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种美德的幼芽、蓓蕾,是最可贵的美德,是一切道德之母,这就是谦虚;有了这种美德我们会其乐无限。——加尔多斯
2、意志来自道德感和本身好处这两个因素。——林肯
3、由于有这种种假文学,所以我近来不看人的文章,只看人的行动。这样把道德与文章一概而论,仿佛分歧理,但是此中有个分辨。创作的文学之高低为尺度,但是实践的文学,却要看其人能不能言顾其行。我很看不起阮大铖之为人,然而仍能够爱好他的《燕子笺》。这即是说比方我的厨子与人通奸,而他做的点心依然可能很好吃。——
4、音乐是独一可以尽情而不会侵害道德和宗教观点的享受。——爱迪生
5、应当热情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口说道德。——德谟克利特
6、庸庸碌碌心安理得地过下去是不道德的。而主动从战役中退缩的人则是一个怯夫。——罗曼·罗兰
7、友情是精力的融会,心灵的联姻,道德的纽结。——佩恩
8、有两样货色,我考虑的回数愈多,时光愈久,它们充满我以愈见刻刻常新、刻刻常增的惊奇跟严正之感,那便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康德
9、有两种基督教道德,一种是私德,一种是公德。这两种道德如此不同,如斯不相关,以至彼此之间像大天使和政客一样毫无关联。一年中美国国民有三百六十三天遵守基督教公德,使国度的完善性质坚持纯粹无瑕;而后,在余下的两天,他把基督教私德留在家里……全力以赴去损坏和覆灭他整整一年的忠诚而合法的工作。——马克吐温
10、有些人,就连儿童文学都能使他们堕落,他们带着特别的乐趣浏览《诗篇》和《索洛门寓言》里那些挑动听心的章节。政论家律师医生等,摸透人类罪行的全体机密,却并不以不道德闻名;事实主义作家经常比寺院住持更有道德。——契诃夫
11、有学识而无道德,如一恶汉;有道德而无知识,如一鄙夫。——罗斯福
12、有真道德,必生真胆量。凡怕天怕地怕人怕鬼的人,必是心中有鬼,必是操行不端。——宣永光
13、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唐·韩愈《原道》
14、在世界上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是最需要的。——罗素
15、在我们的'社会中,劳动不仅是经济的范围,而且是道德的领域。——马卡连柯
16、在所有道德品德中,仁慈的天性是世界上最须要的。——罗素
17、在器重劳动和尊敬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发明自己的新的道德。劳动和迷信是世界上最巨大的两种力气。——高尔基
18、真挚的、非常理智的友谊是人生的价值连城。你是否对你的友人取信不渝,永远做一个无愧于他的人,这就是你的灵魂、性情、心理甚至于道德的最好的考验。——马克思
19、真诚的,并不等于娓娓动人的花言巧语,大方陈词的海誓山盟,如胶似漆的接吻拥抱。爱情是一种高贵、漂亮、纯挚的情感,应该以忠实恳切取代虚假讹诈,以互尊互敬取代利己自私,以道德文化代替草率举动。——黄少平
20、真谛的发见,或道德义务的实现,都引起咱们的欢喜,使我们全部性命震颤……——克罗齐
21、真理和美德是艺术的两个密友。你要当作家,当批驳家吗?请首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狄德罗
22、常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标是美。真善美,即世间幻想。——黑田鹏信
23、只有道德上的矮子才会请求得到应有的体面的看待。——佚名
24、只有那不管公私都以道德为上、二心要做出高尚的事的人,方可算是最可尊敬的人。——乔叟
25、只有心地善良的人才干易于接收道德的陶冶。谁要是不受到过善良的教导,没有感触过与人为善的那种欢喜,谁就不感到到本人是实在而美妙的事物的英勇的卫士,他就不可能成为群体的气味相投者。——苏霍姆林斯基
26、只有以恋情为基本的婚姻才是合乎道德的。——恩格斯
27、只有在不仅毁灭了阶层对峙,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忘记了这种对破的社会发展阶段上,超越阶级对立和超出这种对立的回想的、真君子的道德才成为可能。——恩格斯
28、智识欲的目的是真,道德欲的目的是善,美欲的目的是美。真善美,即人间理想。——黑田鹏信
29、自古圣贤,皆以心肠为本。——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二》
30、最高的道德就是一直地为人服务,为人类的爱而工作。——甘地
31、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表面表示出来而仍感满意的人。——帕拉图
32、按照道德准则生涯就是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
引导语:个人品德与个人的道德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很多的名人
个人品德的名言警句(简洁版)
1) 自修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2)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王安石
3)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无稹
4) 夫子温、良、恭、俭、让。——论语
5) 独立不惭影,独寝不愧衾。——刘昼
6) 养气要使完,处身要使端。——陆游
7) 自修篇人不得以非理相加。——朱熹
8)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韩愈
9) 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孟子
10) 修已而不责人。——-左 传
11) 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
12) 习惯十倍于自然。——威灵顿
13)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
14) 君子反道以修德。——吕氏春秋
15)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诗经
16)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李惺
17) 修身以敬,勿托以尊。——晋书
18) 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司马光
19) 树高者鸟宿之,德厚者士趋之。——刘向
20) 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唐·神秀
个人品德的名言警句(经典版)
1) 习惯使我们顺从一切。——伯顿
2)养生治性,行义求志。——苏轼
3) 治外物易,治已身难。——林慎思
4) 去谗,所以修身。——康有为
5) 高行微言,所以修身。——黄石公
6) 君子耻不修,不耻见污。——荀子
7) 君子虽殒,美名不灭。——武篇天
8) 修之至极,何谤不息。——张九龄
9) 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
10) 熟习减除对于事物的恐惧。——伊索
11) 富贵不傲物,贫贱不易行。——晏子
12)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班固
13) 养身者忘家,养志者忘身。——韩婴
14) 习与性成。——书 经
15) 止谤莫如修身。——中论
16) 修其本而末自应。——苏轼
17) 正已而不求于人。——礼记
18) 富润屋,德润身。——礼记
19) 吾善养浩然之气。——孟子
20) 欲影正者端其表。——桓宽
个人品德的名言警句(热门版)
1) 谦固美名,过谦者,宜防其诈。——朱熹
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乾》
3)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林肯
4) 修道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史襄哉
5)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培根
6) 日省其身,有篇改之,无篇加勉。——朱熹
7) 良好的`习惯,如同一束鲜花。——-派登花特
8) “无伤”二字,修已者之大戒也。——吕 坤
9) 打破成规,新世界才能出现。——库帕法伯格
10) 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萨迪
11) 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帕利克
12) 人的行为和举止无不受习俗的制约。——皮浪
13) 人应该装饰的是心灵,不是肉体。——高尔基
14) 一个好的习俗比法律更可靠。——欧里庇得斯
15)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
16) 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荀子
17) 为了失恋而耽误前途,是一生的损失。——霍海
18) 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19) 习惯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领导者。——爱默生
20) 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1、只有实际生活中可以学习,只有实际生活能教训人,只有实际生活能产生社会思想。
2、百闻不如一见。——班固
3、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魏源
4、治办这器具必定要求它发挥作用。
5、心中醒,口中说,纸上作,不从身上习过,皆无用也。——颜元
6、坚持德行却不弘扬,信仰道义却不够忠实,(这样的人)怎么能算是有用?怎么能算是无(可有可无)用?
7、只有实践能克服经验的错误。——巴人
8、倘若只是诵读,读诗诵经,即使能诵读无数篇,也不过是鹦鹉学舌之类的。
9、一定是实践和实际的人生经验教给了他这么些高深的理论。——莎士比亚
10、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识见言论次之。——林希元
11、经不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是毫无用处的,甚至是有害的。——陶铸
12、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列宁
13、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自吃一吃。——毛泽东
14、人类用认识的活动去了解事物,用实践的活动去改变事物;用前者去掌握宇宙,用后者去制造宇宙。——克罗齐
15、有知识的人不实践,等于一只蜜蜂不酿蜜。——萨迪
16、治其器必求其用。——《二程外书·卷一》
17、仅仅一个理论上的证明,也比五十件事实更能打动我。——狄德罗
18、一个人怎样才能认识自己呢?决不是通过思考,而是通过实践。——歌德
19、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毛泽东
20、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足践之不如手辨之。——刘向
21、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斯大林
22、理论脱离实践是最大的不幸。——达·芬奇
23、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24、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于天地之谓也;小用者,谋利计功之谓也。——《胡子知言·卷三·纷华第九》
25、实践,是个伟大的揭发者,它暴露一切欺人和自欺。——车尔尼雪夫斯基
2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第一》
27、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熹
28、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马克思
29、任何理论都不如现实具体。——沈从文
30、如果在箱柜中积存了万两黄金,即使贫困也不使用,那么就不知道这和贫穷有什么不同;如果胸中怀有华丽的辞藻,不把心意寄托在着述上,那么就不知道他和普通鄙陋的人有什么区别。
31、没有实际的理论是空虚的,同时没有理论的实际是盲目的。——徐特立
32、治学可贵之处在于有大的成就,不是可贵之处在于有小的效用。大的成就,指的是对天地加以研究;小的效用,指的是谋求利益、功劳。
33、天下之事,闻者不如见者知之为详,见者不如居者知之为尽。——陆游
34、实际工作是重要的教育武器。
35、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室屋,采草以和方药者,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论衡·超奇第三十九》
36、讲得一事,即行一事,行得一事,即知一事,所谓真知矣。徒讲而不行,则遇事终有眩惑。——王廷相
37、离开实际的理论是死理论,离开理论的实际是瞎实际。——刘伯承
38、实践决定理论,真正的理论也有着领导行动的功用。——邹韬奋
39、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荀况
40、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毛泽东
41、积万金于箧匮,虽俭乏而不用,则未知其有异于贫窭;怀逸藻于胸心,不寄意于翰素,则未知其有别于庸猥。——《抱朴子·外篇卷三十八·博喻》
42、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论语·子张第十九》
43、行动生困难;困难生疑问;疑问生假设;假设生试验;试验生断语;断语又生了行动,如此演进于无穷。——陶行知
4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5、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廖沫沙
46、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李光地
47、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陶行知
48、力行而后知之真。——王夫之
49、一碗酸辣汤,耳闻口讲的,总不如亲自呷一口的明白。——鲁迅
50、即徒诵读,读诗讽术,虽千篇以上,鹦鹉能言之类也。——《论衡·超奇第三十九》
51、理论是实践的眼睛。——邹韬奋
52、进入山里,见到树木,不论高的矮的都知道的;进入田野,见到花草,不论大的小的都认识的。然而不能够伐树木用来建造房屋,采摘花木用来调和药方,这是只认识草木却不能使用的人。
53、一个人只有经过东倒西歪的、让自己像个笨蛋那样的阶段才能学会滑冰。——萧伯纳
54、理论上一切争论而未决的问题,都完全由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来解决。——车尔尼雪夫斯基
55、对妻子、看重品德,轻视色相;事奉父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事奉君主,能献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交往,说话讲诚信。(这样的人)即使没有学习过,我一定说他学习过了。
56、实言无多,而华文无寡。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论衡·自纪第八十五》
57、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
58、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子思
59、道虽学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60、九层之台,起于磊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