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投我以桃,抱之以李。(《诗经》)
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3、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往年春季高考上海卷)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5、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易经》)
6、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7、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易经》)
8、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易经》)
9、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往年、往年高考)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1、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礼记·学记》)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13、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杜甫)
14、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15、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16、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杜甫《丹青引》)
17、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往年高考)
18、谁言寸草心,抱得三春晖。(huī)(孟郊《游子吟》)
1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与元九书》)
20、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白居易)
2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22、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白居易《长恨歌》)
2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
24、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下曲》)
25、蚍蜉(pífú大蚂蚁)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调张籍》)
26、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抒怀》往年高考湖南卷)
27、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往年高考,往年高考江西、山西、天津卷,往年高考,往年春季全国卷)
28、老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9、乐天《新制布裘》云:“安得万里裘,盖裹周四垠。稳暖皆如我,天下无寒人。”或谓子美诗意,宁苦身以利人;乐天诗意,推身以利人。二者较之,少陵为难。(高考北京卷)
30、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进学解》往年高考)
3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往年春季高考上海卷)
32、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师说》往年高考江西、山西、天津卷)
3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又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往年春季高考全国卷)
3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5、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往年春季高考全国卷)
3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白居易《琵琶行》往年高考上海卷)
37、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3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席上初逢见赠》)
39、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往年高考浙江卷)
40、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往年高考江苏卷)
41、行者常至,为者常成。
42、成功需要成本,时间也是一种成本,对时间的珍惜就是对成本的节约。
43、天助自助者,你要你就能。
44、含泪播种的人一定能含笑收获。
45、点点心血勤育英才厚泽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学海逐鹿中原。
46、最难的`题,对你而言,并不一定在于最后一道。
47、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
48、理想是力量的泉源、智慧的摇篮、冲锋的战旗、斩棘的利剑。
49、学习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50、辛苦一年,受益一生。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2.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3.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4.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5.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7.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8.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9.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0.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司马迁《史记"屈原列传》)
1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12.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李密《陈情表》)
13.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李密《陈情表》)
1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15.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王勃《滕王阁序》)
16.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王勃《滕王阁序》)
17.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18.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王勃《滕王阁序》)
19.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韩愈《师说》)
20.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师说》)
1.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2.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3.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4.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5.既来之,则安之。
6.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7.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8.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9.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0.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1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1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3.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14.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1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17.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逍遥游》)
18.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19.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0.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
21.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22.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史记·项羽本纪》)
2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24.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
25.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2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潜《归去来兮辞》)
27.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解缙)
28.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神奇的极光》)
29.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鲁迅《无题》)
30.生命诚宝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31.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32.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3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34.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35.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36.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37.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
38.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9.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40.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41.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42.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43.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44.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46.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7.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48.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49.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5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师说》)
51.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52.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53.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
54.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绵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
5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56.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57.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5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59.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60.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61.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6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63.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64.《书》曰:“满招损,谦得益。”
6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66.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伶官传序》)
67.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6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69.安能屈豪志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70.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张溥《五人墓碑记》)
7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