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名人名言理解面试题 正文

名人名言理解面试题

时间:2025-04-30 10:09:06

《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

①希望同学们把深入实践作为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古人讲,既要读万卷书,又要行万里路。这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人才成长的规律。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在同中国农业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总书记讲了这样一番话。

②读万卷书,是知识学问的博览。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智慧之门的钥匙,

是先贤经验的结晶,是冷静可靠的朋友。所以从小学、中学、大学到参加工作,我们一直都在读书。既读课内书,又读课外书;既读专业书,又读修身书。越读越明白,知识就是力量。越读越清楚,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③行万里路,是实践经验的积累。物有甘苦,尝之者识;道有夷险,履之者知。世上有很多的路,而只有自己亲身走过的路,心里最清楚。种过地,才知道种地的艰辛;做过工,才知道做工的劳苦;跌过跤,才知道摔打的痛楚。也正是因为有了丰富的人生经历之后,人们才学会了分析和判断,并从中找出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④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想的很高,策划的很好,但一到实际上作和生活中,往往处处碰壁。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尤其在现代社会,处处讲知识,样样要科技,一个大老粗,怎么干得下去?所以,读万卷书是我们所需要的,行万里路也是我们所需要的。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⑤相对于父辈,现在的青年人大都生长在一个比较优越的环境里。没有缺过吃,没有缺过穿,没有吃过苦,没有发过愁。从小到大,一直被关心和照顾。书倒是读了不少,但路却走得不多。所以当他们即将走出校门的时候,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补上走路这一课。勇敢地到基层去,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广阔的天地去。把万卷书融入到万里路上,才能加深对社会的认识,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⑥比起读万卷书来,行万里路是一个更加艰难的奋斗历程。多彩的世界,给我们每个人都设计了一条独特的人生之路。但眼前的路有千条万条,自己的路究竟在哪里?这就需要迈开双腿,一条一条地去试,一条一条地去找。这一条走不通,再走下一条。寻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种积累。等找到最适合自己走的那一条路的时候,经验就丰富了,信心就提高了,成功就不远了。

⑦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都在为找工作奔波。有的投了简历,石沉大海;有的参加了面试,未破聘用。但这只是万里征程的第一步。此处不行,就到彼处;高处不行-,就到低处;闹处不行,就到静处。说不定,越是偏僻和陌生的地方,越有好风景。越是在基层,越能够磨练意志、施展才华、增长本领。任何大事,都从小事起步。

小题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2分)

小题2:.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3:.文中画线部分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小题4:.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两者之间有什么样的辩证关系?(3分)

小题5:.首段中写道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许多名人成功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仿照举例再写一个相应的事例。(2分)

举例:李时珍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尝遍百草,数十年如一日搜集整理、笔耕不息,终写成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参考答案:

小题1:只有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知识才能化为力量,书本才能变成财富。

小题1: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文章的论题;作为论据有力地证明了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重要性。

小题1:比喻论证或排比论证,生动有力地论证了读书的重要意义。

小题1: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光读万卷书,不行万里路,那就只能是纸上谈兵。只行万里路,不读万卷书,那就更难成大事。把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紧密结合起来。

小题1:略

小题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此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能力,仔细阅读第一段,从第一段中总结出论点。

小题1:.开篇引用胡总书记话的有什么作用?

此题考查引证的作用。引用论证:其作用要具体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 格式:使用了引用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引用证明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或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下读).然后具体分析。

小题1:.文中画线部分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此题考查论证的作用,分别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排比论证。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更容易让读者接受和理解。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小题1:.首段中写道古往今来凡成大事者,无不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许多名人成功的事例就是最好的证明。请仿照举例再写一个相应的事例。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此人成功经过社会实践的历练和艰苦环境的考验即可。

参加工作以来,我就对自己的工作还是很满意的,一直在公司工作,也没有动过换公司的念头,不过自己的职业素养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所以我想锻炼一下自己,让自己能够更快的适应社会,更好的为公司服务!

7月18日受公司委派,我参加了兴雅博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举办的由兴雅博讲师刘芳主将的关于员工职业素养的讲座。

讲座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进入正题,而是一起看了一段名人名言:“子曰:不知命,不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命”在我的理解应该是规律的意思,而“礼”则是人的职业素养、态度、素质等,“言”就应该是别人的想法和评论。通过这样一则文言警句,我们可以大体推导出我们新员工对待工作的价值观、对待工作的态度、对待工作的行为以及对待工作的习惯思考。我们重点了解了态度这点,高中的时候我们的教导主任就曾告诉我们:态度决定成败,细节决定命运。每一个角落都离不开这句话的束缚,我们对待生活、对待社会、对待人际关系、对待感情、对待金钱、对待成长都有个人不同的态度,每个人的收获自然也不一样。譬如感情,妻子劝丈夫戒烟,或者阻止丈夫抽烟,这时就会产生不同的取向了。积极的态度是,妻子是为我好,希望我注意身体;消极的态度则是她怎么老是管着我,太烦了!再来看成长的例子,我们新员工刚加入公司的时候,难免有很多情况需要加班,这时也会相应地产生两种想法:一者可以认为老板看重我,给我这么多工作来促使我快速成长,争取早日挑起公司的担子;一者也可以抱怨说我每个月工资就这么点还每天累死累活下班都不让走,老板在最大限度地剥夺我的剩余价值。

积极面对一切我们必须面对的东西,并从中汲取能够促进我们积极人生态度的成分。刘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她坐67路公共汽车的故事:她就是给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人让了个座,那个老人愣是在要下车之前跑到前面握着她的手表示感谢,受到鼓舞的刘老师特别感慨,然后心情格外舒畅,工作也顺利了好多。刘老师和我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我们所在的公司都只是在起步阶段,但是我们要把眼光放得长远,也许我们会很累,也许我们的薪酬并不高,也许我们也不知道公司未来究竟会发展得如何。但是我们有一颗永远追求卓越的心,我们不能预知结果,那么我们就该好好把握过程。《职业素养》告诉我们:工作的态度,不是今天或明天,而是一种职业的信仰。

大一的时候,和我一起写歌的一个同学在他寝室的墙上写了一句话:不是因为事情难做,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事情才难以做到!这句话对我的影响直至今日,而且我想还会一直影响我的一生。相信自己是一种暗示的力量,是自我激发的根本,我们害怕的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是否相信自己的优秀。去年我来公司面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面试官都认为我性格内敛,内向而不张扬,低调含蓄。在当时看来,那对于应聘者来说不是赞誉,是否定。因为在时间那么紧凑的情况下,我的应聘方式极为不合理,我本该抓紧时间彰显自己介绍自己突出自己的,我没有。但是我仍然坚信他们看到了我内心深处的那股自信和追求卓越永不停歇的激-情。

当然,在自信的同时我们不能没有“他信”(我自创的,言简意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信任。《职业素养》告诉我们,信任是合作(工作)的前提,信任是真正的成熟,信任是一种魄力。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是这样的,我们每个人都是有相应的能力的,但是每个人的成就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因为我们每个人本身的素质都需要外力的帮助才能彰显出来,一如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才能大展拳脚,一展自己的抱负。

态度之外更重要的`一点是找准自己的目标和方向,有了一颗进取之心却没有正确的人生导向,那就是人生的悲剧。有人忙碌了一辈子,辛辛苦苦,直到两鬓斑白,仍然一无所成。这就要求我们在梦想之路上立下志向,确定目标,不能老是停留在迷茫

职业素养学习总结2

友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张总,张华睿先生。通过一天的授课,我受益匪浅。我个人觉得张老师上课的方式很有创意,由于我们软降班的学生都比较含蓄,一开始积极性不高,他就用抽扑克牌的方式抽学生回答问题,如果以后自己组织活动遇到类似情况可以借鉴一下。课中他举了大量的实例让我们了解职业素养的知识,并且做了好几个练习来加深理解。下面是我的心得体会:

职业素养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也可以说一生成败看职商。职业素养概括的说包含:

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职业技能前三项是职业素养中最根基的部分。而职业技能是支撑职业人生的表象内容。用大树理论来描述两者的关系比较直接,每个人都是一棵数,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

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养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我还知道了职业素养有显性和隐形之分,显性有积极、合作、创新等,隐形有忠诚、敬业、责任等。

正如牛根生的“德才论”中所讲,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无德有才限制使用,无德无才坚决不用。当今很多企业家并非将才放在第一位,他们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因此我们因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培养自己的职商,这样才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工作总结

职业素养学习总结3

个体行为的总合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象。每个人都是一棵树,原本都可以成为大树,而根系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素养。枝、干、叶、型就是其显现出来的职业素养的表象。要想枝繁叶茂,首先必须根系发达。所以,职业素养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成败的关键因素。“素质冰山”理论认为,个体的素质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水上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水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决定人的行为的关键因素,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大学生的职业素养也可以看成是一座冰山:冰山浮在水面以上的只有1/8,它代表大学生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这些可以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而冰山隐藏在水面以下的部分占整体的7/8,它代表大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看不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

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因此,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应该着眼于整座“冰山”,并以培养显性职业素养为基础,重点培养隐性职业素养。当然,这个培养过程不是学校、学生、企业哪一方能够单独完成的,而应该由三方共同协作,实现“三方共赢”。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养,高校或高等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以满足社会需要:首先,将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纳入大学生培养的系统工程,使高中毕业生在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天起,就明白高校与社会的关系、学习与职业的关系、自己与职业的关系。全面地培养大学生的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并把隐性职业素养的培养做为重点。其次,与相关的职能部门协助大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如以就业指导部门为基础成立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并开设相应的课程,及时向大学生提供职业教育和实际的职业指导,最好是要配合提供相关的社会资源。再次,深入了解学生需要,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大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满足学生对本专业各门课程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向学生提供正确、新颖的学科信息,让学生了解该学科往后的发展与晋升。

而我们则因从自身出发,树立良好的职业意识和思想观念,多参与社团和社会实践。了解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的职业素质要求。多与身边的朋友或长辈相互交流有关职业素质的心得,参与职业相关的培训,使我们的职业素养有很大的提高。

1、知识比金钱宝贵,比刀剑锋利, 比枪炮威力大。

2、读书是人精神生活,实践是人物质生活。

3、书籍是屹立在时刻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4、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5、开卷有益。——王辟之《渑水燕谈录》

6、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元翁森《四时读书乐》冬)

7、字习前人是本能,超越前人是本事。

8、中国书和西洋书,在内容和形式上虽有很大差别,但中西爱书家的趣味趋向,他们的搜集范围,有些地方都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中国藏书家对于一本纸墨精良,字大如钱的宋椠精本摩挲不忍释手的醉心神往情形,恰如西洋藏书家对哥顿堡的四十二行本《圣经》,反复数着行数,用鼻嗅着羊皮纸的古香气一再点头赞叹的情形一般。文化本是没国界的,中西爱书家的趣味相同正不是偶然的事。——叶灵凤

9、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孔丘

10、研究如何编制书目,如何利用书目的学问,便是目录学。古今中外,许多大学问家都十分重视目录学,认为目录学是入门之学,是读书治学的基础知识。书目即图书目录的简称,它是一种记录书名、著者、出版情况和收藏情况,按照一定的顺序加以编排,供人们查找的一种工具书。有些书目还有内容提要,并告诉读者哪些书应该读,哪些书不必读,以及阅读时应选择什么样的版本等。这种书目对于读书治学来说,无疑是一种指示门径的路标。——陈宏天

11、只要能认真读书,读一本会得到一本的益处。读书不难,认真读书也不难,最难的是要长期坚持下去。——白寿彝

12、登高使人心旷,临流使人意远;读书于雨雪之夜,使人神清;舒啸于丘阜之巅,使人兴迈。人解读有字书,不解读无字书;知弹有弦琴,不知弹无弦琴。以迹用,不以神用,何以得琴书之趣。——洪应明

13、如果以拥有书籍的多寡作为教养的证据,果真如此的话,那些拥有许多教养的方面的书的书店老板们,谁能与他竞争?一路基亚诺斯

14、当我们读书的时候,首先要理解,要求懂得,在理解的墓础上,.再把它记下来。要记住的是书中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实质,而不是书中的词句。这样我们才算是真正地学到了东西,长进了知识。——曹方

15、知识创造价值,知识就是价值;知识创造财 富,知识就是财富。

16、盖书籍的装帧,不仅求其形式美观而已,又要求能够表达书籍的内容意义,是内容意义的象征。这仿佛是书的序文,不过序文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的,装帧是用形状色彩来表达的。这又仿佛是歌剧的序曲,听了序曲,便知道歌剧内容的大要。——丰子恺

17、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获益,而且也为了使别人有可能来运用他们的知识。——柯勒律治

18、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之书等于废纸。——华盛顿

19、书是祖先留下的财富,书是文化传播的媒体。

20、读书是成功之母,实践是成功之父。

21、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重要的是如何阅读生活这本书和从中阅读什么。但为了阅读生活这部书,而不是在一大堆现象面前张皇失措,便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要方法。

22、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陈上一个陈条,这方法是极陈旧、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必要的。什么方法泥?是抄写或笔记。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梁启超

23、我喜欢读书,喜欢认识人,了解人。多读书,多认识人,多了解人,会扩大你的'眼界,会使你变得善良些、纯洁些,或者对别人有用些。——巴金

24、读书如果不和实际相结合,所学的知识不过是天空的浮云,毫无用处。

25、读书,看似是很普通的过程,实际上是人类的心灵和古今中外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26、书潜移默化人们的内心,诗歌熏陶人们的气质品性。少小所习,老大不忘,恍如身历其事。书籍价廉物美,不啻我们呼吸的空气。——哈兹利特

27、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孙洙

28、当我们步入晚年,知识将是我们舒适而必要的隐退的去处;如果我们年轻时不去栽种知识之树,到老就没有乘凉的地方了。——切斯特菲尔德

29、一本书,就像一只乳牛,应该挤干它的奶才对。

30、不愿学习的人,绝不可能成为真正的人。——荷塞。马蒂

31、人如何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到底有多优秀!

32、读书可启发心灵,就像运动有助身体健康。 ——[英]斯帝勒

33、能够摄取必要营养的人要比吃得很多的人更健康,同样地,真正的学者往往不是读了很多书的人,而是读了有用的书的人。—— [古罗马]亚里斯提卜

34、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

35、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36、放荡功不遂,满盈身必灾。

37、学者政出之,政者学之施。 作者:(宋)张孝祥

38、读书进步快,退步也快,这是由于意志不够坚定。

39、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作者:(春秋)孔丘

40、学者如取水,终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于瓢;操盎者止于盎。故善学者不自溢其器。 作者:(明)左元臣

41、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里——唐。刘禹锡《董氏武陵集记》

42、每天读上五小时的书,人很快就会变得渊博起来。 ——[英]塞缪尔约翰逊

43、读书对于智慧,就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作者:(英国)谚语

44、如果有人不读书又想冒充博学多知,他就必须得狡黠,才能掩饰无知。 ——培根

45、读出自己的格式,成就不凡的人生。

46、书不在于多,而在于精。

47、图书馆使我得以有恒地研习而增进我的知识,每天我停留在里面一两个钟头,用这个办法相当的补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 ——(富兰克林)《富兰克林自传》

48、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意义。

49、知识贵在质,不在量。

50、再高深的学问也是从字母学起的。——佚名

51、甘共苦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52、书籍是老年人的益友,也是青年人的良师。

53、把每次失败看成是成功的垫脚石。——杨梅

54、学习是为自己,不是为了别人,因为,别人没有义务为你的前途负责。

55、草堂栖在灵山谷,勤读诗书向灯烛。

56、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胡居仁[明]

57、简历是供人筛选给予你面试机会用的,所以不管写什么,一定要突出自己的优点。在校的学习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学习的能力。——唐骏

58、一个读书的人是充满希望的人,一个读书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

59、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60、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出处:《送你一匹马》

61、知识有如人体血液一样宝贵。人缺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知识,头脑就要枯竭。作者:高士其

62、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3、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64、章学诚的《章氏遗书》,其中有一段讲到做读书笔记,说读书如不及时做笔记,犹如雨落大海没有踪迹。我就用此意把自己的笔记簿取名为"掬沤录"。 夏承焘

65、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法朗士

66、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读死书是害己,一开口就害人;但不读书也并不见得好。 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作者:弥尔顿

67、辛苦一时,成就一世。

68、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那样,可能会把你戕害。——[英]菲尔丁

69、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英]威斯坦·休·奥登

70、愈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法]笛卡尔

7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72、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不经巨大的困难,不会有伟大的事业。浪费别人的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忘掉今天的人将被明天忘掉。

73、蜂采百花酿蜜甜,人览群书博众长。

74、为了实现自己的梦写而读书。

75、知识的来源来自书,笨蛋的来源来自于不读书。

76、不尽读天下书,不能相天下之士。——汤显祖

77、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 [德]皮日休

78、我只喜欢有趣而且易读的书本,它能调剂我的精神。我也喜欢那些给我带来慰藉、教导我很好处理生死问题的书籍。 [法]蒙田

79、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念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曾国藩

80、行路人,用足音取代感叹吧!

81、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便是一间屋子里没有窗户。——英·约翰逊

82、重要的不是常识的数量,而是常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得许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对象。

83、念书,这个我们习觉得常的平凡进程,实际上是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伶俐相团结的进程。

84、常识是引导人生到光亮与真实地步的灯烛,愚昧是到达光亮与真实地步的障碍,也就是人生成长的障碍。

85、书是我的仆从,应该听从我的意志,供我利用。——马克思

86、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郭沫若全集·开辟新诗歌的路》

87、看书的目标,在把书酿成我所有。——谢觉哉

88、阅读使人完美,思考使人深刻,攀谈使人清晰。 ——[美]富兰克林

89、万事皆易满意,惟念书终身无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