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习字,文出《书林记事》,记叙了“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征明勤学苦练、坚持不懈、一丝不苟练习书法的故事,告诫我们如果做事半途而废,最终只能一事无成,只有脚踏实地,坚持不懈才能成功。下面是《文徵明习字》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文徵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翻译:
文徵明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注释:
(1)临:临摹。
(2)日:每天。
(3)率(lǜ):标准。
(4)书:书法水平。
(5)遂:于是,就。
(6)于:对,对于。
(7)平生:一生。
(8)尝:曾经。
(9)苟且:敷衍了事,随随便便,马虎。
(10)或:有时。
(11)简札:信件,书信。
(12)少:通“稍”,稍微。
(13)易:改换,更换。
(14)不厌:不嫌烦。 厌:嫌麻烦而讨厌。
(15)故:所以。
(16)益:愈加,更加。
(17)书遂大进中的“书”字:书法。
(18)平生于书中的“书”字:写字。 文徵明贴写《千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满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写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译文】
文征明监贴写《文字文》,每天以写十本作为标准,书法就迅速进步起来。他平生对于写字,从来也不马虎草率。有时给人回信,稍微有一点不全意,一定三番五次改写过它,不怕麻烦。因此他的书法越到老年,越发精致美好。
【阅读训练】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②平生于书③文征明临写《千字文》
④或答人简札
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案
1.①书法②写字③临摹④有时
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
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陶侃大怒说: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②或答人简札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①随便马虎
②有时(每题1分,有错别字不得分)12.稍微不称心,必定再三地更改它而不感到厌倦。(2分,意思对即可,关键词语解释错误至少减1分)
13.本段文字赞扬了文征明学习书法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3分,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