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孝心的名言一
※ 人生首要之事 —— 莫过于尽孝。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故行孝当及时。错过机会,将是终身的遗憾!其次,做人亦当尽本分,谨言慎行,心存厚道。一生无过,虽是平凡,确是现今社会中的不凡之人了。
※ 古来孝子行孝,莫不从顺从父母开始。今虽时空不同,然而孝道之理千古不易。当夜阑人静,扪心自问,父母的教诲我们可曾做到几分?为人子女怎能不承欢膝下、主动为他们分忧解劳呢?
※ 有人终身能牢记父母的教诲,有人却不曾忆起丝毫训勉。前者在面对迷失与困厄时,往往能悬崖勒马,知所进退,不敢愧对父母,让父母操心、蒙羞;而后者却经常惹事生非、得过且过令父母伤心。
※ “爱之深,责之切。” 天下父母无不如是。而为人子女者,却甚少能体会父母这至深至爱之情。犯了错,不能接受父母师长的教诲,反而阳奉阴违。其实知耻近乎勇,改过迁善不是羞耻,这需要极大的勇气才能做到。因而,我们更应感念父母不厌其烦教导、成就我们的苦心。
※ 古人对父母的关怀照顾,可谓无微不至。今虽可以利用现代科技产品,让父母亲得到物质的享受。然而你我心中可曾经常常惦记着孤苦寂寞、满身是病的双亲?其实,他们最需要的是 - - 亲情的关怀!
※ 晨昏定省,早晚能对父母关怀问候,是人间最幸福、温馨的'乐事。想想有一天你我都会老,若现在能孝敬父母,子女也会效法。知恩报恩,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人生才有意义。
※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古今皆然。尤其,当今社会染污严重,能让父母了解子女的行踪,不但免去父母的挂心,亦可避免意外发生。
※ 当子女品德有欠缺时,最最痛心的莫过于父母。未能尽孝,又让父母蒙羞, 怎不叫父母伤心欲绝呢?
※ 看到父母华发银生,想想他们一生为家庭、社会付出了青春与劳力。此刻,正是儿女回馈孝敬之时。那怕只是轻轻的一声问候与关怀,都是父母最欢喜欣慰。若能让他们含饴弄孙,将是最难得的天伦之乐!
※ 礼记云:年过七十之后,性若稚童,最需要的是关怀与安慰;而老人家也最怕孤寂,所以能贴近父母之心,经常关怀他们,免去他们的忧扰,逗他们欢喜,也是孝亲、事亲的好方法。
※ 孝经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告诉了我们为人子女,当要会照顾自己,千万不要让父母挂心自己的健康,尤其是不良的嗜好,更不可以沾染,如酒、色、赌等,它们都是毁家损身的祸首。
※ 想想父母自小养我、育我、抚我、顾我,不计一切拉拔我长大。那么理所当然我们也应该怀有感恩孝顺的反哺之情才是。而孝养父母更不分富贵贫贱,人人皆能为之,怕的是 - - 没有那份孝心罢了!
※ 自古以来亲子间的缘份,总有深浅与好恶之分。缘份薄的,难免遗憾得不到父母的喜欢,但只要有心努力去改善,以行动来表示自己的孝敬,自有感动父母的一天!舜王就是我们最好的典范。
※ 子曰:“事父母几谏”。面对父母的过失,真正的孝子并非一昧地从父母的话,应当见机行事,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或请适当的长者来帮忙,切勿使他们造更重的罪业。
※ 当规劝或开导别人之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真诚之心,言语要温和,态度要恳切,这样才能打动对方。更何况是对自己的父母,态度、容色更应委婉。
※ 如果第一次劝解父母过失无效,应该运用善巧方便,再予婉言劝说,千万不 可轻易放弃,让父母背负不誉之名!
有关于孝心的名言二
一家人能够相互密切合作,才是世界上唯一的真正幸福。——居里夫人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礼记》
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忧。”——《论语·为政》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孔子
长幼有序。——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孟子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孟子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孟子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身,守之本也。——孟子
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孟子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孟子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无父无君,是禽兽也。——孟子
贤不肖不可以不相分,若命之不可易,若美恶之不可移。——《吕氏春秋》
孝子不谀其亲,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庄子
1.《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母别子》唐.白居易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3.《慈母爱》元.杨维桢
慈母爱,爱幼雏,赵家光义为皇储。龙行虎步状日异,狗趋鹰附势日殊。膝下岂无六尺孤,阿昭阿美非呱呱。夜闼鬼静灯模糊,大雪漏下四鼓余。百官不执董狐笔,孤儿寡嫂夫何呼?於乎,床前戳地银柱斧,祸在韩王金柜书。
4.《墨萱图》元.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5.《灵芝篇》魏晋.曹植
灵芝生王地。朱草被洛滨。荣华相晃耀。光采晔若神。古时有虞舜。父母顽且?。尽孝于田垄。??不违仁。伯瑜年七十。彩衣以娱亲。慈母笞不痛。?欷涕沾巾。丁兰少失母。自伤早孤茕。刻木当严亲。朝夕致三牲。暴子见陵悔。犯罪以亡形。丈人为泣血。免戾全其名。董永遭家贫。父老财无遗。举假以供养。佣作致甘肥。责家填门至。不知何用归。天灵感至德。神女为秉机。岁月不安居。呜呼我皇考。生我既已晚。弃我何其早。蓼莪谁所兴。念之令人老。退咏南风诗。洒泪满?抱。乱曰。圣皇君四海。德教朝夕宣。万国咸礼让。百姓家肃虔。庠序不失仪。孝悌处中田。户有曾闵子。比屋皆仁贤。髫?无夭齿。黄发尽其年。陛下三万岁。慈母亦复然。
6.《念金銮子二首》唐.白居易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况念夭化时,呕哑初学语。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唯思未有前,以理遣伤苦。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惭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7.《抚州对事后送外生宋垓归饶州觐侍呈上姊夫》唐.戴叔伦
淮汴初丧乱,蒋山烽火起。与君随亲族,奔迸辞故里。京口附商客,海门正狂风。忧心不敢住,夜发惊浪中。云开方见日,潮尽炉峰出。石壁转棠阴,鄱阳寄茅室。淹留三十年,分种越人田。骨肉无半在,乡园犹未旋。尔家习文艺,旁究天人际。父子自相传,优游聊卒岁。学成不求达,道胜那厌贫。时入闾巷醉,好是羲皇人。顷因物役牵,偶逐簪组辈。谤书喧朝市,抚己惭浅昧。世业大小礼,近通颜谢诗。念渠还领会,非敢独为师。
8.《贞符》唐.柳宗元
於穆敬德,黎人皇之。惟贞厥符,浩浩将之。仁函于肤,刃莫毕屠。泽?于爨,沸炎以浣。殄厥凶德,乃驱乃夷。懿其休风,是?是吹。父子熙熙,相宁以嬉。赋彻而藏,厚我糗?。刑轻以清,我肌靡伤。贻我子孙,百代是康。十圣嗣于理,仁后之子。子思孝父,易患于己。拱之戴之,神具尔宜。载扬于雅,承天之嘏。天之诚神,宜鉴于仁。神之曷依,宜仁之归。濮沿于北,祝栗于南。幅员西东,祗一乃心。祝唐之纪,后天罔坠。祝皇之寿,与地咸久。曷徒祝之,心诚笃之。神协人同,道以告之。俾弥忆万年,不震不危。我代之延,永永毗之。仁增以崇,曷不尔思。有号于天,佥曰呜呼。咨尔皇灵,无替厥符。
9.《得子?濠上书》宋.陆游
日暮坐柴门,怀抱方烦纡。铃声从西来,忽得濠州书。开缄读未半,喜极涕泗俱。父子老惜别,经况患难余。羁旅易生疾,霜露行载涂。思归虽甚苦,且复忍须臾。
10.《饮牛歌》宋.陆游
门外一溪清见底,老翁牵牛饮溪水。溪清喜不污牛腹,岂畏践霜寒堕趾。舍东土瘦多瓦砾,父子勤劳艺黍稷。勿言牛老行苦迟,我今八十耕犹力。牛能生犊我有孙,世世相从老故园。人生得饱万事足,拾牛相齐何足言!
1、犹有报恩方寸在,不知通塞竟何如。——皮日休《宏词下第感恩献兵部侍郎》
2、儿身将欲生,母身如在狱。——徐熙《劝孝歌》
3、助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一一徐熙《劝孝歌》
4、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徐熙《劝孝歌》
5、劬劳辛苦尽,儿年十五六。——徐熙《劝孝歌》
6、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牛峤《感恩多》
7、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王昌龄《咏史》
8、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9、见此不记人,恩情绝云雨。——李白《代赠远》
10、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魏徵《述怀(出关)》
11、须知今古事,棋枰胜负,翻覆如斯。——纳兰性德《满庭芳·堠雪翻鸦》
12、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13、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14、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李白《行路难三首》
15、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徐熙《劝孝歌》
16、镇时贤相回人镜,报德慈亲点佛灯。——李洞《感恩书事寄上集义司徒相公》
17、谗惑英主心,恩疏佞臣计。——李白《答高山人兼呈权、顾二侯》
18、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李白《送鲁郡刘长史迁弘农长史》
19、父母皆艰辛,尤以母为笃。——徐熙《劝孝歌》
20、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王逊《西夏重阳》
21、哺乳经三年,汗血耗千斛。——徐熙《劝孝歌》
22、未知天地恩何报,翻对江山思莫开。——李建勋《离阙下日感恩》
23、儿行千里路,亲心千里逐。——徐熙《劝孝歌》
2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25、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一魏微《述怀》
26、孔子著孝经,孝乃德之属。一一徐熙《劝孝歌》
27、孝顺理当然,不孝不如禽。一一徐熙《劝孝歌》
28、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一一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29、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一一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
30、勿言草卉贱,幸宅天池中。——沈约《咏新荷应诏》
31、他日见张禄,绨袍怀旧恩。——李白《送鲁郡六长史迁弘农长史》
32、惠深范叔绨袍赠,荣过苏秦佩印归——白居易《初除官蒙裴常侍赠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惠贶兼抒离怀》
33、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34、泪盈襟,礼月求天,愿君知我心。——牛峤《感恩多》
35、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魏徵《述怀(出关)》
36、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37、自惭菲薄才,误蒙国士恩。——王昌龄《咏史》
38、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劝孝歌》
39、母称儿干卧,儿屎母湿眠。——《劝孝歌》
40、万爱千恩百苦,疼我孰知父母?——《小儿语》
41、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三字经》
42、无父何怙,无母何恃?——《诗经》
43、归期岂烂漫,别意终感激。——《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44、顷刻转轮归去,念感激天意。——《惜奴娇·楼起霄宫里》
45、老母一百岁,常念八十儿。——《劝孝歌》
46、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游子吟》
47、母苦儿未见,儿劳母不安。——《劝孝歌》
48、尊前慈母在,浪子不觉寒。——《劝孝歌》
49、一尺三寸婴,十又八载功。——《劝孝歌》
50、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