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2、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3、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4、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5、 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
6、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7、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8、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
9、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10、 返照乱流明,寒空千嶂净。
11、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2、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13、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
14、 绿荷多少夕阳中。知为阿谁凝恨、背西风 阿谁;何人。
15、 落时西风时候,人共青山都瘦。
16、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7、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18、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19、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20、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21、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22、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23、 秋宵月色胜春宵,万里霜天静寂寥。
24、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25、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26、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27、 山抹微云,天粘衰草,画声断谯门。
28、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9、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知春色嗾人狂。
30、 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31、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32、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33、 宿雨朝来歇,空山秋气清。
34、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35、 虽然寒霜降临,可青松爷爷还穿着碧绿碧绿的长袍,显得更加苍翠。花园里,菊花争芳斗艳,红的如火,粉的似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柿子树上的叶子全都落了,可黄澄澄的柿子还挂在枝头,像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橘黄灯笼,红彤彤的海棠树把树枝都压弯了。
36、 秋天的湖面波光粼粼,一阵微风拂过,湖畔长长的柳条飘洒在湖面上,溅起点点水花,火泛起层层波纹。
37、 秋雨像淘气的小孩从瓦片上滑下来。
38、 一片火红的高粱骄傲地昂着头,好像喝醉了酒,涨红了脸。
39、 金秋季节,满山遍野的枫林红了,好像一片火海。
40、 秋高气爽,蓝蓝的天像擦拭得一尘不染的玻璃,绵绵的云朵雪白雪白,如奶汁一般。
41、 秋姑娘在苹果树上荡秋千,她像对苹果树施了魔法,把苹果变得又大又红,远远望去,就像片片玉树林挂满了红彤彤的宝石,真惹人喜爱。
42、 秋天到了,天空一碧如洗,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
43、 一棵棵枫树成了一顶顶大红伞,红彤彤的枫叶在枝头欢快地打着转,发出“沙沙“的响声。
44、 秋收时节,天特别高,特别蓝,云朵格外白柔娴静,阳光格外明媚和煦,风也显得格外轻漫清香。
45、 秋天,大部分树叶都渐渐变黄了,有的已经枯落下来了,唯有枫叶红了下来,火红火红的,为秋天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啊!
47、 秋天的`湖面波光粼粼,一阵微风拂过,湖畔长长的柳条飘洒在湖面上,溅起点点水花,火泛起层层波纹。
48、 秋天的来临,也让小草换上了黄色的衣裳。这时的小草虽然已不像春天的那个嫩娃娃了,也不像夏天那个穿着绿色衣服的小伙子,但小草依然挺立着,风儿轻轻一吹,它们便把身体扭向一边,以优美的舞姿博得人们的赞赏。
49、 秋天的天空里,团团白云像弹好的羊毛,慢慢地飘浮着。
50、 秋天的田野,一片金黄,好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地毯。
天水碧,染就一江秋色
染就:染成。
宋·周密《闻鹊喜·吴山观涛》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宋·张炎《清平乐》
万壑泉声松外去,数行秋色雁边来
壑(音同“贺”):山谷。
元·萨都刺《梦登高山得诗二首》
秋风吹白波,秋雨呜败荷。平湖三十里,过客感秋多
败荷:残荷。
元·萨都刺《过高邮射阳湖杂咏九首》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残霞:晚霞。寒鸦:天寒归林的`乌鸦。飞鸿:大雁。
元·白朴《天净沙·秋》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清·王士祯《江上》
山色浅深随夕照,江流日夜变秋声
变秋声:江流随着夏去秋来而改变声响。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萧瑟:寂寞萧条的样子。燎栗:凄凉。若在远行:好象人在远行之中。
战国楚·宋玉《九辩》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汉·刘彻《秋风辞》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三国魏·曹丕《燕歌行》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榈庭:榈巷庭院。
晋·陶渊明《酬刘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迢迢:形容夜长。亭亭:远貌。
晋·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芙蓉露下落,杨柳月中疏
芙蓉:荷花。
南朝齐·萧悫《秋思》
寒城一以眺,平楚正苍然
寒城:寒意已侵城关。眺:远望。平楚:平野。苍然:草木茂盛的样子。两句写初秋之景。
南朝齐·谢朓《宣城郡内登望》
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
亭皋:水边平地。木叶:树叶。陇首:山名,在今陕西、甘肃之间。
南朝梁·柳浑《捣衣诗》
草低金城雾,木下玉门风
草低:衰草枯萎。木下:树叶落下。金城:古郡名,在今甘肃榆中与青海西宁之间。玉门: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两句写西北寒秋之景。
南朝梁·范云《别诗》
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秋声:秋天西风作,草木零落,多肃杀之声。
北周·庾信《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维:语助词,无义。序:时节。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骛:鸟名,野鸭。齐飞:落霞从天而下,孤骛由下而上,高下齐飞。一色:秋水碧而连天,长空蓝而映水,形成一色。
唐·王勃《秋日登洪府膝王阁饯别序》
1、秋天,白日里你掩饰自己的伤感,痛苦,让我们享受你的美,让我们感到幸福,而夜里,你释放出你真正的情感,偷偷哭泣,凄风苦雨还在无情地折磨你,拍打你。人们却不理会。
2、秋日凄凄,百卉具腓秋天风凄凄,百花都凋蔽。——《诗经·小雅·四月》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4、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
5、有人爱春天,那是因为她花如海,柳如烟;有人爱夏天,那是因为她生机勃勃,绿如墨染;有人爱冬天,那是因为她冰封雪漫,气象万千。而我对秋天独有钟情,衷心赞美。
6、白露滋园菊,秋风落槐南。——谢惠连《捣衣》
7、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8、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9、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10、一阵秋风吹过,山坡红了,那是火红的枫叶;湖水清了,清的可以见底,可以照人,宛如明镜;山菊花开了,那样绚丽、那样娇艳,真是别具风姿。还有那沉甸甸的玉米、黄橙橙的柿子、红艳艳的苹果。
11、树树秋声,山山寒色。
12、秋天是美的画意,情的诉说,漂亮极了。蔚蓝色的'天幕,在阳光照射下,那紫边镶金的彩云,夹着如雪的棉朵,在空中飘荡。似峰峦叠障的群山;如草原上滚动的羊群;似牧场里追逐的奔马……
13、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宋玉《九辩》
14、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杜牧《秋夕》
15、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16、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
17、秋是喧闹的,也只有在这个季节才能尽情地品尝每一份收获的喜悦。
18、秋天是甘美的酒,秋天是壮丽的诗,秋天是动人的歌。如果说日月轮回的四季是一幕跌宕起伏的戏剧,那么秋天就是戏剧的高潮。
19、秋天来临,天气一天比一天凉爽,仿佛在告诉人们夏天已经过去,秋天开始。阵阵秋风的到来,树木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叶子的颜色也在不断变化,渐渐地变成红色,然后,开始落叶。
20、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21、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
22、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