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左宗棠名言
1、奇书已聚五千卷,此墨足支三十年。
2、身无半文,心忧天下;破书万卷,神交故人。
3、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4、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5、学如才识,不日进,则日退。
6、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7、学问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8、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扩展阅读:
左宗棠与乞丐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由于才能出众,再加上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等一系列功绩,因此被清朝政府所看重,而当时有一句俗话就反映左宗棠在清朝政府的地位之高: 中国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慈禧太后更是器重左宗棠。
功勋卓越、被朝廷器重,再加上湖南人天生倔强的个性,因此左宗棠很是自负,很少把谁放在眼里,可是就是这样自负的左宗棠,却两次在一个乞丐面前低下了头。
第一次是左宗棠出征新疆的时候,当时的左宗棠下定决心,一定要收复新疆,因此抬着棺材出征。而就在刚出城的时候,左宗棠却意外地停了下来。他看到了一个乞丐摆着一盘残局,左宗棠对象棋很有研究,而且很少碰到对手。而让他停下来的原因是这个乞丐竟然挂着一个天下第一局的招牌,于是左宗棠来到了这个乞丐面前,很快就破了残局。左宗棠扯下了天下第一局的招牌,然后带着大军出发了。
经过几年的交战,左宗棠终于收复新疆,大胜而归,可是就在左宗棠班师回朝后的不久,却又意外地碰到了那个天下第一局的乞丐。左宗棠很是生气,上前就要扯下天下第一局的招牌,可是这时候乞丐却抬头说话了:大人,何不再下一局,让我输得心服口服?左宗棠一听,也来了兴趣,于是又开始和乞丐下棋了。可是让左宗棠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他竟然很快就输了。左宗棠不服,又连下三局,可是都以左宗棠的大败而告终,左宗棠这才知道自己棋艺远远不是这个乞丐的对手,可是左宗棠很奇怪,为什么会在出征前赢了乞丐呢?
乞丐笑着说道: 前次左将军行将出征,重任在肩,老朽恐挫公锐气,且对弈时也多有暗示棋场如战场,风云多变,遇到险境,须有信心方能扭转战局,转败为胜。今日左将军得胜归来,未免有些心高气傲,挫您锐气,是恐您骄傲自满、得意忘形,这于国于民不利,因此老朽也就不能让您了左宗棠听后,甚是惭愧,当即鞠躬拜谢老人,感慨道:先生不仅棋艺高超,而且深谙为人处世之道,可以终身为师矣!
又过了10多年,左宗棠又在闲逛的.时候,再次碰到了这个乞丐,而这时候的左宗棠已经是闻名天下的重臣了,当时人们都以曾左并称曾国藩和左宗棠。可是左宗棠对曾国藩却不以为然,虽然曾国藩多次帮过左宗棠。
左宗棠和乞丐聊了半天后,问道:先生知道曾左吗?乞丐说道: 那是天下人对曾大人和左大人的尊称呀!
左宗棠接着问道: 为什么人们都说曾左而不说左曾呢?
乞丐沉思了一会儿说道: 那是因为曾公眼里有左公,而左公眼中无曾公!
左宗棠听了乞丐的话,不禁一阵惭愧,原来自己的自大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可是自己依然像一个井底之蛙一样。
而从那以后,左宗棠一改往日自负的毛病,虚心向别人学习,而这个乞丐也被左宗棠接到了府上做幕僚,时时提醒自己切不可自负自大。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曾国藩出生于晚清一个地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入塾读书。8岁能读四书、诵五经,14岁能读《周礼》《史记》文选。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
太平天国运动时,曾国藩组建湘军,力挽狂澜,经过多年鏖战后攻灭太平天国。曾国藩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曾国藩的崛起,对清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曾国藩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翻译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
(1)聪明外露者德薄,词华太盛者福浅。
(2)人该省事,不该怕事。人该脱俗,不可矫俗。不该顺时,不可趋时。
(3)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易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
(4)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
(5)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6)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7)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8)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9)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10)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11)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2)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13)太柔则靡,太刚则折;刚自柔出,柔能克刚。
(14)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5)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6)脚踏实地,不敢一毫欺人。
(17)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1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19)兵为民之卫,民无兵不固。
(20)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21)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
(22)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3)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2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25)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26)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27)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28)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29)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30)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左宗棠将领(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署名今亮,谥文襄,湖南湘阴人,清朝大臣,著名湘军将领。一生亲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率军平定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中国历史事件。
左宗棠将领少时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竟因此成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后破格敕赐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著有《楚军营制》,其奏稿、文牍等辑为《左文襄公全集》。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1866年8月19日 (农历七月初十),左宗棠将领在福建设立清政府规模最大的新式造船厂。
光绪十一年(1885年),左宗棠将领在福州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追赠太傅,谥号“文襄”,并入祀昭忠祠、贤良祠。
一、好便宜者,不可与之交财。多狐疑者,不可与之谋事。
名言点评:好贪便宜者,和他交财必然会造成不愉快。多疑的人,无法和他一起做事,因为合作最重要的就是彼此坦诚,互相猜忌是无法合作的。
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千卷,神交古人。
名言点评:这是左宗棠将领的述志联。上联可以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相媲美。下联表达向古之仁人志士看齐的志趣,“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读书是为摆脱庸俗,与往圣先贤神交。
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名言点评:这是左宗棠将领的一副
下联意思是看问题要高瞻远瞩,做人应低调处世,做事要留有余地。“择高处立”,才能高瞻远瞩;“就平处坐”,才能消灾远祸;“向宽处行”,才能畅行无阻。
李嘉诚最喜欢的一幅对联,挂于其办公室。
四、穷困潦倒之时,不被人欺;飞黄腾达之日,不被人嫉。
名言点评:“不被人欺”指的是人在逆境中,困窘时要保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不能接受别人的`羞辱;“不被人嫉”指的是在顺境中,发达时要保持低调,谦和待人,不要遭人嫉恨。
五、能受天磨真铁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名言点评:大丈夫要越挫越勇,不向困难低头,不轻言放弃;不做一个烂好人,做个有才华的,能有所作为的人,既使被周围的一部分人嫉恨也勇往直前,当仁不让。
六、万有不齐天地事,一无可寄古今情。
名言点评:天地间的事形形色色,都有存在的理由。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古往今来,万事成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独怆然而涕下!
七、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读已见书,如逢故人。
名言点评:读书就是和古人为友,好书常读常新。
八、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一切均从简省,断不可浪用。此惜福之道,保家之道也。
名言点评:节俭是修身持家之道。奢侈逸豫多亡身,勤俭节约自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