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确立了汉赋劝百讽一的风格,代表作《子虚赋》、《上林赋》标志着汉赋的成熟。杨雄《甘泉赋》、《长扬赋》、《羽猎赋》则以司马相如诸赋为蓝本,在文学史上首开不逊于原作的模拟之风。班固代表作《两都赋》,盛夸东汉之声威。张衡所著《二京赋》比之《两都赋》篇幅更长、结构更宏伟,被誉为“长篇之极轨”。
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约公元前179—前118年),西汉大辞赋家。字长卿,蜀郡成都人,本名司马长卿,因崇敬战国蔺相如,改名相如。少好读书、击剑,曾为景帝武骑常侍,因景帝不好辞赋,辞官,游于梁会王门下。后回蜀,期间与才女卓文君私奔,留下千古美谈。汉武帝后来看到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大为赞赏,召其入宫,司马相如由此成为宫廷辞赋家。晚年任文园令,后免官居茂陵,元狩五年前后病卒。
汉代,赋这种文体大盛,涌现出了一批善于写赋的作家,而司马相如则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除《子虚赋》外,司马相如还作有《上林赋》、《美人赋》、《长门赋》等。其中,《子虚赋》、《上林赋》内容相连,以子虚和乌有先生争相夸耀本国的故事为基本构架,极尽铺叙、夸张、想象、排比之能事,气势恢弘,典故堆砌,文字华彩,从各个方面体现了散体大赋特点,奠定了散体大赋的体制,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长门赋》为代表的骚体赋对我国宫怨文学有不小的影响。因其文学影响,司马相如被认为是与司马迁齐名的重要作家。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言:“武帝时文人,赋莫若司马相如,文莫若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著录有赋二十九篇,其它古籍还引用了相如两篇赋的一些文句和篇名。其赋作多佚,今仅存《子虚赋》、《上林赋》、《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和《哀二世赋》六篇,其中《长门赋》与《美人赋》的`作者仍有争论。后人辑有《司马文园集》。
扬雄
扬雄(前53—公元18),汉赋代表作家,与司马相如并称“扬马”。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郫县)人。适值王莽篡汉,被迫投阁,曾自杀未遂,后抑郁而死。
扬雄少时口吃,不善言谈,默而好深湛之思。其家贫而好学,博览群书,不慕富贵。扬雄早年酷爱辞赋,尤其仰慕同乡作家司马相如,曾模仿其作品著有《甘泉赋》、《羽猎赋》等。40多岁时,扬雄被推荐为汉成帝的文学侍从,期间写了一系描写天子祭祀、田猎的赋作。扬雄的辞赋在当时颇负盛名,但其后来却认为这是“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为”,并不再写赋,而埋头于撰写时人并不懂的学术著作,以求传之后世。扬雄仿《易经》写《太玄经》,阐发自己的哲学思想;仿《论语》写《法言》,主张文学应当宗经、征圣,以儒家著作为典范。另著有语言学著作《方言》,是研究西汉语言的重要资料。因扬雄的重要影响,《三字经》将其与老子、庄子、苟子、文中子(王通)并称为“五子”。
原有文集,今已散佚,明人辑有《杨子云集》。《太玄经》有北宋司马光《太玄经集注》、正统道藏《太玄经集注》、明叶子奇《太玄本旨》诸本;《法言》有晋李轨《法言注》、北宋司马光《杨子法言集注》诸本。
班固
班固(32—92),东汉前期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出身官僚世家,其父班彪是东汉著名史学家。永元四年(92),因窦宪事件牵连入狱,同年死于狱中。
班固自幼聪明早慧,年九岁,能写文章,诵读诗赋。所著《汉书》是我国古代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书中为司马相如、扬雄等赋家立有专传。史家之外,班固也是汉朝一位重要的赋家和赋论家,其赋今存有《两都赋》、《幽通赋》、《竹扇赋》等,赋论主要体现于《两都赋序》及《汉书》有关赋家的传论中。
班固受汉明帝赏识入朝修史时,洛阳正修造宫室、浚缮城隍,而关中父老仍希望朝廷西顾,建都长安。班固对此持有异议,遂上《两都赋》,“盛称洛邑制度之美,以折西宾淫侈之论。”(《后汉书·班固传》)此赋在萧统《文选》中位列第一篇,开创“京都大赋”一体,对后世影响较大。
班固所著诗、赋、铭、诔、颂、书、文、记、论、议等四十一篇行于世。《隋书·经籍志》著有《班固集》17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有《班兰台集》,传于今。
张衡
张衡(78—139) 东汉伟大科学家、文学家。字平子,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板桥镇)人。生于官僚世家,父早亡,祖父张堪曾任蜀郡太守。永和四年(139),积劳成疾而卒。
作为一位文理兼修的大家,以科学家身份名垂后世的张衡,同时又是一位重要的文学家,作品具有独创性,尤长于诗赋。
张衡17岁时离开家乡,出外游历,访师
除《二京赋》外,另著有《南都赋》、《温泉赋》、《归田赋》、《思玄赋》、《四愁诗》等名篇,今人张震泽注有《张衡诗文集校注》。
作者:佚名
历史来源
1、出自姞姓,以国名为姓。黄帝的姞姓子孙封在鄂国(今河南省南阳市北),夏商时为诸侯国。商末,鄂侯在朝中为大臣,与西伯姬昌、九侯并列为三公。商纣看中了九侯的女儿,娶为妃子。但九侯的女儿性情端庄,不愿陪伴纣王作那些荒淫无耻的勾当,纣王一怒之下,杀死了九侯父女,还把九侯做成肉酱。鄂侯见九侯死得冤枉,便同纣王拒理力争,结果也被杀死。后来鄂侯的子孙后代以国名为姓,称为鄂姓。
2、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晋袁侯光曾封于鄂邑(今山西省乡宁县),其支庶子孙又的以其原封地鄂邑为姓,称为鄂姓。
3、亦出自姬姓,以地名为氏。据《名贤姓氏言行类稿》载,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顷父之子嘉父叛晋,奔至鄂,称鄂侯,其后遂以鄂为姓,称为鄂氏。
4、出自芈姓,以国名为氏。据《史记·楚世家》载,周夷王时,楚君熊渠自称楚王,并封三个儿子为王,其中二儿子熊挚红被封于鄂国(今湖北省鄂城),称鄂王。他的后代子孙遂以鄂为姓,称鄂姓。
5、出自岳姓所改,是南宋民族英雄岳飞的后代。岳飞,被封为岳鄂王,他遇害以后,其四子岳震、五子岳霆避难逃亡江南,不敢以岳为姓,子孙散居各地,在黄梅县住(湖北省)的一支便以岳飞封号鄂为姓,称为鄂姓。
6、巴郡蛮族七姓中有鄂氏。
家族名人
鄂恒:字松亭,伊尔根觉罗氏。清代官陕西知府,著有《求是山房集》。
鄂千秋:汉朝开国功臣,刘邦立国后嘉奖功臣,鄂千秋不思高官厚禄,首举萧何有万世之功,
当封第一,刘邦听其言,又封鄂千秋为安平侯。
鄂尔泰:满洲镶蓝旗人。康熙举人,授侍卫。雍正时任云南、贵州、广西三省总督,平定诸苗,前后数十战。世宗尝说自信不如信鄂尔泰之专,鄂授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
鄂克逊:富察氏,清满洲镶黄旗人。父鄂通武,事世祖,有战功,授拜他喇布勒哈番。鄂克逊袭职,雍正七年(1729年)卒,享年八十八岁,谥武襄。
鄂穆图:清代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尝燕马通读书,好为诗,开满洲文学之先河,著有《北海集》。
迁徙分布
(缺)鄂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鄂姓出自姞姓,得姓于商末周初,是以国为姓的姓氏。相传黄帝的'姞姓子孙受封于鄂,即今天的河南省南阳,是夏商时的诸侯。商末鄂侯与西伯姬昌、九侯并称“三公”,纣王不仁,杀了九侯,鄂侯为了替九侯伸冤,得罪了纣王,全家被杀。鄂侯的子孙从此就以国为姓,世称鄂氏。又有学者认为鄂氏出于春秋时期,根据《名贤姓氏言行类稿》上记载,鄂氏出于晋鄂侯,他的子孙以爵号为姓。而《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国熊渠的第二个儿子红被封为鄂王,他的后代就以鄂为姓。《姓氏考略》上则说,楚王的弟弟鄂君被封于武昌东鄂,子孙就以国为氏,称为鄂氏。鄂是湖北省的简称,在春秋时代属于楚国的领土,称为鄂邑,隋、唐两代并被置为鄂州。古代的鄂州在今湖北省武昌市,是全国鄂姓人家的发祥地。望族居于武昌郡(今湖北省鄂城县)。
关于友情的古诗
渭城曲——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年代:唐作者:韩愈
作品: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内容:盆城去鄂渚,风便一日耳。不枉故人书,无因帆江水。故人辞礼闱,旌节镇江圻。而我窜逐者,龙钟初得归。别来已三岁,望望长迢递。咫尺不相闻,平生那可计。我齿落且尽,君鬓白几何。年皆过半百,来日苦无多。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譬如亲骨肉,宁免相可不。我昔实愚蠢,不能降色辞。子犯亦有言,臣犹自知之。公其务贳过,我亦请改事。桑榆倘可收,愿寄相思字。
《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唐.祖咏
田家复近臣,行乐不违亲。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以文长会友,唯德自成邻。池照窗阴晚,杯香药味春。檐前花覆地,竹外鸟窥人。何必桃源里,深居作隐沦。行路难五首【唐】贺兰进明
君不见东流水,一去无穷已。君不见西郊云,日夕空氛氲。群雁裴回不能去,一雁悲鸣复失群。人生结交在终始,莫以升沈中路分。
徒步归行杜甫
瞑公壮年值时危,经济实藉英雄姿.国之社稷今若是,武定祸乱非公谁?凤翔千官且饱饭,衣马不复能轻肥.青袍朝士最困者,白头拾遗徒步归.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妻子山中哭向天,须公枥上追风骠
友谊的诗歌篇二:歌颂友谊的诗句
篇一:赞美友谊名言和诗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
天下快意之事莫若友,快友之事莫若谈。-(清)蒲松龄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西晋)付玄
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唐)李白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春秋)子夏
布衣之交不可忘。-(唐)李延寿
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宋)欧阳修
人生乐在相知心。-(宋)王安石
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明)冯梦龙
于患难风豪杰。-(清)魏禧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清)曹雪芹
换我心,为你心,始知相忆深。-(宋)顾夏
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汉书》
山河不足重,重在遇知已。-鲍溶
-《三国志.蜀书.
刘巴传》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周易》
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汉乐府》
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宋)欧阳修
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史记》
未言心相醉,不再
接杯酒。-(晋)陶渊明
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
友谊永远是美德的
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罗马)西塞罗
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印度)释迦牟尼
谁若想在厄运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波斯)萨迪
把友谊归结为利益的人,我以为是把友谊中最宝贵的东西勾销了。-(罗马)西塞罗
有些人对你恭维不
离口,可全都不是患难朋友-(英)莎士比亚
那此忘恩的人,落在困难之中,是不能得救的。-(希腊)伊索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仅值得特别推崇,而是值得永远赞扬。-(意)卜伽丘
趋炎附势的小人,
不可共患难!-(英)拜伦
你若聪明,莫把那人当作朋友,假如他和你的敌人交情深厚。-(波斯)萨迪
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黎)纪伯伦
患难识朋友。-(苏)列宁
在快乐时,朋友会认识我们;在患难时,我们会认识朋友。-(英)柯林斯
在紧急时舍弃你的朋友不可信赖。-(希腊)伊索
不要靠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贡献你诚挚的爱,学会怎样用正当的方法来赢得一个人的心。
-(希腊)苏拉格底
择友宜慎,弃之更宜慎。-(美)富兰格林
关于友情的诗句
1、响必应之与同声,
道固从至于同类。骆宾王《萤火赋》
肉何必亲。汉乐府《箜篌谣》
5、鼋鸣而鳖应,兔
死则狐悲。明田艺蘅《玉笑零音》
6、坐上客恒满,樽
中饮不空。孔融《诗》
7、采葵莫伤根,伤
根葵不生。结交莫羞贫,羞贫友不成。汉无名氏《古诗》
8、翻手作云覆手雨,
纷纷轻薄何须数。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杜甫《贫交行》
9、出门万里客,中
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再接杯酒。
10、十旬休暇,胜
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11、人生交契无老
少,论交和必先同调。—杜甫《徒步归行》
12、柴门鸟雀噪,
归客千里至。—杜甫《羌村三首》
13、以文常会友,
唯德自称邻。—唐。祖咏《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4、天上多鸿雁,
池中足鲤鱼;相看过半百,不寄一行书。—杜甫《寄高三十五詹事》
15、交心不交面,
从此重相忆。—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16、明月好同三径
夜,绿杨宜做两家春。—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
17、君子忌苟合,
择交如求师。贾岛《送沈秀才下第东归》
18、人生结交在始
终,莫为升沉中路分。—贺兰进明《行路难五首》
19、世人结交须黄
金,黄金不多交不深。——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20、世路知交薄,门庭畏客频。——杜甫《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二首》
21、面结口头交,
肚里生荆棘。——孟郊《择友》
22、昨日屋头堪炙
手,今朝门外好张罗。——白居易《方言五首》
23、酒肉兄弟千个
有,落难之中无一人。——冯梦龙
24、相识满天下,
知心能几人。——冯梦龙(名人名言)
25、人生当显贵,
每淡布衣交。谁肯居台阁,犹能念草茅。——陆次云《志感》
相看是故人。——吴伟业《遇旧友》
27、今日乐相乐,
别后莫相忘。——曹植《怨歌行》
28、江南无所有,
聊赠一枝春。——陆凯《赠范晔》
29、相知何必旧,
倾盖定前言——陶渊明《答庞主簿》
30、落日见秋草,
暮年逢故人。——李端《江上喜逢司空文明》
31、古路无行客,
寒山独见君。——刘长卿《碧涧别墅喜皇甫侍御相访》
32、少年乐新知,
衰暮思故友。——韩愈
33、肝胆一古剑,
波涛两浮萍。——韩愈
34、同是天涯沦落
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
35、一夜思量十年
事,几人强健几人无。——元稹《西归绝句十二首》
36、劝君更尽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7、寒雨连江夜入
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38、莫愁前路无知
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
39、桃花潭水三千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40、孤帆远影碧空
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赞美友谊的名言
1、最能施惠于朋友
的,往往不是金钱或一切物质上的接济,而是那些亲切的态度,欢悦的谈话,同情的流露和
纯真的赞美。——富兰克林,美国政治家、科学家
2、最牢固的友谊是
共患难中结成的,正如生铁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锤炼成锅一样。——(英)科尔顿
3、友谊是人生最大的'快乐。——(英)休谟
4、友谊--是使青春丰富多彩的,清纯的生命的旋律,是无比美丽的青春赞歌。——(日)池
田大作
5、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习惯所结成,从长久的认识与共同的契合而
产生,没有嫉妒,也没有恐惧。——荷麦
6、友谊是一种相互吸引的感情,因此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罗兰
7、友谊往往是由一
种两个人比一个人更容易实现的共同利益结成的,只有在相互满足时这种关系才是纯洁的。
——斯特林堡
8、友谊像清晨的雾一样纯洁,奉承并不能得到友谊,友谊只能用忠实去巩固它。——马克思
9、友谊永远是美德的辅佐,不是罪恶的助手。——(罗马)西塞罗
10、友谊永远是一
个(转载于:www.hNNsCy.coM:友谊的诗歌)甜柔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纪伯伦
11、于顺境中交朋
友只需费一举手之劳;在困厄时寻找友谊简直比登天还难。——爱比克泰德
12、愚蠢的朋友比明智的敌人更糟糕。——(印度)释迦牟尼
13、在背后称赞我们的人就是我们的良友。——(西)塞万提斯
14、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巴尔扎克
15、在无利害观念之外,互相尊敬似乎是友谊的另一要点。——莫罗阿
篇二:歌颂友情的古诗名句
友情的古诗名句
《送杜少府之任蜀
城阙辅三秦,风烟
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
宦游人.
无为在歧路,儿女
共沾巾.
【注释】:
【简析】:这是王勃
的一首赠别名作,它和一般送别诗充满伤感情调迥然不同,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诗中第五
六两句更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全诗抑扬顿挫,壮阔谨严,是五律的典型作品.从
平仄,押韵来看,这首诗符合五律的要求,但在对仗上却和后来标准的五律有异,即首联对仗,
颔联散行.这正表明初唐律诗还没有定型的特点.
【作者小传】:王勃
(649-676)字子字,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号称初唐四杰.他
们力求摆脱齐梁艳风,扩大诗歌的题材,表现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抑郁不平的愤慨.有《王子安
集》.
友谊的诗歌篇三:友谊诗朗诵
远离战争的友谊很淡很淡
色彩再也没有血色淋漓
它不需要死神的鉴定和检验
情节也找不到大开大合大悲大喜
或许它是三月绵绵的小雨
平平常常的友谊就是没事也要到酒杯里去找找话题打破沉默用一杯水酒和几粒花生米
谁但凡肯咬寂寞这根没肉的骨头
彼此只好拿些个笑料扔来扔去
向孤单发起黄昏时的总攻击
离别也不必用眼泪来渲染情绪
感情从来不装进信封儿寄来寄去
不过每天要看看天气预报
想知道你的那个城市有雨没雨
平平常常的友谊就是没事也打个电话给你
而且不谈友谊也不谈生意
走着走着就会走到你家里去
为的是看看你小子是不是活得很得意
友谊是我每年的第一张新年贺卡
友谊是你那里简单的生日宴席
友谊在我不顺心的时候准时来到
友谊在我成功的喧嚣中悄悄回避
友谊又是耐心的倾听和倾诉
你不担心我会把你的隐私拿去和别人品尝
我也不担心你会把我装进有着优美曲线的枪膛准备射击友谊又是无时不在的客人
需要的时候不必麻烦手机
假如某一天我猝然倒下
背起我踏上医院台阶的一定是友谊
你会给惨白的病房带来春天般的微笑
面对面你只会说会好的没关系
可背过脸去啊你却眼泪滂沱如决堤
我这才知道友谊是多汁的果子
我这才知道友谊像个爱哭的小女孩
我这才懂得平平常常的友谊是如此的瑰丽
友谊是很娇嫩很娇嫩的东西
培育它需要两块心灵的绿地
友谊又是很坚硬很坚硬的东西
它经得起岁月的流变和世俗的风雨
友谊又是很珍贵很珍贵的东西
它藏在心灵深处拒绝经纪人和商务代理
友谊又是很平常很平常的东西一个人它可以穷得没有垃圾但他有权在凡人世界拥有友谊啊!友谊啊友谊!
友谊属于心灵干净的人!友谊之树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