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阴一阳之谓道。
2、人之所助者,信也。
3、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4、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5、谦谦君子,卑以自牧。
6、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8、风行水上,自然成文。
9、物无妄然,必有其理。
10、开国承家,小人勿用。
11、君子于信,义不食也。
12、夫妻反目,不能正室。
13、谦谦君子,用涉大川。
14、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15、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16、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17、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18、唯君子为能通天下之志也。
19、君子伺机而作,不俟终日。
20、君子以遏扬善,顺天休命。
21、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22、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23、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24、君子以教思无穷,容保民无疆。
25、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
26、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27、君子以俭德辟难,不可荣以禄。
28、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29、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
30、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31、有孚惠心,勿问元吉,有孚惠我德。
32、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3、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
34、雷在天上,大壮,君子以非礼弗履。
35、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
36、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37、《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38、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
39、知进退存亡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
40、风雷,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41、山上有泽,咸。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42、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43、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44、君子道长,小人道消。小人道长,君子道消。
45、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46、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47、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48、即鹿比虞,唯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49、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50、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51、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52、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
5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54、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与人方便,随遇而安。
55、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古代立志的名言警句
1、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宋玉)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
4、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
5、观众器者为良匠,观众病者为良医。(宋?叶适)
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7、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8、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9、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易经)
10、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11、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
12、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13、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杜甫)
14、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吕氏春秋)
1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1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17、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8、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0、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
2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2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2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
25、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
2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
27、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
28、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左传)
29、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30、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31、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3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
33、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苏麟)
34、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周易》)
35、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36、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3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38、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
39、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白居易)
40、玩物丧志。(书经)
41、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42、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旧唐书)
4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44、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45、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6、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元曲?争报恩)
47、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
4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
49、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50、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战国策》)
51、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
52、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
5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5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5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诗经》)
56、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57、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5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59、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6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61、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韩愈)
6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司马迁)
63、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6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演义》)
65、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罗梅坡)
66、莫道桑榆晚,微霞尚满天。(刘禹锡)
67、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6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
6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70、见义不为,非勇也。(论语)
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故乾坤因其时而惕,虽危无咎矣。
同声以相应,同气以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各从其类也。
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缺。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
不事王侯,高尚其事。
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
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
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君子以反身修德。
见险而能止,智矣哉。
君子以惩忿窒欲。
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
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
君子以恐惧修省。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冥豫在上,何可长也。
同人于宗,吝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