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若涂若川,车航混混,不舍昼夜。
2、圣人之言,天也,天妄乎?
3、涂虽曲而通诸夏则由诸,川虽曲而通诸海则由诸。
4、以其不雕刻也。如物刻商雕之,焉得力而给诸?
5、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6、潜天而天,潜地而地。天地,神明而不测者也。
7、圣人之辞,浑浑若川。顺则便,逆则否者,其惟川乎?
8、女恶华丹之乱窈窕也,书恶淫辞之淈法度也。
9、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10、天非独劳仲尼,亦自劳也。天病乎哉。
11、故夫道非天然,应时而造者,损益可知也。
12、君子不可得而侍也。
13、鸿荒之世,圣人恶之,是以法始乎伏犠而成乎尧,匪伏匪尧,礼义哨哨,圣人不取也。
14、育而不苗者,吾家之童乌乎。
15、攀龙鳞,附凤翼。
16、用智于未奔沈。大寒而后索衣裘,不亦晚乎?
17、天降生民,倥侗颛蒙,恣乎情性,聪明不开,训诸理。
18、合则浑,离则散,一人而兼统四体者,其身全乎!
19、大哉圣人,言之至也。
20、事得其序之谓训,胜己之私之谓克。
21、师者,人之模范也。
22、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去义以为的。奠而发发,发必中矣。
23、因往以推来,虽千一不可知也。
24、杂乎杂,人病以多知为杂。惟圣人为不杂。
25、震风陵雨,然后知夏屋之为帡幪也;虐政虐世,然后知圣人之为郛郭也。
26、月未望则载魄于西,既望则终魄于东。
27、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28、如视不礼,听不乐,虽有民,焉得而涂诸。
29、君子仕则欲行其义,居则欲彰其道。事不厌,教不倦,焉得日。
30、圣人耳不顺乎非,口不肄乎善。贤者耳择口择,众人无择焉。
31、时来则来,时往则往,能来能往者,朱鸟之谓与?
32、多闻见而识乎至道者,至识也。多闻见而识乎邪道者,迷识也。
33、圣人之言远如天,贤人之言近如地。
34、好尽其心于圣人之道者,君子也。
35、仰天庭而知天下之居卑也哉!
36、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
37、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
38、视日月而知众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众说之小也。
39、君子德名为几。
40、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
41、可则因,否则革。
42、以往圣之法治将来,譬犹胶柱而调瑟。
43、圣人之治天下也,碍诸以礼乐,无则禽,异则貊。
44、天神天明,照知四方。天精天粹,万物作类。
45、君子之道有四易:简而易用也,要而易守也、炳而易见也,法而易言也。
46、龙以不制为龙,圣人以不手为圣人。
47、老子之言道德,吾有取焉耳。及捶提仁义,绝灭礼学,吾无取焉耳。
48、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
49、言不惭,行不耻者,孔子惮焉。
50、秦之有司,负秦之法度;秦之法度,负圣人之法度。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3、放于利而行,多怨。
24、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2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6、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7、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28、(“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29、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30、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31、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32、不学礼,无以立。
33、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3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3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9、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40、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42、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43、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44、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45、过,则匆惮改。
46、不迁怒,不二过。
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4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9、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50、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关于孟子的经典语录一
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3、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
4、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6、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
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1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14、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
1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1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
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关于孟子的经典语录二
1、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5、其进锐者,其退速。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9、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0、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11、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
12、仁者无敌。
13、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14、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15、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7、仁则荣,不仁则辱。
18、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19、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20、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2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3、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2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5、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