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天下语文积累格言全部 正文

天下语文积累格言全部

时间:2025-05-07 05:19:10

1、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3、我的努力

4、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李白

5、学习专看文学书,也是不好的。先前的文学青年,往往厌恶数学、理化、史地、生物学,以为这些都无足轻重,后来变成连常识也没有。鲁迅

6、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7、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的,只是一瞬之间。歌德

8、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9、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0、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1、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12、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13、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奥斯特洛夫斯基

14、人做了书的奴隶,便把活人带死了。把书作为人的工具,则书本上的知识便活了。有了生命力了。华罗庚

15、把握住今日,胜过两个明日。拉美谚语

16、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

17、古今中外有学问的人,有成绩的人,总是十分留意积累的。知识就是积累起来的,经验也是积累起来的。我们对什么事情都不应当像过眼云烟。邓拓

18、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19、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加灿烂夺目。高尔基

20、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1、我们这一辈人本来谁也不曾走过平坦的路,不过,摸索而碰壁,跌倒了又爬起,迂回而前进,这却各人有各人不同的经验。茅盾

22、无论什么事,如果不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鲁迅

23、一天即使只学习一个小时,一年就积累成三百六十五个小时,积零为整,时间就被征服了。吴晗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25、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弗洛伊德

26、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苏霍姆林斯基

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28、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29、与其用富丽的外衣点缀本人,不如用常识装备本人。马克思

30、正确的道路是这样:吸取你的前辈所做的一切,然后再往前走。列夫托尔斯泰

31、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32、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惠普尔

33、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毛泽东

34、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35、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不在舍。荀子

36、书本经过心灵调查国际的窗口。住所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37、天降将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

38、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39、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鲁巴金

4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41、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42、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43、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毛泽东

4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

45、糟蹋时刻是一切开销中最奢华及最贵重的。富兰克林

46、我们不仅要有政治上、文化上的巨人,我们同样需要有自然科学和其他方面上的巨人。郭沫若

4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丘

48、大木百寻,根积深也;沧海万仞,众流成也;渊智选洞,累学之功也。马总

49、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50、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托尔斯泰

5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高尔基

5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53、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5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55、合抱之木,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木,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土不厌学,故能成其圣。管子

56、谁若想在困厄时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萨迪

57、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德谟克利特

58、若是你糟蹋了本人的年纪,那是挺可悲的。由于你的芳华只能继续一点儿时刻很短的一点儿时刻。王尔德

59、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己。德国

60、谁给我一滴水,我便回报他整个大海。华梅

61、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论语》

6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荀子

63、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马克吐温

64、糟蹋时刻叫虚度,剥用时刻叫生计。扬格

65、经历是一面镜子;学习它,你能清楚地看到往事。易卜生

66、聪明在于勤勉,天才在于堆集。华罗庚

67、正如树枝和树干连接在一起那样,脱离树干的树枝很快就会枯死。奥涅格

68、我们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都是由劳动、由人的聪明的手创造出来的。高尔基

69、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70、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1、学习前人是随从,超越前人是突破。

2、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

3、书籍的拥有者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人拥有一切权威著作和畅销书,却不去读,也不去碰。第二种人有大量的书,只有少数几本读过,大多数只是粗粗翻阅了一下,而全部书籍都像刚刚买来那样整洁和光彩。第三种人拥有的书不论多少,每一本都由于经常不断地使用而弄得书边卷起,书页破烂,装订松动,从正面到背后都做满了记号,写满了字句。这第三种人才称得上是书籍的主人。——莫蒂默·阿德勒

4、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己,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一罗曼·罗兰

5、书籍,对广大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读者提供什么样的东西,把读者往哪里引导,培养青年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一切有社会责任感、有良心的作者和编者都应该慎之又慎的。——李明三

6、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只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需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读时不可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而应具体思考推敲才行。——培根

7、一个人不爱读书,不爱与书作伴,是真贫穷,是真孤独,是真堕落,是真偷懒。而且,因不知利用现代文明,也难免成为非现代人。——杨贤江

8、读书者知其所言莫非吾事,而即吾身以求之,则凡为圣贤所至而吾所未至得,皆可勉而进矣。若只求之文字,以资诵说,其不为玩物丧志者几希。——李侗

9、知识创造价值,知识就是价值;知识创造财 富,知识就是财富。

10、二十以来,昼课赋,夜课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白居易

11、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获益,而且也为了使别人有可能来运用他们的知识。——柯勒律治

12、必须要根据研究的问题来选择极全面、完整、深刻和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的书籍。这是完全对的。假如你想学习农业技术,就选择最好的农业科学书籍;想学习语文,就选择恰当的语文知识读物以及浅显的文学作品。目的'明确,书就选得正确,阅读的效果就大。——克鲁普斯卡娅

13、一听玄音下竹亭,却思窗雪与囊萤。——贯休

14、书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它会使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彼特拉克

15、天下无无书不读之人,而有不必读之书。——顾炎武

16、学习前人是起点,超越前人是目的。

17、除书本之外,还应多读"无字书",以扩大求知领域。——张舜徽

18、有的人老爱高谈阔论,什么事也没做起,先谈论不休。有的成天订计划,开书目,请人讲读书方法,在许多场合都很热心地泛论读书的重要性。为此,这般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结果误了别人也误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费的这些宝贵的时间放在老老实实地认真读书上面,也许可以得益不浅。——邓拓

19、我看精读、泛读都还各有不同的程度。有些书不但一次精读,还要反复读。有些书跳着读,也有的甚至是翻翻就搁下了。所以写文章时就得注意能抓住人。你不能掐着脖子逼人读书,对胃口的,自然就精读了。自然,有些东西本身有分量,感到非读不可,这时也会精读下去。精读、泛读之外,我认为还有一种读法,不叫读,叫看书,大多数是指闲书。这是坐车、乘船、入厕,或入寝看的书,一般都是短小、轻松,例如随笔,我有时还翻翻医学常识的书。——萧乾

20、动力,有了理想,就等于有了灵魂。——吴运铎

21、运用一分知识,需要十分积累。(伊朗)

22、志当高远脚踏实地。——杨子渝

23、读书不可以兼看未读者,却当兼看已读者。

24、阅读是一项高尚的心智锻炼。——[美]梭罗

25、买书没有读书难,读书没有消化难。——[法]奥斯勒

26、不读书的人,思想就会停止。 ——狄德罗

27、知识上的富有可以享受心灵上的。

28、书是我们时代的生命。——俄·别林斯基

29、好的书对青少年的成长乃至他们的一生。

30、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 作者:(宋)程颢

31、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王禹

32、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作者:(春秋)孔丘

33、学者如取水,终日取而不能逾其量。操瓢者止于瓢;操盎者止于盎。故善学者不自溢其器。 作者:(明)左元臣

34、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作者:韩愈

35、深思立身道;精读修业书。 作者:《对联集锦》

36、一个人只应该读自己想读的书,如果把读书当作一个任务那就收效甚微。 ——[英]塞缪尔约翰逊

37、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38、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

39、古来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4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作者:朱熹

41、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欧阳修

42、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

43、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44、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45、读书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46、要知天下事,须读古人书。——明冯梦龙

47、真正聪明的人,不会因一时的胜利,喜极而泣,也不会因一时的失败,垂偷丧气,因为他知道,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张玉洁

48、志当高远,脚踏实地。

49、得之坦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一发超然。

50、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煮

5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佚名

52、说书是随时在你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意,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

53、多读好书,收益良多:净化心灵,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丰富情趣;开拓视野,广交善缘——世界读书日来临,愿你多读好书,享受阅读的快乐,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

54、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玖书之法也。

55、对一个真心喜欢读书的人来讲,读书决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命的必需。

56、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布尔沃

57、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己就是控制自己。 作者:罗曼罗兰

58、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

59、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于行耳。

60、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61、士欲宣其义,必先读其书。

62、我想就把阅读当成一种探险和冒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历程。我觉得阅读的过程要自己慢慢地摸索,看对书,看错书,看了冤枉的书。这个过程是培养自己鉴赏力的过程。我反而很怕那种一致性,大家同时一起看一本书。我觉得那种一致感,再好的东西也禁不起这样的东西。——朱天心

63、爱好读书,就能把无聊的时刻变成喜悦的时刻。作者:孟德斯鸠

6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者:陆游 出处:冬夜读书示子聿

65、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作者:德伯里

66、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出处:《五柳先生传》

67、人心如良苗,得养乃滋长;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

68、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

69、谁都不会死读一本书。每个人都从书中研究自已,要不是发现自我就是控制自我。

70、好书是伟大心灵的富贵血脉。

71、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72、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能够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能够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73、读书给人以愉悦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7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

75、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自求自得、博约结合、知行统一。

76、至哉天下乐,终日在书案。——(宋)欧陽修

77、知识是一座高山,读的书越多就爬得越高。

78、韬略终须建新国,奋飞还得读良书。——郭沫若

79、奇文共浏览,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80、念书对付伶俐,也象体操对付身体一样。——爱迪生

81、重要的不是常识的数量,而是常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许多许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对象。

82、念书不能囫囵吞枣,而要从中吸取本身需要的对象。——易卜生

83、买书没有念书难,念书没有消化难。——奥斯勒

84、念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泥土。——杜威

85、绿色的生命需要我们的配合庇护。

86、贯通文化天地,逾越平凡教室。

87、一生最好是少年,一年最好是芳华,一朝最好是清晨。

88、让我们一起来:体贴集团,爱惜公物,掩护情况!

导语:同学们在备考的时候,可以收集一些

作文素材积累:各类哲理格言精选

一、学习类

1、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原注】传家久远,总不外“读书积德”四字。若纷纷势利,真如烟花过眼,须臾变灭古联云:树德承鸿业,传经裕燕贻。又云:树德箕裘惟孝友,传家彝鼎在诗书。又云:天麻静迓惟为善,祖泽长延在读书。又云: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又云: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皆格言也。

【注释】① 世家,古称世代显贵的家族为世家。《孟子·滕文公》:“仲子,齐之世家书也。”

【译文】自古以来许多名望的世家,都是靠积德,要想具备高尚的人品,只有读书。

2、读书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修德不其获报,自然梦稳心安。

【原注】不因果报方修德,岂为功名始读书?

【注释】读书即使不能成名,却可使人品德高雅。修养德行而不期望回报,自然心安理得。

3、接人要和中有介,处事要精中有果,认理要正中有通。

【原注】陈榕门云:此三种是何等学识!何等作用!非浅学所可貌似。

【译文】待人要平和而有原则,待事要明确果断,待理要正直而通达。

4、眼界要阔,遍历名山大川。度量要宏,熟读五经诸史。

【注释】①五经,儒家的五部经典。汉班固《白虎通·正经》:“五经何谓?谓《易》、《尚书》、《诗》、《礼》、《春秋》也。”

【译文】要眼界开阔,则应游历名山大川。要宽宏大量,则应熟读经史等书。

5读未见书,如得良友。见已读书,如逢故人。

【译文】读没见过的书像得到一个好友,重温读过的书如逢故友。

6、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

【原注】用功过勤者,心力即疲,未见得手。须于诵读之余,闭目静坐,养其神气;令此心如鱼之在水,如鹤之大林,悠悠洋洋,活活泼泼,是读书之至乐也。

【译文】心境不能杂乱,杂乱则精神恍惚而不能专心,心不能劳累,心劳累则精神疲倦,就没有收获。

7、爱惜精神,留他日担当宇宙。蹉跎岁月,问何时报答君亲。戒浩饮,浩饮伤神。戒贪色,贪色灭神。戒厚味,厚味昏神。戒饱食,饱食闷神。戒多动,多动乱神。戒多言,多言损神。戒多忧,多忧郁神。戒多思,多思挠神。戒久睡,久睡倦神。戒久读,久读苦神。

【原注】人之一生,只靠这精神干事,精神不旺,昏沉到底。人若调养得精神完固,不怕文字无解悟,无神气,此是举业最上乘。

【译文】爱惜精神以备日后担当大任,虚度时光何以报父母之恩?戒酗酒,酗酒伤精神。戒色欲,贪色灭精神。戒美味,美味使精神昏沉。戒过饱,过饱使精神郁闷。戒多动,多动使精神混乱。戒多话,多话损伤精神。戒多忧,多忧使神精郁结。戒多思,思虚多刺激精神。戒久睡,久睡使精神疲倦。戒久读,久读使精神苦劳。

二、态度类

1、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原注】智慧如镜,富贵福泽,其翳之者也;困苦艰难,其磨之者也。徐曙庵云:最妙是一个逆字,今人处顺境,现成受享,有何意味!惟逆则艰难险阻中,陶炼得几许事业。故逆来顺受四字,随在当有自得处。

薛文清云:国以逸欲而亡,家以逸欲而败,身以逸欲而为昏愚、为戕贼,患无不至。盖忧患是天理之行,震动惊醒,心胆变换之地。安乐是人欲之窟,般乐怠傲,志溺魂销之地。故孟子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语云:富贵不与骄奢期,而骄奢至。骄奢不与死亡期,而死亡至。处顺境者,可以知所警矣。

【译文】处劣境时必须逆来顺受,处顺境时要有忧患意识。

2、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理;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原注】炼心如炼金,百炼而后为真金,百炼而后之真心。

【译文】心胸宽广能容天下事物,心中没有成见能接受一切好的事物,平心静气论天下之事,潜心看天下的事理,定心应付事物的变化。

3、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译文】面临大事与难事,可看出一个的责任;处顺境逆境,可看出一个的胸襟气度;遇喜事怒事,看一个人的涵养;与同辈相处,可看一个人的见识。

4、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注释】① 青天白日:比喻清明、明白。宋朱熹《朱文公集·答魏元履书》:“武侯即名义俱正,无所隐匿,其为汉复仇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② 经纶:整理丝缕,理出丝绪叫经,编丝成绳叫纶,统称经纶。引申为筹划治理国家大事。

【译文】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从拒绝诱惑中得来。扭转天地的治世能力,是从小心谨慎中得来。

5、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有事斩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原注】非有盛养者,不能。

【译文】自处时超脱,待人和蔼,无事清澄,有事果决,得意时平淡,失意时顺其自然。

三、道德类

1、大著肚皮容物,立定脚跟做人。实处著脚,稳处下手。

【译文】宽宏大量容一切之物,站稳立场做人。踏实的地方站立,稳当之处着手。

2、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定,才是脚跟。

【原注】不见可欲时,人人都是君子。一见可欲,不是滑了脚跟,便是摆头念头。苟非中存有主,将自己的身家性命体贴一番,鲜有不堕入魔障者。先辈诗云: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生平。沉溺者可以惊心回首矣。人当变故之来,只在静守,不宜躁动。即使万无解救。而志正守确,虽事不可为,而心终可白。否则必至身败而亦不保,非所以处变之道。

【译文】能摆脱诱惑,才能看出德行高操。在遭逢变故时能站得稳,才是真君子。

3、处草野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小。居廊庙之日,不可将此身看得大。

【注释】① 草野,比喻民间。汉王充《论衡·书解》:“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改失者在草野”。② 廊曲:廊,殿四周的廊;庙,太庙,都是古代帝王和大臣用以议论政事的地方。后因称朝延为廊庙。

【译文】身处鄙野不能看轻自己,而处庙宇高台则不能看重自己。

4、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非大丈夫不能如此度量!振衣千仞冈,灌足万里流,非大丈夫不能有此气节!珠藏泽自媚,玉韫山含辉,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蕴藉!月到梧桐上,风来杨柳边,非大丈夫不能有此襟怀!

【译文】海天之宽阔任鱼鸟飞跃,不是大丈夫不会有如此度量;大丈夫要有在千尺高山振衣,在万里长流洗足般的气节;大丈夫的内蕴要如珠玉藏于山泽般;大丈夫的胸襟要有如月明风清般光洁温煦。

5、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任之心责己,则寡过。

【译文】以宽怒自己的心宽恕别人,则交情深。以责备他人的.心责备自己,则过错少。

6、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己不是,万善之门。

【原注】唐荆川《与弟书》云:居常但见人过,不见己过,此学者公共病痛,亦学者切骨病痛。自后读书做人,须要刊刻检点自家病痛。盖所恶于人,许多病痛处,若真知反己,则色色有之也。

【译文】只看到别人的一切坏处,是恶的根源。能明察自己的一切缺失,才是所有善的根本。

7、对失意人,莫谈得意事!处得意日,莫忘失意时。

【译文】对失意的人,不要谈得意的事!处于得意的时候,不要忘记失意的日子。

8、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窍名。

【原注】忘名者,体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攘名也。窍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注释】上士:官名,周有上士、中士、下士。《礼·王制》;“诸侯之上大夫聊、下大夫、上士、中士、下士凡五等。”

【译文】上等贤人忘名声,平凡之人立名声,下等愚人窍名声。

9、深沉厚重,是第一等资质。磊落豪雄,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才辩,是第三等资质。

【译文】老成持重是第一等资质,光明磊落是第二等资质,聪明思辩才是第三等资质。

10、小人亦有坦荡荡处,无忌惮是已。君子亦有长戚戚处,终身之忧是己。

【原注】陈榕门云:迹相似而实不相同,人禽之分在此。

【译文】小人也有坦荡之处,因为无所忌讳。君子亦有忧戚戚之处,因终生都忧国忧民。

11、水,君子也。其性冲,其质白,其味淡,其为用也,可以浣不洁者而使洁,即涕汤者投以油,亦自分别而不相混,诚哉君子也。油,小人也。其性滑,其质赋,其味浓,其为用也。可以污洁者而使不洁,倘滚油中投以水,必至激搏而不相容,诚哉小人也。

【原注】形容尽致,推勘人微。明此,可以立身,可以观人。

【译文】君子像水,情性谦冲,本质洁白,味平淡,而他的用处,可以使不洁的东西成为清洁,即使在滚烫的热水中放入油,二者亦不会混和,这就是君子的本性。

小人像油,本质滑腻,味浓厚,他的用途,可污染清洁之物,若在滚烫的油中放入水,二者必然相激而不相容,这就是小人的本质。

12、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又要懂得,又要做得,又要耐得。

【原注】粗浅语,却不容易做到。

【译文】不可吃尽,不可穿尽,不可说尽,要能懂,要做得到,要耐得久。

13、龙吟虎啸,凤翥鸾翔,大丈夫之气象。蚕茧蛛丝,蚁封蚓结,儿女子之经营。

【译文】龙吟虎啸、风鸾翱翔才是大丈夫的气象。像蚕茧蛛丝、蚂蚁封巢、蚯蚓纠结般是小人的经营。

四、精神类

1、宠辱不惊,肝木自宁。动静以敬,心火自定。饮食有节,脾土不 。调息寡言,肺金自全。恬淡寡欲,肾水自足。

【译文】宠辱不惊则肝宁,动静皆诚敬则心定,饮食有节制则脾不病,调整呼吸少说活则保肺,平淡少欲则肾水足。

2、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

【原注】人常和悦,则心气恬而五脏安,昔人所谓养欢喜神。何交端公时,曾有乡人过百岁,公叩其术。答曰:予乡村人,无所知,但一生只是喜欢,从不知忧恼。此真得养生要诀者。每日胸中一团太和元气,病从何生?

【译文】天地不能一日没有和气,人心不能一日没有喜悦的神情。

五、品德类

1、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锻来。思立揭地掀天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译文】要想有黄金玉石一样的人品,必定经历烈火般的锻炼;要想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如走薄冰般谨慎。

2、小人专望人恩,恩过辄忘。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必报。

【译文】小人专门期望他人的恩惠,但受恩后就忘;君子则不轻易受人恩惠,若受恩于人,则必定想法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