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屈原的不随波逐流的名言 正文

屈原的不随波逐流的名言

时间:2025-05-11 08:36:23

离骚名句集锦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芷!(《离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离骚》)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也。(《离骚》)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离骚》)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

指九天以为正兮,夫惟灵修之故也。(《离骚》)

吾令凤鸟飞腾兮,继之以日夜。(《离骚》)

时缤纷其变易兮,又何可以淹留?(《离骚》)

离骚名句

1、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2、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备之不立。

3、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4、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8、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9、亦作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10、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1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12、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13、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14、众女疾余这蛾眉兮,谣诼谡余以善婬。

拓展阅读:《离骚》读后感

端午节已过去好几天了,可我一直还沉浸在屈原的楚辞中,赞叹他的文才,敬佩他的人格。在当今社会为正义直言那柬的人还有几何?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想在官场上青云直上,就得阿谀奉承唯命是从,赶上改朝换代看风使舵才能明哲保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为了理想和正义而终身求索的有几人?金钱物质美女的诱惑,使多少有志之士随波逐流而同流合污,不禁哀叹当官难啊,难的是不丢人格不做糊涂官,在那尔诈我虞的官场又有多少人不是违背了自己的誓言而苟且偷生?《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创作于楚怀王时期屈原遭谗被疏之时,是楚辞影响最大的作品〈楚辞》的代表作家屈原、宋玉、唐勒等人都是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2年)楚国人,他们作品的语言和内容都具有浓厚的楚地特色,因此被称为《楚辞》。

关于「离骚」一词的含义众说纷纭,通行的说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解释:「离骚者,犹离忧也。」离,是遭受的意思。离骚就是遭受忧愁。

二是东汉王逸《楚辞章句·离骚经序》中的说法:「离,别也。骚,愁也。」将「离骚」解释为别愁。

二说都说得通,也都点出《离骚》即诗人抒写愁怨之作。

《离骚》在诗歌艺术表现手法上有很大开创,其中之一就是比兴手法的发展。

比兴手法在《诗经》中还是单纯的触物起兴,而在《离骚》中则形成了一个寄寓深远,绵邈优美的「香草美人」审美意象群。

《离骚》是一篇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的高度艺术性的抒情杰作,它奠定了中国诗歌史上浪漫主义传统的基石,被后世视为浪漫主义的源头。受楚地巫文化传统的影响,屈原凭借其自由奔放的想象力,以其波诡云谲、变化莫测的神来之笔,将神话传说中的云龙凤鸟、神女天帝,自然界中的香草佳木与现世人间的坎坷际遇糅合错综在一起,在幻想与现实的水乳交融中,创造了一个奇伟瑰丽,迷离缤纷,高远玄邈的艺术世界。

浪漫幻境中的求索既是屈原内心冲突、苦闷的象征,也是他坚贞执着的顽强人格的展现。对国家真挚深沉的爱和对自我高洁人格的坚持,使屈原始终坚守理想,生死以之,最终以死殉志。而由其心血凝成的《离骚》,也因此塑造了一个光照千古的不朽人格,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和人格的形成。

六朝时人刘勰曾有「不有屈原,岂见《离骚》」的评论,如其所言,《离骚》最震撼人心的就是诗人屈原自我崇高人格的'充分展现,这是屈原之前的诗作中所没有的。

透过《离骚》,我们看到的是诗人披兰佩蕙,芳洁清峻的美好形象和刚直不阿,忠贞执着的伟大人格。面对现实的污浊险恶,屈原清醒地认识到前途的艰险和命运的多舛,但他不愿屈心抑志,宁愿捍卫自己的人格尊严,九死而未悔。诗人将自然界和神话传说中的花鸟草树随手拈来,妙笔点染,赋予其不同凡响的象征意义,如用佩饰兰蕙表现自己的高洁志趣,用香草美人象征明君,用善鸟芳草代表贤臣,而与之对立的萧艾恶禽则象征谗佞小人,由此大大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使全诗都充溢着精采绝艳、绚烂芬芳的审美意境,散发着迷人的艺术魅力。

这种用「香草美人」托物寄兴的象征手法,对后世的诗歌创作可谓泽被深远,形成了文学史上独特的屈骚美学意象和审美模式。

屈原一心要兴国图强,实现美政,但却蒙冤被谮,眼看自己被楚王疏远,排挤出政治舞台,满腔的爱国抱负即将化为泡影,心中充满了无比的忧愁、悲苦和愤慨,「发愤以抒情」,于是便有了《离骚》这篇震古烁今的不朽诗篇。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人生苦短,岁月飞逝。你若美好,我必长随。下面是诗经名句沧浪之水鉴赏,欢迎参考阅读!

《沧浪歌》:“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首歌谣最早记载在《孟子.离娄上》中,因为书中说它是孔子听到一个童子唱的,所以又名《孺子歌》或《孔子听孺子歌》;又因为《楚辞渔父》说渔父也曾为屈原唱过这首歌,所以也称作《渔父歌》。“沧浪”是水名,在今湖北省。从歌词的句式和语助词“兮”看,这是一首“楚辞”(屈原诗歌式的名字)体的歌谣,湖北在春秋战国时期正是楚国的地方。

其歌词之意:沧浪之水清亮的时候,就用它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浑浊之时,就用它来洗我的脚。帽子是带在头上的,所以帽缨要用清洁的水来洗,以免它沾上不洁净的东西;浑浊的水则只能用来洗脚。这里讲的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却能说明一个道理:它表现了人们对纯洁美好的事物的尊重和热爱,对污浊丑恶的事物的鄙视和厌恶。据《孟子》记载,孔子在听这个歌谣后,就对跟随在身边的学生说:“你们听到了吧,水清就洗帽缨,水浊就洗脚,这都是由水自身决定的。”意思是说,一个人思想品德高尚,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思想品德卑下,就会受到人们的轻视。受到尊重还是受到轻视,完全取决于他自己。这是教导学生要自重自爱。

说明了世事清明时,可以出仕为民造福;世事混乱时,也不必过于清高自守。

这是渔夫劝屈原的话,意思是当沧浪之水清的时候就洗我的冠发,沧浪之水浊的时候就洗我的脚,屈原宁死也不肯违背自己的原则,而渔夫劝屈原审时度势,随波逐流。

《沧浪歌》正确解读应该是“君子处世,遇治则仕,遇乱则隐。(语出《汉书新注》)”这也就是“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另一种说法。

屈原认为“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而沧浪歌却说:“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是“莲出污泥而不染”的另一种说法,就是说白者自白是不会被玷污的,(屈原)你没必要以死来表示自己的清白高洁,(既然你无力改变“举世皆浊”的世态)你应该豁然地面对这种世态。

在楚地流传久远的《孺子歌》不是屈原首创,也不是“渔父”首创。

古时,汉江有一支流流经沔阳,名曰沧浪河。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流放之时,游经沧浪水,在张沟处遇渔父问渡,颇为伤感,渔父唱了一首《沧浪歌》启发屈原如何面对现实,传为历史佳话。这首《沧浪歌》被《楚辞》收录。唐代中期,为纪念屈原,沔阳先贤们在张沟建了沧浪馆,沧浪馆位于张沟镇通州河北面,现张沟影剧院旁。曾为宗教活动场所。陈友谅曾在此设过武馆,张难先曾在此教学。大革命时期,邓赤中在此设平民夜校。贺龙率领红二军团攻打仙桃时曾在这里驻扎。总之沧浪馆是一个历史底蕴较为深厚的名胜。

这首歌可以说是一首短小的咏叹调。全诗仅四句,只变换了四个字,却极富生活哲理,读罢余味袅绕,久久不绝。

诗人就是诗人,诗文里或许闪耀着明媚的光芒,但任性中其实藏下了多少的痴愚?他不懂得不知道吗?不事农耕,无以存身。“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本质上没有好农艺,不是一个好农民,家里老老小小几张嘴等着饭吃,日子过得势必狼狈。但身体辛苦一些在所不惜,只要“但使愿无违”,足够了。

庄周宁受涸辙之苦涂泥污渍,不去朝堂光鲜;屈原执拗于香草美人,终于抱了自己的执念投水而逝。这些人虽然留得一点声名给后世,但世间没有庄周也罢,没有屈原也罢,该怎样还是怎样,白白受了一些躯身之苦。

一己之力衰矣!沧浪之水浊兮,沧浪之水清兮,清浊只是相对,江河依旧奔流。

世人皆看重的东西,于有些人来说,却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与其硬扛,不如放下,或者还能给愿意担负者以机缘。你放下的,或许正是他人执念的,能助人一风之力,能轻己身心之劳,两相打算,各得其所,何乐不为?

一念起有风生水起,一念生有永坠尘泥。一念既生,永无痛悔。放下的瞬间便是执着的开始。佛陀说,立地成佛。孔子说,我欲仁,斯仁至矣。我无慧根,又少恒志,俗庸之人,成佛不可期,仁贤不可得,一切皆是遂了心底所愿,放逐自己于生命的山林之间。

喜欢月明风清花开烂漫,但烟水迷离的旅程中,这一次能否一路光明天地花香?

放下,随它去吧!

为了成功,我们要努力拼搏;为了成功,我们勤能补拙;为了成功,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准确的目标和坚定的信念。让拼搏和勤奋作为远航的灯,我们自信的`驶向成功的彼岸。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拼搏进取的名言大全,欢迎阅读借鉴。

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先秦·《礼记·中庸》)

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先秦·《论语·述而》)

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唐·杜甫《寄李白二十韵》)

4、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唐·杜甫《蜀相》)

6、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元·白朴《喜春来·题情》)

7、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先秦·礼记《中庸》)

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秦·《论语·卫灵公》)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先秦·《礼记·学记》)

1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13、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4、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先秦·《孟子·告子下》)

1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清·赵翼《论诗绝句》)

16、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宋·俞文《清夜录》)

17、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广陵思王荆传》)

18、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送安惇秀才失解西归》)

19、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熔裁》)

20、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唐·王勃《滕王阁序》)

2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三国·曹操《龟虽寿》)

2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23、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也。(先秦·《荀子》)

2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先秦·《吕氏春秋·尽数》)

25、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先秦·屈原《离骚》)

2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先秦·《诗经·大雅·荡》)

27、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周恩来《祖国》)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先秦·《论语·公冶长》)

29、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

3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先秦·《荀子·劝学》)

31、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西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

32、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3、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唐·刘禹锡《浪淘沙》)

34、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唐·杜秋娘《金缕衣》)

35、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先秦·《孟子·离娄下》)

3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先秦·《论语·述而》)

37、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先秦·《孟子》)

3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东晋·陶渊明《杂诗》)

40、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先秦·《管子·权修》)

41、一件事被所有人都认为是机会的时候,其实它已不是机会了。

42、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43、活鱼会逆流而上,死鱼才会随波逐流。

44、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

45、只有这样的人才配生活和自由,假如他每天为之而奋斗。——歌德

46、奋斗之心人皆有之。——李叔同

47、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48、一无所有是一种财富,它让穷人产生改变命运的行动。

49、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0、智者创造机会,强者把握机会,弱者等待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