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有关生活态度名言,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生活态度的名言
1、最惨的破产就是丧失自己的热情。——阿诺德
2、只要你有一件合理的事去做,你的生活就会显得特别美好。——爱因斯坦
3、真正的幸福只有当你真实地认识到人生的价值时,才能体会到。——穆尼尔·纳素夫
4、与其说人类的幸福来自偶尔发生的鸿运,不如说来自每一天都有的小实惠。——富兰克林
5、有研究的兴味的人是幸福的!能够通过研究使自己的精神摆脱妄念并使自己摆脱虚荣新的人更加幸福。——拉美特利
6、一个人除非自己有信心,否则不能带给他人信心,自己信服的人,方能让他人信服。——佚名
7、眼睛就是身上的灯。眼睛若明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圣经
8、幸福是勇气的一种形式。——(英国作家)杰克逊·H
9、幸福不在于拥有金钱,而在于获得成就时的喜悦以及产生创造力的激-情。——罗斯福
10、我们醒来的每一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又一个机遇。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自怜、懒散、自私上呢?——卡西·拜特
11、我能够拿走人的任何东西,但有一样东西不行,这就是在特定环境下选择自己的生活态度的自由。——弗兰克
12、态度决定成败,无论情况好坏,都要抱着积极的态度,莫让沮丧取代热心。生命能够价值极高,也能够一无是处,随你怎么去选择……——吉格斯
13、水果不仅需要阳光,也需要凉夜。寒冷的雨水能使其成熟。人的性格陶冶不仅需要欢乐,也需要考验和困难。——布莱克
14、谁能以深刻的内容充实每个瞬间,谁就是在无限地延长自己的生命。——库尔茨
15、寿命的缩短与思想的虚耗成正比。——达尔文
16、世界如一面镜子: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塞缪尔
17、什么是失败?无非是迈向更好境界的第一步。——温迪尔·菲利普斯
18、生命在闪耀中现出绚烂,在平凡中现出真实。——伯克
19、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吕凯特
20、生活中最大的幸福是坚信有人爱我们。——(法)雨果
21、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22、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有诚实才会维系长久。如能善于利用,生命乃悠长。——塞涅卡
23、人生有一道难题,那就是如何使一寸光阴等于一寸生命。——佚名
24、人生包含着一天,一天象征着一生。——谚语
25、人类要在竞争中求生存,更要奋斗。——孙中山
26、人间最大的幸福莫如既有爱情又清白无暇。——卢梭
27、内容充实的生命就是长久的生命。我们要以行为而不是以时间来衡量生命。——小塞涅卡
28、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拿破仑
29、人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泰戈尔
30、每场悲剧都会在平凡的人中造就出英雄来。——斯蒂芬斯
生活态度的句子
1、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自认为怎么样才是最好的,但事与愿违,使我们意不能平。我们必须相信:目前我们所拥有的,不论顺境、逆境,都是对我们最好的安排。若能如此,我们就能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
2、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说:人生道路且长且阻,重在享受这一路的磨练。奋斗的一生往往是充实的一生,在他的行囊中早已盛下了丰盛的精神果粮。人生的五味瓶是美味的拌料,只有懂得享受的人才能启动这份佳肴,结果是成功或失败,喜悦或悲伤,那都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过程中盛下的甘露,才值得用一生去细细品味。
3、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认真地活在当下。
4、让平静成为我们的人生态度,并以此去丰富我们的'内心,努力让我们成为仁者。
5、态度,能把一个人从低谷拉向高峰。态度,亦能把人从高峰推向低谷。
6、让深邃成为我们最高的人生境界,以此为人生的目标,努力去实现它。深邃的人往往彰显着令人动容的魅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生命的强大与广博。请让我们以外在的平静推进内心的流动,实现生命的深邃。
7、我们必须的“准备”,就是认清一个事实:“重新开始”不等于“事事如意”,因为万事起头难。所以我们要学习面对可能的挫折,要学会坚强。
8、“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愿同学们时时刻刻铭记“态度决定成败”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
9、我们不断强调自己要不断去装。当然,这个装不是虚伪地也是自己的缺点,而是不断地去充实自己。我优秀,所以我美丽;我优秀,所以我自信;我优秀;所以我不惧风雨。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所以我骄傲地迈开每一步,每一步,都是那么多铿锵有力!
10、静,是外观姿态,表现出平静安稳的人生态度;流,则显示了内存的力量,让人惊叹;深,意味着蕴藉和深邃。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与精深。
11、人生中很难尽到十全十美。生活中许多人为自身的缺陷不足而自卑,以至于失去生的意志,然而,转念一想,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人并不多。我很丑,但我很优秀,很善良。于是,我们要感谢缺陷,是他让我与众不同,是他衬托出我另一个闪光点!
12、认真的态度能成事,能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这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能丢弃的秘诀。
13、“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影响成功”。这是两年前挂在初一年段室墙上的一句警句。这是老师用来提醒同学们的金玉良言。我觉得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14、有人在历经挫折之后,成绩却像一匹黑马般,突飞猛进,因为他们懂得如何战胜挫折;而有些人却停留在原地甚至“更下一层”’,那是因为他们只明白怨天尤人,不知从自己身上找失败的原因。同样的事情,不同的结果,一切的成功或失败都是态度上的问题。
15、草,对春的态度是拱土而出;花,对夏的态度是翘首怒放;叶,对秋的态度是归根寻母;木,对冬的态度是休养蛰伏。这一个个态度决定了四季的美景。
16、乐观的人生态度,会每一天带给你一轮灿烂的红日;悲观的人生态度,总会使你眼前充满灰暗与阴云;做事专心认真的人生态度,定会让你在“山重水复”后终将“柳暗花明”;敷衍了事、三心二意的人生态度,终将落得一事无成的人生。
17、假如目标对了,那么坚持才有意义。选择一条不适合自己的路,一条道走到黑,在黑暗中流血流泪,最终回忆只剩苦味,那叫做“霸道”!霸着他人的道,却不明白如何走下去。有何意义?于是,我们要学会放弃。放弃不是你的懦弱,而是勇敢。放弃是一种美德,一种智慧,勇敢放弃不适合自己的,你才能收获到另一份美丽。
18、在做任何事情时,态度最重要。认真的态度,能成事,不认真的态度,会败事。
19、“态度决定一切!”心态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拥有好的心态,就会拥有好的成绩!
20、一个态度问题牵连到一个人做事的全部动力,一个人的态度好,那么他一定能做好一件事,一个人的态度差,那么即使给他再好的条件也做不好。
一、 态度决定了你的所为,态度决定了过程的优劣,态度决定了事的成败,态度决定了结果的好坏,态度决定了一切。
二、 “态度决定一切!”心态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拥有好的心态,就会拥有好的成绩!
三、 有理直总是好的,至少说明做错事的不是自己。但气壮却大可不必了,因为气这个东西,总是与咄咄逼人得理不饶人相联系在一起,其后果总是硝烟味浓,违背了和谐社会的基本准则。更重要的一点是,理直气壮的不一定每次都是自己。己之不欲,勿施于人。
四、 认真的态度能成事,能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这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能丢弃的秘诀。
五、 认真的态度能成事,能把事情做到精益求精,这是我们成长道路上不能丢弃的秘诀。
六、 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七、 感叹人生,是因为曾经没有过轰轰烈烈的壮举,觉得渺小,觉得平庸,似乎生活过于简单,简单得让人感觉烦躁。没有大言不惭地说过将来,只是比较现 实地握住了现在,我想,这是一条路,每个人所必须踏上的一次旅程,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成长的过程漫长却充实,自毁的过程短暂却留下一生痛苦,人生可以 说是一次考验,何去何从取决于自我。
八、 屈原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关于生活态度的句子。”我说:人生道路且长且阻,重在享受这一路的磨练。奋斗的一生往往是充实的一生,在他的行囊中早已盛下了丰盛的精神果粮。人生的五味瓶是美味的拌料,只有懂得享受的人才能启动这份佳肴,结果是成功或失败,喜悦或悲伤,那都只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过程中盛下的甘露,才值得用一生去细细品味。
九、 今天阳光很好,坐在窗前,看窗外如此晴朗的天感觉特别舒心,雨过天晴后的世界总给人一种明媚,仿佛阳光照耀在“心田”上空,让前些天被风雨践踏的花朵重新得到爱的关怀,重现生命的活力!
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一定要给自己的人生定一个目标,不断刻苦努力,不能只满足现状,要蒸蒸日上,勇于面对困难。攀完了一座高山,不能停下脚步,应向另外一座高峰发起“进攻”。作为学生不能玩物丧志,一天沉迷与电脑电视之中,这样将来会一事无成,古人说得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十一、 一个态度问题牵连到一个人做事的全部动力,一个人的态度好,那么他一定能做好一件事,一个人的态度差,那么即使给他再好的条件也做不好。
十二、 我们必须的“准备”,就是认清一个事实:“重新开始”不等于“事事如意”,因为万事起头难。所以我们要学习面对可能的挫折,要学会坚强。
十三、 乐观的.人生态度,会每天带给你一轮灿烂的红日;悲观的人生态度,总会使你眼前充满灰暗与阴云;做事专心认真的人生态度,定会让你在“山重水复”后终将“柳暗花明”;()敷衍了事、三心二意的人生态度,终将落得一事无成的人生。
十四、 让深邃成为我们最高的人生境界,以此为人生的目标,努力去实现它。深邃的人往往彰显着令人动容的魅力,在他们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强大与广博。请让我们以外在的平静推进内心的流动,实现生命的深邃。
十五、 当浮华给予我们过多欺骗,现实中的虚假几乎让我们忘却了真的存在,是真情唤回了迷离的心,是真情带给了我们最纯、最真的感觉,它流露的是美的誓言,渗透的是永恒执著的真爱。
十六、 珍惜当下,认真感受生命带给我们的每一次喜怒哀乐,把感动贮藏,把仇忿摒弃,我想,这是我要追求的生活态度。
十七、 “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影响成功”。这是两年前挂在初一年段室墙上的一句警句。这是老师用来提醒同学们的金玉良言。我觉得这话说得太有道理了。
十八、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愿同学们时时刻刻铭记“态度决定成败”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
十九、 对于生活不要有太多的奢求,不要有太多的期望,世事往往与你的期盼相反,生活总是会有很多不如意,不要把不开心、伤心的事天天挂在嘴边,不要太天真的认为每个人都会对你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家,要学会照顾自己,关心自己,爱惜自己!
二十、 永远都要坐前排,很多人都想坐前排,但他们并不一定会成功。它是大家的理想,但在有些人心目中,它成为了一种幻想,他们都认为这是遥不可及的,没有了努力的行动,也就没有了实现理想的条件,他们也就只能是失败者。而那些实现了理想的人,定能将心中所想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努力向理想靠近。
二十一、 “一切都会成为过去!”这句话在千百句名言当中被筛选了出来,变成了我的
二十二、 俗话说“态度决定高度”。只要每个人都从自己的点点滴滴开始做起,随时检讨和反思自己的行为,那么他就离成功的终点不远了。
二十三、 静,是外观姿态,表现出平静安稳的人生态度;流,则显示了内存的力量,让人惊叹;深,意味着蕴藉和深邃。静水流深,不显不露,昭示着生命的博大与精深。
二十四、 风,渐渐吹起,吹乱了我的发丝,也让我的长裙有些飘动。绿叶仿佛在风中起舞,离开了树,投向了大地,却不知这样会枯萎,我弯下腰,轻轻拾起一片 树叶,那非常有序的茎脉,是一种美的点缀。我有些哀叹:绿叶啊,绿叶,你这般美丽地从树上轻轻飘下,随风起舞,却不知已被人称之为落叶!
二十五、 换一个态度,换一个人生。如果自暴自弃,那么你的人生终将一事无成。
二十六、 生活在平淡中进行,你的态度决定了你要过怎样的生活。你可以抱怨,只因今天阴雨绵绵;你也可以安慰,因为花草树木得到了浇灌;你可以哭泣,只因玫瑰花下有刺,你也可以微笑,因为刺伤开着娇艳的玫瑰;你可以满腹牢骚,因为你不得不辛勤工作,你也可以庆幸至少你还有工作;你可以唠叨,因为家务的繁重,你也可以满足,因为至少你还有一方温馨。
二十七、 人生中很难尽到十全十美。生活中许多人为自身的缺陷不足而自卑,以至于失去生的意志,然而,转念一想,智慧与美貌并存的人并不多。我很丑,但我很优秀,很善良。于是,我们要感谢缺陷,是他让我与众不同,是他衬托出我另一个闪光点!
二十八、 这是一种因果关系。舍就是付出,舍的同时也就是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做任何事情不要认为是为别人做,都是和自己有关。有句话: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是天意,不愿意付出的人,总想省钱,省事省力,最后连成功也省了。落得个一无所有。
二十九、 朱光潜先生说过:“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我很信服这话,以为朱先生是用极简单的语言,说出了人生极复杂的道理。
一、教学目标:
1、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明白在做平常事情的时候也应有精神追求的道理,努力使自己从一个自然的人变为一个有道德境界的人。
2、大概了解中国哲学的一些特点,如它既是人世的也是出世的,它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3、体会学者散文思路明晰、内涵丰富、说理简明、语言平实的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
1、联系现实生活解读人生的四种境界。
2、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深化并丰富对“人生境界”的认识。
3、独立思考、质疑课文,对自己的见解能够做到自圆其说、持之有据。
三、教学方法:
1、学生默读朗读,熟悉课文内容。
2、教师设计思考题和训练题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其对课文的理解,促进
3、讨论交流,开拓思路。
4、教师以漫谈式的讲解提升学生的认识,使之确有所得。
四、教学设计:
(一)理念。
课文的题目为“人生的境界”,这对于开始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高三学生来说,是颇有吸引力的,但文章的内容比较深奥,语言又平实,所以学生难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切不可在学术概念上兜圈子,那样会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方能激发兴趣、搞活教学。
至于课文内容,有些应该吸收消化,用来丰富和充实自己;若用今天的眼光来审视,有些似有可商榷之处;有些比较深奥的,大致了解即可,不必深究。要
不可脱离课文,也不可拘泥于课文,可以把思考和讨论延伸到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上去。
(二)步骤。
1、学生默读朗读。
2、归纳提要。
(1)请找出全文的主旨句。
(2)请理清全文的段落层次。
(3)请说明全文的结构特点。
这三个问题相互关联,可以放在一起考虑。
文章的标题是“人生的境界”,其实它只是文章的一部分内容,并非文章论述的主要问题,如果循着它去找主旨句和段落结构,就会走人误区。
本文主要是讲中国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首段的第二句便是主旨句。
第二自然段至第七自然段讲人生的四种境界。
第八自然段至第十一自然段具体阐述中国哲学是如何帮助人提高人生境界的。
第十二自然段指出中国哲学既人世又出世的特点,它对未来的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本文为“总——分———总”的论证结构。
(4)请再找出第二至第七自然段中的.关键句。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找出此关键句,不仅是对阅读能力的训练,也为下面教学活动的展开作了铺垫。
(三)重点解读。
1、文中有一个词可以说贯串了全文,它与人生境界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说由它而决定了人生的境界。请问它是哪个词?
觉解。它在文中共出现了十三次。
请依旧下面两个语句对“觉解”—词作出自己的解释。
①……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有这种觉解,他就为社会的利益做各种事……
②他了解他所做的事的意义,自觉地正在做他所做的事。这种觉解为他构成了最高的人生境界……
“觉解”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对自己与社会、宇宙的关系以及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意义的觉悟与理解。
2、“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
请联系生活实际解读文中的这句话。
示范:
(1)一名儿童趴在地上现看草间的昆虫,一名昆虫学家也同样地俯伏在地上观看草间的昆虫。
(2)一名房产商在建造一楼群时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记住是我把原来的一块荒地变成了一群高楼。”另一名房产商也在建造一楼群,他对部下说:“等楼群完工后,希望大家能为一块荒地变成了一处景现而感到高兴。”
显然,儿童是顺着本能做事,对他所做的事并无觉解,属于自然境界,而昆虫学家则是在进行观察和研究,是在为社会的利益做事,属于道德境界。
第一个房产商是功利境界,而第二个则是道德境界,尽管他们的语言表达仅有细微的差别。
3、“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现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应该成为的人。前两者是自然的产物,后两者是精神的创造。”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体验谈谈对此话的理解。
今天的青少年正处在精神贬值、道德滑坡的社会环境之中,这决非理想的成长环境。在一个充满功利刺激和诱惑的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会受到刺激而充分显露,而要做到富有精神的追求就比较困难了。在过去“突出政治”的年代,精神曾被抬到吓人的高度,虚幻为海市蜃楼,这是一个极端,而现在又走向了另一极端。让学生谈成长体验,就是要使其明白在生活中不可随波逐流,而是要有汲取人类一切宝贵精神财富的博大襟怀,并用它们来养育自己、充实自己以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4、“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
这是课文中的精彩之笔。请用辩证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引出一点为人处事的哲理。
(1)示范:
《荀子》中有一句话:“涂之人可以为禹。”(路上随便哪一个都可以成为像禹那样的圣人。)
课文中的这段话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演绎。
崇高寓于平凡,平凡蕴含崇高。追求崇高要从平凡甚至琐屑的事情开始做起,崇高的境界往往体现于日常细节之中。一个没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可以是圣人,而一个居高位者或巨富者也可能是一渺小之人。
是追求内心的“觉解”,还是注重外在的“表演”?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思索的。在今天这个注重包装的时代,很容易作秀于外在形式而忽略对人生境界的追求。
(2)小结:
通过对一个词语和三处文句的解读,我们也许可以认识到人生境界的获得,需要对客观世界和自我的认识有一个升华。当一个人有了哲学的觉解之后,他才可能对所做的事情赋以不凡的意义。
(四)发散训练。
1、课文里说,达到道德境界的贤人,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哲学上的觉解使他们的行动和生活有了道德的意义,使他们达到了很高的人生境界。中国历史上涌现过无数这样的志士仁人,请列出一些这样的人物,同时写出浓缩了他们崇高人生境界的名言。
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示范: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蔺相如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林觉民为天下人谋永福。
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诸葛亮鞠躬尽力,死而后已。
文天祥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誓不休。
谭嗣同天下事知其不可而为之。
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们的人生境界已如一道道风景,或雄奇,或峭拔,或清逸,或壮美,或险峻……
2、请按照例句的句式续写一句。
例句: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述,留一部经典巨著给后人,这种身陷逆境却有所作为的举动,是一种奋发的人生境界。
示范:
焦裕禄带领群众,治沙治贫,为一方百姓谋利造福,这种身居要职却视人民为父母的行为,是一种壮丽的人生境界。
查文红只身离家,义务支教,让一群乡村孩子沐浴春风化雨,这种身处贫寒却施爱于他人的做法,是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
(五)研究质疑。
1、“最后,一个人可能了解到超平社会整体之上,还有一个更大的整体,即宇宙。他不仅是社会的一员,同时还是宇宙的一员。他是社会组织的公民,同时还是孟子所说的‘天民’。有这种觉解,他就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
这几句话在文中的第六自然段,是对“天地境界”的阐述,对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要引导他们质疑询问,而且最好通过自己的研究去解决疑难。
提示:要读懂这段话,关键在于对“宇宙”一词的理解。
在现今学生的语言系统之中,“宇宙”一词的意思是指包括地球及其他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而文中“宇宙”并非此义,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而是一个人文的概念,即天地万物的总称。古人把四方上下称为“宇”,把古往今来称为“宙”。这样来看,课文也就不难理解了。具有“天地境界”的人的眼光与胸襟超越了现实社会,是跨越时空的,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皆包藏于其心中。他目光如炬、胸藏风云、纵横捭阖、总揽古今、文理兼融、博学睿智、情怀旷达、人性完善、悲天悯人、思济天下。如是,则可抵达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成为所谓“天民一圣人”。
2、如果说上面的质疑是为了准确深入地理解课文,那么下面的质疑则带有“商榷”的性质。
课文把人生境界分为四等,请问其中的功利境界与道德境界是否存在交叉的情况?这样的划分是否完全科学?
文中说:“……所以他所做的各种事,对于他,有功利的意义。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说的功利境界。”
文中又说:“他真正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都是符合严格的道德意义的道德行为。所以他的人生境界,是我所说的道德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