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却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
自尊,迄今为止一直是少数人所必备的一种德性。凡是在权力不平等的地方,它都不可能在服从于其他人统治的那些人的身上找到。
做与不做的最大区别是:后者拥有对前者的评论权。
他殷勤,那是他刚刚爱上你;他笨拙,那是他深深爱着你;他从容,那是他已厌倦你。
生活,是用来经营的,而不是用来计较的。感情,是用来维系的,而不是用来考验的。
什么是浪漫?就是明知她不喜欢你,依然送99朵玫瑰花给她。什么是浪费?就是明知她喜欢你,还送99朵玫瑰花给她。
人有三样东西无法掩盖:咳嗽、贫穷和爱,越想隐瞒,就越欲盖弥彰。
男人的`使命神圣而坚定:一是保卫祖国!二是听自己女人的话!
人受到震动有种种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经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强烈的、最持久的则是在个人尊严上。
高度的自尊心不是骄傲、自大或缺乏自我批评精神的同义词。自尊心强的人不是认为自己比别人优越,而只是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克服自己的缺点。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财物、生命转借给我们的朋友,以满足他们的需求,但是,转让尊严之名,把自己的荣誉安在他人头上,这却是罕见的。
一个民族正经历着动荡,我们,在被幸运之神垂青。
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则,我们将一事无成。
他们得小心了,总有一天我们的忍耐到了尽头,那时侯我们会让那些无耻的犹太人永远住嘴!
你们必须跟着我庄严地宣誓:我们需要的是和平,我们需要的是献身于我们的事业。
人要想对自己的尊严有所觉悟,就必需谦虚。的确,人性是尊严的,但这样说还是不甚明确的,也是不完整的。说人是尊严的,这只限于没有私心的、利他的、富于怜悯的、有感情的、肯为其他生物和宇宙献身的这种情况。
自尊的人最看重自己的人格。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既不要忘自菲薄,又不盲目自夸。——茅盾
忌妒,是心灵的肿瘤。——艾青
自暴自弃,这是一条永远腐蚀啃嗤着心灵的毒蛇,它吸走心灵的新鲜血液,并在其中注入厌世和绝望的毒汁。——马克思
一个人如果能懂得知耻,就格外珍惜自尊,就会主动维护他人的尊严。
把尊重自己与尊重他人结合起来,就会散发出高贵的气质。
尊重他人是人生的一道底线,是人生的一个亮点,自尊是无价的。
尊重他人是一门学问,是人生的一片风景,尊人优雅。
塑造更好的形象,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肯定,赢得集体和社会的赞扬,这就是自尊的表现。
一个没有自尊的人,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
无论是自己对自己价值的肯定,还是他人对我们价值的肯定,即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自尊不是轻人,自信不是自满,独立不是孤立。——徐特立
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苏霍姆林斯基
只要不气馁,不灰心,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自己尊重自己,就会感受自尊的快乐。
自尊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
唯有知耻,才有自尊。
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不知道惭愧,不感到难为情,那就是不知羞耻,这样的人永远不会有自尊。
自尊自爱,作为一种力求完善的.动力,是一切伟大事业的渊源。——屠格涅夫
无论是别人在跟前或者自己独处的时候,都不要有一点儿卑劣的事情:最要紧的是自尊。——毕达哥拉斯
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斯特那夫人
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
为了维护自尊,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绝不可伤失人格,做有损人格的事。
一个人开朗、豁达,就会感受到自尊的快乐。
过度的自尊,则使我们越发敏感,作茧自缚,最终体验不到生活的乐趣。
对恶意的侮辱与诋毁,则要及时予以回击,必要时运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尊。
人应尊敬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黑格尔
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尊重。——巴尔扎克
无论是谁,尊重他人都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
自尊的人懂得尊重他人,因为他知道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
一个人要敞开心扉,虚心学习,大胆尝试,不断超越,增强自身实力,做一个有尊严、有价值的人。
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道德经》
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道德经》
3、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老子《道德经》
4、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5、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经》
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经》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道德经》
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老聃
9、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1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道德经》
11、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老子《道德经》
12、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道德经》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老子
14、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
15、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老子《道德经》
16、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道德经》
17、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经》
19、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老子《道德经》
20、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李耳《江海能为百谷王》
21、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22、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道德经》
23、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经》
24、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为道。——老子《道德经》
25、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道德经》
26、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道德经》
27、大直若曲,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老子》
28、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道德经》
29、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老子《道德经》
30、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经》
3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经》
32、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道德经》
33、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老子《道德经》
34、多言数穷,不如守中。——老子《道德经》
35、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老子《道德经》
36、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老子《道德经》
37、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老子《道德经》
38、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老子《道德经》
3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道德经》
40、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道德经》
4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42、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老子《道德经》
43、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老子《道德经》
44、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道德经》
45、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道德经》
46、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经》
47、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颣。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惟道,善贷且成。——老子《道德经》
48、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道德经》
4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道德经》
50、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