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搞笑
1)最近玩的张飞,因为发育好了挺多血,敌方死了两个,还有两个不知道在哪里。我先去小龙那里看一下没人,请求集合队友没过来。我就开打,打到一半,敌方夏侯淳路过,就把我杀了(T_T)
2)还是张飞,三分之二的血把敌方的满血牛魔杀到残血!本以为结束了他的生命,结果敌方的虞姬和妲己两个法师出现围殴我一个没有技能的肉(T_T)。小伙伴还问我你怎么老是被几个人追着打。。。
3)四黑,一个男生玩王昭君挺厉害的。对面有个达摩,两个人对战,达摩死了。【全部】王昭君:达摩捶你小胸胸
【全部】达摩:你走开
【全部】(敌方):你被丑拒了哈哈
【全部】达摩:吓洗我了
。。。。后来我们自动脑补那个男生娇羞状的样子,都打不下去了。。。。
4)有次敌方诸葛亮说你们谁敢动我妲己我不放过谁!
我方李白和射手说那保护好你的狐狸,反正我也是刚买的英雄来练手,输了没关系。于是两人全程不推塔净是追着狐狸打,她一出来就杀一出来就杀。
有点手痒也去杀了妲己一次,结果真的一直被诸葛亮追杀哈哈哈。
输赢不重要,阻止对方耍帅才是重点。
【王者荣耀其他资料】
无限时空中,时光的洪流汇聚于同一片大陆。机关术与魔道肆虐,让世界面目全非。英雄,那些熟知的名字,不可思议的聚集在一起。抛却了过往荣光,遵循野心与欲望,随心所欲寻求力量,乃至彼此追逐杀戮。
而在一个又一个传奇的背后,唤灵师的身影时隐时现,没错,他们,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生存或者毁灭,战争,似乎永无止境。
游戏正式服(安卓和IOS平台)已经出了几十位英雄,定期也会推出新的英雄,英雄定位可分为法师、战士、坦克、刺客、射手、辅助,不同的英雄拥有不同的属性和技能。每个英雄都有3个主动攻击技能和1个被动技能,在匹配模式下,玩家可以使用周免英雄、体验卡英雄和已经购买的英雄参加战斗。
战士,属于近战英雄,战士分为突进英雄、防御英雄、团控英雄等,防御性英雄的自带血量和防御都高,在游戏中可作为半肉半输出,团战时,可以吸收敌方英雄的伤害,又可以造成一定量的伤害。突进英雄一般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具有一定的位移技能,具有生存能力和攻击能力强的特点,此类英雄以攻击装和攻速装为主,团战时攻击敌方后排英雄或脆皮英雄。团控英雄一般具有团控的技能,偏向于防御英雄,团战时,冲入敌方人群中,用团控技能短暂性控制住敌方英雄,为己方英雄输出制造环境。主战士类英雄有吕布、曹操、赵云、孙悟空、花木兰、宫本武藏、露娜等。
战士
坦克,又称肉盾,属于防御类英雄,该类英雄通常具备生命值高、防御力强等特点,坦克类英雄在对战游戏中以吸收伤害,保护友军的英雄为主,一般以出防御装为主。坦克类英雄在战斗中可以限制敌方的后排,还可以挡在己方英雄的前排吸收伤害和控制。坦克类英雄有程咬金、牛魔、项羽、白起等。
【游戏评测】
《王者荣耀》是将端游MOBA在移动端上进行相应的还原呈现,打造了5v5王者峡谷和大乱斗模式,10人线上对抗,互拼操作技巧与团队配合,推塔、补兵、五杀、团战均可体验。玩家在王者峡谷可以三路争锋,还能打野夺龙等。另外,《王者荣耀》的战场就在移动端手机上,可以让玩家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只要想战,随时都能开黑打团,竞技对战更方便更快捷。
作为手机上的英雄对战游戏,《王者荣耀》同时具备多人实时竞技的5V5、3V3和1V1模式,能满足了不同玩家对战需求——其中,5V5大战还原了端游MOBA玩法,承载10名玩家共拼操作与配合。《王者荣耀》游戏中拥有诸多英雄人物,每一个都相应的特色,当玩家们操纵英雄们聚集在一起时,一场大战在所难免。
《王者荣耀》游戏手感流畅,简单易上手,画面的感觉也很好,更重要的是基本上所有英雄就可以用金币买,不用全部花人民币购买。游戏的节奏感和操纵感是一大亮点。弊端是移动英雄十分不容易控制,玩起来像格斗游戏不像moba。
“诸物之中,何物无相”,“诸物之中,不起无相”“何物最高”“人我最高”“何物最大”“法性最大”“郡王所赠,我已心领”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盖一间稳固的“自修室”,经过艰辛的认证,“佛道修行在心中”
“你们这些僧人中日不耕不作,受人民供奉。。什么是佛,居然没有人给我一个解释,”...“我虽不懂太多,可解你心中疑惑”“什么是佛”“见性是佛”“性在何处”“性在作用”“若作用时何处出现”“在胎为身,在世为人,,,在足奔行”
一个镜头:“达摩祖师从天竺走之前正在看的书,当书被合上后显现出的书名是《易经》”
“风吹铃动氨“我看是您的心在动吧”
“大师在做什么”“你们在做什么”“我们坐禅成佛”,,,“我磨瓦成镜”,“磨瓦怎能成镜”“既然瓦不能磨成镜,坐禅又怎能成佛呢”“怎样才能成佛”“从根本上修”“何为根本”“心为根本”
“污泥之中生出莲花,你们只可取妙莲之洁净,不可取污泥之浑浊”“污泥能生连,也是好泥土”“?,污泥也有可取之处啊?”
“你是手握成拳还是拳握成手”“。。。”“这个道理就等于是先有蛋还是先有鸡”“。。先有。。”“没有对错,两者都对,要视乎造化而定”
“我不明白,哼1“你最好先去找一个让你明白的人”“我看那个人就是你”“不是我,而是你自己”
“请问达摩大师,人死以后向何处去”“不知道”“哼!你也有不知道的。。。”“因为我还没有死”“。。。。。。”
“哦,我明白了,天竺僧人讲经不用口氨“不用口怎么讲话呢”“。。。。。。”
“我不杀生还有别人呢”“是啊,设身处地扪心想,谁可将刀割自身”
“。。。无施无受,一切皆空,对不对。。”达摩却给了他一巴掌,“你怎么打人呢”“你既然说一切皆空,那么何来痛苦”“。。。”达摩走后,此僧人跪地言谢。
“你跪了这么久了,究竟什么事埃。”“徒儿还是老不时做恶梦,请老师开解”“,,,你多年些经-文”“徒儿没少念啊,徒儿是诚心求悔的。。”“唉,念经时应心无所求”
“如你所说,梦中指示,你向南行,定能悟道。。。”
“徒儿舍不得师傅埃。”“将来你修行不在我之下,去吧。。”
你既然有断臂求法的决心,那又有何不可,先赐你法号:惠可
“我问他:身为僧人,你可知道你自己是谁吗”“他却回答不知道”“哦,他已经达到无我的境界了。。”“。。。。。。”
1、原人之心,皆具佛性。
2、汝问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
3、一切处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复如是。
4、除此心外终无别佛可得;离此心外觅菩提涅槃无有是处。
5、虚空但有名,亦无相貌;取不得、舍不得,是捉空不得。
6、前佛后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
7、佛无过患,众生颠倒,不觉不知自心是佛。
8、若知自心是佛,不应心外觅佛。佛不度佛,将心觅佛不识佛。
9、但是外觅佛者,尽是不识自心是佛。亦不得将佛礼佛,不得将心念佛。佛不诵经,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无持犯,亦不造善恶。
10、若欲觅佛,须是见性,见性即是佛。若不见性,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
11、念佛得因果,诵经得聪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报,觅佛终不得也。
12、若不识得自心,诵得闲文书,都无用处。
13、若要觅佛,直须见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无事无作人。若不见性,终日茫茫,向外驰求,觅佛元来不得。
14、虽无一物可得,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切须苦求,令心会解。
15、生死事大,不得空过,自诳无益。
16、故知有为之法,如梦幻等。若不急寻师,空过一生。
17、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师,终不明了。不因师悟者,万中希有。
18、若自己以缘会合,得圣人意,即不用参善知识。此即是生而知之,胜学也。若未悟解,须勤苦参学,因教方得悟。
19、若未悟了,不学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别皂白,妄言宣佛敕,谤佛忌法。
20、如斯等类,说法如雨,尽是魔说,即非佛说。
21、若见性即是佛,不见性即是众生。
22、即众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无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无佛可得,佛外无性可得。
23、有少法可得,是有为法,是因果、是受报、是轮回法,不免生死,何时得成佛道。
24、成佛须是见性。
25、若不见性,因果等语,是外道法。若是佛不习外道法。
26、佛是无业人,无因果,但有少法可得,尽是谤佛,凭何得成。但有住着一心一能一解一见,佛都不许。
27、佛无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净。
28、诸法无修无证,无因无果。
29、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恶,佛不精进,佛不懈怠,佛是无作人。但有住着心,见佛即不许也。
30、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见此义,一切时中,一切处处,皆是不了本心。
31、若不见性,一切时中拟作无作想,是大罪人,是痴人,落无记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恶。
32、若拟修无作法,先须见性,然后息缘虑。若不见性得成佛道,无有是处。
33、有人拨无因果,炽然作恶业,妄言本空,作恶无过;如此之,堕无间黑暗地狱,永无出期。若是智人,不应作如是解。
34、本心常现前。
35、既若不别,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
36、此心从无始旷大劫来,与如今不别;未曾有生死,不生不灭。
37、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好不恶,不来不去;亦无是非、亦无男女相、亦无僧俗老少、无 圣无凡;亦无佛、亦无众生、亦无修证、亦无因果、亦无筋力、亦无相貌;犹如虚空,取不得、舍不得,山河石壁不能为碍;出没往来,自在神通;透五蕴山,渡生 死河;一切业拘此法身不得。
38、此心微妙难见,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见。
39、名虽不同,体即是一。
40、一切时中但有语言道断,即是自心。
41、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2、色无尽是自心,心识善能分别一切,乃至施为运用,皆是智慧。
43、心无形相,智慧亦无尽。故云如来色无尽,智慧亦复然。
44、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诸佛心。
4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无定实,幻无定相。是无常法,但不取相,合它圣意。
46、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禅之一字,非凡圣所测。
47、若不见本性,即非禅也。假使说得千经万论,若不见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
48、道本无言,言说是妄。
49、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哮而未曾哮,终日闻而未曾闻,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终日住而未曾住。
50、恶业即得苦报,善业即有善报。
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偈曰:
吾本来此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