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2、量力而知攻。
3、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4、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5、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6、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7、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8、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9、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10、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11、知子莫若父。
12、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13、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14、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5、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16、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7、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18、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19、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20、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21、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22、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23、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24、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25、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26、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27、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28、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29、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30、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父善教子者,教子孩提。 ——林 逋
鞭管之下,有贤士乎? ——方孝儒
大多数人当父母很久以后才不是孩子。 ——佚 名
难道做父母的到头来只能作为一个旁观者,任凭子女自行其事,不予劝阻,不加指导吗?不,生活并不那么简单。我们做父母的担负着悉心指导子女这一极其复杂而又细微的重任,不应该力图我们的个性去影响孩子或把我们的愿望强加于他们。 ——甘地夫人
宠子未有不骄,骄子未有不败。 ——吴楚才
个性的造就由婴孩时开始,一直继续到老死。 ——艾子林娜·罗斯福
如果你担心年轻的一代会变成什么,答案是他们会继续成长,并且开始担忧更年轻的一代。 ——罗杰·艾伦
开明教育是使人们的思维成为一种能够自由发挥的令人愉快的场所。——佚 名
父母可以有自己的理想,但干涉孩子各自的理想,就等于不承认孩子的人格。青少年不良行为的种子,最初就是从这里萌芽的。——池田大作
青年出于对父母的爱和尊重,有时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愿望和爱好,放弃自己所选择的,也许有着特殊兴趣和才能的领域,而去屈从父母或保护人的愿望。这种痛苦的选择往往足以压抑他们的`热情和对人生的乐趣。这对社会来说是在已经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又增添了一个消极因素,而不是增加一份生气勃勃的力量。——甘地夫人
父慈于?家有败子。 —— 宋 祁
教育是让孩子们对知识渴求,而不是让知识追逐孩子们。——佚 名
尊重孩子的人格,孩子便学会尊重人。在家里,要从小就把孩子当作独立的社会人来养育。这样培育出来的孩子,走上社会变能够成为独立的社会人,并具有“后生可畏”的劲头。——池田大作
1.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2.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3.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4. 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5.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6. 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7.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8. 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9.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10.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11. 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12.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13. 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14.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15. 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16.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17. 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18.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19. 量力而知攻。
20.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21.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22.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23.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24.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25. 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26.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27.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28. 知子莫若父。
29.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30. 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