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名言 正文

中华传统文化的古诗名言

时间:2025-04-29 15:08:37

1、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2、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3、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4、是可忍,孰不可忍。(论语·八佾)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

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9、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0、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

1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

13、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论语·微子)

1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1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

1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论语)

20、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2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2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24、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

25、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礼运)

26、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

27、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学记)

28、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杂记)

2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30、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

31、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易经·乾)

3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易经·系辞上)

3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系辞上)

34、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6、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37、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渔父)

38、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屈原·涉江)

39、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身。(屈原·涉江)

40、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其何伤?(屈原·涉江)

4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楚辞·卜居)

42、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楚辞·卜居)

43、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对楚王问)

44、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

4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

4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

47、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

4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49、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5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

51、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

5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

5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下)

54、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5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荀子·劝学)

5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59、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60、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

古诗词

诗词是中文中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体裁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也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绝句:4句1、2、4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律诗分首联(1、2句);颔联(3、4句);颈联(5、6句);尾联(7、8句)。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李白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春风不相识, 何事入罗帏。 《春思》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

吾爱孟夫子, 风流天下闻。 《赠孟浩然》

明月出天山, 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

昔日横波目, 今作流泪泉。 《长相思》

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 两小无嫌猜。 《长干行》

云想衣裳花想容, 春风拂槛露华浓。

一枝红艳露凝香, 云雨巫山枉断肠。 《清平调一》《清平调二》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送孟浩然之广陵》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将进酒》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

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月(左)兆楼饯别校书叔云》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梦游天姥吟留别》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望岳》 杜甫

绝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但见新人笑, 那闻旧人哭。 《佳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烽火连三月, 家书抵万金。 《春望》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

五更鼓角声悲壮, 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江南逢李龟年》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草》 白居易

回头一笑百媚生, 六宫粉黛无颜色。

风吹仙袂飘飘举, 犹似霓裳羽衣舞。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

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 《登乐游原》 李商隐

此情可待成追亿, 只是当时已惘然。 《锦瑟》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无题》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宣室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山居秋瞑》

江流天地外, 山色有无中。 《汉江临眺》

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 《终南别业》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相思》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积雨辋川庄作》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渭城曲》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临洞庭上张丞相》 孟浩然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晓》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

落叶满空山, 何处寻行迹。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 《滁州西涧》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游子吟》 孟郊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 张祜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贾岛

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 《回乡偶书》 贺知章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出塞》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凉州曲》 王翰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枫桥夜泊》 张继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 韩雄(左边)羽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 刘禹锡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竹枝词》

多情只有春庭月, 犹为离人照落花。 《寄人》 张泌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在狱咏蝉》骆宾王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棹歌》 戴叔伦

劝君莫惜金缕衣, 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 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杜秋娘

中国有许多丰富的传统文化,但我最喜欢的是古诗,它在中华文字出现之时就有了。我读过好多古诗,有《山行》、《望天门山》、《静夜思》……古诗大多是来抒发感情的,我特别喜欢。

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了《草》这首诗,它是唐代的诗人白居易写的,简简单单的两句话就写出了草顽强的生命力,“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就是最好的写照吗?竟然连小草都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我们一定要变得坚强一些,不能让“野火”伤到我们。

每当过年的时候,我都要去奶奶家,爸爸妈妈离开的时侯,我就会特别伤心,这时,《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会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看菊花展喽!”人们的'叫声把我的脚勾了过去,啊,芙蓉广场的菊花白如玉,黄如金,红如火。白菊花那娇嫩的样子最引人注目;黄菊花又像磁铁一样把人们“吸”了过去;红色的“大火把”又好像在威胁人们:“谁敢不过来!”菊花美丽动人,我忍不住喊到“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的诗好优美呀!

古诗就是这样抑扬顿挫,栩栩如生,古诗陪伴着我度过了一年又一年,它成了我的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