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爱的艺术读后感】
读完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我想领悟到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的自我价值并不依附于任何人对我们的评价。让我知道了,爱是一门艺术,它需要知识和努力。
爱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和核心,但是,爱是什么?我们真的理解爱,甚至真的在爱吗?这本书的阅读,不但有助于我们理解博爱、自爱、父母之爱、性爱、上帝之爱等等,更能帮我们理解自己的生活。理解自我,洞悉幸福完整背后的秘密。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在于其无偿的给予性,无条件性,不论你身处何地,不论你是好是坏,只要你是母亲的孩子,你便会得到母爱。这种爱不仅不需要用努力去得到,而且也根本无法用努力去得到,无法创造,也无法控制。在母爱中我们是处于被爱的地位的,我们必须学会如何把被爱转变为去爱,转变为创造爱。我们要学会爱也需要学会给予,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得到满足,更能使自己欢愉,爱要比被爱更重要,当人们明白这些时,爱才能变成成熟的爱,“我被爱是因为我爱”。
弗洛姆指出:“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是相互依赖的。在成熟的人身上可以看到这些态度的集中表现。成熟的人就是指能够创造性地发挥自己力量的人。成熟的人只想拥有他自己的劳动果实,放弃了获取全力和全知的自恋幻想,并有一种谦恭的态度。这一态度的基础是他内心的力量,单单这股力量就能使他进行真正的、创造性的劳动。”如果没有尊重和认识,那么关心和责任心就会变成对爱人的一种控制。在爱情里,尊重和认识非常重要。首先认识自我,自己本身要达到自力更生、独立自主,而不依附或依赖他人;其次,要客观地正视对方,认识他的独特个性,并努力使对方成长,而不是要求他成为我希望的样子,这才是真正的尊重。
【篇二:爱的艺术读后感】
最近几天看了《爱的艺术》这本书,感受颇多。书中,作者弗洛姆的主要观点是爱是一门艺术,需要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同时,爱更多的是给予而不是得到。
当今社会所有人都在渴望爱,许多小说、歌曲都在称颂爱,但为什么这个世界有这么多为爱烦恼的人。《爱的艺术》中,弗洛姆就说其实绝多数人没有具备爱的能力,又或者说其实多数人谈的是爱的感觉,谈的是被爱,通过看这本书知道爱其实是一种能力,可以学习,从哪里学起,主要有三个重要元素,说起来简单,但想做好并不容易。
首先,第一个需要学习的能力是给予,你要主动的给予,给予很容易吗?其实不是,很多人会说,哦!我很大方,很慷慨。因为很多人的给予都带有被动,都是因为某个因素促使他在付出,他的付出其实是有一个更大的目标,希望是要有回报的,这本书里讲的付出是不再需求回报,没有被动、没有社会压力或者其他什么方面的压力促使他主动给予,主动给予是想要分享,我们可以检查下自己的给予是主动给予,还是被动给予。如果你不能去有主动给予,而是被动给予,说明你的爱的能力是有限的。
第二个能力是关怀。书中说到真正的关怀是本身要有劳动力在里面的,平时当我们说,我们好爱自己的家人,却从来没见过你关怀、照顾过你的家人。说自己好爱自己的学生,也从来没见过你关心过你的学生,那只能说明你爱的是家人、学生给你来的感觉,所以,真正的爱中,你要有劳动性的关怀。
最后一个需要学习并具备的能力是尊重,真正的爱中必然有尊敬,我们大部分人都觉得尊敬只是想由上到下。这本书就说尊敬其实在拉丁文中得意思是如实的注视对方,你是如何的,我就要如何的对待你,很多的父母以为他们爱孩子,其实他们只是希望他的孩子变成一个他渴望形成的样子,并没有如实的尊重。只有尊重,你才会获得真正的对方。
《爱的艺术》是心理学家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出版至今已被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全世界畅销不衰,被誉为当代爱的艺术理论专著最著名的作品。这是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但又能引起思考的“小书”,很庆幸遇见了它,弗洛姆的文笔很流畅,思维很连贯,不是那种严肃的说教,也不是牧师般的引导,他不是要教会我们什么,他只是在讲述,就好像一个老者在讲自己人生中关于爱的那一章节,每个听众各取所需即可。
【篇三:爱的艺术读后感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是互为陌生的,是自动机器之间的关系,其安全感的基础就是要想方设法靠拢一群人,在思想、感情和行动中同这一群人保持一致。虽然每个人都努力同别人接近,但实际上都是孤独的,充满了不安全感、恐惧感和负罪感。只要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得不到克服,这种感觉就会不断出现。但我们的文明提供了各种可能性,使人们感觉不到这种孤独。这首先就是人们每天都重复着千篇一律僵化的机械性工作,这种工作秩序使他们不再自觉地感到人追求超越和统一的基本要求。但是光靠这个还不行,因此人就通过享受,通过娱乐工业提供的音乐、画片,以及通过不断地购买新的物品去减少这种尚未意识到的绝望”——弗洛姆《爱的艺术》。
当个性泯灭、社会趋同化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时;当色厉内荏、空虚与寂寥的阵阵寒流经常侵袭我们心灵已成为不真的.事实时;我们再来品读这些恰如其分、发人深省的经典论述,或许我们每个现代人都会有深厚的感慨与唏嘘。因为我们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迷失了自己的双眼,在经济理性原则的唆使下,我们仿佛变地越发的冷漠。渐渐地,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的财富和权势虽然达到了及至,但我们的内心却变地荒芜。慢慢地,我们发现我们自己游走于心灵的沙漠,在承受一阵阵的痛苦之后最终走向颓废。于是,我们试图用欲望上的满足去驱散心灵的孤寂,但就当自己沉溺于物欲横流、性欲横流的享受之时,我们内心的孤独和寂寞却依然如故。
现代人是痛苦的,在华丽的装饰下遮掩的却是心灵的空白。所以作为现代人的我们,是应该奋起、是应该清醒了。如果我们还依旧放纵自我、作践自我,那生命的乐趣也就淡然无存。如果活着成为了一种负担、一种受罪,那我们糟蹋的不但是我们自身,而且是赋予我们生命的神明。
但要在一个荒蛮的世界寻找一方心灵的沃土,何其难也!幸好,在《爱的艺术》中,弗洛姆这位天才的思想家以他那深邃而又辽阔的智慧之眼为我们指引了若干方向,不至于使我们在面对偌大的心灵沙漠之时手足无措。
“博爱——一切爱的形式都以博爱为基矗我指的博爱就是对所有的人都有一种责任感,关心、尊重和了解他人,也就是愿意提高其他人的生活情趣”。
“博爱的基础是认识到我们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同人共有的核心相比,人与人之间在才能、智力和知识上的差别微不足道。要了解这种人共有的核心,必须要深入了解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在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产生同情的过程中,人开始发展他的博爱。在爱自己的同时,他也爱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爱那些虚弱和惶恐不安的生命。同情包含着了解和认识的因素”。
让我们牢记这份劝世嘱托、记牢这份醒世宣言吧,从今天开始,爱你身边的每一个人、每一件物。当你真正学会了爱的艺术之后,你会发现你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当你真正品尝到了生活的乐趣之后,你会发现生活是何等之幸福、生命是何等之伟大!就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吧,用真心去交换一片真情,用爱把这个世界照亮吧!
【篇四:爱的艺术读后感】
“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们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
“同共生有机体结合相对立的是成熟的爱情,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们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如果两个人能从自己的生命的本质出发,体验到通过与自己的一致,与对方结为一体,而不是逃离自我,那么在这样的基本事实面前,就连和谐、冲突,欢乐和悲伤这样的东西也就只能退居第二位了。”
这是在《爱的艺术》中我最喜欢的段落。这本书对于我这个不属于心理学领域的人来讲,其实读起来很晦涩难懂,说它对是一本课外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心理学领域的专业书籍。经常有种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的感觉。它是好书推荐中的其中一本书,我也非常承认它的经典和价值,只是我觉得我以后还是需要很长时间慢慢领悟和消化其中的内容。
我觉得其中的内容更像是爱的规则。书中提到了博爱、母爱、性爱、自爱、深爱。其实我觉得这些爱中,其他的都没有那么的复杂,只有爱情,太具有难以掌控性。爱情本来是两个独立的个体的结合,可是在现实中往往会涉及两个家庭,很对夫妻的感觉毁于和其他家庭成员的矛盾,到现在,我对克服这样的矛盾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虽然我一直尝试用爱去避免,但是还是有几分担心,或许只有爱是不够的。
爱情中最应该做的就是尊重彼此的独立性,只有这样,才不会限制彼此的发展,才不会让对方有窒息的感觉。
总之,我觉得不管怎么经营,怎么去做,只要两个人都感觉幸福,那就是好的爱情。
1. 学会认错。人不可能无错,不会认错本身就是错。
2. 学会柔和。牙齿是硬的,舌头是软的,柔和与执着相辅相承。
3. 学会隐忍。退一步海阔天空,隐忍能认清好坏,是非,善恶。
4. 学会沟通。沟通是人际间直达心扉桥梁。
5. 学会放下。人生像只皮箱,需要时提起,不用时放下。
6. 成功的基础来自坚信未来,不断自我反省、自我激励与鞭策。
7. 成功者总想“下次可以做得更好”,普通人则认为“这次已做得可以了”。
8. 成功者常说“我要比别人努力两倍以上”,普通人会说“我已经很努力了”。
9. 成功者相信“一定会成功”,普通人则是”希望成功“。
10. 你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因为你自己也不一定能满意自己。
11. 大起大落能够看清别人,大喜大悲可以看清自己。
12. 对别人的要求少一些,你就不会总是失望。
13. 对自己的要求多一点,你就不会总是沮丧。
14. 你不能做到自己所希望的一切,但你应该做好自己可以做到的一切。
15. 人生三个要想到: 阴沟能翻船;鸡毛能上天;骨肉能相残
16. 人生买不到三种药:后悔药;长生药;心病药
17. 人生三个“一”:吃一堑长一智;经一事长一能;交一友结一缘
18. 人生不做三无人:无知,孤陋寡闻无知识;无惧,糊涂胆大无畏惧;无耻,寡廉鲜耻无羞耻
19. 人生三为: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
20. 我穿过记忆的长河,身子却是干的;我路过别人的故事,眼眶里却满含泪水。
21. 有时候喜欢是一种习惯;有时候喜欢是一种寄托。
22. 爱情的悲剧源于挑剔;婚姻的完美由于宽容。
23. 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
24. 一个人时,善待自己;两个人时,善待对方。
25. 失败者,往往是热度只有五分钟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坚持最后五分钟的人。
26. 无言、心心相应,是谈话的最高艺术;无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27. 粗者与人斗力,愚者与人斗气,慧者与人斗智,贤者与人斗志。④与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与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星云大师
28. 宁可装傻也不要自作聪明,宁可装穷也不要显耀财富。
29. 假话如同台词,常常要背熟了再说。
30. 真话如同咳嗽,多在压抑不住时喷涌而出。
31. 世界上没有优秀的理念,只有脚踏实地的结果。
32. 睡觉是为了踏实地工作,工作是为了踏实地睡觉。
33. 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可俗话又说:近水楼台先得月!
34. 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俗话又说:有仇不报非君子!
35. 俗话说: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俗话又说: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36. 俗话说:男子汉大丈夫,宁死不屈;可俗话又说: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
37. 自己把自己说服了,是一种理智的胜利,自己被自己感动了,是一种心灵的升华;
38. 自己把自己满足了,是一种精神的享受,自己把自己否定了,是一种品格的超越;
39. 自己把自己征服了,是一种人生的成熟。
40. 再烦:也别忘记微笑;再急:也要注意语气;
41. 再苦:也别忘坚持;再累:也要爱自己;
42. 别在喜悦之时许下承诺,因为喜悦之下容易忘乎所以。
43. 别在忧伤之时做出回答,因为忧伤之下容易悲观消极。
44. 别在愤怒之时做出决定,因为愤怒之下容易神志不清。
45. 学会宽容别人,以赢得别人的理解和喜欢。
46. 学会尊重别人,以赢得做事做人的魅力。
47.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48. 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过去;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还有未来;
49. 有望得到的要努力;无望得到的不介意 则无论输赢姿态都会好看。
50. 人生中出现的一切,都无法拥有,只能经历。深知这一点的人,就会懂得:无所谓失去,而只是经过而已;亦无所谓失败,而只是经验而已。用一颗浏览的心,去看待人生,一切的得与失、隐与显,都是风景与风情。
51. 浅水喧哗,深水沉静,欲成大事,学会沉稳。“满瓶不动半瓶摇”,能力越强的人,做人越低调,做事越稳。要做的事越大,涉及的人和事范围越广,越复杂,知己知彼越重要。低调之人因为善于藏而不易被人看透,因表面的平常而不易被人防范,常处于主动。沉得住气,因而不妄动,更能把握时机,出手必赢。
52. 人生十点需牢记:1知人不必言尽,留些口德;2责人不必苛尽,留些肚量;3才能不必傲尽,留些内涵;4锋芒不必露尽,留些深敛;5有功不必邀尽,留些谦让;6得理不必争尽,留些宽容;7得宠不必恃尽,留些后路;8气势不必倚尽,留些厚道;9富贵不必享尽,留些福泽;10凡事不必做尽,留些余德。
53. 简单四句话:1、不要盘算太多,要顺其自然。该是你的终会得到。2、压抑自己没必要,奉承巴结也没必要。保持应有的人格力量将赢得更多机会和尊重。3、不要对谁特别好,也不要对谁特别不好。永远不要被少数人所利用。4、相信自己比依赖别人重要。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