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______班级______姓名______学号______
一、完成下面的要求,比一比,看谁学得最扎实。(18分)
1.看拼音写词语,你一定会写得既正确又漂亮。(8分)
gēngyún tuísàng suōduǎn wēié
( ) ( )( ) ( )
róulìn hǔpò hàohàn wǔmèi
( ) ( )( ) ( )
2.请用“____”选出下面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伫立(zhùchù) 杂兴(xīngxìng) 逮捕(dàidǎi) 雄关隘口(yìài)
标识(shízhì) 解剖(pāopōu) 屏住呼吸(píngbǐng) 摸着门道(zháozhe)
3.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6分)
( )( )娇小 ( )之不( ) ( )()苗条
拥挤( )( ) ( )风( )浪 ( )( )不前
二、你能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吗?试试看。(8分)
1.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吗?(2分)
改为陈述句:
2.妈妈对小明说:“我今天下午去单位开会,放学以后就不去接你了。”(2分)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4分)
(1)今天的天气十分烦闷。
(2)济南的冬天是个美丽的地方。
三、多读多背,你的语文积累才会丰富。你注意多读多背了吗?(14分)
1.把下列语句补充完整。(5分)
(1)日长篱落无人过,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村庄儿女各当家。
(3)不要空想未来,_________________,不要怀恋过去。
(4)楚人_________________,誉之曰:“吾盾之坚,_________________。”
(5) 两者不肯相舍,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王维的《 》是首______诗,请你用正楷把它写下来。要注意行款整齐。(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分题:课外你还积累了这样的古诗吗?请选择你熟悉的一首写下来。你将得到5分的加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原文填空。(4分)
起春秋,历秦汉,及辽金,至元明,上下两千年。( ),( ),费尽移山心力,修筑此伟大工程。( ),聪明智慧,血汗辛勤,( )。
跨峻岭,穿荒原,( ),经绝壁,纵横十万里。望不断长龙烽垛,( ),犹如玉带明珠,( )。起伏奔腾,飞舞盘旋,太空遥见,( )。
四、阅读演练场。请你仔细阅读文章和题目,认真思考,然后回答。(20分)
(一)
这,也许特殊了一点,常人不容易理解。那么,你看见过笋的成长吗?你看见过被压在瓦砾和石块下面的一颗小草的生成吗?它为着向往阳光,为着达成它的生之意志,不管上面的石块如何重,石块与石块之间如何狭,它必定要曲曲折折地,但是顽强不屈地透到地面上来,它的根往土壤里钻,它的芽往地面上挺。这是-种不可抗的力,阻止它的石块,结果也被它掀翻。一粒种子的力量之大,如此如此。
没有一个人将小草叫做“大力士”,但是它的力量之大,的(却、确)是世界无比。这种力,是一般人看不见的生命力,只要生命存在,这种力就要显现,上面的石块,丝毫不足以阻挡,因为它是一种“长期抗战”的力,有弹性,能(屈、曲)能伸的力,有韧性,不达目的不止的力。
这种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有磨(炼、练)。生命开始的'一瞬间就带了斗争来的来草,才是坚韧的草,也只有这种草,才可以傲然地对那些玻璃棚中养育着的盆花(轰、哄)笑。
1.将括号里不正确的字画上“×”。(2分)
2.填空。(2分)
《野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文章写于____________时期。
3.文中哪四个动词体现了小草顽强不屈的生命力?(2分)
4.画线的句子告诉我们,这部分的文字上文写的是什么?(2分)
5.用课文中的话回答,什么样的种子“不会悲观和叹气”?(1分 )
6.结合本文写作背景,解释词语含义。(2分)
(1)“种子”和“野草”指的是____________
(2)“盆花”指的是____________
7.作者写下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是()。(1分)
A.说明世界上气力最大的是植物的种子。
B.以小草顽强的生命力鼓励人们坚持长期抗战。
C.赞扬野草生长的坚忍不拔,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的歌颂。
D.赞扬种子萌芽的巨大力量和野草生长的坚韧不拔。
(二)
我不能说这个故事是千真万确的,然而碑上的文字让我们看见了那一对夫妇的心。我走下索桥,满头大汗,不用说,我走得疲乏了,我的脚也开始发热。可是三百年前人们的心也给我带来温暖。那样的心,那种想帮助多数人、想跟多数人的心贴近、为了多数人甚至牺牲自己的伟大的心是不会死的,不管经过百年千载它都会发光,就像高尔基在一篇故事里所描写的"燃烧的心"那样。勇士丹柯挖出自己的心拿在手上,心在燃烧、发光,给人们带路。"何公何母"的心给每一个走过索桥的人添一些温暖,甚至在三百年以后的寒冷的冬天,我站在桥头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
索桥的故事自然不止这么一点,都江堰也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然而故事是讲不完的,谁要是到都江堰走一趟,谁要是在索桥上站片刻,他一定会得到比故事更美、更好的东西。
1.这篇文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的作品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2.索桥是那里的遗迹?(1分)
3.“这个故事”指的是什么故事?“一篇故事”又指什么故事?(2分)
4.在“寒冷的冬天”,“我”为什么“还会揭下帽子当团扇来扇”?(2分)
(三)好读书 (20分)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 );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 );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 );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 )。
③读书,自然不能只局限于课本,走出课本读书,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那才是真正惬意的事情。读书要有选择,只要有阅读兴趣,适合自己的年龄层次和品味的书,我们都可以找出来读。但读书并非一味看热闹,也不能因贪多而________________(多指大略地观察一下),囫囵吞枣。( )看了,( )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一旦真正读懂了一本或几本书,你就能真正体味到读书的欢愉和乐此不疲,你的修养、素质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④试想,在暖春的艳阳下,鸟儿鸣叫,百花飘香,你领略着自然的神奇,体味着人生的哲理,聆听着一位智慧老人的谆谆教导;在凉秋的灯下,________________ (周围环境非常安静,一点儿声响都没有),你坐在桌前读书,无数鲜活的形象走到你面前,与你交谈……这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⑤读书诱发了人的思绪,使想象超越时空;读书丰富了人的思想,如接触大智慧的老人; 读书开拓了人的精神世界,使人生更加美丽。
⑥书给予人们的实在太多,谁可不读书?
1.将下列词语填入第②段中。(文学书 科学书 哲学书 历史书)(4分)
2.在文中第③自然段的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2分 )
3.参照括号里的提示,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成语。(2分)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2分 )
乐此不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潜移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传蜀汉大将军关羽写过《戒子书》,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了短文后,再想想这句话中的三个分句各表达了什么意思?(3分 )
(1)“读书好”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读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好书”的意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心读第⑤自然段中画横线句子,仿写一句话。(2分)
读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家长认为读课外书会影响学习,你该怎样和他们沟通?至少用上一句读书名言。(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练笔场 (35分)
温馨提示:生活中处处充满笑声,在家庭、在学校、在公园……是因为玩得开心?是因为获得成功?是因为遇到喜事?还是因为赢得称赞……是你笑?是我笑?还是大家笑?请选择一件事情写下来。500字左右。
一、知识点罗列:
1、积累词语、语段
2、背诵古诗、名言
3、学会词语之间的正确搭配
4、会用修改符号修改句或段
5、写近义词、反义词
6、学会正确选择义项
7、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8、能抓住一种动物的特点,写一两句话
9、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10、学写环保宣传语
11、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1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二、重点和难点:
1、学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2、学会把句子写具体
3、体会修辞手法的作用
4、学会不同句式间的相互转换
三、实施措施:
梳理出每个单元的知识点,分单元出练习卷,对以上知识点通过基础训练或语段分析进行强化训练及巩固。
四、复习内容安排:
第一、二、三、四单元 安排4课时
写作指导 安排2课时
综合练习卷2张
复习课:第一单元
单元复习目标:
1、 学会31个词语,达到书写正确并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朗读4篇课文、一篇古文;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背诵2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3、 理解古文《勤读》,并知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
《燕子》
1、 主要内容:本文作者用非常优美的语言,写了春回大地,燕子从南方回归的美丽景象,抒发了“春光无限好”的积极情感。
2、 积累课内外描写春天的词语,如“:百花争艳、阳春三月、细雨蒙蒙、春光明媚等
3、 结合课文理解重点句子
(1) 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什么是“黄绿眉眼”)
(2) 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为什么要用上“赶集”一词?)
(3) 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哇!(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小燕子即将演奏的是什么曲子?)
4、 积累并背诵描写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外形“、轻快灵活“飞行”的段落。(第1节、第3节)体会“掠”字的作用
5、 仿写一种小动物,要抓住它的特点。
《小溪流的'歌》
1、主要内容:这篇童话故事,主要讲述了小溪流在奔向大海时面对困难和诱惑毫不动摇、无所畏惧、勇往直前。从而赞美了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2、结合课文区别词语“清亮”和“清脆”意思的不同。
清亮:形容小溪流本来的声音,侧重说明“十分响亮”。
清脆:形容小溪流在山谷里的回声,侧重说明“悦耳动听”。
3区别“漂浮”、“飘浮”和“飘拂”用法上的不同
4、 体会“跑、漂、游”三个动词的作用。
5、 重点体会:(1)小溪流唱着一首怎样的歌?(用词语概括)
活泼欢快、不知疲倦、勇往直前、乐观自信等
(2)能概括出小溪流的成长过程。
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6、根据要求写一段话:(见说写双通道)
《笋芽儿》
1、 主要内容:本课是一篇科学童话,讲的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笋芽儿冲破一切障碍,由竹笋生长为竹子的经过。启迪学生要勇于锻炼,冲破阻碍,茁壮成长。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撒娇、央求、爱抚
“暖烘烘”在文中不是指温度高,而是指小笋芽被小草的话感动了。
3、 理解课文内容
(1) 笋芽儿长成竹子经历了怎样的生长过程?又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春雨姑娘-----------雷公公-------------小草弟弟----------太阳公公
呼唤、滋润 呼唤 鼓励 照耀
苏醒萌芽 钻出地面 脱下笋壳 长成竹子
(2)“扭动身子”在文中前后意思的不同:前一句写出了笋芽儿的懒洋洋,后一句表现了笋芽儿摆脱束缚,勇敢向上。
4、积累词语并体会其作用,
象声词:使文章内容表达上生动与活泼。
沙沙沙、轰隆隆、叽叽喳喳、
笋芽儿破土而出的动词:具有儿童的特质,充满了童趣。
揉揉、扭动、钻
5、背诵课文最后三节
《勤读》
1、 能熟练地背诵,能用自己的话解释全文。
2、 准确解释:从、云、当、见、余、或、岁、苦渴无日
准确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现”的意思。
3、 文中“三余”具体指哪三余?说说你的三余又有哪些?
4、 搜集关于爱书、读书的名言。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爸爸和书》
1、主要内容:本文讲的是爸爸为了使“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在家里生活十分困难的情况下,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为“我”买书的事。
2、正音:“缠 ”是翘舌音,“珍宝似的”中的“似”是翘舌音。
3、理解重点句子
(1)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爸爸喊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的来之不易,所以视书为珍宝一般。)
(2)我仿佛觉得爸爸是含着热泪在说这番话的。
( 表现了在困境中的爸爸希望孩子成才的热切希望,以及面对懂事的孩子一份深深的感动。)
4、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综合练习1)
一、1、看拼音,写词语(5分)。
Xiūsètiānyáyuzhìwǔrǔjǔjué
()()()()()
2、在正确的读音下打“√”(5分)。
妖娆(jiāoyāo)矗立(chùzhí)媒体(móuméi)
汲取(xìjí)痴迷(zhīchī)
3、请你尝试写出以下两类成语各三个。(3分)
①写出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形容很专心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补充诗句(8分)。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浪淘沙》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是遮头是使风。《舟过安仁》
③草铺横野六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童》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5、根据所学内容填空(8分)。
①《草原》这是一篇写__________的文章,作者是现代作家________。这篇优美的文章可以用文中一句话“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蒙汉民族的深情厚谊。你曾经学过他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②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的你们每天都在编织美丽的故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个)本学期,你学过描写童年情趣,抒发童年情怀,留恋童年生活的故事或文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三个)
③《舟过安仁》的作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曾经还学过他的古诗是《》
6、仿写句子(4分)。
①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读书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既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时间如同清风,他能帮助我们驱散心头的愁云;时间如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如果请你选择一则珍惜时光的名言警句张贴在你的书桌上,你最想选哪一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要求写句子。(2分)
①许多鸟儿在树林里叫。(改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狼的本性不会改变。(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7分)
1、课内阅读(13分)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犯的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说:“犯了盗窃罪,是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样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国的大臣们听了,都得意洋洋地笑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晏子可丢尽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就只能结又小又苦的'枳,还不是因为水土不同吗?同样的道理,齐国人在齐国能安居乐业,好好地劳动,一到楚国,就做起盗贼来了,也许是两国的水土不同吧!”楚王听了,只好赔不是,说:“我原来想取笑大夫,没想到反倒让大夫取笑了。”
(1)这是齐王第三次侮辱晏子,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不多于10个字)
(2)在这场外交斗争中,晏子的表现很出色。他把“淮南”比作了______________,把“淮北”比作________________;把“橘”比作______________,把“枳”比作________________。言下之意是说________________。
(3)晏子不愧为一位杰出的“外交官”。你从他身上学到了什么?(不少于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课外阅读(14分)
溜冰的启示
从前,有一位体育老师教我们溜冰。
开始时我不知道技巧,总是跌倒。所以,他给我一把椅子,让我推着椅子溜。
果然此法甚妙,因椅子稳当,可以使我站在冰上如站在平地上一般,不再跌跤。而且,我可以推着它前行,来往自如。
我想椅子真是好!
于是,我一直推着椅子溜。
溜了大约一星期之久,有一天老师来到溜冰场,一看我还在那里推椅子呢!这回他走上冰来,一言不发,把椅子从我手中搬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