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习古代名言摘录
1) 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2)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4) 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
5)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6)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7)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8)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9)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0)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1)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3)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4)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5)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关于学习古代名言推荐
1)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3)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 时而言,有初中后之分;日而言,有今昨明之称;身而言,有幼壮艾之期。——刘禹锡
6) 山川满目泪沾衣,富贵荣华能几时。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峤
7) 人寿几何?逝如朝霜。时无重至,华不再阳。——陆机
8) 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孟浩然
9)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0)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1)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
12)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4)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15)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关于学习古代名言大全
1)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3)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5)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6)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7)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8)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9) 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10)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11)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2)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1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4) 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15)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8) 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1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20)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尚书》
译:人如果不学习,就像面对墙壁站着,什么东西也看不见。
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 ——《荀子》
译:聪明的人还一定得勤学好问才能成才。
3、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 ——晋·葛洪
译:学问的渊博在于学习时不知道厌倦,而学习不知厌倦在于有坚定的目标。
4.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 ——黄睎
译:学习知识不能从中明白一些道理,这和不学习没什么区别;学到了道理却不能运用,这仍等于没有学到道理。
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宋·苏轼
译:广泛阅读,多了解古今中外的`人和事,把其中好的部分牢牢记住;积累了大量的知识材料,到需要用时便可以很自如恰当地选择运用。
6.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宋·陆九渊
译:做任何事情,开始一定要认真地做好,如果做差了一丝一毫,结果会发现相差很远。
7.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晋·陶渊明
译:美好的青春年华过去了就不会再来,一天不可能有两个早晨,要珍惜时光啊!)
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左传》
译:文章讲的内容或题材都很好,可表达不适当,那么欣赏的人就不会很多,难以传播千古。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顾炎武
译:学习时不要在渊博浩翰的知识面前感到自卑,也不能因为学到一点点知识而骄傲自满。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好好学习的古代名言(精选版)
1)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
2) 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
3) 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王永彬
4) 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
5) 年少从他爱梨粟,长成须读五车书。——王安石
6)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7) 人能不食十二日,惟书安可一日无。——陆游
8) 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9) 读书志在圣贤,为官心存君国。——朱用纯
10) 勉之期不止,多获由力耘。——欧阳修
11)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欧阳修
12)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13)天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颜之推
14) 人有坎,失于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颜之推
15)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16) 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 ——章学诚
17) 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薛宣
18) 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童铨
19)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0) 读书欲精不欲博,用心欲专不欲杂。——黄庭坚
好好学习的古代名言(名人版)
1)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朱熹
2)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3)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4)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5)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6)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7)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8) 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9)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0) 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
11) 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袁牧
12)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3)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14) 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翟
15)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6)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17)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
18)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论语学而》
19)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20)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
好好学习的古代名言(经典版)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2)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3)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7)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8)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9)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0)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1)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12)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3)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4) 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5)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6)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17)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8)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19) 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 ——朱熹
20) 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 ——朱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