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坚持是指坚决保持住或进行下去。以下是关于学美容坚持的名言,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关于学美容坚持的名言
1.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英国)达尔文
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3.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5.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7.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中国谚语
8.只有毅力才会使我们成功,而毅力的来源又在于毫不动摇,坚决采取为达到成功所需要的手段。——车尔尼雪夫斯基
9.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10.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11.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12.不经一番彻骨寒,哪有梅花扑鼻香?
13.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
14.以真诚为准则是自我修养的关键,弄清楚哪些是好的言行举动,又是坚持真诚的根本。——朱熹
15.意志的出现不是对愿望的否定,而是把愿望合并和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意识水平上。——罗洛·梅
16.一个人做事,在动手之前,当然要详慎考虑;但是计划或方针已定之后,就要认定目标前进,不可再有迟疑不决的态度,这就是坚毅的态度。——邹韬奋
17.意志若是屈从,不论程度如何,它都帮助了暴力。——但丁
18.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19.永远没有人力可以击退一个坚决强毅的希望。——金斯莱
20.有志者事竟成。
21.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22.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2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4.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25.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26.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2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28.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佚名
29.一日一钱,十日十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班固
30.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绝不允许自己有一点点灰心丧气。——爱迪生
31.我们最大的弱点在于放弃。成功的必然之路就是不断的重来一次。——托马斯·爱迪生
32.无论是美女的歌声,还是鬣狗的狂吠,无论是鳄鱼的眼泪,还是恶狼的嚎叫,都不会使我动摇。——恰普曼
33.向着某一天终于要达到的那个终极目标迈步还不够,还要把每一步骤看成目标,使它作为步骤而起作用。——歌德,德国诗人
34.要从容地着手去做一件事,但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到底。——比阿斯
35.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36.我们应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的天赋是要用来做某种事情的。——居里夫人
37.要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就必须坚持到底:至死都不能放手。——伏尔泰
38.一个人只要强烈地坚持不懈地追求,他就能达到目的。——司汤达
39.有罪是符合人性的,但长期坚持不改就是魔鬼。——乔叟
40.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杨振宁
41.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来完成的。——约翰逊
42.为学须刚与恒,不刚则隋隳,不恒则退。——冯子咸
43.忍耐和坚持虽是痛苦的事情,但却能渐渐地为你带来好处。——奥维德,古罗马诗人
44.如果在胜利前却步,往往只会拥抱失败;如果在困难时坚持,常常会获得新的成功。——佚名
45.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46.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47.失败是块磨刀石。
48.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
49.书不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惟有志不立,直是无着力处。——朱熹
50.谁有历经千辛万苦的意志,谁就能达到任何目的。——米南德
51.思诚为修身之本,而明善又为思诚之本。——宋·朱熹《四书集注·孟子集注》
5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
53.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天易事,只怕粗心人。——袁枚
54.忍耐和坚持是痛苦的,但它会逐给你好处。
55.人生恰恰像马拉松赛跑一样……只有坚持到最后的人,才能称为胜利者。——池田大作
56.耐心之树,结黄金之果。
57.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58.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59.你要是爬山,就爬到底,一跌倒就会跌到深渊里。
60.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蔡锷
61.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62.科学的永恒性就在于坚持不懈地寻求之中,科学就其容量而言,是不枯竭的,就其目标而言,是永远不可企及的。——卡·冯·伯尔
63.骆驼走得慢,但终能走到目的地。
64.成功最终属于耐心等待得人。
65.凡是新的事情在起头总是这样一来的,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不久就冷淡下去,撒手不做了,因为他已经明白,不经过一番苦工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做的人,才忍得过这番痛苦。——陀思妥耶夫斯基
66.放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放弃他。——莎士比亚
67.斧头虽小,但经历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刀。
68.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惟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巴斯德
69.革命道德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是从日常的坚持不懈的斗争和锻炼中发展和巩固起来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黄金越炼越纯一样——胡志明
70.成功是一段路程,而非终点,所以只要在迈向成功的过程中一切顺利,便是成功。
71.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界也。——王国维
72.执着追求并从中得到最大快乐的人,才是成功者。——梭罗
73.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柏拉图
74.没有伟大的意志力,就不可能有雄才大略。 ——巴尔扎克
75.毅力是永久的享受。
76.斧头虽小,但经历多次劈砍,终能将一棵最坚硬的橡树砍刀。
77.不经历风雨,长不成大树;不受百炼,难以成钢。
78.看日出必须守到拂晓。
79.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董必武
8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81.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
8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轲
83.贵有恒,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
84.坚持者能在命运风暴中奋斗。
85.坚韧是意志的最好助手。——欧洲
86.将帅的坚强意志,就像城市主要街道汇集点上的方尖碑一样,在军事艺术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克劳塞维茨
87.经历沧桑的人是不会轻易气馁的。
88.才气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
89.成功最终属于耐心等待的人。
90.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91.成功的秘诀在于永不改变既定的目标。
92.壮志与毅力是事业的双翼。
1、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2、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3、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5、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6、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8、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9、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0、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11、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12、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13、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14、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15、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16、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17、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18、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19、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20、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2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22、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23、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24、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25、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26、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27、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28、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29、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30、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程钟龄
31、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32、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33、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34、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35、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36、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37、术日以精,怀日以虚;名日以高,行日以谨。吴尚先《理渝骈文》
38、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39、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卷二十二》
40、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李中梓《医宗必读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
4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42、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43、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44、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4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46、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47、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48、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顾仪卿《医中一得》
49、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50、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51、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52、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53、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54、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55、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
56、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
57、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58、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59、今之医者,凡遇一证,便若观海望洋,茫无定见,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而用广络原野之术。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篇》
60、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旨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与医乎?朱震亨《局方发挥》
61、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赵雄驹《伤寒论旁训序》
62、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吴瑭《医医病书》
63、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64、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65、人知君相不易为,不知医士不易为。盖君相之生杀人也,其道显而共闻;医士之生杀人也,其道微而难辨。李中梓《诊家正眼尤序》
66、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67、医本期于济世,能治则治之,不必存贪得之心。近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医之一途。于是朋党角立,趋利若骛。入主出奴,各成门户。赵学敏《串雅内编》
68、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
1.自古无不效之方,而世医不识之病。——孙一奎《赤水玄珠序》
2.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
3.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4.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5.学到知羞,方知艺不精。——张景岳《类经论治类四失》
6.一事长于己者,不远千里,伏膺取决。——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7.学问无窍,读书不可轻量也。——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卷一眩晕》
8.乃知学不博而欲为医难矣。——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二攻里发表寒热殊涂笺》
9.痛夭枉之幽厄,惜坠学之昏愚。乃博采群经。——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10.医书不熟则医理不明,医理不明则医识不精,医识不精则临证游移。——赵雄驹《伤寒论旁训·序》
11.古方不可不言,不可信之太过,亦不能全信。须对症细参,斟酌尽善。——吴瑭《医医病书》
12.所以志学之岁,驰百金而询经方,耄及之年,竟三余而勤药饵。——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13.后生志学者少,但知爱富,不知爱学,临事之日,方知学为可贵,自恨孤陋寡闻。——孙思邈《千金翼方万病》
14.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15.医病非难,难在疑似之辨。不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误人匪浅。——王肯堂《肯堂医论卷中杂记》
16.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杨泉《物理论》
17.尝思用药如用兵。善用兵者必深知将士之能力,而后可用之以制敌;善用药者亦必深知药性之能力,而后能用之以治病。——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
18.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9.世无难治之疾,有不善治之医;药无难代之品,有不善代之人。——褚澄《褚氏遗书》
20.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陈梦雷
21.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五》
22.知针知药,固是良医。——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卷三十针灸孔穴主对法》
23.医虽小道,而性命攸关,敢不知慎!——张介宾《景岳全书卷之三传中录京师水火说》
24.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则不可。——徐廷祚《医粹精言卷一胞以为怀》
25.知其浅而不知其深,犹未知也。知其偏而不知其全,犹未知也。——程国彭《医学心悟》
26.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27.病不可不察隐情,药不可徒拘成法。——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8.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29.人必有天赋之才而读破万卷,庶可以为医矣。——王秉衡《重庆堂随笔卷上论治案》
30.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张机《伤寒论原序》
31.大约心细则眼明,而理名则心细,多读书辨证则理明识广。——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卷一》
32.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孙思邈《千金翼方针灸上》
33.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王叔和《脉经序》
34.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35.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贯众》
36.盖医学通乎性命,知医则知立命。——赵学敏《串雅内编绪论》
37.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38.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39.凡看病施治,贵乎精一。——张介宾《景岳全书论治篇》
40.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41.医不难於用药,而难於认证。——温载之《温氏医案咳嗽》
42.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扁至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王叔和《脉经序》
43.盖医出于儒,非读书明理,终是庸俗昏昧,不能疏通变化。——李梃
44.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45.医之道最微,微则不能不深究;医之方最广,广则不能不小心。——梁拓轩《疠科全书自序》
46.夫医学之要,莫先于明理,其次则在辩证,其次则在用药。理不明,证于何辨?证不辨,药于何用?——吴仪洛《本草从新原序》
47.夫医官用药,如将帅之用兵。——赵宜真《秘传外科方总论》
48.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陈士铎《洞天奥旨卷十六劝医六则》
49.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50.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张畹香《张畹香医案卷上》
51.寸尺弱,勿汗,寸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阳;尺脉弱者,不可发汗,汗则亡阴。——程钟龄
52.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53.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54.疾有误凉而得冷,证有是非而实非。差之毫厘,损其寿命。——褚澄《褚氏遗书》
55.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华序》
56.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57.医以济世,术贵乎精。——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58.术日以精,怀日以虚;名日以高,行日以谨。——吴尚先《理渝骈文》
59.要在临病之时,存神内想,息气内观,心不妄视,着意精察,方能通神明,探幽微,断死决生,千无一误。——华佗《中藏经察声色形证决死法》
60.良医医病,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草本典卷二十二》
61.病无常形,医无常方,药无常品。顺逆进退,存乎其时;神圣工巧,存乎其人;君臣佐使,存乎其用。——李中梓《医宗必读用药须知内经之方法论》
62.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顾仪卿《医中一得》
63.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程国彭
64.看方犹看律,意在精详;用药如用兵,机毋轻发。——李东垣《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
65.今之医者,凡遇一证,便若观海望洋,茫无定见,则势有不得不为杂乱,而用广络原野之术。——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论治篇》
66.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旨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与医乎?——朱震亨《局方发挥》
67.人知君相不易为,不知医士不易为。盖君相之生杀人也,其道显而共闻;医士之生杀人也,其道微而难辨。——李中梓《诊家正眼尤序》
68.医本期于济世,能治则治之,不必存贪得之心。近率以医为行业,谓求富者莫如医之一途。于是朋党角立,趋利若骛。入主出奴,各成门户。——赵学敏《串雅内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