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古代民间哲理名言 正文

古代民间哲理名言

时间:2025-05-09 02:36:18

1、 唐代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2、 杜牧《泊秦淮》诗中抒发兴亡之感的句子是: , 。

3、《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 , 。

4、人生常常面临各种各样的抉择。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我们应当像孟子所说的那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的名句是: , 。

6、 做人切勿患得患失,而应乐观旷达,就像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说的那样: , 。

7、《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李商隐《无题》的 , 是诗中的警句,现常用来赞誉那些为事业,为他人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人。

9、 《岳阳楼记》中表现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语句是: , 。

10、 《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表明“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 。

11、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 , 。

12、 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的人多,用周敦颐《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 , 。

13、 《爱莲说》中写莲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

14、 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 , 。

15、 《岳阳楼记》中“是进亦忧,退亦忧”一句,“进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退亦忧”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意思一致。

17、 《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18、 《出师表》中用对比方法论述汉室兴亡原因的句子是: , 。 , 。

19、 《捕蛇者说》中描写凶暴的小吏来到蒋氏家乡的情形的语句是: , 。

20、《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 。

21、《马说》一文中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的句子是 。根本原因的句子是 。

22、德高望重的李老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正如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所说的:“ , 。”

23、 在《桃花源记》中,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4、《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学无常师,应随时随地注意向他人学习,孔子关于这方面的名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的诗句是 , 。

27、我国信息产业起步晚,发展快,颇有“ , ”之势。(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诗句填写)

28、在《春望》中,春天的花开鸟鸣反而使诗人杜甫生出忧国和思亲之情,即所谓“ , ”。

29、 矗骸对姥袈ゼ恰分忻栊础岸赐ピ乱埂本吧募妇洌? , 。 , 。

30、 《醉翁亭记》中为后人传诵最多的一句话是: 。

31、杜甫诗“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形象地描绘出洞庭湖的壮阔之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长丞相》中的“ , ”与杜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32、 从唐、宋诗人所吟咏的物候,可看出物候是因地而异的。“ , ”岑参的诗说明北方地区八月份就草木凋零,大雪纷飞了……

33、 《陋室铭》中描写清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

34、《〈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35、 《出师表》中揭示先汉兴隆原因的语句是: 。

36、 《扁鹊见蔡桓公》中表现蔡桓公对医生持有偏见的语句是: 。

37、 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担重担,可用“ , ”来形容。(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

38、 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士,他们在成功与挫折面前始终保持着“ , ”的良好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一句名言填空)

39、 《论语》十则中有关待人处世的一句名言警句是 , 。

40、 欣逢母校百年校庆,一位海外归来的老学者回顾母校的百年沧桑之后,又对满堂青年学子深情地说道:“ , 。”(用毛泽东《沁园春雪》中的名句填写)

41、 《捕蛇者说》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点明写作此文目的的句子是 。

4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目送友人远去的两句诗是: , 。

43、 辛弃疾决心投奔南宋,留在南方,决不在北方向金人卑躬屈膝,《菩萨蛮》中有 , 为证。

44、 赵薇的“太阳旗事件”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尊严,这让我们联想起杜牧《泊秦淮》中的

45、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细密、轻盈特点的比喻句是:

4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诗中以四个瞬间即过的地名来表达诗人归心似箭心境的句子是

47、 《陋室铭》这篇短文中的核心句是: 。

48、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从触觉方面描写春风时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是: 。

49、马致远在《天净沙 秋思》中写道:“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而崔颢在《黄鹤楼》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境相似,这两句是 , 。

5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

51、 《过零丁洋》中最能表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52、 《春》一文结尾处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天“美”的特点的句子是: , , , 。

53、《浣溪沙》中 , 被誉为“天然奇偶”。

54、 “一鼓作气”这个成语来源于《曹刿论战》。请根据提示默写。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 , 。 ,故克之。

55、 请默写《出师表》中简述“三顾茅庐”故事的句子。 。

56、 《出师表》中作者为刘禅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应该广开言路,其原句是: 。

57、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赞美滕子京政绩的话是 , 。58、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叫污陷淖泥中。《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

59、 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其实是“ ”,意在干涉他国内政。(用《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60、辛弃疾在《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 , 。

61、 《醉翁亭记》中写山间春、夏两季景色的句子 。 。

62、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

63、 《陋室铭》一文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

64、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中直接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一句是 。

65、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隐喻作者想做官却没有途径的诗句是 ,。

66、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

67、《蒹葭》写清秋萧瑟景象的诗句是 , 。

68、孔子阐述学习与思考辨证关系的两句话是 , 。

69、《陋室铭》中写主人公与文人雅士交往的诗句是 , 。

70、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71、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的情感句子是 ,。

72、 《醉翁亭记》中,作者欧阳修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的句子是: 。

73、《黄鹤楼》一诗中的颈联描写了诗人崔颢站在黄鹤楼上所见的景象 , 。

74、 焦裕禄心里装着兰考三十万人民,惟独没有他自己。为改变兰考贫穷落后的局面,他最后累倒在兰考这块土地上,真可谓“ ”(诸葛亮语)

75、 欧阳修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孟子也说过意思相近的一句话,这句话是: 。

76、 我们的老学者力避门户之见,对青年人的创造发明,倾己之力加以扶持,做到了:“ , ”(龚自珍诗句)

77、 《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的语句是: , 。

78、透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我们脑海里会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位瘦骨嶙峋的老人,手拄拐杖,仰天长叹曰:呜呼! , !

79、《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不受世俗羁绊,对世俗生活厌弃的句子是 ,。

80、《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借鸟欢鱼跃描绘晴明之景的句子是 , 。

81、古语云:“不知者不怪也”。《论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82、《扁鹊见蔡桓公》中间接写桓公病情严重的句子是 。

83、《游山西村》中写村民们在迎接神的箫鼓中来来往往祈求丰收的诗句是, 。

84、《次北固山下》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85、《愚公移山》中从侧面写移山艰难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6、《相见欢》中借景抒发忧愁之感的词句是 , 。 。

8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诗句是。

88、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有“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的句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89、《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的诗句是 , 。抒发浓重的怀念惜别之情的句子是 , 。诗人在写景中蕴含着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的句子是 , 。

9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互文的表现方法来描写边塞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91、《行路难》一诗中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意味的诗句是, 。

92、《卖炭翁》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请在《观刈麦》一诗中找出与此相似的句子 , 。

93、《渔家傲》中表现国家贫弱时代将帅和士兵们的共同悲哀的句子是 , 。

94、曹刿请见的原因是 , 。

95、《曹刿论战》中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是作战的先决条件。“取信于民”用原文中的话来说是 , , 。

归纳型默写

1.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默写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①从李白《望庐山瀑布》、杜甫《春望》、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辛弃疾《西江月》中,任选两组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

例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朝发白帝城》)

②除上面列出的四首诗词外,你还能再写一组初中课本古诗词中上、下句均含数字的诗句吗?请写出来。

3.写出你学过或自己积累的古人有关离愁别恨的一个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初中所学过的古诗文中选择意思完整的名句表达你的凌云壮志:

5.请你从积累的古诗中写出一个与“大海”有关的完整诗句:

6.“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从你所积累的古诗词中选出两句表现百姓苦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古诗词中有许多写到洛阳的句子,请写出两句。

8. 在课内外的探究活动中,我们常常有“站得高看得远”的`感慨,请你用学过的一句古诗来表达:________________

9.我们课内外学过的古诗词中,有不少诗句含有深刻的哲理,如“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请你再写出两个含有哲理的诗句。

10.“八百里洞庭凭岳阳壮阔,两千年赤壁览黄鹤风流”是0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层出的一幅对联。请写出含有“岳阳”或“黄鹤”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国古诗词中有不少含“春”字的句子,请自选一句写出来。

12.爱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代无数诗人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爱国诗歌。请任选两句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

13.抒发思乡之情是我国古代诗词中的一个永远的主题,其中有许多名句,如“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请写出表达这一主题的连续的两句。(课内外不限)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4.马是画家的爱物,亦常走入文人的笔端,在许多古诗、词、曲中都留下了马的足迹,请从中选取你所熟知的含“马”的连续两句,并标明作者或题目。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作者或题目:

15.登高,不仅能开阔视野,而且能展示人的境界。请写出古人以写登高来表达志趣或情怀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表现了雄浑,开阔的意境。古诗词中有很多这样的写景诗句,请写出你最熟悉的连续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7.酒文化在我国源远流长,古人借“酒”表达情怀的诗句很多,请你写出一句带“酒”字的古诗句(前后要连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从你积累的课内外古诗词中,写出两句能体现默默奉献精神的句子。

19.(重庆课改)三年的初中生活即将结束,在临别之际,请你选用古诗词中两个“送别”的句子来表达你对老师或同学的离别之情。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写出古诗词中与月亮有关的一个诗句。

21.古诗文中有很多含有生活哲理的名句,请你写出一例。(课内外皆可)

22.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诗人虽身处逆境仍能乐观向上的诗句。如:_________(作者)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泰安)巍巍泰山,举世闻名。早在古代,歌咏泰山的名言佳句就不胜枚举。请任意写出其中完整的一句,并注明作者。

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①请写出古诗文中表现自然美景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②请选择你喜爱的古诗文中的名句作为座右铭,提醒自己正确对待困境。(写出连续的两句)

25.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句。

26.古诗中有很多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大自然七彩斑斓的景致。请默写含有“红、绿、蓝、青、黑、白、紫”任意一字眼的诗句,注意要默写出两句上下相邻的完整诗句。

例: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27.请写出一句古代有关待人处世的名言警句。(课内外皆可)

答案:

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2、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3、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4、 舍生而取义者也

5、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9、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1、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12、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14、 亲贤臣,远小人。

15、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16、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17、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8、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19、 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

20、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1、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现;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3、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24、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2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6、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7、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8、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9、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0、 醉翁之意不在酒。

31、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2、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33、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5、 亲贤臣,远小人

36、 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37、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38、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39、已所不欲,匆施于人。或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0、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1、略

42、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43、 略

44、 略。

45、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46、 略

47、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8、 吹面不寒杨柳风

49、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0、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51、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2、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53、 略

54、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55、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谘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56、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57、 政通人和 百废俱兴。

58、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59、 醉翁之意不在酒

60、马作的卢飞快 弓如霹雳弦惊

61、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62、长烟落日孤城闭

63、 孔子云:“何陋之有?”

64、断肠人在天涯

65、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66、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67、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68、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69、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70、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7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72、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73、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74、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75、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76、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7、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78、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已足

79、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0、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81、人不知而不愠

82、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83、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8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85、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86、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87、杨花落尽子规啼

88、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8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90、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9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92、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9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9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95、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1.示例: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②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③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②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文天祥《过零丁洋》)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李白《行路难》)

3.略

4.①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④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⑤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⑥九万里风鹏正举 ⑦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5.示例一:水何澹澹 山岛耸峙

示例二: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6.示例: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等均可。

7. 例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8.示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或“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9.沉舟侧畔干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0..如:岳阳: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黄鹤: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2.只要是体现爱国情感的古人诗句均可

1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4.示例: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或《钱塘湖春行》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辛弃疾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5.只要是以写登高来表达志趣或情怀的古诗句即可。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或“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6.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等

17.示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18.如: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19.略

20.举例: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1.举例: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等等。

22.杜甫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等等

23.课内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杜甫

课外名句: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 作者:李白

24.①例: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②例: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25.清明:①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

②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张继《闾门即事》)

七夕:③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波生?(杜甫《银河诗》)

④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古诗十九首》)

⑤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

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少游《鹊桥仙》)

重阳:⑦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⑻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6.示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27.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满招损,谦受益。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等等。

国学的读书笔记篇一

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灿烂历史,而国学经典又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读了《国学经典诵读》这本书后,让我受益良多:

宽 容

“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在生活 中,我们难免会与别人有些摩擦,在这时,我们如果与之相持不下,则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仅会越来越差,甚至有时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反之,若我们各自退后一步,宽以待人,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韩 信忍一时的胯下之辱,最后却成就自己光彩照人的一生。“退一步海阔天空”只要我们宽容对待他人人,别人也同样会宽容对待你。

毅 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大事者必有毅力,无毅力者则一事无成。有毅力做事才有始有终,才会有所成就。就如孔子读《易》一书。当时的书都是用竹简编成,翻阅不易,耗时颇多,但孔子不怕困难将这部书三遍,都有不同的收获。这件事告诉我们:“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有毅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惜 时

“读书不觉已早春,一寸光阴一寸金。”作为中学生,学习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时间也就成了我们学习的强有力的保障。我们青春正茂、朝气蓬勃,时间就是我们的生命,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就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不要造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放会读书迟”的遗憾。

节 俭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勤俭节约,应从小事做起。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21岁中进士,前后共做了40年的官,做官期间他总是注意节俭,常常精打细算过日子。公元1080年,苏轼被降职贬官来到黄州,由于薪俸减少了许多,他穷得过不了日子,后来在朋友的帮助下,弄到一块地,便自己耕种起来。为了不乱花一文钱,他还实行计划开支:先把所有的钱计算出来,然后平均分成12份,每月用一份;每份中又平均分成30小份,每天只用一小份。钱全部分好后,按份挂在房梁上,每天清晨取下一包,作为全天的生活开支。拿到一小份钱后,他还要仔细权衡,能不买的东西坚决不买,只准剩余,不准超支。积攒下来的钱,苏轼把它们存在一个竹筒里,以备意外之需。总之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不断取得事业胜利的法宝。经过历史的积淀,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已经成为一种精神品格和民族象征。

读了《国学经典诵读》,我知道了作为一名中华儿女,应继承中华民族宽以待人、有毅力、珍惜时间、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发扬广大。这既是我们的责任更是我们成功的垫脚石。

国学的读书笔记篇二

近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国学经典,通过学习渐渐的了解了书中的意思。

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明证,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内容博大精深,流传的经典浩如烟海。

国学经典中不仅有名家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著作中,《论语》一直闪耀着特别的光芒。两千多年来,《论语》中“仁爱”的核心思想,始终浸润着“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光芒,它为不同时期、不同年代的人们所推崇,所向往。原来总以为孔子是离自己很遥远的古代圣贤,《论语》是学术家们才研究的历史文化遗产,从没有想到它会如此亲近地来到我们身边。《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作为教师,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的心中肯定会少许多怨言,肯定会是一名快乐而幸福的教师。真正好的老师应像孔夫子这样,平和地跟学生商量把这种天地人三才共荣共生的'关系讲透。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老师就需要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就像孔子所说的那样要“爱人”、“知识”。关爱别人,就是仁,了解别人,就是智。对学生多些了解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对成绩差的学生应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地引导,相信他们一定会在自己的教育下有所转变,只是迟早而已。

国学经典里的每一个故事都告诉了我们许多人生的哲理和处事做人的道理,在扩大我们的阅读量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想、行为。让优秀的国学经典始终伴随着我们, 让我们一起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导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

作文素材积累:各类哲理格言精选

一、学习类

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原注】传家久远,总不外“读书积德”四字。若纷纷势利,真如烟花过眼,须臾变灭古联云:树德承鸿业,传经裕燕贻。又云: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又云:天麻静迓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又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又云: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皆格言也。

【注释】① 世家,古称世代显贵的家族为世家。《孟子·滕文公》:“仲子,齐之世家书也。”

【译文】自古以来许多名望的世家,都是靠积德,要想具备高尚的人品,只有读书。

2、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其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原注】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注释】读书即使不能成名,却可使人品德高雅。修养德行而不期望回报,自然心安理得。

3、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原注】陈榕门云:此三种是何等学识!何等作用!非浅学所可貌似。

【译文】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待事要明确果断,待理要正直而通达。

4、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注释】①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汉班固《白虎通·正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

【译文】要眼界开阔,则应游历名山大川。要宽宏大量,则应熟读经史等书。

5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读没见过的书像得到一个好友,重温读过的书如逢故友。

6、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原注】用功过勤者,心力即疲,未见得手。须于诵读之余,闭目静坐,养其神气;令此心如鱼之在水,如鹤之大林,悠悠洋洋,活活泼泼,是读书之至乐也。

【译文】心境不能杂乱,杂乱则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心不能劳累,心劳累则精神疲倦,就没有收获。

7、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原注】人之一生,只靠这精神干事,精神不旺,昏沉到底。人若调养得精神完固,不怕文字无解悟,无神气,此是举业最上乘。

【译文】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父母之恩?戒酗酒,酗酒伤精神。戒色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损伤精神。戒多忧,多忧使神精郁结。戒多思,思虚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劳。

二、态度类

1、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原注】智慧如镜,富贵福泽,其翳之者也;困苦艰难,其磨之者也。徐曙庵云:最妙是一个逆字,今人处顺境,现成受享,有何意味!惟逆则艰难险阻中,陶炼得几许事业。故逆来顺受四字,随在当有自得处。

薛文清云:国以逸欲而亡,家以逸欲而败,身以逸欲而为昏愚、为戕贼,患无不至。盖忧患是天理之行,震动惊醒,心胆变换之地。安乐是人欲之窟,般乐怠傲,志溺魂销之地。故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语云: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处顺境者,可以知所警矣。

【译文】处劣境时必须逆来顺受,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

2、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原注】炼心如炼金,百炼而后为真金,百炼而后之真心。

【译文】心胸宽广能容天下事物,心中没有成见能接受一切好的事物,平心静气论天下之事,潜心看天下的事理,定心应付事物的变化。

3、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4、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注释】① 青天白日:比喻清明、明白。宋朱熹《朱文公集·答魏元履书》:“武侯即名义俱正,无所隐匿,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② 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译文】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从拒绝诱惑中得来。扭转天地的治世能力,是从小心谨慎中得来。

5、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原注】非有盛养者,不能。

【译文】自处时超脱,待人和蔼,无事清澄,有事果决,得意时平淡,失意时顺其自然。

三、道德类

1、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实处著脚,稳处下手。

【译文】宽宏大量容一切之物,站稳立场做人。踏实的地方站立,稳当之处着手。

2、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原注】不见可欲时,人人都是君子。一见可欲,不是滑了脚跟,便是摆头念头。苟非中存有主,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体贴一番,鲜有不堕入魔障者。先辈诗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平。沉溺者可以惊心回首矣。人当变故之来,只在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至身败而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译文】能摆脱诱惑,才能看出德行高操。在遭逢变故时能站得稳,才是真君子。

3、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注释】① 草野,比喻民间。汉王充《论衡·书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改失者在草野”。② 廊曲:廊,殿四周的廊;庙,太庙,都是古代帝王和大臣用以议论政事的地方。后因称朝延为廊庙。

【译文】身处鄙野不能看轻自己,而处庙宇高台则不能看重自己。

4、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如此度量!振衣千仞冈,灌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译文】海天之宽阔任鱼鸟飞跃,不是大丈夫不会有如此度量;大丈夫要有在千尺高山振衣,在万里长流洗足般的气节;大丈夫的内蕴要如珠玉藏于山泽般;大丈夫的胸襟要有如月明风清般光洁温煦。

5、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任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以宽怒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6、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原注】唐荆川《与弟书》云:居常但见人过,不见己过,此学者公共病痛,亦学者切骨病痛。自后读书做人,须要刊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译文】只看到别人的一切坏处,是恶的根源。能明察自己的一切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

7、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对失意的人,不要谈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8、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窍名。

【原注】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攘名也。窍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注释】上士:官名,周有上士、中士、下士。《礼·王制》;“诸侯之上大夫聊、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译文】上等贤人忘名声,平凡之人立名声,下等愚人窍名声。

9、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老成持重是第一等资质,光明磊落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思辩才是第三等资质。

10、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己。

【原注】陈榕门云:迹相似而实不相同,人禽之分在此。

【译文】小人也有坦荡之处,因为无所忌讳。君子亦有忧戚戚之处,因终生都忧国忧民。

11、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涕汤者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赋,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原注】形容尽致,推勘人微。明此,可以立身,可以观人。

【译文】君子像水,情性谦冲,本质洁白,味平淡,而他的用处,可以使不洁的东西成为清洁,即使在滚烫的热水中放入油,二者亦不会混和,这就是君子的本性。

小人像油,本质滑腻,味浓厚,他的用途,可污染清洁之物,若在滚烫的油中放入水,二者必然相激而不相容,这就是小人的本质。

12、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原注】粗浅语,却不容易做到。

【译文】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要能懂,要做得到,要耐得久。

13、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译文】龙吟虎啸、风鸾翱翔才是大丈夫的气象。像蚕茧蛛丝、蚂蚁封巢、蚯蚓纠结般是小人的经营。

四、精神类

1、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译文】宠辱不惊则肝宁,动静皆诚敬则心定,饮食有节制则脾不病,调整呼吸少说活则保肺,平淡少欲则肾水足。

2、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原注】人常和悦,则心气恬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何交端公时,曾有乡人过百岁,公叩其术。答曰:予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此真得养生要诀者。每日胸中一团太和元气,病从何生?

【译文】天地不能一日没有和气,人心不能一日没有喜悦的神情。

五、品德类

1、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要想有黄金玉石一样的人品,必定经历烈火般的锻炼;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如走薄冰般谨慎。

2、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君子则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