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教育专家名言
1.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的首条金科玉律。”
2.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用一句话概括了他的教育经验:严格地要求和最大地尊重学生的尊严。
3.人的素质由五大要素构成:即动机、内驱力;个性、品质;自我形象;态度、价值观;知识和技能。
4.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禀赋、兴趣、爱好和特长,为他们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的引导。”每一个学生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渴望,渴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赏识。
5.托尔斯泰:“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说兴趣对课堂提问很重要,可以通过有效的,符合学生的求知欲和心理特点的问题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6.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够很好地体现注重“交往”的教育实践观,因为“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师生心理相容的体现,是师生智力活动处于高峰状态的标志,它能使课堂提问活动做到恬静和活跃统一,热烈与凝重统一,宽松与严谨统一,形成一种和谐共振(按:即师与生的积极和谐的“交往”,展现学生的生命性)的教学情境。”
篇二:幼儿教育名言格言
1、儿童的思维是在活动中、操作中形成和发展的 。 ――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2、 儿童的思维是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
3、尊重儿童的探索。――建构主义学家
4、认为生长是生活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因此,儿童是教育中的太阳,反对以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主张从儿童的本能、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的活动教育为中心。――美国教育家杜威
6、 现实生活成为儿童知识的来源。――陈鹤琴
7、 主张儿童走进活生生的大自然、大社会中,把儿童直接感受的丰富经验与各个学科的术语结合起来,提升为一般性、普遍性的知识。――――陈鹤琴
8、知识是一种主体性的存在。即儿童基于自己的经验以及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通过主动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融入主体世界的知识。――建构主义学家皮亚杰
9、知识既不来源于客体,也不来源于主体,而是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活动?。――建构主义学家皮亚杰
10、我们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样子,乃是在幼儿时期在生命最初两年建构的。3岁已奠定下了身为一个人的人格基础。――意大利蒙台索利教育家
11、孩子头三年经验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我们过去所想像的,婴儿和学步的孩子,每个生活中简单的动作都是他们日后一切发展的基础,没有什么比抚育头三年的孩子更重要。――美国哈佛怀特
12、了解孩子是一个?好老师?的前提。而家访的重要原因是了解孩子的生活状态、环境、文化背景。――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 虞永平
13、幼儿园课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老师跟孩子共同行动的过程。
14、独处与集体学习使大脑发育是不同的。――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 虞永平
15、 让孩子在不同活动中忙碌着,这是我们老师的责任。――杜威
16、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著名教育家 陶先知
17、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印度诗人泰戈尔
18、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
19、 我们不是来读死书的,我们来创造一个新世界。――陈鹤琴
20、尊重儿童的人格,爱护他的天真烂漫。――陈鹤琴
21、游戏是儿童的生命。――陈鹤琴
22、生活即教育。――陶行知
23、 教育即生活。――杜威
24、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25、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26、 音乐是儿童生活中的灵魂。――陈鹤琴
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 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末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的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马卡连柯全集》
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陶行知全集》 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_ _ _吴玉章 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苏霍姆林斯基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剌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剌激法若用提其当,也是得好的,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总起来说,小孩子(1)好游嬉的;(2)好奇的;(3)好群的;(4)好模仿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成功的;(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陈鹤琴
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
---康斯坦丁诺夫
陈鹤琴教育格言
●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
――陈鹤琴
●学前儿童是在周围的环境中学习的,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组织课程。学前儿童周围的环境不外乎两个方面:大自然和大社会。自然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各种自然现象,如春天的桃花、杏花、扬花、柳絮,夏天的雷鸣电闪、蜻蜓荷花,秋菊冬雪等。
――陈鹤琴
●儿童健康是幼稚园课程第一重要的.。强国需先强种,强种先要强身,强身先要重视年幼儿童的身体健康。身体强健的儿童,性格活泼,反映敏捷,做事容易。为了儿童的现在和将来,幼稚园的教育应注意儿童的健康。
――陈鹤琴
●人类的动作十分之八九是习惯,而这种习惯又大部分是在幼年养成的;所以幼年时代,应当特别注意习惯的养成。
――陈鹤琴
●何为整个教学法??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因为学前儿童的生活是?整个的?,学前儿童的发展也是整个的,外界环境的作用也是以整体的方式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所以为儿童设计的课程也必须是整个的、互相联系的,而不能是相互割裂的。
――陈鹤琴
篇三:关于幼儿教育的名言警句
1、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
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下一个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美)威廉.〃詹姆士
2、种庄稼要不务农时,教育孩子要适时早教,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雪苏)
3、一束赞许的目光,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赞许的点头,都可以传递真情的鼓舞,都能表达对孩子的夸奖。(张石平)
4、带孩子去旅游,去爬山,去逛公园,去看电影,这都是夸奖孩子最适当的方式。(张石平)
5、有些家长为让孩子学习进步而赏钱,此举无异于贿赂,是极其错误的。(东方)
6、从长远利益考虑,让孩子从小适度地知道一点忧愁,品尝一点磨难,并非坏事,这对培养孩子的承受力和意志,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或许更有好处。(东方 )
7、孩子的心灵犹如白纸一样纯洁,既容易受真善美的熏陶,也容易受假丑恶的污染。(张于义)
8、让孩子享受在风吹雨淋中搏击的快乐,让孩子在生活的磨砺中不断地成长和成熟。(张石平)
9、让孩子吃点苦,他会倍感生活的甘甜。(薛灿芝)
10、如果夫妻教子观点不一,会让孩子分不清正误,不利于他美好品德的培养。(赵秀朵)
11、多蹲下来听孩子说话,你看到的将是―个纯真无暇的世界!(阮庚梅)
12、每个对孩子将来负责的父母应该牢牢记住这个很重要的育儿原则――替孩子们做他们能做的事,是对他积极性的最大打击。(蓝天)
13、无能的人不能培养出有才华的人,名师出高徒,家长要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只有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赵秀玲)
14、父母在批评孩子时,请给孩子留点面子。成功的家庭教育来自于父母对孩子的深入了解,接受和尊重孩子,而不是揭孩子的短。(吕斌)
15、一个会爱父母的人,将来才会更好地去爱别人,爱生活,爱这个世界。(赵静波)
16、只有将学到的东西通过去实践,孩子才能真正成长起来。(顾欣)
17、父母良好的情感气息,家庭和睦的生活氛围,是培养孩子健康心理的环境基础。(吕斌)
18、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没有比让孩子自信更重要的了。(元曲)
19、对孩子来说,家长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榜样,一个他们看得见、摸得着的英雄。(张海涛)
20、教会孩子回报,这是父母育儿职责中不能漏掉的一课,也是孩子日后被社会接纳的基础。(高山)
21、喜欢孩子,但不溺爱。(李旭)
22、保存丰富孩子的感受力,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让孩子置身于大自然中,让孩子关注它周围的世界。要带孩子冲破他生活的狭小圈子,到大自然中去感受生命的蓬勃与快乐。(甄世田)
23、一个人可能很贫穷,但他可以在贫乏的物质生活中感受着生命的富有。(甄世田)
一个人可能很富有,但是失去灵魂(丧失了丰富的感受能力而变得麻木不仁)的他很可能不会真正享受生活的欢乐!(甄世田)
24、父母关心孩子的性健康,等于给了孩子一生的幸福。(马文会)
25、 要尊重儿童,不要急于对他作出或好或坏的评判。(卢梭)
26、孩子们的性格的才能,归根结蒂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孩子长大成人以后、社会成了锻炼他们的环境。学校对年轻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一个人的身上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的却是家庭。 --宋庆龄
27、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末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们的儿童是末来的父亲的母亲,他们也将要成为自己儿童的教育者。我们的儿童应当成长为优秀的公民,成长为贤良的父亲和母亲。但是,这还没有概括一切,我们的儿童又是我们晚年的希望。
因此,正确的教育是我们幸福的晚年;不好的教育是我们将来的苦痛、辛酸,是我们对其他的人们和整个国家的罪过。
---《马卡连柯全集》
28、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
---陶行知:《陶行知全集》
29、我们对于儿童有两种极端的心理,都于儿童有害。一是忽视;二是期望太切。忽视则任其象茅草样自生自灭,期望太切不免揠苗助长,反而促其夭折。所以合理的教导是解除儿童痛苦增进儿童幸福之正确路线。
---《陶行知全集》
30、正确教育子女的方法,我认为最主要的应该是爱和严相结合。在生活上既要给予子女适当的父母之爱,在政治上又要严格要求他们,特别要舍得让他们到艰苦环境中去锻炼,在风雨中成长。这才是真正的爱。只有这样才能锻炼出人才,成为真正有作为的人。
______吴玉章
31、假若孩子在实际生活中确认,他的任性要求都能满足,他的不听话并未遭致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就渐渐习惯于顽皮、任性、捣乱、不听话,之后就慢慢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苏霍姆林斯基
32、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剌激来得好,但是鼓励法也不可用得太滥,一滥恐失其效用;剌激法若用提其当,也是得好的,不过只可偶一为之而已。
33、家庭教育必须根据儿童的心理始能行之得当,若不明儿童的心理而要施以教育,那教育必定没有成效可言的……总起来说,小孩子(1)好游嬉的;(2)好奇的;(3)好群的;(4)好模仿的;(5)喜欢野外生活的;(6)喜欢成功的;(7)喜欢别人赞许他的。
---陈鹤琴
34、必须掌握儿童的生理和精神的本性的发展规律。
---康斯坦丁诺夫
35、在道德领域以内,家长和教师的主要职责,在于使儿童生长着的小天地尽可
36、能富于足以形成较好的个性的因素,并排除其它的因素。
---沛西.能
37、若要培养出健康、强壮、灵敏、机智、勇敢、既善于克服困难,又卓有信心正视前面的人,则体育和运动乃是很重要的因素。
---加里宁
38、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和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
---巴甫洛夫
39、体育和运动可以增进人体的健康和人的乐观情绪,而乐观情绪却是长寿的一项必要条件。
---勒柏辛斯卡娅
40、 伟大人物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于克服障碍,以达到期望的目的。 ---爱迪生
41、形成天才的快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的。
---郭沫若
42、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依赖于兴趣。
---皮亚杰
43、儿童们的记忆力最强,所以想象特别生动,因为想象不过是扩大的或复合的记忆。
---(意大利)维柯:《新科学》
44、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要培养自己孩子的智育,那你就得教给他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
导语:让·皮亚杰(Jean Piaget,生于1896年8月9日,逝于1980年9月16日),瑞士人,近代最有名的儿童心理学家。他的认知发展理论成为了这个学科的典范,一生留给后人60多本专著、500多篇
皮亚杰教育格言:
1.智力的基本功能在于理解和发明,……事实上,日益表现出:理解与发明这两个功能是不能分割的,因为要理解一个现象或一件事情,我们就要对于产生这个现象或事件的转变过程加以改组,又因为要重新改组这些转变,我们就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而要构成一种转变的结构就事先要有发明或再发现的因素。
2.我们所期望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讲授者,仅仅满足于传达现成的答案,而是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事物的导师。
3.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
4.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5.我们所期望的教师不仅仅是一个讲授者,仅仅满足于传达现成的答案,而是善于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未知事物的导师。
6.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有所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
7.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
皮亚杰人物介绍:
让·皮亚杰(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教育和发展心理学巨匠。
1918年获得瑞士纳沙特尔大学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阿尔卑斯山的软体动物》。
1921年任日内瓦大学卢梭学院实验室主任。
1924年起任日内瓦大学教授。先后当选为瑞士心理学会、法语国家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54年任第14届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
1968年获得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卓越贡献奖。
1977年又获该会桑代克奖以表彰他对教育心理学的贡献。
1972年在荷兰获得荣誉地位相当于诺贝尔奖的“伊拉斯姆士”奖金。
此外,皮亚杰还长期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领导下的国际教育局局长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干事之职。皮亚杰还是多国著名大学的名誉博士或名誉教授。
为了致力于研究发生认识论,皮亚杰于1955年在日内瓦创建了“国际发生认识论中心”并任主任,集合各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逻辑学家、数学家、语言学家和控制论学者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于儿童各类概念以及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发展进行多学科的深入研究。
皮亚杰将儿童思维的发展划分为四个大的年龄阶段。这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前运演阶段、具体运演阶段、形式运演阶段。儿童到达了形式运演阶段,此时儿童的智慧发展趋于成熟,思维能力已超出事物的具体内容或感知的事物,思维具有更大灵活性。
皮亚杰根据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和使用,对过失和说谎的认识和对公正的认识的考察和研究,把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个有序的阶段:前道德阶段、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自律或合作道德阶段、公正阶段。
主要著作:《儿童的语言和思想》、《儿童的判断和推理》、《儿童关于世界的概念》、《儿童的物理因果概念》、《儿童的道德判断》、《儿童智慧的起源》、《儿童现实概念的构成》、《儿童符号的形成》、《智慧心理学》、《从儿童到青年逻辑思维的发展》、《儿童逻辑思维的早期形成》 、《发生认识论导论》、《发生认识论原理》、《结构主义》。
教育名言名句汇总
1. 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2.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以为好的显示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3. 孔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 山东大学校长展涛先生说:“应该让学生学简单的数学,学有趣的数学,学鲜活的数学。”
5. 清人唐彪说:“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
6. 北宋学者欧阳修曾言:“教学之法,本于人性,磨揉迁革,使趋于善。”
7. 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重要的数学活动,它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8. 华罗庚先生说过:“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9. 著名外语教授许国璋同志在个北京市自学青年颁发毕业证书的会上讲了一段话:“古往今来杰出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无不都是靠自己学习,才能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谁能教莎士比亚成为莎士比亚?谁能教爱因斯坦发现解释宇宙的根本原理?谁能教鲁迅先生刻画出阿Q的形象?自己的学习和创造是前进的一种动力。”
10. 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只要途径之一。”
11. 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在“世界著名大学校长论坛”上所说:“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12. 苏霍姆林斯基:“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13.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14. 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陶行知
15.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
16.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著名教育家赞可夫
17. 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美国心理学家斯奇卡列
18.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19. 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狄更斯
20. 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21. 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教育家
22.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善诱者,善导。”
23. 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以渔,终身受用。
24. 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爱因斯坦
25.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美国学者布鲁巴克
26. 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郭沫若
27. “把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再 …… 来一个飞跃上升。”这是一个十分精辟的思维方法,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之遇”新“不惧;第二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华罗庚
28.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29.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30.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于激励、唤醒、鼓舞。 第斯多惠
31.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瑞士著名教育家 皮亚杰
32. 我们应该“使每一个学生在毕业时候,带走的不仅仅是一些知识和技能,最重要的是要带走渴求知识的火花,并使它终生不熄地燃烧下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3. 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要求,教师越是把注意局限在知识上,学生对自己学习上的成绩就越冷淡,学习愿望就越低落。——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34. 强迫学习的东西是不会保存在心里的。《柏拉图论教育》
35. 求知与
36. 有疑者看到无疑,其益犹浅;无疑者看到有疑,其学方进。——清人唐彪
37. 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马卡连科
38. 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苏霍姆林斯基
39. 人脑这部机器应该分为两部分,动力部分和工作部分。……——魏书生文选?第一卷》
40. 一个人在学校里表面上的成绩,以及较高的名次,都是靠不住的,唯一的要点是你对于你所学的是否心里真正觉得很喜欢,是否真有浓厚的兴趣…… ——中国 邹韬奋《工程师的幻想》
41. 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当一个人不仅在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自我的时候,就能形成兴趣。没有这种自我肯定的体验,就不可能有对知识的真正的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2. “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3. “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教育。” ——《陶行知全集》
44. “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45.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
46. 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英国教育家洛克(1632——1704):《教育漫话》
47. “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学不到什么;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国教育家 杜威(1859-1952):《民主主义与教育》
48. “最好的一种教学,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关系。”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49. 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说过;“化学实验室应该是学生学习的最有效和收获最丰富的场所,培养化学科学素质,不仅要传授知识,最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智力因素包括动手、观测、查阅、记忆、思维、想象、表达七种能力,其中思维是智力因素的核心。上述全部质量因素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皆能得到一定的训练,而且非智力因素也与所增长。”
50. 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
51.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
52. “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53. “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法国思想家卢梭
54. 顽强的意志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山——狄更斯
55. 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高尔基
56. 错误本身是“达到真理的一个必然环节”,“由于错误真理才会发现”——德国哲学家黑格尔
57. 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58. 我国著名化学家戴安邦先生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与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爱因斯坦
59.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比有所思。)
60. 现代心理学研究认为,“疑问是思维的导火索”。
61.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家研究也表明: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总是力求探索它,认识它;兴趣是一个人力求认识并趋向某种事物特有的意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一种体现。
62.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63. 高尔基:“如果学习只在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就不会有技术。”
64. 爱因斯坦:“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领受。”
65. 布鲁纳:“使学生对一门学科有兴趣的最好办法势必使之知道这门学科是值得学习的。”
66. 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67. 郭沫若说:“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这种精神。”
68. 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好课是拥有“五实”的课,即:扎实、充实、丰实、平实、真实。”
69. 教育属于生活,教育为了生活,而且教育要依靠并借助于生活。——克伯屈(美)
70. 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斯宾塞(英)
71.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第斯多惠(德)
72. 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杜威(美)
73. 儿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一个原则,即帮助孩子身心自然的发展。——蒙台梭利(意)
74.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陶行知
75. “真正的艺术是人类进步的最强大动力之一。 能够使尽可能多的人接近真正艺术的人,是造福于人类的人。”——柯达伊(匈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