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高尔基
2、自以为聪明的人,往往是没有好下场的,世界上最聪明的人是老实的人,因为只有老实人才能经得起事实和历史的考验
3、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4、诚实的人必须对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诚——爱默生
5、诚实和勤勉,应该成为你永久的伴侣。——富兰克林
6、诚实人说的`话,像他的抵押品那样可靠。——塞万提斯
7、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艾琳·卡瑟
8、君子改过,小人饰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邵雍《迷悟吟》
9、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陈毅
10、诚实是一个人得以保持的最高尚的东西——乔臾
11、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德莱塞
12、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13、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14、诚信乃是一种和谐,正如健康、和善与神一样。——毕达哥拉斯
15、工作上的信用是最好的财富。没有信用积累的青年,非成为失败者不可——池田大作
16、道德确实不是指导人们如何使自己幸福的教条,而是指导人们如何配享有幸福的学说。——康德,德国哲学家
17、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18、诚实者既不怕光明,也不怕黑暗。——高尔基
19、诚实是智慧之书的第一章——杰弗逊
20、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21、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
2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23、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4、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25、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6、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
27、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才是长久之策。——约翰·雷
28、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29、诚信为人之本——鲁迅
30、诚信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福科
31、民无信不立——孔子
32、没有诚实何来尊严——西塞罗
33、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谟》
34、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准南子》
35、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36、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鲁 迅
37、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38、人在智慧上应当是明豁的,道德上应该是清白的,身体上应该是清洁的。——契诃夫
39、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40、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惠能
41、微小的知识使人骄傲,丰富的知识使人谦逊。——达芬奇
42、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汉·韩婴《韩诗外传》
43、说谎话的人所得到的,就只即使觉说直话也没有人相信——伊索
44、如果道德败坏了,趣味也必然会堕落。——狄德罗
4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孟子
46、守信的人是最快乐的,诚实是最天真的。——鲁 迅
47、失足,你可能马上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富兰克林
48、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49、生命的短促,只有美德能将它留传到遥远的后世。——莎士比亚
50、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海涅
51、少说空话,多做工作,扎扎实实,埋头苦干。
52、善良——这是天才者的伟大品质之一。——安格尔
53、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54、如果习惯于说空话,最可敬的人也会失掉尊严。——格言
55、我们应该顺其自然,立在真实上,求得人生的光明,不可陷入勉强、虚伪的境界,把真正人生都归幻灭。——李大钊
56、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裴多菲
57、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国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礼。——卢梭
58、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富兰克林
59、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拉罗什富科
60、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资治通鉴》
61、意志薄弱的人,一定不会诚实——拉罗什夫利
62、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63、要立心做大事,不要立心做大官。——孙中山
64、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65、虚伪的真诚,比魔鬼更可怕——泰戈尔
66、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67、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68、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69、我愿证明,凡是行为善良与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担当患难。——贝多芬
70、我要求别人诚实,我自己就得诚实。——陀思妥耶夫斯基
71、以实待人,非惟益人,益已尤人——杨筒
72、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73、一言之美,贵于千金——葛洪
74、要我们买他的诚实,这种人出售的是他的名誉——沃夫格
7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康德《持久和平》
76、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司马光
77、不须犯一口说,不须着一意念,只凭真真诚诚行将去,久则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吕坤
78、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
79、自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宋·杨时《河南程氏粹言·论学篇》
8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
81、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82、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礼记》
1、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论语•子路>
2、 遵守诺言就象保卫你的荣誉一样。——(法)巴尔扎克
3、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4、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司马光
5、 可终身而守约,不可斯须而失信。——唐•张弧<素履子•履信>
6、 信用既是无形的力量,也是无形的财富。——(日)松下幸之助
7、 祸莫大于无信。——傅玄
8、 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中)冯玉祥
9、 推诚而不欺,守认而不疑。——林逋
10、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1、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杨泉
12、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冯梦龙
13、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
14、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15、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荀子
16、 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莎士比亚
17、 信是立身之本,恕乃接物之要。——王永彬
18、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大仲马
19、 失去了信用的人,就再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了。——绪儒斯
20、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左丘明<左传>
21、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论语•为政>
22、 小信诚则大信立。——韩非子
23、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 —— 韩非子
24、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 子贡
25、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 荀况
26、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 管仲
27、 惟诚可以破天下之伪,惟实可以破天下之虚。——薛瑄
28、 人背信则名不达。——刘向
29、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程颐
30、 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颐、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王充
31、 不信不立,不诚不行。——晁说之
32、 内不欺已,外不欺人。——弘一大师
33、 生命不可能从谎言中开出灿烂的鲜花。 ——海涅
34、 言不信者,行不果。 ——墨子
35、 诚实是力量的一种象征,它显示着一个人的.高度自重和内心的安全感与尊严感。 ——艾琳•卡瑟
36、 民无信不立。 ——孔子
37、 人类最不道德处,是不诚实与怯懦。 ——高尔基
38、 没有诚实何来尊严。 ——西塞罗
39、 当信用消失的时候,肉体就没有生命。 ——大仲马
40、 真话说一半常是弥天大谎。 ——富兰克林
41、 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 ——拉罗什富科
42、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 ——莎士比亚
43、 诚实是人生的命脉,是一切价值的根基。 ——德莱
44、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45、 欺人只能一时,而诚信都是长久之策。 ——约翰•雷
46、 信用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 ——池田大作
47、 我宁愿以诚挚获得一百名敌人的攻击,也不愿以伪善获得十个朋友的赞扬。 ——裴多菲
48、 诚实的人从来讨厌虚伪的人,而虚伪的人却常常以诚实的面目出现。 ——斯宾诺莎
49、 没有诚信,何来尊严? ——西塞罗
50、 信用是难得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51、 如果要别人诚信,首先要自己诚信。——莎士比亚
52、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司马迁<史记•季布栾市列传>
53、 失去信用是一个人的最大损失。——约•克拉克
54、 失掉信用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已经死了。——(英)哈伯特
55、 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畅泉
56、 信用难得易失。费10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57、 推人以诚,则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58、 守信用胜过有名气。——(美)罗斯福
59、 上不信,则无以使下;下不信,则无以事上,信之为道大矣。——吴兢
60、 信用就像一面镜子,只要有了裂缝就不能像原来那样连成一片。——(瑞士)阿米尔
61、 一个人严守诺言,比守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优秀的
1、法莫如显,而术不欲见。
2、虚则知实之情,静则知动者正。
3、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4、故去喜去恶,虚心以为道舍。
5、君无见其所欲。
6、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
7、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邀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
8、群臣见素,则大君不蔽矣。
9、是故去智而有明,去贤而有功,去勇而有强。
10、见而不见,闻而不闻,知而不知。
11、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12、 倒言反事以尝所疑。
13、 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14、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5、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16、 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
17、使杀生之机,夺予之要在大臣,如是者侵。
18、爱多者则法不立,威寡者则下侵上。
19、爱臣太亲,必威其身;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20、人主无威而重在左右。
21、佯爱人,不得复憎也;佯憎人,不得复爱也。
22、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
2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溪,材非长也,位高也。
24、世有不可得,事有不可成。
25、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
26、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27、故势不便,非所以逞能也。
28、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29、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
30、去其智,绝其能,下不能意。
31、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
32、私行胜,则少公功。
33、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34、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35、圣人之道,去智去巧。智巧不去,难以为常。
36、巧为輗,拙为鸢。
37、且夫物众而智寡,寡不胜众,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38、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
39、因可势,求易道。
40、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
41、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
42、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
43、去甚去泰,身乃无害。
44、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45、 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
46、恬淡有趋舍之义,平安知祸福之计。
47、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48、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49、太山不立好恶,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小助,故能成其富。
50、夫物者有所宜,才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
51、道私者乱,道法者治不吹毛而求小疵。
52、胜而不骄,败而不怨。
53、人主之道,静退以为宝。
54、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55、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56、欲速则不达。
57、长袖善舞,多钱善贾。
58、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
59、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60、明主立可为之赏,设可避之罚。盲者处平而不遇深溪,愚者守静而不陷险危。如此,则上下之恩结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