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魅力》是一篇打动人心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的是:在繁华的巴黎大街的街头,有一位盲老人在乞讨,他的身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道“我什么也看不见!”但是没有人帮助他。法国著名诗人让?比浩勒在牌子上添加了“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结果,巴黎街头的行人变了,他们从对盲老人泠漠无情,到热情相助,老人获得帮助后心底漾出了喜悦之情。
在《语言的魅力》一课中“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一波才动万波涌”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独自感受这句话在文中带来的“波澜”,体会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课文了描写行人的感情在变,老人的心情在变,在这变化之中,展示了语言所特有的魅力。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紧紧抓住这拨动人心弦的话语,适时引导,使学生自主学习;激发情感,增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学生情况分析:
四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基本能够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初步具备了语言文字的基础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语文,谈谈自己对“语言的魅力”这个词语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我们的语言充满着巨大的魅力,恰当地运用语言,有时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2、学习了《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二、初读课文,感知质疑。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新词,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初读课文,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能提出:(1)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2)让?比浩勒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3)语言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等等。)
三、比较阅读,自主感悟。
1、带着刚才提出的“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这一问题,仔细读读课文,比较加了一句话前后的情况有什么不一样?在书中画出相关的语句说说感受。
2、小组交流:为什么加了一句话后人们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3、交流讨论结果,教师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引导:
(1)重点词句比较:是什么导致人们发生这么大的变化的呢?①我什么也看不见。②春天到了,可是……反复读读前后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2)朗读训练中比较:①找出文中描写春天的语句,有感情的读一读,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什么?②在这样的季节中,人们都会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知道的?③当我们陶醉在良辰美景时,盲老人的眼前是什么?有感情的读读相关的语句,想一想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3)刚才有的同学提出“让?比浩勒为什么要加上‘春天到了’?”现在你知道了吗?说说你的看法?
(4)教师小结:这就是语言产生的作用,什么样的语言才会产生这么大的作用呢?富有诗意,带有浓厚感情色彩,使人受到震动的语言。只有这种语言,才有它独特的魅力。让我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再一次领略一下语言的魅力。
四、创设情境,采访释疑。
1、假如你是《巴黎时报》的一名记者,假如你当时就在现场,请你即兴进行现场采访,看看人们是怎么想的,前后态度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2、其他同学分别扮采访对象:双目失明的老人,法国著名诗人,衣着华丽的绅士、贵妇人,打扮漂亮的少女,衣着寒酸的职员。
3、指导学生采访问题要依对象而定,如:
(1)老人家,今天给你钱的人多吗?
(2)先生,你为什么要给这位盲人加上“春天到了”这句话?
(3)先生(太太、小姐),街上那么多乞讨的人,您为什么要把钱给他?
(4)先生,看样子您不是很有钱,为什么还要给他钱?
4、现在你知道语言为什么有如此大的魅力了吗?
五、课后延伸、学以致用
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跟同学们交流一下。
作业:
1、一句话有魅力的语言能产生神奇的魔力,普通的话十句都达不到的效果,有魅力的话一句就达到了!同学们想不想尝试一下,写几句有魅力的话?
2、收集生活中用来交流的语言。
教学反思:
在语文学习中,学生是一个独立的阅读个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给学生一个独立学习的空间,鼓励他们主动地阅读,积极地思考,并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教学力争以题目《语言的魅力》为线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在表达、思维的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本节课中,学生对于自己扮演成课文中的人物进行交流这一环节很感兴趣,参与热情高涨,对人物的把握也比较到位。语言机智、幽默、优美都是语言的魅力,学习语文,不仅要懂得欣赏其语言的魅力,还要应用到交流交际中,让美的语言为生活增添色彩。所以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欣赏到人物语言的机智,认识到语言对生活的重要性,培养运用有魅力的语言的意识和能力。
点评:
“三维目标”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教师很好的把握了这三维目标,始终围绕着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教学,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导教的新课程理念,使学生在一种宽松、愉悦的氛围内与文本展开对话。
在揭示课题后,老师请学生认真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教师针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梳理,并进行板书;接着,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学习。教学进行到这里,与我们常规的课堂相比,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新意。说到提问题,当前,一些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任意提问题,而且不管巨细大小,提多少个问题就逐一地解决多少个问题,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无重点,教学时间难把握。过去是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现在有的课变成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走。而在这节课里,老师既鼓励同学们大胆地提问题,又与同学们一道根据其难易程度进行筛选,然后选择主要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这样就较好地把学生的自主性与教师的主导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进行交流也是本课的亮点之一,如果教师能够给那些坐着观看表演的学生提出更加明确的学习要求效果会更好。
《语言的魅力》教学设计[任丽]教材分析:
《语言的魅力》这篇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在繁华的巴黎大街上,一位衣衫褴褛的盲老人在行乞,开始人们无动于衷,后来当法国大诗人让彼浩勒在老人的乞讨牌前添上“春天到了,可是”几个字后,人们纷纷慷慨解囊。这个故事让我们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力量――它可以在人与人之间织出爱的纽带。这篇课文生动感人,情节曲折,故事性强,容易吸引学生。但由于课文中的环境离学生的实际生活环境很远,因此学生理解课文会有一些困难。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理解语言,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语言的巨大力量,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课文是通过一件什么具体事例说明“语言的魅力”的。
2、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
3、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的作用,积累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和感受“语言的魅力”是教学的重点。体会课文对人物外貌及神态描写的作用,是学习难点。
教学过程:
一、预习课文。
预习要求:初读课文;习生字;熟读课文、想重点;再读课文、标难点;收集信息,巧处理。
二、预习反馈及提高。
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
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说一说,初读课文后的感受。
4、学生提出问题,相互解答。
5、交流展示资料,促进课文理解。
6、扩词练习,书写指导。
繁:繁荣昌盛、繁花似锦
衫:衣衫褴褛
斑:斑点、斑痕
绅:绅士
衷:衷心衷情
辰:良辰美景
嬉:嬉戏
三、研读课文。
1、通读课文,质疑。
(1)比较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谈谈你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
(2)“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诗人不写出来?
2、默读课文,探究问题。
3、小组讨论并汇报。
(1)比较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谈谈你对“语言的魅力”的理解。
――写在木牌两边的语言分别是:“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写这两句话有一个共同目的:获得别人的同情,得到一些钱。而这两句话所产生的效果却不一样:行人无动于衷、淡淡一笑、姗姗而去;“……下午给钱的人多极了!”
――为什么不同的语言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是因为诗人的语言更有魅力)“春天到了,可是……”它的魅力在哪?(富有诗意的语言,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
(2)学习第六自然段,体会感情色彩。
①“春天到了,可是……”省略号里包含了什么意思?为什么诗人不写出来?(发挥学生的想像力自由说,不写出来的原因是留给他人想像的空间,让人去意会,有些意思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②填表。
春天良辰美景
行人盲人
陶醉漆黑
上午下午
什么也没得到多极了
③体会两句反问句。(变成一般的陈述句读起来有什么不同?)
4、朗读你感受最深的句子。
5、引导升华。(情感态度、过程方法、知识能力)
四、课外延伸。
1、查找能说明“语言魅力”的词、格言或故事。
2、与“语文天地”相结合。
3、《难忘的一句话》
(1)体会伦纳德夫人的话语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从而感悟语言的作用。
(2)学习和借鉴它在选择和安排材料上的写法。
板书:
语言的魅力
我什么也看不见春天到了,可是……
什么也没有得到多极了
1。青春的朝气和前进不已的好奇心若消失,人生就没有意义了。 ——穆勒
2。人的青春是短暂的,但是,如果卑劣地度过这短暂的青春,就显得太多了。
——莎士比亚
3。谁能保持永远的`青春,便是伟大的人。 ——郭沫若
4。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孟郊
5。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获,冬天就不能品尝。 ——海德
6。希望会使你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同胞兄弟。 ——雪莱
7。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席慕容
8。青春是在它即将逝去的时候最具有魅力。 ——塞涅卡
9。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10。青年人充满活力,像春水一样丰富。 ——拜伦
12。青年时种下什么,老年时就收获什么。 ——易卜生
13。青春时代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时,它早已消逝得无影无踪。——莎士比亚
14。青春最漂亮的装饰应该是勇气。 ——德 雷*马克
15。世界上没有再比青春更美好的了,没有再比青春更珍贵的了!春天就像黄金,你想做成什么,就能做成什么。 ——高尔基
16。青春不是人生的一段时期,而是心灵的一种状态。 ——塞涅卡
17。青春是一年的青春,青春是生命的春天。 ——雨果
1. 人的美不在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们常常会厌恶他漂亮的外表.---奥斯特洛夫斯基
2. 人格是变易的. -------柏格森
3. 所谓表现人格,并不是随从一进的情欲,而是从最严肃的内在要求.这与放纵懦弱恰恰相反,是一种艰难困苦的事业. --------西田几多郎
4. 良好品格是人性的最高表现.好的品性不仅是社会的良心,而且是国家的原动力;因为世界主要是被德性统治. -------英·史迈尔
5. 慈悲是高尚人格的真实标记. ---------莎士比亚
6. 即使品德穿着褴褛的衣裳,也应该受到尊敬. ----------席勒
7. 人格所具备的一切物质是人的幸福与快乐最根本和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其他因素都是间接的,媒介性的,所以它们的影响力也可以消除破灭,但人格因素的影响却是不可消除的. ------叔本华
8. 人在品格修养上,必须从花朵学得教训,为什么栀子花普遍受人喜爱,只有一个理由,因为它绝不妄想玫瑰花般的香味. --------佚 名
9. 困难是迈人理的第一步,不论遇到惊涛骇浪的灾难,或狂风暴雨的险阻,凡是可以安然渡过这些困难的人,不管现在是十八岁也好,八十岁也罢,都将是一种非常宝贵的体验. ---------拜伦
10. 身处逆境而泰然自若,乃高雅之极致. -------琼·吉内特
11. 逆境中,人靠希望得救. --------拜伦
12.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塞尼卡
13. 灾难是人的试金石. ------费雷查
14. 贫苦就如熔炉,伟大才智都会在其中炼得纯净和永不腐蚀,正如钻石那样,能够经过千锤百炼而不分粉碎. ------巴尔扎克
15. 完美的人格,高尚的品德,是从实际生活中锻炼出来的. -------叔本华
16. 留给子孙最佳的遗产,是光明无瑕的模范品格. -------温司洛普
17. 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卢梭
18. 使人高贵的是人的品格. -------劳伦斯
19. 名气,是世上所有男人跟女人对我从头的评价;品格是上帝跟天使对我们的认识与了解. ---------美·潘恩
20. 只有道德和能具道德的人格,才是有尊严的. ---------康德
21. 人有了人格的自尊,必有甘堕落为禽兽,而品德也必自然提高.--------苏格拉底
22. 最有道德的人,是那些有道德却不须由外表表现出来而仍满足的人.一柏拉图完美的品格,是背地里也做可以公开于世的事情.一罗曼·罗兰不管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只要你开口,就以反映出你的人品.--------爱默生
23. 好行善事,关心别人这也是一种品德. ------雨果
24. 因为自由的,有教养的,有学问的人们,来往交谈的都是些规矩的同伴,他们天生有一种才能,使他们趋向德性,远避罪恶这种本能,他们叫做“人格”.----爱拉斯谟
25. 一个人的真正权势及钱财的产业,是在他本身之内;不是在乎他的居处、地位或外在关系,而是在他自己的品格之中.一比彻困苦磨难、逆境长存戒心,故以之成君子;顺境易生放心,故以之陷小人.----申居郧
26. 困苦贫穷是好的教育.一雨果贫穷是无价的刺激,激人达到成功的目的. -------道尔顿
27. 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巴尔扎克
28. 烈火见真金,逆境出英雄. -------塞内加
29. 开发人类智力的'矿藏是少不了需要由患难来促成的,要使火药发火就需要压力. --------大仲马
30. 天若无霜雪,青松不如草.地若无山川,何人重平道.--------《诗人玉屑》
31. 应知学问难,在乎点滴勤.无其难上难,锻炼品德纯. -------陈毅
32. 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也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 ----------罗曼·罗兰
33. 道德常常能填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却望远填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但丁
34. 并不是每一外表美好的人都有完美的心灵;因为品行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外表. ---------萨迪
35. 假如你的品德十分高尚,莫为出身低微而悲伤,蔷薇常在荆棘中生长. ------萨迪
36. 真的,任何本领都没有比良好的品格与态度更易受人欢迎,更易谋得高尚的职位. -----培根
37. 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和别人,就能具备最众志成城和华的最高贵品质.---歌德
38. 健全的人格总是比较容易接近难以相处的人.--------海塞
39. 在打倒一切之先,先须打倒自己的私心;在建设一切之先,先须建设自己的人格. 苦求本身,十全十美的人,那份认真强求,就是人格的不完美.-------三毛
40.做一个杰出的人,光有一个合乎逻辑的头脑是不够的,还要有一种强烈的气质。——司汤达
41.只要你具备了精神气质的美,只要你有这样的自信,你就会拥有风度的自然之美。——金马
42.气质之美与其说是来自内心的修养,不如说它是来自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能力。这份欣赏力就使一个人的言谈举止不同流俗。——罗兰
43.山光水色的自然美,对人气质神韵具有深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常能使人在风度于不知不觉间印上它们的影子。——金马
44.时间能够安慰我们,而人的气质能够抗拒痛苦的印象。——爱默生
45.男子要有刚强和自由勇敢的气质,哦!他更应该有深藏的秘密。——歌德
46.一个人的风度和气质应使人近而敬之,而不要敬而远之,或近而轻之。——一凡
47.美只愉悦眼睛,而气质的优雅使人心灵入迷。——伏尔泰
48.女性的气质是妇女最优秀人品的集中体现。——苏霍姆林斯基
49.美好的气质来自真诚,“造作”永不会产生灵感。——罗兰
50.气质应该说是功力所显,也是情操所现。——柏杨
51.人的经历都会给人留下气质性痕迹的。——柯云路
52.磨砺内心比油饰外表要难得多。——毕淑敏
53.要以学问来变化气质。——徐复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