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
——《格言》
岁月流逝,转眼间几年的光阴就这样过去了。我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开始看《格言》的了。在我模糊的记忆里,依稀记的五年级的时候吧,记得那时的我并不喜欢看书,甚至觉得看书很麻烦。
当时,我正闲着无事,前桌的同学正准备将看完了的书收回抽屉里,我便向他借了来。带着无聊的心情,翻开了第一页,本来只想打发时间,但里面的内容却深深地吸引住了我的眼球,让我沉浸在书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书里的内容很精彩,有许多语句都富含深刻的哲理,令我受益匪浅也意犹未尽。只可惜书中的具体内容我已经淡忘了,只依稀记得一些大概的内容,唯一记得清楚的是:自从看了那本书以后,我改变了对书的看法,不再觉得它无聊至极了,变得爱看书了。
其实,《格言》里面文章的语言并不华丽,但最令我感动与欣赏的便是那朴实的文字之中蕴含的真挚情感,这是我写作时极其缺乏的。然而,光凭这一点是不足以改变我对书的看法的,《格言》的魅力也不是仅仅如此的。这本书的内容十分精彩,而且文章的题记富含哲理、耐人寻味,不仅如此,“格言新说”的观点也很新颖,总是背道而驰但却不无道理,让人不禁佩服起作者的巧妙构思及绝妙理论。
书中有一篇文章给我的`记忆最深,我记得故事内容是这样的:一个旅行者经过一条大河的时候,听到从上游传来了哭声,他看到一个快要淹死的人正在水中垂死挣扎,于是,他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将溺水者拖到了岸上,经过及时抢救,终于使溺水者恢复了呼吸。旅行者如释重负,正准备休息,却又听到了哭声,又是一个溺水者!他再次跳进了水中,救起了第二个溺水者。可这时,又传来了第三个溺水者的哭声……一整天,旅行者都在水中救人。正当他疲惫地快要崩溃之时,他看到一个人飞快地向上游走去。他大声呼喊,可那人却无动于衷。旅行者被激怒了,向那人走去,大声质问道:“先生!你明明看到有人溺水却若无其事,难道你就没有一点良心吗?”陌生人停下脚步,第一次把目光落到了旅行者身上,他冷静地说:“先生,请别挡着我的路。我要到上游去,阻止那些把人推到水里的混蛋!”很精彩也很搞笑。可是,在看过笑过之后,你是否深入地思考过,这个看似搞笑的故事究竟要告诉我们什么,它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深层涵义。如果你不明就里,题记便是你不容置疑的选择。这篇故事的题记是:“思考而无行动是白日梦,行动而不思考是噩梦。”很精练的语言,但却拥有不容忽视的意义,精神上的启迪也就在此。
此后,每一篇的《格言》我都会认真地阅读。不仅如此,我也广泛地阅读其它书籍。直到这时,我才明白高尔基所说的“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一句话的真正含义。或许没有感觉到究竟影响或改变了什么,但不言而喻的,书确实提高和升华了精神境界,丰富了文化内涵,给人以思想与人生的启迪。这时理论上的。
而《格言》这本书给我的实质上的影响,其程度之深,在我都没有预料到。或许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书的魅力所在。它带给我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还填补了我时间与心灵上的空虚,对于我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而架起我与书之间的桥梁的“功臣”,便是《格言》,可以说,它是对我影响最深的一本书。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2、吸收孔子思想精华中有益于自己思想品德修养的部分。
3、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本课拟用两课时教读。
【教学步骤】
一、激趣导入
春秋时期,有一位老人到东方游历,看见两个小孩在一起争辩。他就走过去问他们争辩什么。一个小孩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中午时就距离人远了。另一个小孩则认为正好相反。第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伞盖,到了中午就只有盘子和饭钵那样大了,这不正是远的显得小,近的显得大吗?”第二个小孩则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的,到了中午,热得像把手伸在热水中一样,这不是近的就觉得热,远的就觉得凉吗?”对这个问题,老人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实事求是地说不知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老人是谁吗?
对。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一生培养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第一文化伟人的孔圣人──孔子。今天,就让我们来领略孔子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吧!
二、整体感悟
1、默读课文,掌握以下字词:
愠曾子三省罔殆女凋
2、朗读成诵:
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各自练读。
⑵检查背诵情况。
3、从文章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其大体意思,并说出喜欢的原因。
三、品味探究
要求学生四人一组,逐章逐句翻译,品味探究。每小组派1—2名代表参与全班交流。
例1:“人不知而不愠”这句话讲的是为人的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告诉我们对人要懂得宽容和理解。
例2:第四则讲的是学习方法,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是基础是前提,思考能使学习更深刻。
四、质疑问难
鼓励学生提出翻译上或内容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在黑板上汇总,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一则讲的是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温故”是复习巩固旧知识,是手段,“知新”则是获取新知识,是目的。只能记诵一些知识,而不能将知识融会贯通,不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新发现的人,是不可以为师的。
五、拓展延伸
1、再次检查背诵情况。
2、教师读《论语》中的部分章节,学生从中找出常见的成语、格言和警句来。
⑴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小不忍则乱大谋)
⑵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⑶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质彬彬)
⑷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相近,习相远)
⑸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以文会友)
⑹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道听途说)
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⑻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举一反三)
⑼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不正,言不顺)
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发愤忘食)
其他,如:当仁不让;三思而后行;言必信,信必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六、布置作业
1、能熟练背诵全文,并把有关成语、格言、警句摘抄在笔记本上。
2、看注释,查工具书,书面翻译全文。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
2、理解各则语录。
3、整理、积累语言材料。
4、学习和继承中国古代先进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初步了解中国古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和辉煌成就。
【教学思路】
板块式教学思路,全课的教学主要分为三个板块。
【教学重点】
诵读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以养成语感。
【教学难点】
读懂《论语》,掌握其中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受《论语》精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宋臣赵普曾经告诉宋太宗说: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的确,我国两千年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便是这个意思。宋代大儒朱熹,把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子书,并分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朱注四书,后来历代朝廷都定为官书,是科举考试的标准本,所以流传极广,影响也最大。我们课本上的就是朱熹的集注。(第45页)
二、认读课文(1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
2、各自大声地朗读课文。
3、听读课文,注意校正读音,体会语调。
4、分则朗读课文,每读一则,都要求对应着点读课文注释。
5、分学习小组,读课文,说注释,说译文。
6、全班同学大声、流利、快速地朗读全文。
三、析读课文(12分钟左右)
1、同学们双向交流,互相提出或解答自己不懂的词句。
2、同学们试作批注,概括每一则的内容大意。
3、教师指导同学们运用与学习有关这个句式说话。如学而时习之与学习方法有关,与学习习惯有关,又如不耻下问与学习态度有关等。
4、教师指导同学们就课文中喜欢的成语或短语说话,要说说为什么喜欢它。
四、理读课文(20分钟左右)
老师下发印有分类式学习笔记的练习纸,请同学们根据纸上安排好了的类别整理课堂笔记(或者老师提出整理的要求,同学们在笔记本上进行整理)。
1、在作家作品类记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省曲阜市东南)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2、在成语类记下: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
3、在名言警句类记下:
⑴用于学习态度:
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学而不厌敏而好学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⑵用于学习方法: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默而识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⑶用于思想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三人行必有我师
⑷用于思想方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⑸用于人生感悟: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⑹用于日常生活: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4、难句翻译类练习:
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⑵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⑶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⑷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⑸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⑹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下课之前,同座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分类式学习笔记。
五、作业
1、背诵《论语》十则。
2、课外收集其他关于学习方法和态度的格言警句。
【创意说明】
此教学设计的亮点在于分类式学习笔记。
这是一种整理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也称作理读。而同时这也是一种带有理性色彩的课堂学习活动,它所养成的是一种分类整理的能力及习惯。这种:能力及习惯训练得越早,学生对语言材料归类的意识就越强。而归类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是在向传统的做法挑战:平时课堂上,学生花大量时间记录的、知识零散的课堂笔记,包括对教师苦心设计的大量板书的笔记,在知识积累、能力培养、习惯养成和提高教学效率上,作用到底有多大?
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学用分类式学习笔记,同时也是在依循新修订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设计立意高远的课堂实践活动。
学生实践活动的问题,是新大纲最为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这样陈述道: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这是在告诉我们,学生应在我们的语文课上进行充分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这一点,现在已是不容置疑的了。
1、选择医学可能是偶然,但你一旦选择了,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 ——钟南山
2、 医术是一切技术中最美和最高尚的。——希波克拉底
3、 一位西哲说:“医学是一门科学,但要成为一名医术高超的大夫却是一门艺术”。
4、马克思:“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疗效重于理论)
5、不为良相,则为良医。
6、人不穷理,不可以学医;医不穷理,不可以用药。
7、博学而后成医,厚德而后为医,谨慎而后行医!
8、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清 吴瑭《温病条辨自序》)
9、凡为医之道,必先正己,然后正人。——《医工论》
10、 欲救人学医则可,欲谋利而学医不可。——【清】徐廷祚
11、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12、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张仲景
13、只要生命还可珍贵的,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倍受崇拜!——爱默生
14、专家是令人尊敬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不知道的事情,知道的越来越多;专家有时也是令人惋惜的,他们对一般医生所知道的事情,却知道的越来越少。——妇产科学家郎景和
15、医生的服务对象是人,世界上最复杂的事物莫过于人。要做一名好医生,首先一点要研究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就是医德。医德不光是愿望,更是一种行动,这个行动要贯穿医疗的全过程,贯穿医生的整个行医生涯。——吴阶平
16、对工作还应该经常有一种“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感觉,这是一种面对病人最宝贵的生命而产生的责任感。
17、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清】陈梦蕾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18、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19、医者父母心,急患者之所急。
20、医为仁人之术,必具仁人之心。
21、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得。
22、学医当学眼光,眼光到处,自有的对之方,次有说不尽之妙,倘拘拘于格里,便呆钝不灵。——【清】曹仁伯《琉球百问》
23、There is no safe drug but safe doctor.(没有安全的药物,只有安全的医生)
24、A good surgeon must have an eagles eye,alions heart,and a ladys hand.(一名好的外科医生必须有鹰的眼睛,女人的手和狮子的心)
25、Treatment is more about restoring the peace of mind than about producing a cure.(医学治疗的宗旨不只是要治疗疾病,更要助人心安。)
26、he real difficulty in orthopedics lies not in making a diagnosis but in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treatment.(骨科医师的挑战不在下诊断,而在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式。)
27、The patients are your best teachers.(病人是医生最好的老师。)
28、Before you become a doctor, become a man.(成功待人处事是成为好医生的前置条件。)
29、The decis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incision.(在一个成功的手术中,决策比刀法更重要。)
30、To cute sometimes,to relieve often,to comfort always.(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31、药理与事理相合,医法与心法不二
32、医病医心难医命,顾利顾名不顾身
33、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
34、小病求生,大病求死
35、德不近佛者不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以为医——裘法祖老先生!
36、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孙思邈!
37、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序》)
38 、良医则贵察声色,神工则深究萌芽。(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序》)
39、医以济世,术贵乎精。(清吴尚先《理渝外治方要略言》)
40、医者,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则识不精。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清吴谦等《医宗金鉴凡例》)
41、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李冠仙仿寓意序》)
42 、盖医者人命所关,固至难极重之事,原不可令下愚之人为之也。(清徐灵胎《医贯砭卷上伤寒论》)
43、学医业者,心要明天地阴阳五行之理,始晓天时之和不和,民之生病之情由也。(清吴谦等《医宗金鉴运气要诀》)
44、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而约。(清赵晴初《存存斋医话稿序》)
45 、一人生死,关系一家,倘有失手,悔恨何及?(清吴尚先《理渝骈文续增略言》)
46 、医之临病,胜于临敌。(清 怀远《医彻卷四医箴疗医》)
47、药能活人,亦能杀人,生死关头,间不容发,可不慎欤!(清刘昌祁《白喉治法要言白喉症最忌服表药》)
48、医者仁术,圣人以之赞助造化之不及,所贵者,扶危救困,起死回生耳。(明聂尚恒《活幼心法卷一》)
49、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纯良,不可信也。(晋杨泉《物理论》)
50、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清陈梦雷等《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51、医者人之司命,如大将提兵,必谋定而后战。(明倪士奇《两都医案北案》)
52、名相治国,名医活人,人贵于人有济耳。(郭霭春《中国分省医籍考 山东省第六类 方论外科杂集》)
53 、临病若能三思,用药终无一失。(清 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病机赋》)
54、Harvard大学医学院院长Sydney Burwell教授曾对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十年内,你们现在学习的知识有一半会证明是错误的,更糟糕的是我们不知道哪一半是错的。“
55、路上有两种车,一种是兜风的,行车就是目的;另一种是赴约的,行车只是手段。 (只谈理论的兜风的,瞄着疗效的是赴约的。)
56、有人同一个错误重复了几十年,然后把它叫做经验。 (经验等于证据。)
57、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有这样一句批评:"上帝不是靠仍色子的方式来决定自然规律的"。遗憾的是在医学领域,上帝处处多都在玩筛子,循证医学就是教医生如何应对这个医学实践的不确定性。
58、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嗤,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者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唐]孙思邈
59、当我们决心要成为医生的那一刻,我们的身上已经挂上了一条看不见的锁链,让我们背负一生。——法国胸科医学之父雷涅克
60、行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病人把最宝贵的生命交给了医院,医务人员在工作中稍一粗心大意,就有可能致人伤残,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医疗工作不能有半点马虎和轻率。 ——内科专家张孝骞
61、我虽然从医六十多年,至今不敢忘记“戒慎恐惧”四个字。病人把生命都交给了我们,我们怎能不感到恐惧呢?怎么能不用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态度对待呢?——张孝骞
62、人命至重,贵于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
63、成为一个医生最大的责任不是只医治疾病,一个医生怎么看待贫穷的病人,是区分一个人是医生还是医匠的关键点,真正的`医生肯定人的价值,医匠的眼中,病人只是消费者。医生看的是生病的人,医匠看的是填病历的表。 ——[美]布雷克威尔
64、医生的人文素质就是你要真正热爱生命,关注生命。一个优秀的医生肯定是一个人道主义者,对生命要充满同情。 ——周国平
65、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康德
66、病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生,而不是仅仅满足于治疗某些疾病。——《爱丁堡宣言》
67、凡乡里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也。 ——陈实功《医家五戒十要》
68、护士的工作对象不是冰冷的石块、木头和纸片,而是有热血和生命的人类。护理工作是精细艺术中之最精细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护士必须有一颗同情的心和一双勤劳的手。不容置疑,一个护士必须十分清醒,绝对忠诚,有信仰和奉献精神。她必须尊重自己的职业,服从上帝的召唤,因为上帝是出于信任才会把一个人的生命交付在她的手上。 ——菲洛伦斯,南丁格尔
69、我愿尽余之能力与判断力所及,遵守为病家谋利益之信条,并检束一切堕落及害人行为,我不得将危害药品给予他人,并不作该项指导,虽有人请求亦必不与之......我愿以此纯洁与神圣精神,终身执行我职务。——希波克拉底誓言
70、良医者,常治无病之人,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