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爱君乐事佳兴发,我祖方平至君家,爱断有情如爱子,你花也是易姓花。
2、回忆里你很干净,比水淡,比酒清。
3、只有经历过黑暗的人,才知道生活在阳光下的幸福。谁有能耐获得"磨难"这所社会大学的高等学历,谁就有资格做生活中真正的强者。
4、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你被解雇了。
5、对男子肯隐藏自己才能的女子,才是聪明贤德的。
6、强势是不安的虚张声势。
7、能把弯路走直的是聪明的人,因为他找到了捷径;能把直路走弯的是豁达的人,因为他多看了几道风景。 让自己快乐的同时让别人也快乐是智慧,把自己不快的情绪带给他人是愚蠢。 不要整天抱怨生活欠了你什么,生活实际上根本不知道你是谁。 生活就是让你不断遇到你最不想发生的事情,能撑过去,你就长大了;而就算撑不过去,也会强迫你撑过去的,因为生活就是时间,无论你能不能承受,它都不断向前,永不停歇;痛苦不会停留,它只是像潮水拍打在你身上,习惯了,就不痛了。
8、经历就是人生的硎石,生命的锋芒在磨砺中闪光;经历就是人生的矿石,生命的活力在提炼中释放。 人生何必无缺憾,生活何必无磕绊;做事何必求完美,做人何必无缺点;生活踏踏实实过,遇事真心实意做,足矣! 人生路漫漫,能有几回欢?高楼台易建,好心情难买;松意百愁随风去,放容一笑胜千金。 我曾想,只闻花香,不谈悲喜,喝茶读书,不争朝夕。 阳光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慢一些,再慢一些。
9、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中,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10、只有和自己爱的人在一起,才会有无限的勇气和耐心,去面对这百态的人生。
11、或许,在8岁父亲去世的那年,我就变成了一个没有什么抱负的人。我只想守着我亲爱的妈妈和我的家。
12、牛顿晚年说,当年是一个砸在他头上的苹果是他悟出了万有引力定理。"牛顿的苹果"的故事,让有些人觉得牛顿没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是比别人幸运点而已。这些人可曾想过:在牛顿之前被苹果或椰子砸过头的人不计其数,但没有谁悟出万有引力定理。
13、怕的不是孤独怕的是辜负。——卢思浩
14、我能给的爱有点旧。就像留声机的斑驳。
15、我只想要一个拥抱,但可惜你的拥抱却不属于我。
16、永远不要相信网恋,美女是不上qq的,上的话也是隐身。只有和你有同样需求的女生才在网聊上乐此不彼。不要把自己的光阴花在无谓的投资上。
17、当你有能力的时候,你越谦虚人们越会喜欢你,人心是很奇怪的,你要张扬人们就看不惯你,你的麻烦也就多了。
18、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你,你一定要骗我。不管你心里有多么不愿意,你都不要告诉我你从来没有喜欢过我。
19、当你越来越漂亮时,自然有人关注你。当你越来越有本事时,自然会有人看得起你。改变自我,你才有自信,梦想才会慢慢的实现。做最好的自我,懒能够毁掉一个人,勤能够激发一个人!不要等夕阳西下的时候才对自我说,想当初如果要是,之类的话!不为别人,只为做一个连自我都羡慕的人。
20、年纪不大却渐渐步入老年生活。谈过几段恋爱,却感觉再也遇不到喜欢的人。平淡的生活,熬着夜掉着头发,不开心了就想买买买,开心了就看电视剧。生活没有波澜没有惊喜。
21、当我们以为理智和洞察力是两个不同的东西时,我们是弄错了,洞察力只是理智的灿烂光芒,这种光芒渗进事物的深处,在那儿它注意值得注意的一切,领会似乎不可理解的东西。同样,也还应当承认:那我们归之于洞察力产生的所有效果,也属于理智之光的范围。
22、小和尚负责清扫寺院落叶,每一天要很长时间才能扫完。有人对他说:"你打扫前用力摇树,把落叶统统摇下来,明天就不用打扫了。"小和尚觉得很对,就高兴地照办了,可第二天院子里如往日一样满地落叶。老和尚说:无论你今日怎样用力,明天的落叶还是会飘下来。如世上有很多事是无法提前的,做好当下事。
23、逃避问题的一个最好的.方法就是解决它。——汪玉凤
24、我自己的天空由我自己决定。
25、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一首最悲哀的诗……生与死与离别,都是大事,不由我们支配的。比起外界的力量,我们人是多么小,多么小!可是我们偏要说:‘我永远和你在一起,我们一生一世都别离开’。——好象我们自己做得了主似的。
26、小幸运就是,喜欢的人也喜欢你。——《我的少女时代》
27、终有一天,我们会接受人生所有的聚散无常,就像我们终于接受自己老去的事实。
28、一袋饺子是微不足道的,但妈妈的爱却是感人肺腑的。
29、别人身上的不足,可能就是你存在的价值。
30、假如您有胡想的话,就要来保卫它。那些一事无成的人念通知您您也成不了大器。假如您有幻想的话,就要来努力实现。
31、多数的好奇心都是肤浅的,它主要源自于无聊和空虚。一个人如果始终对客体感到好奇,那么他就还没有摆脱孩子般的幼稚。作者:张方宇 出处:单独中的洞见2,作家出版社
32、相信时光,也相信缘分。缘来缘去,我自安然。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爱情不是找出来的,而是守出来的。我不太主动找人聊天。所以,我主动找的,都是我在乎的人。
33、爱一个人,是多一个人,都会难受的两个人的世界。
34、爱情很短,短到只剩下一个擦肩,而痴情却很长,长到我们往往要付出灵魂中的地老天荒。
35、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36、今夜呀,我站在北京的街头上。向星空了望。明天哟,一个紧要任务,又要放在我的双肩上。我能退缩吗?只有迈开阔步,踏万里重洋;我能叫嚷困难吗?只有挺直腰身,承担千斤重量。心房呵。不许你这般激荡!——此刻呵,最该是我沉着镇定的时光。
37、许多人和陌生人相处时总是感到发怵,其实,只要你敢于大方地首先伸出你的双手,对方一定会给你热情的回报的。
38、我从来都不相信正,不相信邪,不相信幸福,可是我相信你。——《花千骨》
39、让时间健忘我,让季候健忘我,让忖量忽略这一切。我澎湃可能和善的情绪,如水如梦。当人纵然在梦中,仍不知幸福的地址,那步崆最深的哀痛。
1、戒的目的是要使我们的身口意保持平衡与清净,进而修习禅定,由此显发本有的智慧。
2、有了生命价值永恒性的观念,就有了对人的言行负责任的思想做基础,人类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证。
3、以上求佛道之心觉悟人生,以下化众生之心奉献人生。
4、用功夫不要追求奇特,不要想在现成茶饭之外,再去找什么特殊的风味,没有那个东西。
5、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去理它,烦恼自然就不起作用。
6、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因缘法,我们生在世间,只有随顺因缘而有所作为。如果我们的作为违犯了因缘的规律,认为我可以作得了主,我可以不顾一切条件,要怎么做就怎么做,实际上这样的想法很片面,如果按此去做,一定会行不通。
7、业由心造,一切染净因果不出自心,都是自己造的。
8、世间森罗万象,一切宛然存在。由于我们在主观上存在妄想执著,才改变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9、戒、定、慧三学,持戒是根本、是保证,修定是基础,证慧是究竟。
10、学习佛法,一个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
11、只有随顺因缘的人,才是自由自在的人。只有懂得随顺因缘,才会真正地善待自我。不懂得随顺因缘,就是在自己折磨自己。
12、在日常的逆境来临的时候能够不动心、能够做得了主,经常能如此,在大限到来的时候,也就能做得了主。
13、安祥是禅,睿智是禅,无求是禅,无为是禅。
14、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著。在空掉妄想执著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
15、一切随缘——随缘消旧业,随缘度众生,随缘了生死。
16、生命的意义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落实。
17、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有感恩的心,都自觉地感恩,我们的心态会非常之平和。这有利于我们心胸的开朗、烦恼的淡化、人我是非的消除。
18、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19、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个体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
20、向生灭处究取无生,向差别处体会平等,向烦恼处直认菩提;在世间法上落实佛法,在做人做事中勤修众善,
在尽职尽责中广度众生。
21、不该听的事不要去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不该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
22、信仰、因果、良心、道德,是佛门弟子安身立命的根本;感恩、包容、分享、结缘,是我们处世待人的根本原
则。
23、修行说起来没有别的诀窍,它就是要自我否定、破除我执,就是要把蒙蔽在觉性之上的种种障碍,如贪、嗔、痴等烦恼,一层一层地剥掉。
24、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就可以自强自立。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
25、盲目的、没有节制的自由恰恰会给我们带来不自由,而对贪、嗔、痴的约束则体现出人类的智慧与觉性。
26、在慈悲的境界上,一切生命都血肉相关、休戚与共,自我生命的价值仅存在于为他人、为群体的无私奉献中。
27、修行要落实在当下,做一切事业、做一切善法都要落实在当下。
28、“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要不离觉悟来讲奉献,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会偏于一面。
29、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份,受持相对应的戒条,如法行持、成就律仪、无所毁犯,就有相应的解脱自在。
30、信仰佛、法、僧三宝,勤修戒、定、慧三学,息灭贪、嗔、痴三毒,净化身、口、意三业,这四件事是佛法的总纲,也是我们修行的起点和终点。
31、在修行中,唯有放下,自性才能显现;唯有奉献,心量才能广大如虚空。
32、要把尽家庭的责任、社会的责任,当作是信仰生活的一部分。
33、只有真正从心灵深处将对事物的种种界定、分别、妄想扫除干净,才能够真正见到诸法实相。
34、戒律是什么?戒律是堤防。持戒精严,你的六根便可防守得严严实实,不会有漏洞。有戒律,我们的修行才有保证。
35、既然每个人都有改善生存条件的权利和需求,那就必须相互尊重。为了自己的生命需求,就不顾他人的生命需求,而将其物质财富据为已有,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36、只有在造作、是非、取舍、断常、凡圣等一切对立面完全统一了之后所显示的无分别智,才是平常心。
37、外在的和平要以内在心灵的和平为前提,而内在的和平要从把握好我们的当下一念开始。
38、学佛修行的人,千万不能逃避责任。逃避责任就等于退失菩提心。
39、不依靠任何人而独立生存的人是没有的,包括佛在内,因为没有了众生就没有了佛。
40、我们信什么呢?首先是要信自己。因为不信自己,就不能树立起远大的志向,就不能发起菩提心,就不能成就大菩提果。
41、修行要防止三种心:想速成的心、恐惧的心、懈怠的心。
42、“佛”字不过是一个符号而已。只有真正把佛法的精神融入生活中、融入社会中,那才是真实的受用,那才是无相的佛法。
43、平常心是一种平等心,是一种没有选择的爱,是面对芸芸众生普施甘露、普降法雨的大慈悲。
44、心的迷惑就是以“我”为中心,心的开悟就是突破了“我”的障碍。
45、圆满的人生是建立在对因果规律的深信不疑和透彻把握的基础之上。
46、结缘就是不断地创造有利条件,不断地排除不利条件。
47、一切事提得起放得下,心就无挂碍;一切事提不起放不下,心就有挂碍。
48、修行的目的,主要是制心一处,让散乱的心集中在一点上。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心能够在一点上,妄想就少了。
49、修行能够改变命运,努力能够创造辉煌。
50、世出世间、有为无为,全在于自己的精进努力。没有自然的释迦,也没有天生的弥勒。
语录】「看破、放下、自在」,什么都放下,什么都自在!我们放下不是外面,而是自己的身体。心无贪恋,什么也不贪,意不颠倒,你也认识自己不会颠倒,不求名、不求利、不搞名誉,你看看什么法师、什么法师,那是人家给加上的。自己根本不沾边,因为这属于名。
【语录】供养三宝的钱别指定做什么,供养师父的钱也不指定做什么,需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你供养的心是大慈大悲心,舍出去就算了。你舍了还弄个绳子绑着,那这个功德就有局限了。
【语录】希望我们的佛弟子,大家都发愿!愿这个世界消除灾难,听到哪里有灾难,你马上就回向,念十声「地藏菩萨」也好,念一部《心经》也好,就只要几分钟,效果如何?你不要问。为什么?这个效果是你所看不到的。
【语录】我们是佛弟子、是学佛的,学佛的语言,观想佛的语言教我们怎么做,重点是要去做。
【语录】什么叫禅呢?很简单,大家把「禅」字拆开,极简单的启示,无言说无文字,以这个为宗旨。禅呢?禅定的「禅」,这边是「示」,那边是「单」,就是「简单启示」。什么叫「简单启示」?无言说、无文字、无形相,一切都不立,这叫禅。这是以眼会眼,以心会心。
【语录】出家人把一切幸福供养给人家,把悲哀留给自己,痛苦留给自己,愉快供养给别人,这是佛的宗旨,利益众生。有两句话:「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幸福」,都是为别人,没有自己。
【语录】我们佛教的因果论,该你有的,谁也夺不去;你没有的,你强求,不灵的了。
【语录】身为佛弟子,修行绝对不可或缺。修行该如何入手?怎样才能做到自利利他?“在家道友不要贪多。随时随地都能做的,内心念个佛最好。或者你相信观音菩萨,就念个观音菩萨;或者是地藏菩萨,你永远在念,地藏菩萨永远加持你。”
【语录】舍的时候当然是没有求他将来好的时候回报。没有求回报的心,舍了就是舍了,清清静静。这个功德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