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占卦
《易经》作为中华文化的群经之始,一方面从哲学的角度指导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另一方面,《易经》的占卜功能始终神神秘秘、隐隐约约。那么《易经》的占卜到底有多大的精准性?孔子是如何评价《易经》的占卜功能的?我们又怎样才能卜到属于自己的那一卦呢?
《易经》的占卜功能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神神秘秘、隐隐约约,如果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某个人说自己会卜卦,那么我们会不由自主地觉得这个人顿时神秘起来。作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因为喜欢《易经》而韦编三绝,但他却忠告世人:不占而已矣。既然占卜是《易经》的功能之一,为什么孔子又劝我们不占呢?
孔子说不要占卜,有三个含义。
第一点,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孔子说不占,但他自己是会占卜的,而且也常常占卜,否则以他的个性,他自己不会的事情,绝不会去反对的。他会占,自己也常占卜,却还告诉大家不要占卜,这是为什么?就是在告诉我们,不可以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熟悉卜卦的人从一开始就知道第一爻到最后一爻这当中的变化有多少。你请人家帮你占一件事情,如果那个人占的时候就老想这次不要成功,会不会影响到你的结果?当然会影响到。而且有的人甚至会做假,倘若背后有人给他钱,收买他,操控他,明明是阳他可能跟你讲阴,那你不是更受害吗?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如果卜出来的结果是大凶、不利,我们还要不要做?有人说不管怎样就是要做,尽管如此,卜出来的结果还是会影响你,你会感觉到糟糕,这个做不好的,那何必卜呢?既然决定要做,就不要卜了。
第三个,占卜为什么老被人家当做迷信?就是因为它只有少数人会,多数人一看都觉得它很玄妙,看不懂,而占卜的人往往又只能告诉我们结果,无法告诉我们道理,只是铁口直断——卦说这样就这样。这样我们根本不能从中找到应变的方式。
我们应该卜了以后做参考,该做的还是要做,但是要会从当中找到那种迂回的,能趋吉避凶,能把损害减到最小的方式去做,这才是占卜的意义。
所以,我们今天没有违反孔子的主张,并没有鼓励说样样要去占卜,绝对没有。我们只是说要自己占,自己解卦,然后每占一次,会有不同的卦出现,从而了解一个卦,认识这个卦的道理,重要的是透过占卜来理顺自己的思路。因为所有事情在中国社会,四个字讲完了:合理就好。所以只要合理就去做吧。
原来孔子会占卜,并且常常占卜,他说“不占而已矣”,目的是让我们不要完全相信占卜的结果,避免失去自主性。那么我们占卜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卜卦是为了找到自己现在的定位。《易经》把360度的空间,分成了64个不同的情境。
我们今天常讲的情境,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叫做situation,situation就是处境,就是情境。我们现在只懂得英文,不知道中国人怎么讲,看到《易经》又不知道外国人怎么讲,所以始终互动不起来。每一个人要明确自己处在什么状况,应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才合理,这就叫做道德修养。八八六十四卦,也就是64种情境,正好分布在360度的空间里面,可是我们怎么知道自己现在处于哪一个卦位呢?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处于哪个卦位,也就是不明白自己所处的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只能凭感觉而已,至于真实是不是这样,无从得知。
西方人现在也讲定位,叫做position。我们就是因为没有找到自己的定位,往往处于各种各样的顾虑中:我这样说等于打人家,那人家会不会告我?我这样出去有没有市场?我这个样子以后会不会招来什么麻烦?全世界的人都知道position叫做定位,但不知道《易经》就是让我们找到定位的。
如果我们弄清楚了这一点,跟人家打官司时,我们就知道去翻《易经》,《易经》里面有一个讼卦,就是讲的打官司这种状况,从中找到要用什么智慧来化解当前的困境,这样就对了。
每一个人,都要有方法来了解自己。因为了解别人很容易,了解自己很难。知人已经够难了,知己是加倍地不容易。我们看别人的时候都是清清楚楚,讲得头头是道,因为旁观者清,可是自己的事情经常是迷迷糊糊,叫做当局者迷。当局者为什么会迷呢?因为我们真的看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看不清楚自己呢?因为眼睛是向外长的。所以我们现在很聪明,把自己的处境悬挂起来,放在前面,当做一面镜子,这就叫做卦。把自己的状况,自己的处境,自己现在的一切一切用卦悬挂在眼前,我们就变成旁观者清,就知道该怎么样去因应,该怎么样去处理。这样对每个人都是很有利的。
原来占卜就是把自己所处的情境悬挂起来,放在面前当做一面镜子,看镜子里的自己就像看别人的事一样,就能做到旁观者清。但是《易经》总共只有六十四个卦,不同的人占卜肯定会得到不同的卦,这种结果怎么能对于某一个具体的人都适用呢?
算卦准不准?老实讲,一件事情十个人来算,会算出不同的卦,甚至会算出十个不同的卦,就表示虽然每个算卦的人用的工具一样,所查的书是同一本《易经》,里面的内容完全相同,但是每个人的品德修养不一样,占出来的卦也就不同。
以前如果好久不下雨,干旱了,老百姓穷苦,大臣就会建议皇上去求雨。如果你是皇帝,当你的大臣请你亲自去求雨,你会感觉怎么样?你会感觉很慌张,很惶恐。因为你整个的声誉就看这一次了,万一求不到雨怎么办?求不到雨,天下人就知道你这个皇上品德有问题,不然为什么人家来求能求得到,你求却求不到。所以,皇帝求雨前都要吃斋,要沐浴,要规规矩矩,什么事情都不敢乱想,要诚诚恳恳去求。
中国人为什么这样想?就是我们从《易经》得到的启发:人的德性可以感动天地。我想这句话信不信也是个人自己去选择的。你如果说没有这回事,那我们也没有话讲。但是那又如何解释同样去求雨,有人去求就下大雨,有人去求就下小雨,而有人去求就没有雨呢?
所以,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去求雨的。而求到雨以后,我们要好好去反省自己——就算求到雨了,也不能太高兴,而是要更加爱惜——好不容易老天看上我,我以后更要修养自己,不然下次又求不到了。如果求到小雨,我回去最起码要检讨三天,想想这是怎么回事,问题出在哪里,然后去补救,有什么不对的去改善。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人运气好或运气坏,其实决定于个人的品性。各位常听到一句话叫做邪不敌正,邪不胜正,只要一个人的品性好,心正,那个邪入侵不了的,这个就叫做正气,浩然之气。如果一个人要去打仗,还没有打就先想:糟糕了,我这一次去可能活不了了,结果大概也就是死了,因为他那个气一开始就不壮,看到敌人就怕,然后就想逃,那还打什么?浩然之气,不是说我比他行,而是正义在我这边,所以我一定打得胜,这样才对。是不是武艺高强的一定打得赢?不见得;是不是配备好的人做出来的产品一定好?不见得;是不是好的药吃了病一定好?不见得,同样一个医生,同样一副药,有人吃好了,有人吃坏了。
我们中国人讲:先生才,病人福。先生就是指医生,医生的才干是很重要的。但是,病人福,病人有没有那个福气更重要。同样的病,能不能治好,是病人在决定,不是医生。当然,如果找了坏医生那就是自己找麻烦了。如果找到好医生,我们还要想想自己大概做了些什么坏事,调整一下,然后药吃了才会有用。这跟迷信一点关系都没有。道德是最高的信仰,不是随便说说的,我们今天就是太忽略了这一点,只重视客观的东西,其实主客观是互动的。《易经》除了明象位以外,还提供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资讯,叫做建立自己的品德。
原来占卜还和每个人的品德修养有很大的关系,怪不得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占卜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么神秘的占卜究竟有哪些基本的概念呢?
我们现在从西方学了很多,其中有一样叫做游戏,动不动就说我们来玩一个什么游戏。实际上,占卦也是一种游戏,这个游戏的名称就叫做由一、二、三、四推出六、七、八、九,听起来蛮有趣的,做起来也很简单。我们先来看一个铜板,它有两个面,我们假设一面为正面,一面为反面,随便假设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都可以,就是一阴一阳。一个铜板有正反两面,现在我们用三个铜板,同时转动起来,然后就可能会出现四种结果,而且只有四种。
一个铜板是一,有正反两面是二,三个铜板是三,四种结果是四,所以一、二、三、四就出来了。
我们假定一个铜板的正面代表三,反面代表二,那么三个铜板转动后出现的四种结果是什么?三个都是正面的,就是3+3+3=9;两个是正面,一个是反面的,就是3+3+2=8;一个是正面的,两个是反面的,就是3+2+2=7;三个都是反面的,就是2+2+2=6。所以只有六、七、八、九这四种变化结果。简而言之,一个铜板,每个铜板有两面,三个铜板一起转,然后就转出四种不同的结果,四种不同的结果就是六、七、八、九。
在《易经》里面,阴阳有老少的分别,我们把六叫做老阴,把七叫做少阳,把八叫做少阴,把九叫做老阳。阳,由少阳慢慢长大,到了老阳才能变阴,因为阳极才能变阴,而刚出来的阴叫做少阴,少阴再成熟了以后变老阴,老阴再一变就成少阳。
阴极成阳,阳极生阴,阴阳是会变化的,这个我们从一天的过程可以看得出来。早上太阳刚出来,我们叫它初阳,初阳其实就是少阳;到了中午,太阳很烈,就叫老阳;到了黄昏,阳气就慢慢减弱了,地下也慢慢凉快起来,那就叫少阴;到了半夜很冷,要盖被子,那就叫做老阴;然后天亮又到少阳,中午老阳,黄昏少阴,半夜老阴,这是一个循环。
我们现在用数字来代表,半夜是六,清晨是七,中午是九,黄昏是八。我们发现它不是按照六、七、八、九的顺序,而是按照六、七,可是下面是九跟八,这是因为从少阳到老阳是从七到九,而阴很奇怪,阴是收缩的,所以从少阴到老阴是由八到六。由此可见,阴阳变化规律就是阴从八慢慢缩到六,阳从七慢慢放大到九。所以,我们常讲的一句话叫做七上八下,就从这里来的。
为什么用六跟九来代表阴跟阳,而不说七跟八呢?这个在《易经》里面其实是很清楚的。阳九阴六是《易经》很固定的一个代号,六十四卦中凡是阳爻我们都称它为九,凡是阴爻,我们都叫它为六。
为什么阴用六,阳用九?
一种说法是八个经卦里面有一个纯阴卦,就是坤卦,它的卦象就是三条断掉的直线,加起来一共就是六段,所以阴称为六。而纯阳卦乾卦的卦象是三条连续的直线,照理说阳应该用三表示,怎么用九呢?我们都知道,阳统阴,说到天的时候,绝不能忘记地,因为只有天没有地,天是没有作用的,所以阳不能离开阴。阳的三画再加上看不见的阴的六画,三加六就是九,所以阳称为九。
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我们表示一、二、三、四、五这几个数的时候通常都用手指,一只手一共有五个手指,超过五后,六、七、八、九、十怎么办?那就只有拿另外一只手的指头来凑数了。所以,一、二、三、四、五叫做生数,六、七、八、九、十叫做成数,成数就是凑合起来而成的数。
一、二、三、四、五,按以前人的写法是分不太开的,以前的一就画一条横,二就画两条横,三就画三条横,四就画四条横,只有五稍微有一点变化。这样一来,一、二还好,三、四比较难区分,所以我们就用成数六、七、八、九来代表阴阳。这四个数里面,六跟八是偶数,偶数就是阴,七跟九是奇数,奇数就是阳。
六跟八哪个大?从阴的特性来讲,阴是收缩的,所以八比六小;阳是扩张的,所以九比七大,这是因为它们的性能不一样。
沉默是金议论文1
弯弯的眉毛,一双丹凤眼,高挺的鼻梁,娇小的嘴巴,一头乌黑的头发。这就勾画出一个文静的她。
自习课上
“呵呵......”这笑声从我们班传出。这就是我们班的自习课,大家哈哈的笑,交头接耳的说话,而独有一个人在默默地
“叮铃铃,叮铃铃。”我们的考试开始了。只见她拿起笔刷刷的写了起来,仔细地审题,认真地答题,工整的字迹。别人在传答案,作小抄,而她至始至终都没有作弊,一直在盯着自己的卷子。写着写着,我的笔突然没墨了,我心急如焚,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她看见了,就递给了我一支笔,并笑着对我说:“好好考,加油!”“嗯,加油。”我回应说。“叮铃铃.”下课了,我终于松了口气,看着手中的这支笔,心中不由生出一份感激。
数学课
上课了,大家似乎没听见上课铃声,还在肆无忌惮地说,有的甚至跑到门口看老师还没有,给同学们通风报信,心里暗想:我们班还真是“团结”呀。而她却做得笔直,等待老师的来临。上课时,大家无精打采,而她却一丝不苟地盯着黑板,像是要把只是全都装进脑袋似的。有的同学在那边起哄,逗得大家哈哈大笑,而她却翻着书看着老师讲的习题。有努力就收获,她的考试成绩在我们班名列前茅,稳拿第一,但她从不骄傲,而是向更好迈进。
她在班里默默无闻,但是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她用她的勤奋努力和刻苦钻研来证明她的存在。
你们猜猜她是谁?
沉默是金议论文2
从小到大,维都是一个活泼好动的人。小的时候很顽皮,常约上一群小伙伴在小区里跑啊、闹啊玩得不亦乐乎。上学了也闲不住,时常在班上说几个笑话,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当然不止逗乐,在表演方面他也很有天赋,班里的大小演出都少不了他的一份。因此他也很受关注,加之他放能放得开,收能收的住,学习成绩也一直不错。大学毕业后很顺利地就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在办公室里,维继续发扬着他的活泼传统,给办公室里的职员带来了不少欢乐,在紧张的工作之余略微放松一下也不错。维办公室里的职员都很欣赏他。在轻松的氛围里他们办公的效率也没有降低。
可是,他们的直属上司是个不苟言笑,而又喜欢在鸡蛋里挑骨头的人,他看不惯那办公室中的轻松,也听不惯那里的笑声。于是,他开始行动,整治这一“祸害”——维。
首先,他找尽一切机会去为难维。找茬扣了他年终奖,并且在大会上点名批评他,说他不好好工作,还带乱办公室秩序。原先维还以乐观的心态去尽力地平息心中的不满,依旧保持自己原有的性格,但多次连续地愈演愈烈地打击,他最终屈服了,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下,他开始变得沉默了,只是把所有的心思都投到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没有了活泼,没有了欢笑,这工作却越显无趣,他跳入了一个循环圈,越无趣便越沉默了。那上司见这个科室安分了,也感到了比较开心了。
日复一日地工作,维走入了所有职场人都迈入的轨道——升职,但由于他变得沉默,一味地工作。失去了活力,于是再升也升不高了,只是拼足了劲,挤走了他的原上司,再往上,看看那些人的风范,只能望尘莫及了。“那些无尽的活力啊!”他想道。想再取回那原有的活泼,却发现在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中,已完全被封印了,再也释放不出来了。他也成了原上司的翻版“不苟言笑”。再由于无法上升而产生的不平感,因沉默而无法宣泄出,使得他变得心胸狭窄,看不惯那些活跃分子。
几年后的一次会议上,他说道:“有些人整天嘻嘻哈哈,不正经,怎么能干好本职工作?那些人尽快改正,工作就好好地,安安静静地工作。”一番话结束,全场寂静,沉默良久,“快回去工作吧,安分点!”
于是,又有一个办公室静了下来,陷入了沉默。
几年后,那间沉默的办公室中,又有一个人步入了维那条沉默的路。
沉默是金议论文3
这段时间有种莫名的忧伤,时时刺入我的心底。我怎么了?22年前的我从僻远的宁乡来到相对繁华的长沙城,那是怎样一种激动的心情?啊!我终于来到了梦寐以求的长沙城,再也不用担心以后面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了,我能不兴奋吗?!随后的日子里,读书——参加工作——结婚——生儿子……
现在的我将近20公岁,回想多年来的历程,我感到万分惭愧!以至于不敢和同学联系,不敢面对昔日看重我的老师,不敢在众人面前高谈阔论……我宁愿做个缩头乌龟,独自一人默默的思考,为自己唱歌,为自己写诗,为自己祈祷……
在机加工的十九年里,我像个机器人一样,日复一日的开磨床,拼命工作,工作!没有人为我鼓掌,也没有人为我抱不平。我就像一个可有可无默默无闻的木偶,除了做事,还是做事。
20xx上半年对于我来说是个不平凡的一年,我不再沉默,终于学会从角落里站出来了!为了高压水阀座、阀芯的加工,公司想了很多很多办法都没有成功。我,作为一位开了19年机床的熟练操作者,主动提出改造磨床底座的建议,反反复复调试,改造,终于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谁能说我傻?我并不傻啊,只是为人过于低调,以至于差点被人遗忘。
20xx年下半年,我荣幸加入仓库管理员的行列,经过几个月的管理,发现了很多问题,于是写了一份合理的建议:如何减少库存,按计划领料,以及改变营销策略……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
别人都说要学会沉默,而周立波却说:“学音乐的都知道,该高调的时候就要高调,如果该高调的时候低调了,那叫跑调。”
我不想再保持过于沉默,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样的人生才会更精彩!
沉默是金议论文4
最近,爸爸教我学《论语》这里面都是被称为圣人的`孔子与他的徒弟的对话,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道路,在一条条
这叫言名言是这样的:“子: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吃饭不求饱,居住不求舒服,办事迅速,说话小心,时常请教比道德高尚的人,把自己的缺点给补上,这才是好学。”
在这句话中“敏于是而慎于言”爸爸对我格外要求,因为爸爸说我分不清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为了教育我爸爸还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老酋长为找能够胜任的新酋长,四处打听,后来打听到有个年轻人可以胜任,为了测试他有没有这个能力,就问他:“你认为世界上最好的是什么,请把他做成一道菜。”年轻人做了一道舌头,酋长问:“你为什么觉得舌头最好呢?”年轻人回答道:“因为人们对大千世界的赞美,对各种各样事物的称赞都是从舌头说出来的,所有的美好的祝福也是从舌头说出来的,还有各种的传递真情的一句句话也是从舌头里说出来的,所以舌头最美。”酋长喜悦得点点头,又对年轻人说:“那你觉得世上什么东西最坏,也把他做成一道菜。”
第二天,年轻人又端上一盘舌头,酋长又问道“你为什么觉得舌头又是最坏呢?”年轻人说:“舌头之所以最坏是因为,一些小人会利用一些花言巧语来蒙骗人,也可以用甜言蜜语来引人上钩,将人引入歧途,他还可以欺骗人,有多少的王朝断送在这小小的舌头上,他可以把死的说成活的,把活的说成死的,所以他也是最坏的。酋长听了,欣慰地说:“看来你已经明白什么是好坏了,酋长的位子交给你我就放心了。”
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想起爸爸以前对我说的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这就是个俗话,意思:见到什么就说什么,要看人说话。
想想现在,我又想起我现在,在网上学了个网络――靠,念着念着竟成了口头禅,改也改不掉,妈妈告诉我这不是好话,我就努力改掉这个毛病,一想讲就把kao的k去掉念ao这样我就慢慢地改了这个毛病。
还有一次我在春节的时候讲死啊!被爸爸听到,告诉我不要讲这种话,我知道后就尽力在春节不讲这些。
这文言文告诉了我一个深刻的到了――不要把什么都挂在嘴边,说话前要冷静的想一想才可以下定言。
沉默是金议论文5
好不容易从我那个没有摩擦力的世界里逃出来,谁知却到了一个人人都沉默不语的世界。
下飞机场时,整个世界似乎没有了生气,一片寂静。我不由得问了一句:“怎么没有人说话呀!”旁边的服务员小姐悄悄地说了声:“小姐,沉默是金,请不要说话,否则会被警察逮捕!”啊,这么严重,看了只能不说话了。
哎,平时我的嘴巴一刻也不会“休息”,不说话的滋味还真难受。终于到了宾馆,当我问:“请问这里的房价是多少?”周围的人都小声的说:“沉默是金!”并指了指那块牌子:特级房间……说实话,我刚才根本没听见他们在说什么,和蚊子的嗡声差不多。到了房间,看见有一只非常漂亮的鹦鹉,说:“好可爱哦!”谁知鹦鹉呱呱地叫到:“沉默是金,沉默是金,沉默是金……”我晕……
我闲着没事做,就上了街,此起彼伏地叫卖声没了,只有一块块大大的广告牌,上面写满了商店、饭店所具有的东西,真可谓是面面俱到。我找到一家自助餐厅,看到琳琅满目的菜肴,高兴地叫到:“好多哦,看起来都是美味呀!”刹那间,所有的人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不一会儿,我就被维声警察给带走了。到了公安局,我也不吸取教训,又开始说:“为什么要抓我呀!”在看看周围,都是刚才在飞机上的游客,他们无可奈何地指了指墙壁上的字样“沉默是金”。有一个人悄悄地告诉我,他刚下飞机就因为说了句:“太安静了!”四个字就要被关四天。我算了算,我刚才说的加起来十八个字,难道要关半个多月吗?没办法,只有关下去了!
十八天后……我终于被“释放”出来了,一切又变得很美好。我吸取了上次的
我发现这里的人吃饭时,竟然没有嚼饭菜的声音,连筷子碰碗的声音也销声匿迹。那轻快的步伐(鞋子全是布做的),无声的说话,让我感到不可思议。所有人提着牌,看见好朋友就在牌字上写字,互相问候,这时我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这的人写字都那么好。街上到处都是维声警察,忽然有个警察抓住我,拿了一块牌子,上面写道:你呼吸声、脚步声、搓手声、梳头声都过大超过国家标准0。54分贝现在逮捕你,拘留1年零4天,请跟我走。(今年可还是个闰年,加起来360天)
终于释放了,我急忙购买了飞机票,想坐飞机离开这个地方,当我飞奔上飞机时,居然又因为跑步的脚步声超过0。03分贝,又被拘留了3天。
真是气死我了,我还宁愿会到那个没有摩擦里的世界。
2017年最新传承国学经典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历史的滚滚长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历程,无不浸透着中华文化的精神。于是,千百年中国傲立于东方,历史长河金鲤化龙,浩瀚的广宇群星灿然,炎黄挺起五岳的脊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韵;“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是辛稼轩呐喊的两宋悲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是谭嗣同面对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胆
神州大地上,国学文化传承千年。何为国学?是司马迁熟悉华夏文明,留下了传承民族魂魄的《史记》?是李时珍涉足千山万水,遍尝百草,用自己的亲身体验造福于后人的《本草纲目》?还是纪晓岚精通经、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库全书》?何为国学?不就是经那得起时间洗炼而沉淀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后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让人从中获益的精神财富、文化积淀吗?
《弟子规》是人们的生活规范,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弟子规》是儒家的基础,人性的基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以《论语》“学而篇”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中心。分为五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务邦国自宁。 俗云:「教儿初孩,教妇初来」,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三字经曰:「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教之道,贵以专。」,而非博与杂;故一部经典,宜读诵百至千遍,苏东坡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现在教学,坏在博与杂,且不重因果道德及学生读经、定力之培养,至有今日之苦果。企盼贤明父母师长,深体斯旨;此乃中华文化之命脉所系,中华子孙能否长享太平之关键,有慧眼者,当见于此。 几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一直坚信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小孩子在他年少时(0~13岁),记忆力非常好,应该把前辈的人生
国学经典是中国的瑰宝,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传承国脉的精神纽带,是炎黄子孙奋斗不息,富国强兵的力量源泉!它犹如一束光芒润泽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还记得精忠报国的岳飞,力抗金兵,保家卫国,即使皇帝昏庸,奸臣当道,却依然诵出“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民族气概!
还记得一代枭雄曹操,东临碣石,酾酒临江,即使岁月染白了他的须发,仍旧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壮怀好歌!
还记得乱世漂泊的李清照,将国家之恨纺成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的哀愁,纵然帘卷西风,瘦比黄花,仍旧吟出“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豪言壮语!
那或铿锵或柔美的词章,溅落在历史的长河里,激起遥远的绝响!
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肩起民族复兴的伟业,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2017年最新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二】
大家好,我叫孙**,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国学像一阵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吹进我们的课堂,吹进我们的心灵,了解传统文化,提高自身修养,弘扬传统文化,美丽情满中华。
神州大地,国家传承千年,何为国学?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历史长河中中经得起时间洗炼而深沉下来的能够在千百年还能给人以深刻启示,从中受益的精神财富,文化深沉。
《弟子规》教导我们人们生活的规范,教导学生为人处世的规范。“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句虽短,意深刻。孔子关于学习和交友的态度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三人行,必我有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第一句意为几个人走在一起,其中必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第二句告诉我们要勤奋努力学习,多向别人请教,第三句告诉我们要真诚对待朋友,这些话虽出自二千年的孔子之口,但至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国学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我庆幸洪小的浓浓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刻感到浓浓传统文化的熏陶,我明白学习国学经典,就是要以史为鉴,以古为镜,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实现人生梦,实现中国梦!
2017年最新传承国学经典演讲稿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传承国学经典》“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听,这是我们兴泉小学学生在诵读。这稚嫩的童音,让我的思绪飞扬。不知不觉中,我跨越时空,走进了两千多年前孔子生活的春秋时代,去聆听他的谆谆教诲、去感受他的人生智慧,去追寻他的敦厚之风。
孔子关于学习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很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正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择其善者而从之……”
《论语》里有太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生大智慧。我庆幸是兴泉小学浓浓的书香浸润了我。让我深深感到来到这个世上是幸运的,因为有国学经典的熏陶;来到这个世上是幸福的,因为兴泉小学校园充满了浓浓的书香。国学的经典,华夏的辉煌,成就了伟人的不朽,缔造了民族的昌盛。国学文化,是华夏民族的灵魂,是炎黄子孙的精神脊梁!让我们一起诵读国学经典,传承中华文化,让中国这条龙腾飞在世界东方!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