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2: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4: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7: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8: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9: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0: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滑稽列传》
日本战国时的名人经典语录
[小气与俭约是不一样的!!!]---伊达政宗
从仙台应上方要求而出阵的伊达政宗,在停留于大和国(现奈良县,京都东边)的时候,举办了一场猎鸟.在猎鸟之时,却有其中一队的铁炮并没有击发..... [为何不击发你的铁炮?] 政宗叫来这个不击发铁炮的组头(足轻队长) , 并加以讯问. [因为不想让我军的火药有所缺乏,所以要很小心重视的来保存它,不想随意浪费.] 组头答. 政宗闻言后怒斥.[混帐家伙 ! 你的这种行为是叫小气 . 我要求的则是俭约 . 所谓的俭约 , 就是不在不需要的时候乱射铁炮 , 浪费火药 . 我带你们出来射鸟 , 是为了万一发生战事时的准备 . 练习如果怠惰 , 等到真正要作战的时候就无法发挥应有的水准 . 所以你们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 组头听了之后 , 便为自己的错误而向政宗谢罪. 元春感想==>钱有当花与不当花之处,要清楚的考虑后,让钱花在刀口上,则无论数目多少, 皆不能说是浪费.
[光是名声就足以让人惧怕.]--- 藤堂高虎
战国大名藤堂高虎录用了一个名叫渡边勘兵卫的武士.不只如此,还给了渡边他二万石的高禄 .知道的人无不大为吃惊.另一个叫作加藤嘉明的战国大名听到了此事.就以朋友的身份给高虎劝告.[藤堂殿你也真是不太象话呀 , 作出了这种没用的示范 . 渡边一人根本不值得给他两万石, 他的俸禄可以去录用只领俸二百石的武士一百名之多 . 不管渡边是一个多强的武将 , 难道他一次可以打得过一百名武士的围攻吗? ]听了此话的高虎开口说:[这么说就错了 . 在战场上只要听到渡边勘兵卫这个名字 , 就会令敌军好象有二百至三百人援军到达般的震憾.勘兵卫他一个人确实可以当成二百人或三百人来加以使用呀 . 也就是说, 我花了这么多俸禄就是为了买渡边勘兵卫这个轰动的武名而已.加藤殿你是不会明白的 .]这就是高虎说的话.
感想==>不同的事物,无论有形或无形,都有其不同的价值,端看如何加以利用,不能只从片面来断定~~
[留下一半吧 ! ]---长宗我部元亲
长宗我部元亲是平定四国南部与土佐的战国大名.有一次在他出征压制敌方领地的时候 , 元亲派出手下的足轻队趁机去收割敌方领地内的刚好成熟的麦子 . 就在要割的时后 , 元亲又突然改了主意 , 叫部队们不要割掉全部的麦子, [留下一半吧 ! ] 元亲下了这道命令. [为什么呢 ?! 主公 , 这里可是敌方的领地呀 , 麦子应该由我军全部割走才是 , 怎么可以留给敌军呢 ?! ] 家臣们发出了同样的疑问 , 并希望元亲改主意. [ 这里确实是敌人的土地 , 但是种出这些麦子的 , 确是农民们。将农民的努力与生存所赖的完全夺走 , 并非武士所当为 . 所以要留下一半 !] 事后听到这件事的敌领内的农民们都说[ 这个叫作长宗我部的武士 , 比起我们现在的领主还要好呀 . 如果由他来统治我们土佐的话 , 那一定会更平和了~~]于是都十分的期待.
感想==>这可以有很多想法,有人说是收买人心,有人会说是演戏等(笑) ; 但且由好的来看 , 能真正为小民着想的 , 或为别人留一些余地的 , 虽然立即来看对自己有似有损失 , 可是将来又未尝不会得到更多, 不是有句话吗 ? 吃亏就是占便宜~~
[不需为我立传.]---立花宗茂
有一位叫作小濑甫庵的儒学者 ( 在江户时期着有 [太合记] ) , 有个机会与天下知名的九州猛将立花宗茂会面 .甫庵对宗茂说 [ 这一次 , 我终于把 [太合记] 这本书给完成了 . 接下来 , 也想把你的事迹给加进去 , 难道 , 你不想把你过去的种种勇猛事迹好好跟我讲一讲吗 ?]宗茂听言后便微笑道. [ 我本身作过的事 , 没有一件是不能向天下公开的密秘 . 既是如此 , 那么世间的公论自然会给我一个公道的 , 我本身并没有什么其它的话与故事好对你说 . ]甫庵听了之后 , 当场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
感想==>宗茂除了勇猛外 , 想必对自己光明磊落的性格也充满自信 . 充份表现出一个武人的豪放个性^^
[以你这种程度,可以拖累我的名声吗?]---细川藤孝
细川藤孝有天回城去看他的儿子细川忠兴.藤孝就问忠兴说 [ 你的诗歌应该有有稍稍在努力吧 , 成果如何呀 ? ] 这时忠兴稍稍考虑后,有点不好意思的说 :[ 我虽然是在诗歌这一方面有稍稍用心过 , 但以我这种程度 , 恐怕还是怕会拖累了有[诗歌名人]父上的名声.........]藤笑听后微笑道 : [ 你现在的程度只能够在五六人的茶会场合上表现罢了 . 又如何能够拖累到我歌人的名声呢 !? 你多虑了. ] 这时忠兴严肃的问他的父亲 [ 学习像作诗吟歌这一类的事,会不会使武士堕落呢 ? ] [ 像咏歌作诗这一类的事 , 还可以稍稍有助于武人精神的修养呢 . ] 藤孝是如此加以回答的 . 忠兴后来也变成了天下知名的歌人武将 , 那时忠兴说了一句话 [ 岁数越大(一说到了八十岁) , 越才是能了解当初父上对我所说之话的含意呀.....]
感想==>真是有其父比有其子啊,我也要好好学习做诗啊
[忙的时候,才要乘牛来思考....]---竹中半兵卫
竹中半兵卫在敌我两军正进行合战的时候 , 乘了一只漂亮的牛在本阵旁溜来溜去 .而周围即使满是武具铿锵之声 , 马的嘶叫 , 与众人的吆喝声 , 但半兵卫依然看来完全不受影响 , 一脸平静 .有一个用心不是很友善的武士看到了就走近来问[ 在这么忙的时候 , 你还骑了这么一只慢声吞气的牛在此溜来溜去 , 到底是何意思?! ]半兵卫不慌不忙的答说[ 就是因为这么忙 , 所以才要乘慢牛来镇定心情 . 不这么作的话 , 我想不出好的作战方法 .如果我跟你们一样 , 只会在忙的时候还一直在叫着忙呀忙的 , 这样我的脑中是不可能涌出好的方法 . ]听到了这些话的武士 , 无不会心一笑 , 都觉得 [ 原来是这样的呀 . ] 感想==>真正的智者不但要有良好的智力,还要保持充分的冷静。
《孟子》简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名言警句
1、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仁则荣,不仁则辱。
4、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6、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8、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8、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25、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6、尽信书,不如无书。
27、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28、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29、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30、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31、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3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3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4、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
35、仁之胜不仁也,犹水胜火。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不熄,则谓之水不胜火,此又与于不仁之甚者也,亦终必亡而已矣。
36、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37、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3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39、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40、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41、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
42、体有贵贱,有大小。无以小害大,无以贱害贵。养其大者为小人,养其大者为大人。
43、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4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5、我欲托之空言,不如载之行事之深切着明也。
46、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47、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48、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9、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50、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
51、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52、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5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54、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
55、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56、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57、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8、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59、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60、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61、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62、孟子言未有心存乎仁而遗弃其亲者,亦未有存义而後去其君者。
63、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64、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65、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免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66、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67、惠王今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国,则为王之大夫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家,为大夫既欲利益其家,则为王之士庶人亦必问我曰何以利益我身。
68、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6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70、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
71、人若无志,与禽兽同类。
72、孟子曰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旨意合同,若此者众。
73、孟子言且令臣庶皆後去其仁义,而先且以自利,则不交相杀夺,故不足自饱餍。言必杀夺。
74、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
75、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76、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77、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7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79、形色,天性也;惟圣人然后可以践形。
80、孟子问王曰:今有战者,兵刃已交,其负者弃甲曳兵而走,五十步而止,足以笑百步者否。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82、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镃基,不如待时。
83、於是则慕仲尼,周流忧世,遂以儒道游於诸侯,思济斯民。然由不肯枉尺直寻,时君咸谓之迂阔於事,终莫能听纳其说。
84、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85、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简介
《孟子》一书七篇,是战国时期孟子的言论汇编,记录了孟子与其他诸家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由孟子及其弟子(万章等)共同编撰而成。《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自从宋、元、明、清以来,都把它当做家传户诵的书。就像今天的教科书一样。《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孟子》这部书的理论,不但纯粹宏博,文章也极雄健优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孟子名言警句
1、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3、仁则荣,不仁则辱。
4、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5、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6、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7、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8、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9、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10、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14、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5、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未闻弑君也。
16、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
1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18、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19、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20、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21、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2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4、鱼和熊掌不可得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