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读书名言集锦边框 正文

读书名言集锦边框

时间:2025-04-30 23:07:05

读书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古人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并非没有一定道理,只要知识学到一定境界,即使没发生的事情,也能猜到七七八八。下面是我们为大家带来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图片,欢迎大家阅读。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图片篇一:读书的意义

提到读书,人们很容易问到这句话。而我的回答却是“没用”!这个“没用”,只是提醒你:读书不要太功利化了,不要太实用了。太功利太实用了,就和陶冶人的情操的读书目的背道而驰了。这个“没用”,是从物质方面而言的,不是以实用功利为目的的,而是以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升华人格、开拓视野、丰富人生、纯洁心灵为最终归宿的。

读书的“用”,不在眼前,不在当下,而是像甘霖雨露滋润万物之后,万物所呈现的那种清新、新鲜、水灵时的生机勃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它是一种无形之用,是一种潜移默化,它能融进你的血液、精神、行动之中,悄悄地对你的生活、环境发生作用,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人生轨迹。

为用而读书,不是真正的读书;为用而读书之人,不是真正的读书之人。此为至语。然以此为界,古今中外能称作读书之人者有几?人生于世处处充溢着世俗功利,老祖宗的“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的训导根深蒂固,不管如何挞伐并不能损其纤毫。真正的读书和真正的读书之人均是由功利之门而入,渐趋于无我之境的。文人亦概莫能外,职业性的眼睛一如贪婪的吸针,书海中的寻寻觅觅总是以汲取养分为目的的。即使是寻求精神的伴侣,也是在“寻”在“求”。当然,不带任何功利的读书是读书的至境,不存任何功利的读书之人,才能从中获取人生至高的享受。

面对书山书海,我们究竟首先要选取哪一种或哪一本呢?

因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不同,所喜欢的书也就不同。不同的人,读不同的书,这和不同的作家写不同的作品一样,它是由各方面的客观条件、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所以,我要说的只能是一句话:读最好的书。然而,对“最好”的标准,对“最好”的界定,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有一种书也可以读。那就是身边人写的书,或者说我们本地的作家,我们熟悉的作家的书。因为这个作家就是我们的朋友。这样的书,也是不妨一读的。因为他写的书离我们更近,说不定阅读者就是他书中的主人公。读着这样的书,是会感到异常亲切的,当然,也更容易与作者交流、切磋。

一个真正爱好读书的人,他的目光并不会仅仅限于某个领域,专注于某一方面的书。一个人要想全面发展,或者说眼光要比较高远,他的求知的触角就会伸向四面八方,会从各个领域的门类中吸取营养,比如哲学、美学、经济学、音乐、书法、绘画,这些都是一个健全的知识追求者所不可忽略的。

说到怎样读书,也许有的人会说:“谁不会读书呢?”

是的,谁都会读书。只是读书的方法不同。不同的方法,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和不同的收获。

读书需要有读书的心境和环境。心境可以靠信念的守持营造,而环境则不能。环境是一个无形而又坚固无比的桎梏,凭你怎样的'筋斗云也跳不出桎梏之外。读书,尤其是那些业余读书者,只能在桎梏枷下的无望中将拼力逮住的光阴移驻于书中。也就是说要见缝插针,要挤、要抓。

书是浮躁的沉静剂,是由复杂社会、繁琐公务、卑俗人事带给心灵创伤后的抚慰良药。

没有书的心灵是荒芜的土地。土地荒芜,滋生杂草。心灵荒芜蔓延丑恶。杂草吸去的是大地的养分,丑恶扼杀的是真、善、美。

书是一方草地,是一片树林,是一条小溪,疲劳的心灵可以在里面栖息,浣洗;看小草蓬勃,听小鸟啁啾,感水花激溅。爱书的人,是崇高的人,是高尚的人;爱书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读书,失去的是过眼云烟,得到的却是一双飞翔的翅膀,最终获得的是一份无与伦比的人生。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图片篇二:读书的方法

(1)泛读

泛读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马克思写《资本论》曾钻研过1500种书,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朱熹在《读书之要》中说:“大抵读书,须先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省得尔。”这里“熟读而精思”,即是精读的含义。也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

(3)通读

即对书报杂志从头到尾阅读,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对比较重要的书报杂志可采取这种方法。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这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即陶渊明提倡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可以采劝扫描法”,一目十行,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适用于阅读同类的书籍或参考书等。

(6)略读

这是一种粗略读书的方法。阅读时可以随便翻翻,略观大意;也可以只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有价值的书刊杂志不能只读一遍,可以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伏尔斯泰认为“重读一本旧书,就仿佛老友重逢”。重复是学习之母。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俗语也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之说。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古往今来,人类的文化宝藏极为丰富。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不加选择,眉毛胡子一把抓似地读书,就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读书的手抄报图片篇三:读书的名言警句:

1)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3) 医者不医愚。——鲁迅

4)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冰心

6) 劳动是知识的源泉;知识是生活的指南。

7) 茂盛的禾苗需要水分;成长的少年需要学习。

8) 星星使天空绚烂夺目;知识使人增长才干。

9) 粮食补身体,书籍丰富智慧。

10) 世界上三种东西最宝贵——知识、粮食和友谊。(缅甸谚语)

1.

2.

3.

4.

5.

6.

7.

8.

9.

10.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1、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狄德罗

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清)王豫

5、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英国)谚语

6、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蠢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清)袁牧

7、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8、没有比读书更好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英国)谚语

9、进学致和,行方思远。——字严

10、学,就像一只钻头,去开掘知识的深井。问,就像一把钥匙,去启开疑团的大门。

11、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中五车书。——《对联集锦》

12、学问对人们要求最大的紧张和最大的热情。——巴甫洛夫

13、学习并不等于就是摹仿某些东西,而是掌握技巧和方法。——高尔基

1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5、学生如果把先生当作一个范本,而不是一个敌手,他就永远不能青出于蓝。——别林斯基

16、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17、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18、书是世界宝贵财富,是国家和历史的优秀遗产。——梭罗

19、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20、书籍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乌申斯基

21、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孔子

22、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西塞罗

23、好读书,不求甚解。——陶渊明

24、书籍犹如朋友,必须慎重选择。——黑德斯

25、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统。——莎士比亚

26、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27、学风四戒:戒满,满则无求;戒骄,骄则无知;戒惰,惰则无进;戒浮,浮则无深。——报摘

28、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论语》

29、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高尔基

30、不动笔墨不读书。——徐特立

31、不下决心培养思考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爱迪生

3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33、学者有自立之志,当拔出流俗,不可泛泛与世浮沉。——(清)唐斌

34、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35、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宋)朱熹

3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37、贫寒更须读书,富贵不忘稼穑。——(清)王永彬

38、我们知道的.东西是有限的,我们不知道的东西则是无穷的。——拉普拉斯

39、凿壁偷光,聚萤作囊;忍贫读书,车胤匡衡。——(元)许名奎

4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41、夫读书将以何为哉?辨其大义,以修己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入神之用也。——王夫之

42、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清)左宗棠

4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44、抓住自己最有兴趣的东西,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华罗庚

45、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

46、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期获报,自然梦稳心安。——《对联集锦》

47、在读书上,数量并不列于首要,重要的是书的品质与所引起的思索的程度。——富兰克林

48、足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

49、藜羹麦饭冷不尝,要足平生五车书。——(宋)陆游

50、读书之于精神,恰如运动之于身体。——爱迪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读书,作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其实也是有深刻的内涵的,其对个人的发展有着各种各样的影响。下面要为大家分享的就是4年级读书月黑板报,希望你会喜欢!

4年级读书月黑板报1

4年级读书月黑板报2

4年级读书月黑板报3

4年级读书

一、读书之乐

朋友,你喜欢什么?喜欢弹琴还是喜欢唱歌?跳舞还是打球?这些我都喜欢,但是我比较喜欢读书。

小时候,我每天晚上睡觉前,总缠着爸爸给我讲故事,从小白兔怎样智斗大灰狼,到猿猴怎样变成人的,真是应有尽有,我常常听得入了迷。

有好几个晚上,我睡过一阵醒来,发现爸爸在灯下聚精会神地看书,我想:书里一定有什么好东西,要不爸爸怎么那么用心找呢?

有一天白天,趁爸爸妈妈出去了,我便像只敏捷的小猴子,爬上高高的书柜,一层一层,一本一本,一页一页地把书都翻遍了,可就是找不到什么有趣的东西,只有密密麻麻的小黑字。

长大了,上了学,认识的字越来越多了,于是便能自己看书了。小黑字在眼里变成了美丽的符号。小人书,连环画已不能满足我的需要,于是开始读起童话、寓言,读报纸、杂志……在文字的海洋里,我不知疲倦地畅游着,我为安徒生爷爷笔下的海的女儿落泪,我为快乐王子的善良而感动,我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而赞叹……

书像磁铁,像泉水,吸引我滋润我。

二、读书名言警句

1)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3)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4)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5)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弥尔顿

6)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7) 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昧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

8) 书房是文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禅堂。

9)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0) 善读者日攻,日扫。攻则直透重围,扫则了无一物。

三、名人刻苦读书的.故事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管宁割席分坐。

汉时,管宁与华歆二人为同窗好友。有一天,两人同席读书,有达官显贵乘车路过,管宁不受干扰,读书如故,而华歆却出门观看,羡慕不已。管宁见华歆与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宁其后终于事业有成!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