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
1、勇者不顾身,忠者不念家。明·郎瑛《七修类稿·罗良》
2、克敌在勇,全胜在谋。《明通鉴·太祖语》
3、勇斗则生,不勇则死。《六韬·虎韬·必出》
4、挟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回之气。蔡锷《〈曾胡治兵录〉序及按语》
5、勇而好问必胜,智而好谋必成。《孔子家语·六本》
6、猛虎之势夺于一扑,三军之气作于一鼓。明·田艺蘅《玉笔零音》
7、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8、成事在胆。清·叶燮《原诗》
9、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梁谨传》
10一人拼命,万夫难当。元·关汉卿《关大王单刀赴会》
11遇事无难易,而能于敢为。宋·欧阳修《尹师鲁墓志铭》
12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宋·苏轼《策划二十二》
13勇气是一种拯救力量。[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
14、若是怕狼,就别进森林。[前苏联]高尔基《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15、怕就别说,说了就别怕。阿拉伯谚语
16、勇士在战场上逞能,懦夫在家里逞威。俄国谚语
17、敢上南天门,就可摘星星。中国谚语
18、人不怕死,阎王也怕。中国谚语
勇敢的事实论据
少年罗炳辉胆识过人
曾任我军高级将领,不幸英年早逝的罗炳辉,在少年时代就担识过人。在他12岁时,当地有一个有势力的.恶习霸论诈罗家。罗炳辉与恶霸评理。恶霸小看眼前这个毛孩子,极为蛮横地说:“老子在这片地方,比谁都要高跳三尺!”罗炳辉针锋相对:“三尺算什么!老子长大要飞起来,把你这样坏蛋杀个精光!”父亲慌忙要出借钱消灾。罗炳辉阻拦说:“拿钱塞狗洞,还不如跟他打官司。”恶霸令打手行凶,罗炳辉在乡邻保护下,逃出山庄,请亲戚写状纸,历数恶霸罪行,到衙门击鼓鸣冤。升堂时,官吏惊愕:“十二岁的娃娃好大胆!”经过恶霸花钱贿赂,官司打了个平手。
罗炳辉成了轰动一时的人数。人们都说:“这穷娃子吃了雷公胆!”
富兰克林勇捉雷电
谁都知道雷电会打死人。可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非但不避雷电,而且要把雷电抓住。1752年,在美国波士顿,富兰克林选择在一个雷雨季节放风筝,他制作风筝也与众不同,在风筝的顶端安装一根尖尖的铁针,在放风筝绳子的末端拴着一把铁钥匙。风筝上天后,雷鸣闪电,风雨大作。他紧紧握着风筝绳子末端的铁钥匙,全然不顾被雷电击中的危险。当头顶上闪电的时候,他感到手发麻。他高兴极了,他意识到这是天电的电流通过湿绳和铁钥匙传到手上,他兴奋地高喊:“我抓住了天电!”他立即把铁钥匙和莱顿瓶连接起来,结果莱顿瓶蓄了大量的电。这种电同样可以点燃酒精,可以做“摩擦起电”的电所做的一切实验。
富兰克林勇敢的实验,为电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樊哙勇闯皇宫见刘邦
刘邦做了皇帝以后,摆起圣上的威风。有一次身不适,就传旨谁也不许去见他。一连好些日子,身居深宫不见大臣。文武百官为朝中大事焦急,但谁也不敢进宫见驾。随刘邦打江山的樊哙,见刘邦闭宫不出,甚是恼火,就一头闯进宫中,一直闯到皇帝床前。高声批评刘邦:夺天下时何等英雄气概,如今天下到手反而精神不振,有病不见大臣,置国事不顾,整日和太监待在深宫。可不要忘记当年秦始皇病死时,宦官赵高矫诏杀害公子与文武大臣,祸乱天下的历史教训。
刘邦听完樊哙的数落,立即翻身起床,召见群臣,商议国事。
作家唐七公子小说经典语录
1、 科技进步了,社会发展了,东方卫视的“莱卡我型我秀”和“加油!好男儿”标志着我们国家现在也进入男色时代了。继70年代末邓小平同志成功带领我们实现了科学技术对于生产力的转化之后,我们的媒体也成功带领帅小伙们实现了生殖力对于升值力的转化。如今,长得帅不仅能当饭吃了,还能拉动内需促进国民经济增长了。但是我们也不能骄傲,相对于日本这种把牛郎事业发展成一国文化的国家来说,我们国家还太逊色,在这方面对于帅小伙的开发还很不够,还有很大进步空间,还需要继续努力,迎头赶上。
2、 我妈教育我,人生不是什么一生只有一场戏的大舞台,它是一个一个小舞台,鳞次栉比,罗列紧密。一生为人,得登场无数次,退场无数次,或者是在自己的故事,或者是在别人的故事。不管是谁的故事,只要轮到你登场,就得给我登得精彩,要是轮到你退场,也得给我退得漂亮。
3、 我抬头望了一回房梁,一派谦和道、“若到时候是你来生,我倒很乐意出这一份力。”
4、 那统率上古神族的青丘女帝,是否还能记得,昔日他为她摘下,指尖一串佛铃之花?
5、 有些人想得太多,做得就少,而一心做事的人,想法往往比较单纯。
6、 她坐在水阁之上,一塘的荷叶,一塘的风,塘边有不知名的老树,苍翠中漫过晕黄,是熟透的颜彩,就像从画中走出来。
7、 梦一场她起弦风雅 奏一段白头韶华 雪纷纷下葬了千层塔 似镜中月华他不知真假
8、 其实天下女人皆同此心,但求独一无二,不求倾国倾城。
9、 凤九一愣、“胡说,我哪里有这么重!”
10、 他每次都知道我是在装哭,乐得陪我一起装罢了,对他来讲,我还晓得惹他生气才代表我有活力,他才能够放心,要是哪天我连惹他生气都没兴致了,那才是让他担心。
11、 风月里的计谋不算计谋,情趣罢了。风月里的情趣也不算情趣,计谋罢了。经过一番情伤后,我以为甚有理。堪堪彼时,却并未悟到其中三味。
12、 假如一个人脸上带着面具,名字必然也要带上面具,否则就失去了把脸藏起来的意义
13、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涌泉之恩无以为报,九州的规矩是,无以为报时我们一般以身相许。
14、 我久久沉浸于那支青花悬想不能自拔,觉得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支有灵魂的舞。小时候师父教导我每一门艺术都有灵魂,艺没有灵魂,艺术却有灵魂。问我从这句话里参透了什么,我想半天,觉得触类旁通,那就是美没有灵魂,美术才有灵魂,决定以后要往美术老师这条路上发展,并且坚持到底百折不回。师父送给我八个字、“学海无涯,回头是岸。”
15、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想着,假如我有一个心上人,我要把我的愉悦和快乐全部弹给他听,把我的悲伤和难过全部哭给他听。
16、 那一刹那,似乎雨中飘来清冷梅香,盈满狐裘,盈满衣袖,多半是记忆中难以磨灭的幻觉。因那时也是这样一个雨天,天上的无根水像珠子一样砸下来,我在生命流逝之时看到撑着六十四骨油纸伞的男子向我走来,走在卫国的大雨中,他将伞微微抬高一些,血水模糊我的眼睛,看不清他的容颜。我常想那是临死的幻影,至今也不明白事实是否如我所想。
17、 “容垣他其实也晓得莺哥身体好,还给她穿那么多,裹得像个粽子,要是有刺客,怎么使刀?指望她圆滚滚地滚过去把刺客压死吗?”
18、 别人都看不到你的软弱,他们会以为你只是只傲慢的孔雀。
19、 你有没有爱过一个人。你有没有恨过一个人。
20、 要做一件事,自己都不相信自己会做到,又如何能做到。
作家唐七公子爱情经典语录
1、 若终归无缘,却为何要让你我今生相见,一眼万年?
2、 你看这高耸入云的大山,站在山顶一看,这世间一切都渺小至斯,不会令你心胸瞬时博大起来吗?不会令你觉得小儿女情伤不过是天边的浮云,一挥手便可抹去吗?
3、 凤九有一个连白浅都比不上的优点。白浅是一遇上琢磨不透的事,不琢磨透不完事,她则是全凭本能行事。她觉得自己的优点最大的其实并不是厨艺,司命夸奖她执着时是真执着,放手时是真潇洒,她一向也觉得自己的行事对得起这个名号。
4、 这个颜色不大好看,但很实用,譬如你哪天被人砍了一刀,血浸出来,也看不出那是一滩血,只以为你撞翻了水罐子,将水洒在身上了。看不出来你受伤,你着紧的人自然便不会忧心了,你的仇人自然也不能因砍到了你而痛快了。
5、 你只道我放手放得潇洒,却不知这潇洒背后多少心酸苦楚。离镜,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疼痛堂而皇之挂在脸上的,即便没挂在脸上,那痛却是一分也不少的。
6、 “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内啡肽、苯基乙胺、脑下垂体后叶荷尔蒙,我认为爱情由这些东西组成,被这些东西操控显然很愚蠢。”
7、 爱恨若成信仰,便失去本身意义。信仰令人入魔,当心中开出黑色的花,那些纠结的花盏遮挡住一切光明,那便是末日,这样的人会毁掉自己。
8、 那一世,千顷瑶池,芙蕖灼灼,他挚爱的女子当着他的面,决绝地,跳下了九重垒土的诛仙台。
9、 未曾身临绝境,真是不知道爱究竟是什么样的东西。它可以让你那么温暖,也可以让你那么锋利,可以让你那么宽容,也可以让你那么自私。
10、 半夜里睡得朦胧,仿佛有人双手搂了我,在耳边长叹、“我一贯晓得你的脾气,却没料到你那般决绝,前尘往事你忘了便忘了,我既望着你记起,又望着你永不再记起……”
11、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疼痛堂而皇之挂在脸上的,即便没挂在脸上,那痛却是一分也不少的。
12、 帝君沉默了半晌、“我认为你关注的重点应该是我的手,不是你的体重。”
13、 回来的时候,正瞧见息泽神君在帮橘诺包伤口。其实我觉得橘诺的伤一点都不严重,但息泽神君包得那么慎重,突然就让我有点难过。那个时候,觉得好像自己就是阿兰若,但是又很可怜她,想着如果是她看到这一幕一定比我更难过,而我难过是因为看到女孩子被好好呵护该是什么样。我看不起橘诺一点小伤也装得什么似的,但又很羡慕她……帝君,为什么我尤其需要他的时候,他都恰好不在呢?
14、 像是一棵树,拼命把自己从土里拔出来,想去找另一棵树,可怎么也找不到,又不晓得怎么再将自己种回去,能够感觉树根已经开始枯萎,慢慢枯竭直到叶子,说不定就要死了
15、 愁怀难遣,何需急遣;浮生多态,天命定之;忧愁畏怖,自有尽时。
16、 其实,我们的前缘,仅仅是,我曾经那样地喜欢过你。
17、 应该珍惜的那些,我都放进了回忆中,而失去了我对他的心意,难道不该是他的损失吗?此时难过的,应该是他啊。
18、 既然有缘分就当好好珍惜,误会能少则少。我从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想向老天爷讨一点点缘分都讨不着,你不晓得缘分是多么艰难的事。
19、 他手指撑着额头、“那你告诉我,阿拂,为什么人会害怕呢?”
20、 她想,他们曾经离得那样近,他却没有看到她。其实东华有什么错呢,他从不知道她是青丘的凤九,从不知道她喜欢他,也从不知道她为了得到他付出了怎样的努力。只是他们之间没有缘分。所谓爱,并不是努力就能得到的东西,她尽了这么多的力还是没有得到,已经能够死心。虽然他们注定没有什么缘分,但她可以再没有遗憾了。
21、 紫衣神君悠闲地立在花树下,嘴里含着半个糖狐狸,垂头摆弄着手上的一个花环,察觉她开了房门,瞧了她一会儿,将编好的花环伸向她,抬了抬下巴、“来。”
22、 两千年的执念,不过换一场素来无缘。
23、 可见有健忘症的女人,他们的记忆力通常是十分可怕的。因为能记住的东西实在不多,所以弥足珍贵。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一定不愿意轻易放弃这些好不容易才记住的东西。
24、 一世长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多好的兆头,可哪有那么容易。
25、 三月草长,四月莺飞,浩浩东海之外,十里桃林千层锦绣花开。
26、 他皱眉、“你也不是怕苦,怎么每次……”
27、 他猛抬头,望了我半晌,神情依然平淡,缓缓道、“我想要的?我想要的至始至终不过一个你罢了。”
28、 孤的王后善妒,收下你很容易,王后却会不高兴,你说孤是该让你不高兴呢,还是让孤的王后不高兴呢? 王后的心意便是孤的心意。
29、 爱这种东西,有时候,会让人变得非常卑微。
30、 “男人大多如此,爱上的姑娘再要强,也不过是个姑娘,总还是希望免她受惊受苦,要亲眼看着她衣食丰足快乐无忧才能安心。”
31、 编织了太多美梦,终有一日会忍不住将自己困于其中,这是人之贪欲,我虽不是为自己,却也有不可言说的祈望,执著存在于心。
32、 没有,一个字也没有,她对你,已别无所求。
33、 所以,这须臾几十年的爱恨恩怨,不过一场天劫。
34、 我从他身边挪开一点,道、“过去之事之所以美好就在于它已成为过去,往事我们就让他如烟飘散,来,我们还是来研究一下更为重要的现实之事吧。”
35、 可我们的喜欢没有在一个维度里度过,从来都是错位的。
36、 “离别很难过吧” “有什么好难过的,总有一天还能再见到的。” “但是,下次再见的话,就不再是用这样的心意看着他了。”
37、 夜华,我放过你,你也放过我,我们从此,两不相欠罢。
38、 凤九想了片刻、“虽然我也不是那么娇气,遇到危险时没有人救我我就活不下来,但我希望遇到一个我有危险就会来救我的人,救了我不会把我随手抛下的人,我痛的时候会安慰我的人。”
39、 三百多年后,再仔细将这些前事回忆一番,竟有一些恍惚不实之感。这也是三百年来,她头一回这么细致地回想这一段令人神伤的往事,才明白情绪是一种依附细节之物。一些事,若细想,就不是那么回事,若不细想,不就是那么回事。
40、 年轻人整天挂在嘴边动不动就要轰轰烈烈的爱情,抵不过公园里白发苍苍的老爷爷老太太一个简单的并肩而行。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改革政治。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赏
本文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第1段: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第2段:从“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平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第3段: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情色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第4段: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第5段: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组织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
总结:⑴详略得当,重点突出。⑵叙议结合,因事说理。⑶前后呼应,结构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