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一些学习勤于动脑的格言、故事。
2.知道学习动不动脑筋,会有不同的学习效果。
3.能举例说明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情感:
敬佩学习上爱动脑筋的同学,并愿意向他们学习。
行为:
1.学习时动脑筋思考。
2.对学习中或生活中不明白的东西有好奇心,能提出问题。
3.学习时注意发现和采用好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学习应该动脑筋。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动脑筋、讲究学习方法对学好功课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想一想,初步感知。
1.师:同学们,最近老师在想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来想一想吗?
2.出示:想一想,老师布置造句作业,小芳把书上的例句抄了下来,小红模仿老师的示范句式,小兰则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造出句子。照这样学习下去,你认为谁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是啊!小兰能独立思考,所以她的学习效果会更好。
二、读名言,揭示课题。
1.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
--爱因斯坦
2.读读,说说格言的含义。
师小结:思考,思考,再思考,说的就是勤动脑。爱因斯坦就是靠这个办法成了世界闻名的科学家,所以我们说要学好就要勤动脑。
板书:七 要学好 勤动脑
3.齐读课题:要学好 勤动脑
三、讲故事,明白道理。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讲一位从小爱动脑、“快速计算法”的发明者史丰收的故事。
1.投影一:师述故事(4~6小节)。
2.听后问:
(1)读数和写数是从前往后,而运算是从后往前,这是学习数学时,大家都知道的,但为什么史丰收要对此提出问题?
(学习时,他虽然弄清了书本中和老师讲的知识,但他更能积极开动脑筋,独立思考,所以他才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善于思考,善于提问,这对他的学习有什么好处?
(讨论、交流。)
(3)师小结:所以,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要像史丰收那样,做到勤动脑,善于多想多问。
板书:多想多问最重要
师: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满意的答案时,他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继续听故事。
3.投影二,师述故事(7、8、9节)。
4.提问:
(1)当史丰收一时找不到答案时,他有没有放弃?
板书:遇到问题不怕难
(2)他的成功之处在哪里?
师小结:在学习中,不但要勤动脑,还要注重学习方法,善于用巧妙的灵活的办法解决问题。
板书:学习方法要巧妙
5.师总结:听了史丰收的故事,我们知道了学习时勤动脑有助于更深入、更牢固地学好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时要多动脑筋,多提问题,注意采用好的学习方法。正因为史丰收在学习时做到了这些,所以他才能发明“快速计算法”。古往今来,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能不能说出几个?
四、树榜样,加深认识。
讲讲古今中外有关勤于动脑的故事。
(例:鲁班发明锯,瓦特发明蒸汽机等。) 音频“戴震问师”下载
五、选一选,议一议,指导行为。
1.选一选:
遇到下面情况,你会选哪种做法?为什么?
做一道数学题时,你看了几遍,还是无从下笔,这时你会……
(1)请父母帮忙做,然后把答案抄上。
(2)先不做,看看同学怎么做的。
(3)请教父母,按他们的解题思路,自己独立完成。
(4)开动脑筋,试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解题。
(讨论、交流。)
2.议一议:
下面的说法和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1)小雨说:“只要把课本和老师课堂上讲的记住了,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2)小波做完作业自己不检查,总喜欢找成绩好的同学对答案。一旦发现自己的答案和别人的不同,就赶快擦掉,把别人的按上。
(讨论、交流。)
(都不对。第一种是死记硬背的现象,即老师怎么讲,就怎么记,只求记住,不求搞懂。这样学的知识,很难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二种是学习时自己不动脑筋、不独立思考,而是跟着别人跑,这样不可能真正学懂知识。)
六、树立榜样,落实行为。
1.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说说学习时勤于动脑的好处。
2.请班上学习时勤于动脑的同学谈谈学习方法。
七、完“活动”栏目教学。
老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在学习中要学好就要做到勤动脑,养成多想多问的好习惯,这就是:(齐读课题板书)。
板书设计
七 要学好 勤动脑
多想多问最重要
勤学多思境界高
遇到问题不怕难
学习方法要巧妙
《勤于用脑》阅读答案1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对于第②段中画线部分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5.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2分):
① ② ③ ④ ⑤
6.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2.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3.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4.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5.①②③║④⑤
6.“略”。
《勤于用脑》阅读答案2
勤于用脑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1.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画线部分的内容。
2.第③段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
的道理。
3.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
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5.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画出。
①②③④⑤
6.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
1.人的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2.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
3.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
4.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则不能准确地表达出这层意思。
5.①②③ii④⑤
6.打比方“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比喻脑子经常不用就会早衰;“经常运转就很润滑”比喻勤于用脑,大脑就会更发达。
7.(略,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勤于用脑》阅读答案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第1-8题。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一种说法: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细胞、人脑多用了会笨,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细胞没动用。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避免了大脑的早衰。相反,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外国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了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让我们大家养成勤于用脑的良好习惯吧。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①迟钝( )②旺盛( )
2.用自己的话对第②段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③段中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4.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把全文分为两个部分,请用‖划出。
① ② ③ ④ ⑤
7.根据文章的内容,请给这篇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注意答题时间,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dùn。②shèng。
2、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3、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4、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5、不能删去。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
6、①②③║④⑤。
7、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文章内容即可给分。
8、本题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成理即可给分。
“学习必须善于动脑筋。”这看上去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人人都会说,但是,一真要做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比如说,我们的同学在写新学期的打算时,总会写上一句:“上课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诚然,上课要专心听讲,但是,光专心听讲够不够呢?我看是不够的,一古脑儿地把老师所讲的东西全部吞了下去,既不会消化,又不会吸收,最后只会落个“消化不良症。”课堂上回答问题,平时说话很响亮,现在却像哑巴似的,涨红了脸,说不出话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不会消化,不会吸收,分不清老师所讲的内容中哪些是要记住的,他就卡住了,他总不至于把他所讲的内容全背出来吧?我看,他的问题主要出在学习不动脑筋上,只知道学,却不知道用脑筋去想。“上课专心听讲”还不如改成“上课专心听想!”
我们上课不但要认真听想而且也要学得快乐和有趣,这样,我们既学得快乐,又学得好,就像我们上语文的时候,有时老师为了让我们轻松会跟我们说说笑话,或者给我们猜猜小谜语,让我们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让我们学得快乐和有趣。比如今天上语文课,老师给我们上《窗户》这一课,讲的是一个小朋友在家里的窗户上写字。打开,是两个“日”字,关上,是一个“田”字。教完课文后,老师又让我们观察周围还有哪些东西会写字。有的同学说:“日光灯会写‘一’字”。有的说:“电视会写‘口’字”。
最后,老师说:“我们人也会写字。”还做了几个小动作,我们一看都乐了,两手平举,人站直,是个“十”字;两脚分开,两手平举,又是个“大”字……啊,这堂语文课不但让我们学得有趣,也让我们学会了善于动脑筋学习。
我们学习,不应该像蚂蚁一样,只会贮存粮食,而要像蜜蜂一样既会采蜜,又会酿蜜。这方面,我们班上的几位同学做得很好。他们上课不仅专心听讲,而且积极开动思想机器。回家认真复习,他们花的时间并不多,但是,取得的效果却很好。这主要是他们学习善于动脑筋的缘故。
我现在也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学习,不但要学好,还要学得快乐。有趣,还要在善于动脑筋,学会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