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名言警句 > 论语关于战争的名言 正文

论语关于战争的名言

时间:2025-05-04 13:54:57

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2、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3、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4、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5、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呻吟语.卷上》

6、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7、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8、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9、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0、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11、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15、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16、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17、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语

1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19、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20、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2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22、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2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4、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25、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27、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2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29、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30、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31、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3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3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34、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3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3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3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3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39、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4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4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2、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43、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45、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46、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孟郊

4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48、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49、知耻近乎勇。——《中庸》

5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5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5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53、读书本意在元元。——陆游

5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5、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56、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57、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58、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59、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6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61、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2、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6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64、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65、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66、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67、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6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69、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7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7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72、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7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74、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75、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7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77、学不可以已。——《荀子》

7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7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8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8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8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85、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8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87、好学而不贰。——《左传》

8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论语》的读书笔记1

《论语》的编辑者不止一个人,有千千万万的人。

《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被世人视为至理。它以极具典范意义的语言。《论语》中所记循循善诱的教诲之言或启发论辩,侃侃而谈其中不少对话场景栩栩如生,生动传神。书中不仅有关于他的仪态举止的静态描写,而且有关他的个性气质的传神刻画。

《论语》成功描写了一些孔门弟子的形象。如:子路的率直鲁莽,子贡的聪颖善变,颜回的温雅贤良,都称得上个性鲜明,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还让我知道了,孔子是个十分守礼节,连颜回死后,他都还守着礼节,不肯把车子卖掉,可见孔子多么深明大义啊!

《论语》是国学经典,涉及到人们生活诸多方面,如:如何从政,如何塑造正人君子,如何教育弟子,如何与人交往,堪称中国传统智慧的源泉和宝库,千百年来一直指导着人们修身养性,治国安邦。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精论,富有哲理的名言名句,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历史展现。

让我们慢慢的开始背《经典》,从底做起,知道古人的思想,从世代相传的经典中,学习到人生的哲理,丰富自己的人生!

《论语》的读书笔记2

作为当今的父母大多认为,子女的教育是自我最大的课题。我也不能脱俗,总期望自我的女儿能欢乐健康地长大,总怕自我没有教育好她。女儿11岁了,开始构成自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了。我不想把我的强加给她,所以,我买了一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丛书,期望她会从中有所启发。《论语》是十本之一,也是她认真阅读的第一本。

我以前没有系统地读过《论语》,和女儿一齐读时才发现,我许多为人处世的原则原先都能够在书中找到依据。我很遗憾,以前没有认真的阅读过《论语》,更期望女儿能够从中有所“悟”,如愿的话,女儿会从中大获裨益的。

孔子的学习观,我十分欣赏。他提倡学习不仅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很一致的。如今的孩子,不仅仅要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学习,注重本事和人际交往的培养。而这些,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用一句句精辟的经典格言告诉了我们应当怎样去做。

我不认为女儿学了“见贤思齐”就能立志成为圣人,学了“事父母,必竭其力”就能极孝,学了“学而时习之”就能学会学习,她的领悟需要时间,阅读《论语》只是对她的思想道德的一个启蒙。

《论语》的读书笔记3

孔子,伟大的儒家学派创始人,创作了一部有关于礼仪方面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叫《论语》。

在这本书中,有有关于尽孝的内容,学习方面的内容,礼貌方面的内容,从各个方面来让我们懂得礼仪,去学习书中的知识。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 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事父母能竭其力“这句话,讲了什么是孝,自己的父母都希望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自己父母教育我们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 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 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

论语告诉了我们很多的道理,只有用心去体会,我们才能够做到孔子对我们的`要求,才能做一个真正讲礼仪的人!

《论语》的读书笔记4

《论语》是孔子说的名言大全,句句引人深思。比如说“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深入浅出,使我们不仅仅知道了句义,还明白了: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罔;只思考,不学习,就会落入深渊。

记得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学校举行过古诗诵读比赛。那时,老师只让我们背《论语》中的部分片段,没要求查意思,我背的虽然流利,可要让我解释,我还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学而不思则罔”吧。

《论语》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每句都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现在我读《论语》,还有许多字不认识,比如说“軏”、“輗”等等。通过查字典,我不仅认识了这些生字,还明白了它的意思,真是一举多得啊!

但有些句子,我还是不怎么明白,它们都太深奥了。如果有时间,我一定好好查一查,直到弄懂为止。

孔子是一个好学的人、谦虚的人、对学问一直追求的人。我觉得,他说的话,他做的事,一直围绕着“学习”和“虚心”。他收了那么多学生,却还向老子求学,可见他真的是把学习当成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情了。正像他说的那样:“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孔子,是我的榜样!

《论语》,伴随我成长!

《论语》的读书笔记5

“半部《论语》平天下!”孔子那睿智闪光的语言光照古今!后世的文人墨客、平常百姓受其深远的影响也不胜枚举!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话的道理是: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这不正是君子的品德吗?孔子说的这句深刻而又蕴含哲理的话,告诉(用词不准,建议改为:不外乎告诫)人们修养是如此的重要。修养好像花儿在寂静中开放,成功的果子在光明里结实。

因为司令部在集合开会时,他总会第一个到,然后走到地图前,用手指着敌人应在什么地方出现,我军现在在哪?如何挡住敌人的去路,而将他们一网打尽?他在那似乎总是在自言自语,到会的人都说他什么都不懂,却在那自言自语一定是发疯了。

华西列夫斯基听到大家的非议后并没有生气,依旧在那里想着大事……开会时让他发言,他一会说这儿,一会说那儿,云里雾里,在坐开会的人都听得稀里糊涂,斯大林来回踱着步子慢条斯理地说道:“坐下吧,我亲爱的华西列夫斯基同志,你不要说了,还是让我来说吧!”斯大林把战争形势分析得头头是道,让人听了不由得心服口服。

1、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2、富贵未必可重,贫贱未必可轻。 —— 王符

3、虚荣是一件无聊的骗人的东西;得到它的人,未必有什么功德,失去它的人,也未必有什么过失。 —— 莎士比亚

4、有结果未必是成功,但是没有结果一定是失败。 —— 马云

5、多谢你,换了别人,未必会这么坦白,他们总把一干个一万个罪名加诸对方身上,以便证实他们不是负心人。 —— 亦舒

6、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曾国藩

7、讲话气势汹汹,未必就是言之有理 —— 萨迪

8、有信心未必会赢,没信心一定会输! 成功不是必然的,但努力是必需的! —— 刘德华

9、我喜欢真实。生活里是有真实的时候的。比如说爱情到来的时候,强烈的生命的感觉,写诗的时候也是这样。而平常的生活就乌里乌涂的,就那么过;你说是你在过也行,是别人在过也行。而梦里却是剥掉一切假像的,那是直接触及你生命的真实。所以对于我来说,真实未必在现实里,梦往往是最值得信赖的,它不说谎。 —— 顾城

10、喜欢吃红烧肉的厨师,未必能调理出符合顾客口味的红烧肉。我的长处在于,能了解到用户的口味,跳出游戏去抓住用户千变万化的感觉。 —— 陈天桥

11、躬耕本是英豪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 陆游

12、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 —— 曹操

13、一个人是无法抵挡所有事情的,有时候一朵白云的阴影,小鸟轻松的街走白云。小鸟可以做到,我未必能做到。你能做到的,我未必能做到。 —— 几米

14、有人说,理想是理想,未必能实行。我以为理想必能实行,不能实行的是梦想。 —— 宫崎滔天

15、我要告诉你,语文教师不是只给学生讲书的。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的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只要三言两语,不必罗罗嗦嗦,能使他们开窍就行。老师经常这样做,学生读书看书的能力自然会提高。教的虽是一篇一篇的课文,目的却在于使学生善于读其他的书。看书读书是每个人一辈子的事。 —— 叶圣陶

16、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鲁迅

17、年龄是个自然历程里不能超越的事实,就像饮食男女,像死亡。有时,这种年辈意识比阶级意识更鲜明。随你政见、学说或趣味如何相同,年辈的老少总替你隐隐分了界限,仿佛瓷器上的裂纹,平时一点没有什么,一旦受着震动,这条裂纹先扩大成裂缝。……无论如何,这些学生一方面盲目得可怜,一方面眼光准确得可怕。他们的赞美,未必尽然,有时竟上人家的当;但他们的毁骂,那简直至公至确,等于世界末日的“最后审判”,毫无上诉重审的余地。……古代中国人瞧不起蛮夷,近代西洋人瞧不起东方人,上司瞧不起下属——不,下属瞧不起上司,全没有学生要瞧不起先生时那样利害。他们的美德是公道,不是慈悲。他们不肯原谅,也许因为他们自己不需要人原谅,不知道也需要人原谅。 —— 钱钟书

18、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在吵架的时候,先开口的未必占上风,后闭口才算胜利。 —— 钱钟书

19、报行政野心的人是最靠不住的,捧他上台,自己未必有多大好处;仿佛洋车夫辛辛苦苦把坐车人拉到了饭店,依然拖着空车自吃西风,别想着跟他进去吃。 —— 钱钟书

20、西村林外起炊烟,南浦桥边系钓船。乐岁家家俱自得,桃源未必是神仙。 —— 陆游

21、在我最失望的时候,我想过放弃,但我很快又继续。慢慢地,我开始怀疑自己。她对你没有反应,未必是因为她迟钝,也有可能是她跟本就不喜欢你。到最后终于明白,有些事是不能勉强的,而我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放弃。 —— 王家卫

22、其实所谓1224、1225,就是现实生活里的平安夜。每年到了那个晚上,很多人都会特别需要多一点温暖。虽然那天晚上,我自己没有得到,但是无所谓了。我终于明白,那个机械人不回答,未必是因为迟钝,或者是她不喜欢你,很有可能是她已经心有所属。 —— 王家卫

23、玉楼春 红梅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末?不知酝藉几多时,但见包藏无限意。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看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 李清照

24、路人未必信此语,强为买符禳新春。 —— 苏轼

25、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  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  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  尽醉无复辞,偃卧有芳荪。彼哉晋楚富,此道未必存。 —— 柳宗元

26、虞美人亭下桃花盛开,作长短句咏之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树。洛阳城里又东风。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入空巷。心情虽在只吟诗。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技。 —— 陈与义

27、太伯仲雍,王德之仁。行施百世,断发文身。伯夷叔齐,古之遗贤。让国不用,饿殂首山。智哉山甫,相彼宣王。何用杜伯,累我圣贤。齐桓之霸,赖得仲父。后任竖刁,虫流出户。晏子平仲,积德兼仁。与世沈德,未必思命。仲尼之世,主国为君。随制饮酒,扬波使官。 —— 曹操

28、我们和十个人相交,未必有两三位可以成为朋友;从书中所得到的友谊温情,比例却比较高。—— 李霁野

29、纵辔江皋送夕晖,谁家井臼映荆扉。隔篱犬吠窥人过,满箔蚕饥待叶归。世态十年看烂熟,家山万里梦依稀。躬耕本是英雄事,老死南阳未必非。 —— 陆游

30、最近在星洲当地报纸上,阅读到这麽一则记载∶某外籍人士,以研究及整理的方法,将有史以来的国际历史检读一番。他认为数千年来,祗有二百五六十天是天下太平的,其馀的日子,都在战争中过去。人类随之而陷於战祸的灾难而不得安乐,是可以想见的了。实在说来,这二百五六十天,也未必有真正的太平,小型的斗争杀 [P168] 害,还不是到处都是,祗是没有被记入历史版中而已。世界上,各式不同的苦难很多,战争只是一类,所以人类常在耽心、忧闷、苦恼中过日子,难得有真正的平安。 —— 印顺导师

31、久住人间岂自期,断砧残角助凄悲。征行忽入夜来梦,意气尚如年少时。绝塞但惊天似水,流年不记鬓成丝。此身死去诗犹在,未必无人麤见知。 —— 陆游

32、水调歌头白发三千丈,双鬓不胜垂。人间忧喜如梦,老矣更何之。蘧玉行年过了,未必如今俱是,五十九年非。拟把彭殇梦,分付与痴儿。君莫羡,客起舞,寿琼◇。此生但愿,长遣猿鹤共追随。金印借令如斗,富贵那能长久,不饮竟何为。莫问蓬莱路,从古少人知。 —— 周紫芝

33、红酥肯放琼苞碎。探著南枝开遍未。不知酝藉几多香,但见包藏无限意。 道人憔悴春窗底。闷损阑干愁不倚。要来小酌便来休,未必明朝风不起。 —— 李清照

34、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 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夫物以 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 竹,白眼于莲花者。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 以唁之。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刮削露节目,拂拭生辉光。玄斑状狸首,素质如截肪。虽充悦目玩,终乏周身防。华彩诚可爱,生理苦已伤。方知自残者,为有好文章。 —— 白居易

35、心宽体胖,体胖了心未必宽。 —— 刘震云

36、离婚一次,有可能是因为碰到的人未必适合;离婚两次,他可能运气真的很不好;可是到第三次,我通常就说,那已经变成一个习惯,和辞职一样。 —— 曹启泰

37、我未必稳操胜算,却始终以诚处世。我未必马到成功,却不忘心中真理。我当与天下正直之士并肩而立,知其是而拥护之,知其非而离弃之。 —— 林肯

38、但不管怎么说,这些历史论证可以对西方过往的现代性提出质疑,但如何解决现代性创立的价值未必具有普遍性,依然是一个理论难题。毕竟现代社会的文明在自由民主的理念之下存在与发展,人们必须在这些普遍价值上达成共识,才能构建共同社会。 —— 陈晓明

39、事实上一种理论的边缘界线可能也是模糊的,一种理论与另一种学说之间未必就是那么壁垒森严,不可越雷池一步。各种理论为了保持住自己在思想史上的一席之地,总是各执一隅而互相排斥,而它们实际上可沟通的地方并不少。今天我们可以在更加全面而综合的平台上,对解构主义作出恰当的评价,并且找出在今天依然有活力的那些见解、策略和方法。 —— 陈晓明

40、大势好未必你好,大势不好未必你不好。 —— 马云

41、从项目上来讲,你更像是一个慈善,不像是一个商业行为,但是我觉得,刚好我又相反,慈善必须以商业的计划执行,以商业的形式执行,慈善才能走得久走得长。所以我问你第一家店投资是什么,投资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你是很好的宣传人员,定位很漂亮,很清晰,但是我没有听到一个具体的计划,我看到太多的人跟我讲养老院孤儿院,最后都没有成功,原因是缺乏商业实施的计划,要持续地做,那必须有一个商业计划的支撑。从收入来讲,我有一个建议,你这个收入未必一定从1800、2000块钱收入,我觉得很多是赞助,有的人希望我的父母好一点,希望其他父母也好一点的话,我可能多付,这是未来的趋势,而且很多机构可能赞助。最重要一点,我在你的项目里没有看到商业计划的.严肃。 —— 马云

42、因为观众不断在往前走,所以你不能原地不动。大家都说观众只希望看我导的喜剧。我觉得未必,观众其实没有要求,你拍什么,我就看什么。观众只要求好看。同一个观众会有不同需要,他可以喜欢周星驰,也喜欢《拯救大兵瑞恩》。 —— 冯小刚

43、有信心未必会赢,没信心却一定会输。 —— 刘德华

44、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 鲁迅

45、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便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 谢觉哉

46、时势为天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于行之美恶。 —— 庄子

47、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 —— 佚名

48、好问,是好的。……如果自己不想,只随口问,即能得到正确答复,也未必受到大益。所以学问二字,问放在学的下面。 —— 谢觉哉

49、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 —— 《论语》

50、蝌蚪身上确实有很多我的影子,这可能也是我自己心里的想法。这种想法很偏激,文学哪里都有,未必回到乡下文学就离你近。在都市高楼大厦写字楼里照样产生文学,这是写蝌蚪一个人的感受,跟他的出生和经历有关系。假如一个从小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有很多作品的文学灵感也是产生在豪华的大厦里。 —— 莫言

51、写小说写的过程已经字斟句酌,写出来还要反复修改,有时因艺术的需要也不能太直露。你要塑造人物,有时人物是虚伪的,你让他满口实话这个人物就不对。但是真正的如果要看出我想表达的东西,还是要看小说,我在访谈当中很多话未必能马上说出来,但小说会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把我想说的话曲曲折折表现出来。 —— 莫言

52、这不是学术争论,而是学术造假的问题。在中国现在的情况下,学术造假的问题学术界内部未必能解决,往往是解决不了,所以才要有舆论监督。 —— 方舟子

53、我的世界太过安静,静得可以听见自己心跳的声音。心房的血液慢慢流回心室,如此这般的轮回。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也失去了自己的。傻气的人,喜欢给心,也许会被人骗,却未必能得到别人的。你以为我刀枪不入,我以为你百毒不侵。 —— 席慕容

54、上联:也许似乎大概是;下联:然而未必不见得。 —— 周立波

55、人生就像一场舞会,教会你最初舞步的人却未必能陪你走到散场。 —— 张爱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