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律己,做文明人:走一路,阳光陪你每一步。一起来看看关于文明的黑板报,仅供大家参考!谢谢!
“富裕并不带来文明,而文明产生财富。”比彻的这句名言也许正激励着我们时时刻刻把文明礼仪记在心中。
中华民族是文明礼仪之邦,古代礼仪的第一条就是谦让。朱熹曾说:“让者,礼之始也。”“孔融让梨”的事例我们早就听说,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把大梨子让给哥哥和大人吃,而自己年纪小,就吃小梨子。这让我们学会了孔融那种谦让的品质。
我们当今社会,也宣传文明礼仪,但要做到人人文明,还得从我做起。
现在新加坡等国家公共场所使用的“禁止随地吐痰”、“禁止随地扔垃圾”等标识都是用中文书写的,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据当地人反映,这是因为在公共场所地上的一些口香糖、痰迹、垃圾杂物等大多都是中国游客在游玩时不注意小节、不讲卫生造成的,所以,这些标识都使用中文书写。作为一个中国人,难道不为自己的行为羞耻吗?
在德国的街道旁通常设有2个形状相同的公用电话亭,分别标注着“女士专用电话亭”和“男士专用电话亭”。一次打电话的人都为男士,只见男士专用电话亭旁有序地站着一排男士,却没有一个男士到女士专用电话亭去打电话。也许,我们会认为这些男士太傻,但这就是德国人的文明素质。
而我们常常遇到的一些事情反差太大。如公共汽车上并不拥挤,但仍然有些不自觉的乘客会把车上的“残疾人专座”、“孕妇儿童专座”等座位抢占一空。愿这种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越来越少。
有人曾说:“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钱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是彻彻底底的失败,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
所以,文明还要从我做起,文明就是素质的前沿,谁拥有了文明,谁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财富。
作文二、《呼唤文明》
教室的门原来被漆得油光发亮,门面光滑如镜,而如今却锈迹斑斑、伤痕累累。
“碰!”关着的门被一只有力的脚踹开了,上面留下了一个灰色的脚印,门来回震荡着,门上的漆也随之掉落下来。“嗖!”一位同学大声喊道:“小李飞刀!”一把飞刀狠狠地扎在门上,他得意地拔掉飞刀。没走几步,他便来个转身飞射。不过,这一次却没扎住,他气冲冲地拾起飞刀并狠狠地在门上划了两道口子,解气地走了。两个同学追逐,一个先跑进教室,随手关上门并用身子顶住,另一个学生就用脚疯狂地跺门,咚、咚、咚……之后,教室的门上又多了几道野蛮的脚印,门板上的缝隙也更宽了……
就这样,一扇漂亮的门便成了大家的“发泄”对象和练飞镖的靶子。可是同学们也尝到了的苦头。冬天到了,一股股寒风从那门窟窿里吹进教室,同学们一个个缩着脖子并发出哆嗦的声音,就像当初门被虐待时发出的声音一样。此时此刻,我仿佛听到了门在向我诉说,诉说着自己的无奈与伤心,诉说着自己对文明的呼唤。
是的,教室之门其实就是知识之门,更是培养一个人的素养之门。然而它却遭到同学的无情摧残。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扇门,而且这扇门上最显眼的部分就是上面应该有着“文明”两个字。可是一些学生却表现出了不文明的一面,在逐步地毁坏着自己内心的那扇门——心灵之门。一点点地将自己心灵之门上的“文明”两个字给丢弃,真的让人心寒呀!
如果说人生是一座花园,善良是百花之仙,宽容是百草之长,那文明就是一条潺潺的小溪,它流遍花园,滋润万物。有了文明,人生的花园才多姿多彩,灵动美丽。同学们,就让我们修整我们的心灵之门吧,希望我们都能够将“文明”两字时刻记在心上,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文明的人!
作文三、《文明与我同行》
我家住在群山环绕,风景优美的五莲县,从小我就深深爱着这个地方。
可是,无论多美的地方都有一些不文明之处,有些人随地吐痰、乱贴小广告、酒后驾驶、乱闯红灯……
生活在美丽的山城,你怎么可以漠视那尽情飞舞的果皮纸屑而不伸出双手?你怎么忍心让洁白的墙壁,留下串串脚印,还发出幸灾乐祸的笑声呢?你怎么能让可恶的香烟在美丽的家园里烟雾缭绕,怎么能在公众面前上演刀光剑影、插队哄抢,怎么可以乱闯红灯,全然不顾人身安危呢?难道你没有察觉到他人眼神中那一丝担心、那一屡责备?美丽的家园不仅仅只需要别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举止呀!
“文明与我们同行,我们与文明同行……”文明在渗透我们的山城、渗透我们的建设的同时,也正渗透进我们的生活,并渐渐融入我们的心灵,融入我们的血脉!
说到文明,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就是文明礼仪的.体现么?
文明其实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我们的身边,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弱幼病残孕让个坐,不乱扔垃圾,不讲脏话,不做破坏公共财务的事,遇到朋友打个招呼,帮助有困难的人等等,只要我们平时处处做好自己的事情,尽量多做好事,不给别人增加烦恼,那么在我们身边的不文明的行为就会慢慢消失。讲文明,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自身的修养,为建设文明山城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携手共同建设一个文明五莲,打造魅力山城吧!
关于文明的好语句
1、 为人如土,秉奉献之性,集大众,传礼仪文明!为人如木,蕴正直之形,尽己责,达诚信人生!为人如水,修上善之德,纳百川,立华夏和美!
2、 微笑是文明的语言,礼仪是文明的镜子,诚信是文明的亮点,低碳是文明的色彩,爱心是文明的力量,和谐是文明的盛装,正气是文明的新风。
3、 诵经典,创佳作,享受一种真情;讲诚信,学礼孝,传递一种文明;树新风,扬正气,体会一种高尚;志高远,展宏图,追寻一种梦想!
4、 谁言成功难,只要肯登攀。脚下万里路,勤者自当先。盛世兴国学,人人读经典。时代扬正气,美德天下传。神州歌一曲,锦绣中华赞!
5、 正视不足,为自知之人。正派做事,为公平之人。正大处世,为清白之人。正徳明礼,为恭谦之人。正行施善,为心慈之人。正气强身,为文明之人。
6、 一举一动树立文明形象,一点一滴凝聚和谐力量;一言一行誓当文明公民,一生一世报答党的恩情;一笔一画绘写美好生活,一心一意建设盛世中国!
7、 积善积德点滴事,中华美德是首歌。百代歌唱进行曲,永远唱不完的歌。文明重建音重谐,人品贵德家贵和。德艺双馨竞风采,德志双修道德歌。
8、 四库全书,文化典籍;温故知新,学而常思;尊师敬长,入孝出悌;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行有余力,乐助邻里;至诚之道,博厚崇礼;匡扶正义,修身律己!
9、 感恩是功课,一生认真做,文明是行动,携手追彩虹,尽孝是责任,奉献情义深,自律是前途,天地任我书,助人是理想,快乐更无疆。
10、 创绿环保,创美家园;创倡低碳,创节能源;创行礼仪,创建文明;创先争优,创出成绩;创正新风,创造和谐;创扬国学,创新博学;创富生活,创强中国!
11、 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首要就是修身律己!良心、孝心、责任心、事业心,心心相印;爱己、爱人、爱家、爱国、爱地球,相亲相爱。修身律己,做文明人。
12、 文明是和平鸽,漂洋过海,传递世界和平的信息;文明是纽带,刚柔相济,让中华儿女心与心相连;文明是路灯,散发光明,指明我们前进的方向。
13、 读春秋青史,而知兴替;吟唐诗百首,而识文化;阅万卷国学,而晓道理;扬千古孝义,而赡父母;效雷锋榜样,而蕴爱心;习文明懿德,而正吾身!
14、 飞歌喜迎十八大,和颜悦色采飞扬。浓墨重彩歌盛世,字里行间采飞扬。天天回复红短信,恭喜恭喜采飞扬。大海航行靠舵手,修身律己美德扬。
15、 文明需有文明的精神: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克己奉公的无私精神,经世致用的责任精神,服务社会的人文精神,刚柔并济的辩证精神,博采众长的包容精神。
概述:说课流程:
1、教材分析 2、学情分析 3、教法分析
4、学法分析 5、教学程序分析 6、板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本课位置: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二部分内容,即《自发维护正义》。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已经学习了权力与义务的基本内涵,对各方面的权力和义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重在树立学生公平意识、培养学生正义感。也就是说本单元内容是对前几单元内容的自然提升,使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良好的素质,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发维护公平和正义,履行自己的义务。本节课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设置,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这节课不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而且对巩固和提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成果也非常重要,更是本册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认识维护正义的重要性。
说明: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心态,教材从帮助青少年成为一个有意于社会的、品德高尚的、正直的人才是社会的时代要求出发,首先让学生认识维护正义的重要意义是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是每个有正义感公民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
能力目标:增巨大家思维能力和自发维护正义的实践能力.
说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与讨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建立性,给学生提供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遇,重在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并提供一些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增强维护正义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正义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说明:这一设计是对学生思想感悟的提升,是新课改理念的集中体现。
4、学习难点分析:
难点:对学生思想感悟的提升
说明:因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所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引导和点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映和表现。
5、学习重点分析:
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
说明:培养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初中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所以将这两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交往、权力和义务,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还很缺少自发维护正义和公平的意识,有些学生甚至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该怎样维护自身权力,于是经常采撤消极的态度和做法,忍气吞声,放任不良行为的肆意蔓延。而本节课就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出发,通过理论阐述和事例先容,重在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努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追求公平、维护正义的公民,将来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品德高尚的正直的现代人。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段六步的三段每一段分别包括两步,三段为定向自学、导学释疑、互测自结,六步为示标、自学、督学、导学、互测、自结。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授课时要灵活运用,本节课在三段过程中运用了示标、自学、导学(以师生互动研讨为主)、测评(以实践运用为主)等步骤。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案例教学法、(运用杨威制止歹徒作案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必须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2、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举一些舍生取义的故事,创设充满正义氛围的情境,,从而导入新课。)
3、讨论教学法(通过对材料1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正义的时代精神。)
运用这些教学法以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问题,并最终达到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
四、学法分析
1、探究活动法:通过三道实践活动题,帮助学生树立见义巧为的意识,并培养正义精神。
2、小组讨论法:通过对材料1的分组讨论,完成对正义与非正义的正确认识。
五、教学程序分析:
定向自学阶段:包括了示标(包括一二两个环节);自学(包括二三两个环节)两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舍生取义)
同学们,请你们打开自己的记忆词典,查找一下你了解的关于这个词的历史故事、传说和典故。
说明:因为中学生对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而且他们对这些东西掌握得也比较多,所以这样的导入,是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和教材知识点的安排的,并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
(大屏幕出示)让学生速记教学目标,除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外,旨在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大屏幕出示材料1)
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选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说明:这一材料的设计有三个目的。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他们感受生活的无处不在,并主动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教材知识相调解,展开讨论。二是,通过三个相关问题的辩论,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认识。(1、自发遵守规则就是维护正义的基本表现。2、怎样区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导学释疑阶段:主要以师生互动研讨为主
(四):出示有关武汉记者杨威维护正义的漫画
让学生讨论这种行为存在鸿沟的广度,并总结出非正义行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深处自发树立维护正义的意识。
(五):导入下一内容的学习如何维护正义?
出示一道选字填空题,使学生明白,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见义巧为,以保护自身安全。
(六):出示四幅漫画,让学生在感受小名的见义巧为,以便完成下面实际问题的设计。
第七环节设计即包括了研讨释疑,又包含了运用新知测评阶段(因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测试效果)
(七):你该怎么办环节,设计三道情景问题,让学生讨论见义巧为的方法。
说明:这一设计是全节课的重点部分,前面的知识铺垫,基本是理论的阐述,实际解决问题的地方很少,而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遇事勤于研究,机智理性的解决问题的习惯,避免自身受到侵害的同时,又能见义而为。
(八):出示名言警句,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他们维护正义的坚强意志。
(九):设计一道探究活动题:正义连着你我他
活动要求:
探究活动必须围绕主题进行,调查活动的鸿沟要广泛,最终形成的观点必须明确。活动时间为一周。要求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可以调查活动为主,但必须有活动总结。)
说明:让学生走向社会,真正体验正义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实践如何见义巧为。
一、教材分析:
1、本课位置:这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中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的第二部分内容,即《自发维护正义》。
2、本节课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八年级下册前三个单元已经学习了权力与义务的基本内涵,对各方面的权力和义务有了初步认识。在此基础上,第四单元重在树立学生公平意识、培养学生正义感。也就是说本单元内容是对前几单元内容的自然提升,使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良好的素质,能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自发维护公平和正义,履行自己的义务。本节课是对本单元内容的综合设置,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这节课不但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而且对巩固和提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成果也非常重要,更是本册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认识维护正义的重要性。
说明:针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旁观者心态,教材从帮助青少年成为一个有意于社会的、品德高尚的、正直的人才是社会的.时代要求出发,首先让学生认识维护正义的重要意义是关系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是每个有正义感公民应具备的最起码的素质。
能力目标:增巨大家思维能力和自发维护正义的实践能力.
说明:这节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学习与讨论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建立性,给学生提供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遇,重在引导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去体验和感悟。并提供一些典型案例,帮助学生增强维护正义的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认识正义的基础上积极主动追随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时代精神。
说明:这一设计是对学生思想感悟的提升,是新课改理念的集中体现。
4、学习难点分析:
难点:对学生思想感悟的提升
说明:因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东西,是摸不着,看不见的,所以难度比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加强引导和点拨,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反映和表现。
5、学习重点分析:
重点: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教学重点。
说明:培养中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是初中阶段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所以将这两项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重点。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交往、权力和义务,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还很缺少自发维护正义和公平的意识,有些学生甚至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也不懂得该怎样维护自身权力,于是经常采撤消极的态度和做法,忍气吞声,放任不良行为的肆意蔓延。而本节课就针对学生的这一问题出发,通过理论阐述和事例先容,重在培养学生的维权意识,加强学生的品德修养,努力引导学生做一个追求公平、维护正义的公民,将来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品德高尚的正直的现代人。
三、教学方法分析:
本节课运用三段六步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三段六步的三段每一段分别包括两步,三段为定向自学、导学释疑、互测自结,六步为示标、自学、督学、导学、互测、自结。三段六步教学模式在授课时要灵活运用,本节课在三段过程中运用了示标、自学、导学(以师生互动研讨为主)、测评(以实践运用为主)等步骤。
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案例教学法、(运用杨威制止歹徒作案的案例,让学生明白必须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2、情境教学法、(让学生举一些舍生取义的故事,创设充满正义氛围的情境,,从而导入新课。)
3、讨论教学法(通过对材料1的讨论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正义的时代精神。)
运用这些教学法以启发学生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问题,并最终达到使学生勇于表达自己观点的目的。
四、学法分析
1、探究活动法:通过三道实践活动题,帮助学生树立见义巧为的意识,并培养正义精神。
2、小组讨论法:通过对材料1的分组讨论,完成对正义与非正义的正确认识。
五、教学程序分析:
定向自学阶段:包括了示标(包括一二两个环节);自学(包括二三两个环节)两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大屏幕出示舍生取义)
同学们,请你们打开自己的记忆词典,查找一下你了解的关于这个词的历史故事、传说和典故。
说明:因为中学生对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而且他们对这些东西掌握得也比较多,所以这样的导入,是符合学生心理要求和教材知识点的安排的,并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出示教学目标
(大屏幕出示)让学生速记教学目标,除锻炼学生的速记能力外,旨在帮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大屏幕出示材料1)
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选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说明:这一材料的设计有三个目的。一是,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他们感受生活的无处不在,并主动将生活中的问题与教材知识相调解,展开讨论。二是,通过三个相关问题的辩论,帮助学生完成对知识点的认识。(1、自发遵守规则就是维护正义的基本表现。2、怎样区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导学释疑阶段:主要以师生互动研讨为主
(四):出示有关武汉记者杨威维护正义的漫画
让学生讨论这种行为存在鸿沟的广度,并总结出非正义行为的危害。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深处自发树立维护正义的意识。
(五):导入下一内容的学习如何维护正义?
出示一道选字填空题,使学生明白,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见义巧为,以保护自身安全。
(六):出示四幅漫画,让学生在感受小名的见义巧为,以便完成下面实际问题的设计。
第七环节设计即包括了研讨释疑,又包含了运用新知测评阶段(因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起到了测试效果)
(七):你该怎么办环节,设计三道情景问题,让学生讨论见义巧为的方法。
说明:这一设计是全节课的重点部分,前面的知识铺垫,基本是理论的阐述,实际解决问题的地方很少,而这一环节重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养成遇事勤于研究,机智理性的解决问题的习惯,避免自身受到侵害的同时,又能见义而为。
(八):出示名言警句,加深学生的思想认识,强化他们维护正义的坚强意志。
(九):设计一道探究活动题:正义连着你我他
活动要求:
探究活动必须围绕主题进行,调查活动的鸿沟要广泛,最终形成的观点必须明确。活动时间为一周。要求形成一定的文字材料。(可以调查活动为主,但必须有活动总结。)
说明:让学生走向社会,真正体验正义对我们的重要性,并实践如何见义巧为。
六、说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