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现代武侠小说名言 正文

现代武侠小说名言

时间:2025-04-30 06:34:16

1、一生建树唯知识,百岁成功有辉煌。

2、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3、童话不只是儿童们享用的食品。——列宁

4、最富有之人是有知识,最可贵的之人是有精神。

5、一本新书象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6、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7、学习是知识之本,知识是智慧之源。

8、物变极万殊,心通才一曲。读书谓已多,抚事知不足。——王安石《寄吴冲卿》

9、要体认,不须读尽古今书,只一部《千字文》终身受用不尽。要不体认,即三坟以来卷卷精熟,也只是博学之士,资谈口,侈文笔,长盛气,助骄心耳,故君子贵体认。——吕坤

10、我口袋里只要有一本新书,我的心就怦怦跳了起来,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卢梭

11、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的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12、有些在学校里学习的青年,对自己的课程马马虎虎,却喜欢阅读教学大纲以外的自己看不懂的大部头书,并且对"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的状况沾沾自喜。结果大部头书没有接受,正课倒耽误了不少。——曹方

13、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辩其大义,以修卫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14、吾家自维扬,来此十三世。虽有文武殊,所向唯廉耻。不随浊水流,宗支幸不坠。传家一卷书,唯在尔立志。凤飞九千仞,燕雀独相视。不饮臭酸浆,闲看傍人醉。识字识得真,俗气自远避。人字两撇捺,原与禽字异。潇洒不沾泥,便与天无二。汝年正英少,高远何难企。医俗无别方,唯有读书是。——王夫之

15、应着重选择格调高,艺术成就大的作品,对二三类作品,少读或者根本不读。倘若拿到书就读,什么书都胡乱阅览,这正中《传灯录》中卷七所讥:学者劳形,如猿捉影。——孙犁

16、学习必须要善于思考,光读书不善于思考是不行哟。每一个问题放在我们面我们要查看许多书籍,这是起码的工作。但仅仅的是查看许多书,显然是不够光读书不思考,结果会变成书的奴隶;光思考不读书,结果你也是架空了知识,得不到真正的知识。所以治学问题,既要善于读书,也要善于思考。——姚雪垠

17、每本书都是用黑字印在纸上的灵魂,只要我们的眼睛接触它,它就活起来了。

18、读书遇古人疑难大事,先须掩卷静思,如果处此,何以措置,然后看将下去,方知古人得失,学识方有长进。不然,一直看去,古人自古人,我自我,有何益处。——汤斌

19、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注:逸:轻松。——程端礼

20、既非孙康之映雪,又非董子之下椎,前无钓饵,后无鞭箠。——蒲松龄

21、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火风乘四大,文字废三余。一刘禹锡

22、吾家读书法,一字亦当核。勉哉积新功,莫问几时客?——陆游

23、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又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克尼雅日宁

24、没有掌握科学读书方法的人,他的读书特点是机械性,毫无艺术可言。而掌握了读书艺术的人,他捧起本书,便进入了一种艺术境界。——张元

25、读书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知识的多少,而是掌握知识的深度。有的人知道的很多,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是什么。

26、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丢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27、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8、一字绕龙蛇,书法不儿戏。

29、暂时的落后并不代表永远的失败,站起来,前方照样光明一片,我无所畏惧。——金鑫鑫

30、书要读懂,先要不懂 ——现代·闻一多

31、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32、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着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凯勒(美国物理学家)

3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元代·程端礼《程氏家塾读书分年日程》

34、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35、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弥尔顿

36、人之进学在于思,思则能知是与非。 作者:(宋)朱熹

37、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38、读书第一遍鸟瞰、第二遍解剖、第三遍会通。——梁启超

39、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精神,不善吃者长疾瘤。 作者:(清)袁牧

40、识字要读书,种地要养猪。

41、一日学一日功,一日不学十日空。 作者:谚语

42、读书时,我愿在每一个美好思想的面前停留,就像在每一条真理面前停留一样。作者:爱默生

4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于谦

44、读书当读全书,节抄者不可读。——冯班

45、书是个好伙伴。它满腹经纶,却不喋喋不休。——佚名

46、读古人词,贵取其精华。——陈廷焯

47、学会读书就是点燃火把。

48、我们的骄傲多半是基于我们的无知。——《莱辛寓言》

49、发现千千万,起点是一问。

5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警世贤文·勤奋篇》

51、学习一定有恒心,要脚踏实地的完成自己的学习计划。

52、一本伟大的书,一定可以使读者在读过之后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

53、三国的马谡也是饱读兵法,但言过其实,导致失街亭。

54、我认为,写作的真正原因,并不在已成为作家的声言中,而存在于其青春时代的梦幻中。

55、做事要不空运控制自己,适可而止才是最重要。

5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57、散文给人智慧,小说给人故事;课本能学到知识,书籍真是个好东西。世界读书日,甭管武侠、言情还是都市文,爱你所爱,读你所读,愿你心情美丽!

58、读书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不慕名利禄,只为增学识。天长复日久,书山书海游。世界读书日,加入读书的行列,用心读书。

59、读书可以与上古下今及中外先哲、圣人交流,而且是非常平等的交流。没有斥责,就连昔日的帝王将相也没了霸气。他们只会无声地接受读者对他们是非曲折的点评。

60、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儿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出处:神童诗劝学

61、夫道成于学而藏于书,学进于振而废于穷。作者:王符

62、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63、读死书会变成书呆子,甚至于成为书厨,早有人反对过了,时光不绝的进行,反读书的思潮也愈加彻底,于是有人来反对读任何一种书。

64、读书,给有些人是填补了时间的空白,给有些人是填补了精神的空白,心灵的空白。——杨志军

65、今夜不读书,处处皆文章。

66、书到用时方恨少,平时依旧不读书。

6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68、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俄]别林斯基

69、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70、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作者 谚语

71、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72、好读书,囫囵吞枣;每有会意,便欢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73、知识是一座高山,读的书越多就爬得越高。

74、积财千万,无过读书。——颜之推

75、书卷多情似故交,晨昏忧乐每相亲。

76、人们过于习惯借助气力来维持秩序,因此不行能思量没有压制的社会组织。

77、好书的灼烁高出星星。——俄罗斯谚语

78、成功的科学家往往是乐趣遍及的人,他们的独创精力来自他们的博学。一本新书像一艘船,教育我们从狭隘的处所,驰向无限辽阔的糊口的海洋。——凯勒

79、不爬高卑的高山,不知大地的平坦。

80、学是处处为家的,枣不外任何不播种的处所,它是不会使其丰收的。——赫尔岑

81、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本身引到深处的对象,把其它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脑子承担过重和会把本身诱离要点的一切。

82、阅读使人充分,交涉使人火速,写作与条记使人准确。 ——[英]培根

83、可以或许摄取须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许多的人更康健,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许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古罗马]亚里斯提卜

84、欲读天下之奇书,须来日诰日下之大道。 ——蒲松龄

85、立身直须同白玉;念书何止到青云。

86、精雕细刻出佳构,千锤百炼铁成金。

黄易精选语录

1.成功失败有何打紧,生命的真义在于从逆流里奋进的精神,那才能显现出生命的光和热。

2.雪中送炭没有多少人肯做,但落井下石却是人人乐而为之。

3.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知得多,便愈自觉渺小,再不敢恃强横行了。

5.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6.女孩子就像蝴蝶,要飞就让她飞吧!最要紧是立即去捕捉另一只凑数。

7.由于不知道,故而不存在。这正是命运最动人之处。无论将来如何,我们也要向将来挑战,寻求自己的理想。

8.所有危险和苦难,只是磨炼和修行的必须经历和过程。

9.男女间的事,一旦开了头,就谁都肯定不了将如何结局。

10.任何事物只要你肯用心去看,都会看出很多景象来。

11.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明天却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命运再不应操在别人手上,而是在你和我手中。纵使为这拋头颅洒热血,也永不言悔。

12.钱是用来花的,不花的银两只是废物。这是一个以钱易物的社会,假设用得其所,不但能使你舒服地享用一切,生活得多姿多采,还可为你赚得到名利和权势。

13.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挑战自然就有压力。

14.生命就是这样,老天爷将你摆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不管你情愿与否,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好那个角色。我只相信过去了的命运,至于未来的,我只信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若果不是这么想,做人还有什么斗志和意义?

15.时间和生命间有着微妙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像日夜的交替,便如生命般使人难以捉摸,又心生怅惘,难以自己。就像成成败败,只是某一瞬间的事,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到头来,一坯黄土会把所有成败埋葬。

16.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们虽失去很多东西,但亦得回很多东西,有欢欣雀跃的时刻,亦有神伤魂断的日子。

17.好或坏这简单的二分法显然并不适用于现实的世界里。谁不在为自己的私利奋斗争取?

18.人生总是这么多无奈的事,明知不应为,却是无可奈何。

19.这世上根多看似绝无可能的事,都是由有志气的人一手缔造出来的,布衣可封侯拜相。甚至荣登皇座一无所有的人亦可以成为富商巨贾,此种事早不乏先例,故你们大可以此为自勉。

20.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动人的事,而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动人的历程与经验。成功失败并不重要,但其中奋斗的过程才是最迷人之处。

21.在这甚么都讲利益交易的自由社会,任何人都只是一种商品,愈有名气的人,愈含有商品的特性和价值。

22.人生在世,只是白驹过隙,当你以为生命永远都不会到达尽头时,眨眼间便到了呼吸着最后几口气的时刻。

23.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4.世上的名利权力,实在比不上由爱情之果挤出来的一滴蜜汁。在爱情前谁不是不堪一击的弱者?

25.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6.情绪是人类的最大负担!爱则是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根源。人生不外就是如何去逃避痛苦和找寻快乐,诸种方法,例如男女之爱、名利、财富、权力、刺激均莫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死亡却最终使我们一无所得,这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27.人世间的所有纷争,都可算是一种思想的斗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希望别人接受,斗争亦从而展开。

28.感情比剑更锋利,且两边都是锋刃。

相关新闻:黄易所有的“不好”正是他的“好”

因英年早逝,黄易在网上赢得一片哀声。

无数网友在念叨:穿越是黄易发明的,修真是黄易发明的,奇幻是黄易发明的,架空是黄易发明的……于是,黄易被视为网络小说的鼻祖。然而,做一个发明家,真是黄易的价值所在吗?

严格来说,修真、奇幻之类写法,还珠楼主笔下已有。中国现代武侠小说自平江不肖生开山以来,便一直是“奇侠”与“义侠”并进,二者轮流坐庄。如果说金庸因写“义侠”而号令江湖,则取而代之的必然是“奇侠”,黄易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写出恰当的东西而已。

黄易真是一位划时代的作家吗?会有不少人持异议,因黄易的缺点实在太明显。

首先,从黄易的小说中只能看到故事,却看不到文字,他的语言太过松散,结构太过随意,描写太过简单,如无感官刺激的引诱,其文本让人很难读下去。

其次,黄易笔下的人物、情节、背景经常重复,如果说“重复是(作家)堕落的开始”,则黄易简直已在十八层地狱。

其三,黄易小说媚俗。在写法上,黄易模仿了电视剧的分镜头;在人物命运安排上,黄易采用了电子游戏中以战养战、越打经验值越高的设定;在情感态度上,黄易则将女性彻底工具化……凡此种种,都体现出写作者无原则的与世沉浮。

令人好奇的是:一个缺点如此多的作家,为何还会有这么多的拥趸?

需要特别警惕一种偏执,即把黄易的成功解释为暂时的、非理性的,将其读者群简单地贴上“没文化”、“肤浅”的标签。事实是,在绝大多数时代,文学的读者群都是“没文化”、“肤浅”的,正是他们,托起了一本本经典。

既往文学解释过多关注经典的“内在因素”,可这些“内在因素”常常是阐释者用直觉的方式发明(虽然名义上是发现)出来的,可让人尴尬的是,许多似乎已具备全部“内在因素”的小说,却未能成为经典。

“内在因素”最大问题在其非实证性,很容易落入作家与读者相互指责的窘境。也许,当“没文化”、“肤浅”的读者群不看经典,而是去看黄易的小说时,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黄易的小说究竟比经典多了些什么?

应该看到,经典给出的是一个相对确定、相对真实的世界,它隐喻着一种合理性,只有读者领悟了这个合理性,才会产生被感动、被提升的感受,而这就意味着他们“读懂”了一本小说。

然而,这种合理性很可能是虚假的。

正如金庸笔下的江湖,代表着自由、正义与尊严,人人向往江湖,可世界上哪有江湖呢?这江湖其实是一个谎言、一个魅惑,不过是现世种种遗憾的一道遮羞布。

一切坚实的都在动摇,一切完整的都在分裂,一切永恒的都在幻灭,一切温暖的都在冰封。在我们的脑海中,合理性早已灰飞烟灭,一切的一切,都是世界强加给我们的,那么,我们又凭什么为它辩护?

始终没觉得黄易在刻意创新,他将科幻、玄学、园林、厨艺等掺杂在小说中,更像是一种戏谑,这些新元素反而动摇了经典努力营造的确定性。

在黄易笔下,没有诗化的语言,没有对文笔的崇拜,因为他明白,所谓典雅、优美只是权力安排的结果,深藏在它背后的是暴力。

黄易背叛了时间,因为他根本不相信历史建构的稳定性。在他看来,时间只是堆积,其前后顺序完全是随机和无意义的,所以他才会纵情穿越。

黄易更不相信江湖,所以要从一统江湖走向一统江山,他不愿在人造的小天地中滥情。

黄易能赢得读者,正在于他小说中的那份不确定性,你永远想知道他下一步将干什么,所以它比经典更深刻地契合了现代人的生活。

黄易笔下的人物没有表情,话语方式都一样,就像每个现代人一样,相遇了,也不过是彼此擦肩而过。他们绝对自私,不承担虚拟的义务,他们活着,只为追寻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是一个孤独、隔离的宇宙,我们只能以自我为中心去看这个世界,都是井底之蛙。例如,我们受感官的限制,只尝到四味七色。又例如,在时间上我们只能在一点上不停进行,过去是一种负担,未来是可怕的。”黄易真正想写的,是被重重孤独深锁的自我,四面都是沉沦,却看不到拯救,在当下的所谓经典小说中,哪一本会有同样真诚的迷茫、无力与苦痛呢?在今天,所谓经典文学的作者反而可能是不真诚的,他们至少背叛了对这世界的最初感受。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在所有武侠作家中,黄易也许是最爱谈人生的,他会将大段思辨赤裸裸地写进小说里,让人惊讶:这是小说吗?小说能这么写吗?其实,这就是黄易的风格,他玄学也懂几分,哲学也懂几分,物理学也懂几分,八卦堪舆也懂几分,可这些都是他的玩具,他对哪个都不执著,无非是用不同的方式敲打正在包围我们的墙。

“主宰这个人世间的是一种无影无形、无所不包的力量,它在我们的思感之外,捉不着看不见,但我们却能从自身的情况,隐隐察觉到它的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读黄易的小说是另一种启蒙,它告诉我们,形形色色的是非观不过是一种愚弄,在命运面前,我们始终是被剥削者。

如果说金庸给出的自由是去共建一个虚无缥缈的、外在的江湖,则黄易给出的自由是体悟生命的本质,很难评判二者孰优孰劣,但面对潮水般的荒诞,我更愿选择黄易。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黄易的天地至大,感慨至深,其中总有一句话能打动你。所以不论怎样逃,你都无法逃出黄易。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精选黄易人生语录

2.

3.黄易精彩语录

4.

5.

6.

7.黄易人生语录

8.

黄易经典哲理语录

1.成功失败有何打紧,生命的真义在于从逆流里奋进的精神,那才能显现出生命的光和热。

2.雪中送炭没有多少人肯做,但落井下石却是人人乐而为之。

3.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愈知得多,便愈自觉渺小,再不敢恃强横行了。

5.快乐的真谛:那就是没有过去,没有将来,只有现在这一刻。

6.女孩子就像蝴蝶,要飞就让她飞吧!最要紧是立即去捕捉另一只凑数。

7.由于不知道,故而不存在。这正是命运最动人之处。无论将来如何,我们也要向将来挑战,寻求自己的理想。

8.所有危险和苦难,只是磨炼和修行的必须经历和过程。

9.男女间的事,一旦开了头,就谁都肯定不了将如何结局。

10.任何事物只要你肯用心去看,都会看出很多景象来。

11.过去就让它过去吧!明天却是我们的希望所在。命运再不应操在别人手上,而是在你和我手中。纵使为这拋头颅洒热血,也永不言悔。

12.钱是用来花的,不花的银两只是废物。这是一个以钱易物的社会,假设用得其所,不但能使你舒服地享用一切,生活得多姿多采,还可为你赚得到名利和权势。

13.成功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有挑战自然就有压力。

14.生命就是这样,老天爷将你摆在这么一个位置上,不管你情愿与否,都要竭尽全力去做好那个角色。我只相信过去了的命运,至于未来的,我只信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若果不是这么想,做人还有什么斗志和意义?

15.时间和生命间有着微妙和不可分割的关系,像日夜的交替,便如生命般使人难以捉摸,又心生怅惘,难以自己。就像成成败败,只是某一瞬间的事,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到头来,一坯黄土会把所有成败埋葬。

16.生命之所以有趣,皆因我们虽失去很多东西,但亦得回很多东西,有欢欣雀跃的时刻,亦有神伤魂断的日子。

17.好或坏这简单的二分法显然并不适用于现实的世界里。谁不在为自己的私利奋斗争取?

18.人生总是这么多无奈的事,明知不应为,却是无可奈何。

19.这世上根多看似绝无可能的事,都是由有志气的人一手缔造出来的,布衣可封侯拜相。甚至荣登皇座一无所有的人亦可以成为富商巨贾,此种事早不乏先例,故你们大可以此为自勉。

20.这世上还有什么比生命本身更动人的事,而生命之所以有意义,就是动人的历程与经验。成功失败并不重要,但其中奋斗的过程才是最迷人之处。

21.在这甚么都讲利益交易的自由社会,任何人都只是一种商品,愈有名气的人,愈含有商品的特性和价值。

22.人生在世,只是白驹过隙,当你以为生命永远都不会到达尽头时,眨眼间便到了呼吸着最后几口气的时刻。

23.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4.世上的名利权力,实在比不上由爱情之果挤出来的一滴蜜汁。在爱情前谁不是不堪一击的弱者?

25.假设生命只是一个游戏,每一个游戏必需有一定的规则,这游戏才能存在,‘生命’的游戏,最重要的规则,就是玩这游戏的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在玩游戏,变成绝对的投入,局限在生与死之间,直到游戏的完结。

26.情绪是人类的最大负担!爱则是一切快乐和痛苦的根源。人生不外就是如何去逃避痛苦和找寻快乐,诸种方法,例如男女之爱、名利、财富、权力、刺激均莫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但死亡却最终使我们一无所得,这是人类最大的恐惧。

27.人世间的所有纷争,都可算是一种思想的斗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想法,希望别人接受,斗争亦从而展开。

28.感情比剑更锋利,且两边都是锋刃。

追忆黄易先生:纵有覆雨翻云手,难留破碎虚空魂

作为看武侠小说启蒙极早的人,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传统三大家的书翻遍之后,虽依然可以随时重拾经典欣赏玩味,但爱读书的人一定是想多看些不同风格好书的,自然而然认识了温瑞安与黄易,也知道了金古梁黄温这新派武侠的五大家。

我看书其实很不挑食,喜欢各种情节跌宕文笔生动或文字优美的小说,只因追求不高,不求文以载道书必言志,好看是第一要务;好看之余还需架构合理逻辑通顺,不要侮辱读者智商,可以意料之外,必须自圆其说;如果还能有自己的谋篇布局,架设出完整的世界和世界观,人物形象丰满个性鲜明情感动人就更是意外之喜。

因此,除了是资深金庸迷外,我还喜欢古龙作品中的精品,震撼于他奇诡的构想,为里面浓得化不开的热血情义心潮澎湃;为温瑞安所吸引,爱极了神州奇侠系列,爱煞了逆水寒,更折服于他奇丽诡艳的描写,也欣赏他自创新路为武侠世界引入官府衙门,造就四大名捕系列;更在网上遍寻新生代写手作品,看小椴沧月蒋胜男上穷碧落下黄泉,每每也有心动之处。而对于黄易,曾经一段时间无书可读便将他全部作品读下来,对他的评价却着实有些头痛。

作为比金古梁三位晚生几十年的作者,他最难能可贵之处是不被经典桎梏。刚开始写作时因为前辈珠玉在前,效仿倪匡(卫斯理),以玄幻小说闯入江湖,创造了《破碎虚空》和《凌渡宇》系列,在玄幻领域成就几可直追倪匡,并开创了异侠小说模式。因为心底对武侠小说的热爱,他终于还是杀进了这个前辈已树立无数高标杆的天地,交出一份份留下重大影响的作品。

世人多半知晓金庸擅长融小说于历史,笔下人物成长中悄悄推动着真实历史事件的发展,与正史最为相扣的是鹿鼎记,射雕三部曲天龙飞狐等也与真实历史年代历史人物盘根错节交相辉映。殊不知黄易最杰出的作品都是如此。

《寻秦记》因为2001年古天乐主演的TVB电视剧而获得极大知名度,故事其实就是现代屡见不鲜的穿越文,只不过为男主穿越。特种兵项少龙穿越到战国,因缘际会下推动了嬴政一统六国,一手造就秦始皇,结尾甚至暗示他还要培养出颠覆秦朝的楚霸王项羽;甚至这个嬴政根本不是秦王之子,是时事所迫他将赵国王子推出去冒名顶替,想象不可谓不大胆,构思不可谓不奇特。

同样被改编过电视剧的大部头小说《大唐双龙传》则是围绕隋唐时期铺陈开来,并且采取了武侠小说鲜少出现的双主角模式。古龙的《绝代双骄》也是兄弟俩,但明显小鱼儿是男一号,着笔比花无缺多很多。大唐中寇仲分量略重,但对徐子陵的描写也绝不吝惜,此双龙名副其实。通过两个江湖小混混的成长史,描述了隋末群雄并起江湖纷争的浩大局面,各方霸主各路义军高门大阀正道魔门异彩纷呈,连玄武门之变都是因为建成元吉与魔门勾结,李世民为救父亲和天下不得不兄弟阋墙。我当时的感受是——这样都可以!!

所以后来再看到《覆雨翻云》讲述明朝朱棣与建文帝之争又是因为魔门捣乱,《边荒传说》从魏晋南北朝五胡乱华写起,看北府小兵刘裕如何成长到一统南方成为宋武帝,终于习惯了他的套路,也实在深深佩服他的历史功底与奇幻想象。在历史之外,他对武与侠的探索也另辟蹊径,从基本招式、江湖门派拓展到了对天道的探寻,但又不同于修真玄幻小说的修士修炼,完全是基于对武道的极致探索和拔高后到了另外一个时空的层面。看起来不免觉得匪夷所思光怪陆离,但不得不佩服他奇思妙想和自圆其说,非大学问不能为也。

之所以会觉得对他评价头痛,因为他和所有作品过多的人一样会良莠不齐,有些作品令作为女性读者的我看起来颇为不适。而且作为多部大部头作品的作者,如我之前所说,敢把书写得很长的人绝对是真本事,因为需要那么复杂的情节和繁多的人物填充,但若是功力不足,就会有语言雷同乏味之虞。看过他太多书之后,对情节和人物刻画还是欣赏的,但对于一些出现无数次的描述和词汇真心有些倒胃口。所以,我一心想着先写金庸和古龙,得空再挑温瑞安的精品,最后理顺了思路再挑黄易的佳作品评,却不曾想今天突然得知他去世了。

五大家中,梁羽生八十五岁辞世,好酒好色的古龙不到五十英年早逝,健在的金庸已是九十三岁高龄,最年轻的温瑞安与黄易都是五零年代生人,正当壮年。昨日黄易辞世,五大家便去其三。我虽然爱看武侠,也眼睁睁瞧着电视剧至今还在孜孜不倦地翻拍各种武侠小说,但深知武侠小说毕竟是没落了,有几个好的作者还会沉下心如此认真投入去创作和探索武侠世界。

之前虽有着这样那样的挑剔,今天一回首,方忆起他的书曾陪我度过多么漫长的青葱岁月,在没有金庸古龙的日子里为我提供了多少精彩纷呈的故事,刻画了多少感人至深的动人情怀。借用《覆雨翻云》最后浪翻云最爱的这句:“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送给先生。

  

相关精彩文章推荐:

1.精选黄易人生语录

2.

3.黄易精彩语录

4.

5.

6.

7.黄易人生语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