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学勤奋名言
1、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
4、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5、只要心还在跳,就要努力学习。——张海迪
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7、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列宁
9、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10、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11、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2、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3、学习从来无捷径,循序渐进登高峰。——高永祚
1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5、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18、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9、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杜甫
20、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
21、劳动教养了身体,学习教养了心灵。——史密斯
2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5、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高尔基
26、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2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8、学习,学习,再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列宁
29、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0、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31、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3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3、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34、活着就要学习,学习不是为了活着。——培根
35、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36、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晋·葛洪
37、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38、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培根
39、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40、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雪莱
41、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43、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4、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4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47、对我来说,不学习,毋宁死。——罗蒙诺索夫
48、我们要像海绵一样吸收有用的知识。——加里宁
49、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50、惜时专心苦读是做学问的一个好方法。——蔡尚思
5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2、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爱因斯坦
5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54、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55、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56、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赞科夫
57、努力学习,勤奋工作,让青春更加光彩。——王光美。
58、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5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60、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周恩来
61、学习要有三心,一信心,二决心,三恒心。——陈景润
62、
63、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
64、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65、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毛泽东
6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颧雀楼》
67、求学的三个条件是:多观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劳
6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69、知识是珍贵宝石的结晶,文化是宝石放出的光泽。——泰戈尔
70、只要还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就永远应当学习。——小塞涅卡
71、人永远是要学习的。死的时候,才是毕业的时候。——萧楚女
72、如果不想在世界上虚度一生,那就要学习一辈子。——高尔基
7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74、看书和学习是思想的经常营养,是思想的无穷发展。——冈察洛夫
75、在学习上做一眼勤手勤脑勤,就可以成为有学问的人。——吴晗
76、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鲁迅
77、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7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79、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8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81、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时间是最值得珍惜的个人资源,特别是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各种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新的知识层出不穷,据有关专家估算一个人是一辈子不停地看书学习也只能完成人类现有知识系统的5%左右。所以,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高的重要保障。 下面是关于名人们珍惜时间的故事,欢迎参考阅读!
珍惜时刻的故事(一):爱迪生珍惜时刻的故事
爱迪生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他的学问是靠母亲的教导跟自修得来的。他的成功,应归功于母亲自小对他的谅解与耐心的教导,才使原来被人认为是低能儿的爱迪生,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大王”。
爱迪生从小对很多事物感到好奇,而且喜爱亲自去试验一下,直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为止。长大以后,他根据自己这方面的兴趣,一心一意做研究跟发明的工作。他在新泽西州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一生共发明了电灯、电报机、留声机、电影机、磁力析矿机、压碎机等等总计两千余种东西。爱迪生的强烈研究精神,使他对改善人类的生活方式,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浪费,最大的浪费莫过于浪费时刻了。”爱迪生常对助手说。“人生太短暂了,要多想办法,用极少的时刻办更多的事情。”
一天,爱迪生在实验室里工作,他递给助手一个没上灯口的空玻璃灯泡,说:“你量量灯泡的容量。”他又低头工作了。过了好半天,他问:“容量多少?”他没听见回答,转头看见助手拿着软尺在测量灯泡的周长、斜度,并拿了测得的数字伏在桌上计算。他说:“时刻,时刻,怎样费那么多的时刻呢?”爱迪生走过来,拿起那个空灯泡,向里面斟满了水,交给助手,说:“里面的水倒在量杯里,立刻告诉我它的容量。”助手立刻读出了数字。爱迪生说:“这是多么容易的测量方法啊,它又准确,又节省时刻,你怎样想不到呢?还去算,那岂不是白白地浪费时刻吗?”助手的脸红了。离别伤感的句子
爱迪生喃喃地说:“人生太短暂了,太短暂了,要节省时刻,多做事情啊!”
珍惜时刻的故事(二):欧阳修苦读福楼拜的
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之后进行抄写。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珍惜时刻的故事(三):鲁迅珍惜时刻的故事
鲁迅的.成功,有一个重要的秘诀,是珍惜时刻。鲁迅十二岁在绍兴城读私塾的时候,父亲正患着重病,两个弟弟年纪尚幼,鲁迅不仅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还得帮忙母亲做家务;为免影响学业,他务必作好精确的时刻安排。
此后,鲁迅几乎每一天都在挤时刻。他说过:“时刻,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挤,总是有的。”鲁迅读书的兴趣十分广泛,又喜爱写作,他对于民间艺术,个性是传说、绘画,也深切爱好;正正因他广泛涉猎,多方面学习,因此时刻对他来说,实在十分重要。他一生多病,工作条件跟生活环境都不好,但他每一天都要工作到深夜才肯罢休。
在鲁迅的眼中,时刻如同生命。“美国人说,时刻是金钱。但我想:时刻是性命。倘若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刻,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因此,鲁迅最厌恶那些“成天东家跑跑,西家坐坐,说长道短”的人,在他忙于工作的时候,如果有人来找他聊天或闲扯,即使是很要好的朋友,他也会毫不客气地对人家说:“唉,你又来了,没有别的事好做吗?”
珍惜时刻的故事(四):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一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跟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珍惜时刻的故事(五):陈景润
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十分珍惜时刻,他曾给自己拟订出一张工作时刻表,把一天24小时的分分秒秒都充分利用起来。即使在路上走,也在读读背背,他的英文、俄文、法文、德文四门外语的单词,是这样掌握的。
珍惜时刻的故事(六):赢得时刻
无产阶级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在“多斯塔之窗”写作时,夜以继日,工作十分紧张,疲倦时,他常常用大劈柴当枕头,使自己不至于睡得过久,正正因这样,他才赢得了比常人多得的时刻,作出了比常人大得多的贡献。
珍惜时刻的故事(七):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爱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刻读书。但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但是来。匡衡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珍惜时刻的故事(八):枕头睡觉
我国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在野外进行地质勘察时,经常用石头做枕头睡觉,一旦被石头硌醒,立刻又开始工作。
珍惜时刻的故事(九):抓紧时刻
优秀影片《喜盈门》曾轰动中国影坛,编剧辛显令长期以来,抓紧每一分空闲时刻读书,学习跟写作,每一天忙到深夜,睡眠从不超过6个小时,他常说:“超出一分钟的休息,便是增加自己思想上的一分懒惰。”正是正因他个性善于挤时刻,才在工作之余写出了一部出色的电影剧本。
珍惜时刻的故事(十):准确的时刻表
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任教期间,遵循严格的生活规律,也每一天晚上八点钟睡觉,清晨5点钟起床,他在30年中严格按照这一时刻表活动,准确无误,以致于他每一天早上外出散步时,当他的居民都以他出门的时刻为标准来校对时刻。
珍惜时刻的故事(十一):惜时如金
徐特立于1929年赴法勤式俭学时,已经43岁了,然而他却信心十足,惜时如金,因此不到一年时刻,他初通了法语,能够到工厂去做工,实行勤工俭学了。
珍惜时刻的故事(十二):巴尔扎克的时刻表
巴尔扎克在二十年的写作生涯中,写出了九十多部作品,塑造了两千多个不一样类型的人物形象,他的许多作品成了世界名著。他的创作时刻表是:”从半夜到中午工作,是说,在圆椅里坐十二个小时,发奋修改跟创作,然后人中午到四点校对校样,五点钟用餐,五点半才上床,而到半夜又起床工作。
珍惜时刻的故事(十三):不闲一日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无论是画虾、蟹、小鸡、牡丹、菊花、牵牛花,还是画大白菜,无不形神兼备,充韵生动,奥秘晚穷,据说他在八十五岁那年的一天上午,写了四幅条幅,并在上方题诗:“昨日大风,心绪不安,不曾作画,今朝特此补充之,不教一日闲过也。”
珍惜时刻的故事(十四):邱吉尔勤工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三巨头之一的邱吉尔,平均每一天工作十七个小时,还使得十位秘书也整日忙得团团转,为了提高驰缓的政府机构的工件效率,邱吉尔还制定了一种体制,他给那些行动迟缓的官员们的手杖上,都贴了一张一张“即日行动起来”的签条。
珍惜时刻的故事(十五):柯罗惜时
一位青年画家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大画家柯罗请教。柯罗指出了几处他不满意的地方。”谢谢您!”青年画家说:“明天我全部修改。”柯罗激动地问:“为什么要明天?你想明天才改吗?要是你今晚死了呢?”可见柯罗是多么珍惜时刻。
珍惜时刻的故事(十六):列宁惜时
有一篇回忆录,回忆一位同志向列宁汇报工作,列宁批准了他的计划,并问道:“那么你们什么时候开始呢?”“明天开始”那位同志说。列宁却批评他说:“为什么不这天开始呢:是此刻!”从中我们能够看出列宁是十分珍惜时刻的。
优秀议论文:珍惜时间
珍惜时间,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时间如流水,稍纵即逝;生命像激光,一晃而过。从历代所有有成就的科学家身上可以看出:最伟大、最正确、最天才的是“时间”,单从时间上考虑:“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人忽视而又最容易令人懊悔的也是时间”。
自古以来,大凡取得成就的人,他们没有一位是不珍惜时间的。大发明家爱迪生,平均三天就有一项发明,正是抓住了分分秒秒的时间进行了仔细的研究,单是寻找用什么材料来作电灯丝就做了一千多个实验。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有句格言,“哪里是天才,我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工作上。”他为我们留下了六百多万字的精神财富,正是由于他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了写作上的缘故。数学家陈景润,夜以继日,潜心于研究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光是演算的草稿就有几麻袋,终于证明了这道难题,摘下了数学皇冠上的明珠。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临死前还争分夺秒地写《资本论》。这些事例都生动他说明了:一个人要想在有生之年作点作为,就必须珍惜时间。
“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属于一个人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如若一个人的生命到了人生的末路,那么他生活的时间也就结束了。可见人与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莎士比亚的.有句
意大利的杰出的画家达芬奇说:“勤劳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明。
列夫托尔斯泰的格言“你没有有效地使用而放过的那点时间,是永远不能返回的”。还有人间过达尔文:“你怎么一生能做出那么多的事呢?”他回答说:“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时间。”这样一些名言、格言、活语又怎能不是深切地告诉人们:有作为、有成就的许许多多的人们,他们无不是因爱惜时间而得到成果的,他们用珍惜时间的妙法度过了他们青春的岁月。
巴甫洛夫在《给青年们的一封信》中谈到:一个人即使是有两次生命,这对于我们青年来说也是不够的。董必武同志给《中学生》的诗句:“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人云此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都是提示了我们应珍惜时间。今天在我们前进的大道上,还有着“太行”和“王屋”两座山――困难和愚昧,要搬掉这两座山,就应加快时间的步伐,要抓住“时间”这匹烈驹的缰绳,并把姗姗迟来的“未来”扶上马背,让它插上翅膀,四蹄生风,来到我们的脚下吧!你要相信,未来姗姗迟来,现在箭一般地飞逝,过去的永远静立不动。“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平等的,它不因你是勤奋者而多给,也不因你是懒惰者而少给。但在这有限的时间内,不同思想的人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是21世纪的学生,难道还不如古人吗?我们有理想、有信心,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为四个现代化献出火红的青春,那就应更加珍惜时间,因为时间是构成一个人生命的材料。
古人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等等诗句都是告诫人们:人生有限,必须惜时如金,切莫把宝贵的光阴虚掷,而要趁青春有为之时多学一点,为自己的将来多储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