向)

18、岌岌: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

19、游目:忽反顾杂文抠(放眼观看)

20、缤纷:佩缤纷其繁饰兮(繁多)

21、未变: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不会改变)

二、通假字

1、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

2、邑:忳(tún)郁邑余侘(chà)傺(chì)兮(通“悒”,忧愁苦闷)

3、圜: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

4、离: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

5、章: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显著)

6、反: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

三、一词多义

1、长: ①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②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2、善: ①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②谣诼(zhuó)谓余以善淫(擅长)

3、以为: ①制芰(jì)荷以为衣兮(用……做) ②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4、修: 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美好)②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③余独好修姱以为常(美,美好)

5、虽:①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惟,只是) ②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四、词类活用

1、鞿羁:余虽好修姱(kuā)以鞿(jī)羁兮(名作动,约束)

2、群:鸷鸟之不群兮(名作动,合群)

3、死:伏清白以死直兮(为动用法,为……而死)

4、屈、抑:屈心而抑志兮(使动,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5、步:步余马于兰皋兮(使动,使……步行)

6、高:高余冠之岌岌兮(使动,使……加高)

7、长:长余佩之陆离 (使动,使……加长)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浩荡:怨灵修之浩荡(①古义:荒唐。②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

2、工巧:固时俗之工巧兮(①古义:善于投机取巧。②今义:技艺巧妙)

3、改错:偭(miǎn)规矩而改错(①古义:改变措施。②今义:改正错误)

4、穷困: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①古义:处境困窘。②今义:经济困难)

5、流亡:宁溘(kè)死以流亡兮(①古义:随流水而消逝。②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六、句式

1、不吾知其亦已兮(宾语前置)

2、唯昭质其犹未兮(固定句式)

3、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定语后置)

4、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被动句)

5、虽体解吾犹未变亏(被动句)

咏怀·夜中不能寐

作者: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注释

《咏怀诗》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

赏析

神话传说

狂态掩盖下的内心的无限孤独寂寞

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正如他“醉六十日”,以使文帝之“为武帝求婚于籍”,终于“不得言而止”一样,“酣饮”不过是他用以逃避现实的手段,内心的痛苦却是无法排遣的`。史书中“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的描写,就正是他痛苦内心的深刻表现。所以这首诗,只要看他“孤”“独”二字,就不难“曲径通幽”了。

此诗起首,诗人就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孤冷凄清的夜境:“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酣饮为常”的诗人在此众生入梦之时,却难以入睡,他披衣起坐,弹响起了抒发心曲的琴弦。这是从实景来理解。然而,也不妨把这“夜”看成是时代之夜,在此漫长的黑夜里,“众人皆醉我独醒”,这伟大的孤独者,弹唱起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诗章。“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呵!这两句诗,实际上是化用王桀《七哀诗》诗句:“独夜不能寐,摄衣起抚琴”。

写“吹我襟”,真让人感觉冷意透背。这虽非屈子那种“登昆仑兮食玉英”的浪漫境界,但那种特立危行,不被世俗所理解的精神却是一致的。

感觉的角度描写,五六句不但进一步增加了“孤鸿”“翔鸟”的意象,而且在画面上增添了“号”“鸣”的音响。这悲号长鸣的“孤鸿”“翔鸟”既是诗人的眼之物

结尾二句“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诗人的笔触从客体的自然回复到主观的自我,有如庄周梦为蝴蝶后“蘧蘧然而觉”,心里有无限感慨,却又无处诉说,他也许想到许多许多:“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却“终身履薄冰,谁知我心焦”,“独坐空堂上,谁可与亲者”。诗人只能永远得不到慰藉,只能是无限的忧思,孤独地徘徊,永恒的悲哀。

纵观全诗,似是“反复零乱,兴寄无端”,“如晴云出岫,舒卷无定质”,但如果把握了诗人“悲在衷心”的旨趣,就自可理解这首“旷世绝作”。“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钟嵘在《诗品》中对阮籍诗的评价,当是不易之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