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一个想要成才的人是不能远离社会这个群体的,就像一棵大树,不能远离森林。——《生命的林子》
3、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4、如果你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一点帮助吧!——《爱之链》
5、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最重要的能源。——苏霍姆林斯基
6、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三字经》
7、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
8、学与问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在学中问,在问中学,才能求得真知。——《学与问》
9、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0、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高尔基
1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12、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
14、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15、在科学上面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16、人的大脑和肢体一样,多用则灵,不用则废。——茅以升
17、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孙子》
18、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三字经》
1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
2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21、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2、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23、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说勤奋》
24、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
25、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2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7、闪光的东西并不都是金子,动听的语言并不都是好话。——莎士比亚
28、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吕氏春秋》
29、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难免有崎岖和坎坷,但只要有厄运打不垮的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30、机会来的时候像闪电一样短促,完全靠你不假思索地去利用。——巴尔扎克
3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2、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鲁迅
33、存心要干凶恶残酷的坏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伊索
34、许多人对待机会,一如孩童在海滩那样:他们让小手握满了沙子,然后让沙粒掉下,一粒接一粒,直到全部落光。——托马思·莫尔
3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36、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37、读一本好书,就是在和高尚的人在谈话。——歌德
38、才华是刀刃,辛苦是磨刀石,很锋利的刀刃,若日久不用石磨,也会生锈,成为废物。——老舍
39、慈善的行为比金钱更能解除别人的痛苦。你爱别人,别人就会爱你;你帮助别人,别人就会帮助你;你待他情同手足,他对你就会亲如兄弟。——卢梭
40、害怕危险的心理比危险本身还要可怕一百倍。——《鲁滨逊飘流记》
41、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培根
42、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书。——鲁迅
4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孔子
44、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观察与实验中得来。——伽利略
45、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爱迪生
46、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巴金
47、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
48、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的理想。——《“滴水穿石”的启示》
49、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蜜,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有限了。
50、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51、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巴金
52、机会是每个人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已碰到它。——达尔文
53、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融四岁,能让梨,悌于长,宜先知。——《三字经》
54、不教一日闲过。——齐白石
55、合抱之木,生于毫木;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6、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57、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58、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
59、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竺可桢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了而时常温习,不也喜悦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都要多次反省自己:为别人出主意做事,是否忠实?交友是否守信?老师传授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译文】孔子说:“君子吃不追求饱足,住不追求安逸,做事灵敏,言谈谨慎,时时改正自己错误,就算好学了。”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译文】孔子说:“不怕没人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6、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译文】孔子说:“灵敏又好学,向比自己学问差人请教时,不觉得没面子,所以称为‘文’。”
7、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有所建树,四十岁不遇事困惑,五十理解什么是天命,六十明辨是非,七十随心所欲,不超过规矩。”
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知识时,能有新收获,就可以做老师了。”
9、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译文】孔子说:“君子团结群众而不互相勾结,小人互相勾结而不团结群众。”
10、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文】孔子说:“读书不深入思考,越学越糊涂;思考不读书,就危险。”
1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种态度是明智。”
12、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
13、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译文】孔子说季氏:“他用天子舞蹈阵容在自己宗庙里舞蹈,这样事可以容忍,什么事不能容忍?”
1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译文】孔子说:“《关雎》这篇诗,主题快乐却不放荡,忧愁却不悲伤。”
15、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孔子说:“以前事不要再评说了,做完事不要再议论了,过去了就不要再追咎。”
16、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孔子说:“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17、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孔子说:“君子通晓道义,小人通晓私利。”
1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
【译文】孔子说:“见到贤人,要向他看齐;见到不贤人,要反省自己。”
19、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译文】孔子说:“朽木无法雕琢,粪土墙壁无法粉刷,我能拿他怎样?”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4、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6、智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论语》
7、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14、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5、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7、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18、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20、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1、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22、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
23、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25、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正直)、友谅(诚信)、友多闻(见多识广),益矣;友便辟(性情暴躁,惯走邪道)、友善柔(过份优柔寡断或和颜悦色骗人)、友便佞(心怀鬼胎。谄媚),损矣。——孔子《论语》
26、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7、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29、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30、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31、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3、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3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孔子《论语》
35、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3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3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40、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41、小不忍,则乱大谋。——孔子《论语》
42、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孔子《论语》
43、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孔子《论语》
4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丘《论语》
4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论语》
46、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论语》
4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
48、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孔子《论语》
49、“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孔子《论语》
50、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孔子《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