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戏为六绝句》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九首》
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大道至简,淳朴自然
大道至简,是中华道家哲学。道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表示“终极真理”。此一概念,不单为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被宗教流派道教等所使用。大道至简即指大道理(基本原理、方法和规律)是极其简单的,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戒骄祛躁,平等待人
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这是孔子“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的态度,同时也是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的思想。在安徽桐城有一条六尺巷,是指清代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的老家人与邻居争宅基时,张英不偏不袒,互判三尺,同等对待。
淡泊恬适,明心立志
淡泊明志,此句最早出自西汉初年刘安的《淮南子:主术训》。
诸葛亮的《诫子书》也有引用:“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泊”是一种古老的道家思想,《老子》就曾说“恬淡为上,胜而不美”。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
滴水穿石,贵在坚持
泰山之溜穿石,单极之绠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
宋朝张乖崖在崇阳当县令。一天,他看见小吏从府库慌张出来,头巾下藏着一文钱。下令拷打。小吏不服:"一文钱算什么!你只能打我,不能杀我!"张大怒:"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斩首。
厚积薄发,以柔克刚
厚积薄发源于“君子厚积而薄发”一句。意思是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苏轼尝在《稼说送张琥》中说:“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吾告子止于此矣。”以柔克刚的态度用柔软的去克制刚强的,暗合道家主张的学说,顺其自然。万物相生相克,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征服,有时最柔软的事物才恰恰是它的弱点。
海纳百川,包容涵藏
海纳百川出自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形器不存,方寸海纳。”
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纳百川也,言其包含广也。”意指大海可以容得下成百上千条江河之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就是说要豁达大度、胸怀宽阔,这也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人们都把那些具有像大海一样广阔胸怀的人看做是可敬的人。
四川大学以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作为校训。
大智若愚,勿恃聪明
大智若愚,中国古代成语。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解释: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致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大智若愚”,若愚,已入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
涵养心性,静定归真
这种返璞归真的态度,是一种道教教义。道教学道修道,其目的就是要通过自身的修行和修炼,使生命返复到始初的状态。他们认为人原初的本性是淳朴和纯真的,是近于“道”的本性的。所以人们常说儿童天真无邪。但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思虑欲念不断萌生,再加上社会环境的不同影响和情色财货的诱惑,不断地消耗掉人原有的生命元真,也蒙迷了原有的纯朴天性,若进一步嗜欲无止,将严重损害自己心性和生命健康,从此背道而驰。而学道修道,就是要使心性和生命返到纯朴纯真的状态。
心诚则灵,唯德感天
心诚则灵,关键是要做到“心”、“诚”两点。
其如《礼记》中所讲的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一样,只要虔心诚意,就能产生灵验;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正确的心态,愿望就会实现,这就是心诚则灵。
到目前为止,佛教中的礼佛者更是以“心诚则灵”来形容拜佛求签者的心意。
上善若水,处下不争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所以是最接近道的。在道家学说里,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与人无争却又容纳万物。人生之道,莫过于此。
1、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屈原
2、莫等闭,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尚书》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
5、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
6、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7、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
8、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9、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王安石
10、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1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13、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4、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15、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老子
1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18、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9、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20、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管子·权修》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23、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24、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26、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后汉书
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29、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31、山不厌高,水不厌深。——曹操
3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京
33、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
34、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35、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36、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
37、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李商隐
38、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39、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
40、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屈原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4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43、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44、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4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4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4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4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4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5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51、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5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5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5、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56、生也有涯,知智也无涯。——庄子
5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5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59、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60、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1、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62、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刘禹锡
63、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64、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6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
6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67、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6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69、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70、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71、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7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