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格言联璧静坐常思己过 正文

格言联璧静坐常思己过

时间:2025-09-06 17:45:14

2、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3、地不耕种,再肥沃也长不出果实;人不学习,再聪明也目不识丁。

4、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上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5、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6、读书和学习是在别人思想和知识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和知识。

7、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足己患不学,既学患不行。

8、读书就应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10、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11、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1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3、“天才就是勤奋”,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如果这话不完全正确,那至少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

14、把学问过于用作装饰是虚假;完全依学问上的规则断事是书生的怪癖。

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6、百学须先立志。

1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8、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19、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21、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

2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3、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24、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

25、不要小看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小任务顺利完成,有利于你对大任务的成功把握。

26、称赞削弱了勤勉。

27、成大事者,争百年,不争一息。

28、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29、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30、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的其它条件。

31、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作者:《格言联璧》

32、 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认低于我们的事物高于我们,也是一种美德。 作者:歌德

33、 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作者:(汉)刘向

34、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作者:冰心

35、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家对你评价多么高,你总要有勇气地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作者:巴甫洛夫

36、 居幽思远,居安思危。 作者:书摘

37、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作者:报摘

38、 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 作者:德莱敦

39、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什么。 作者:孟德斯鸠

40、 习惯是一种最糟糕的痼疾,因为它使人们接受任何的不幸,任何的痛苦,任何的死亡。出于习惯,人们可以与自己憎恶的人生活在一起,学会戴镣铐,忍受不公正和痛苦,以至对痛苦、孤独以及其他一切都逆来顺受。习惯是一剂最无情的毒药,因为它慢慢地,不声不响地潜入到我们的机体,并在不知不觉中滋长起来。当我们发现它时,机体的每个细胞都已与它相适应,每一个动作都受它的制约,已经没有任何药物能够治愈。 作者:奥里亚娜·法拉奇

41、 行一棋不足以见智。 作者:(汉)刘安

42、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作者:《增广贤文》

43、 我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着一个美好的准则:“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是素以此来鞭策自己的。 作者:安格尔

44、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作者:朱熹

45、 浑身刻板死沉、满面阴惨抑郁的人,不论其生相如何,衣饰如何,都是天上人间最坏的人。 作者:狄更斯

46、 我们并不鄙弃一切有恶习的人,但我们鄙弃一点美德都没有的人。 作者:佚名

47、 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48、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作者:欧里庇得斯

49、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作者:马·阿诺德

50、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作者:《格言联璧》

修养名人

美曰美,不一毫虚美;过曰过,不一毫讳过。 作者:(明)海瑞

修身不言命,谋道不择时。 作者:无

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 作者:孟德斯鸠

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作者:培根

修身洁行,言必由绳墨。 作者:王安石

美德大都包含在良好的习惯之内。 作者:帕利克

好的习惯愈多,则生活愈容易,抵抗引诱的力量也愈强。 作者:詹姆斯

君子不可以不修身。 作者:子思

生活里最重要的是有礼貌,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 作者:佚名

只一自反,天下没有不可了之事。 作者:(清)申居

所谓从礼待人,即用你喜欢别人对待你的方式对待遇别人。 作者:查理德菲尔

事实上教育便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作者:林肯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于,就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就有什么样的命运。 作者:查·霍尔

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 作者:《格言联璧》

甘居下位不算美德;能往下降才是美德,承认低于我们的事物高于我们,也是一种美德。 作者:歌德

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 作者:(汉)刘向

修养的花儿在寂静中开过去了,成功的果子便要在光明里结实。 作者:冰心

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一切,不管人家对你评价多么高,你总要有勇气地对自己说:“我是个毫无所知的人”。 作者:巴甫洛夫

居幽思远,居安思危。 作者:书摘

心志要苦,意趣要乐;气度要宏,言动要谨。 作者:报摘

所有的习惯以不可见的程度积聚起来,如百溪汇于川,百川流于海。 作者:德莱敦

衡量一个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会发觉的时候做什么。 作者:孟德斯鸠

习惯是一种最糟糕的

行一棋不足以见智。 作者:(汉)刘安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作者:《增广贤文》

我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着一个美好的准则:“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是素以此来鞭策自己的。 作者:安格尔

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作者:朱熹

浑身刻板死沉、满面阴惨抑郁的人,不论其生相如何,衣饰如何,都是天上人间最坏的人。 作者:狄更斯

我们并不鄙弃一切有恶习的人,但我们鄙弃一点美德都没有的人。 作者:佚名

嫉妒是一种可耻的感情,人是应当信赖的。 作者:列夫·托尔斯泰

好的习惯比法律还正确。 作者:欧里庇得斯

要想有教养,就要去了解全世界都在谈论和思索的最美好的东西。 作者:马·阿诺德

存养宜冲粹,近春温;省察宜谨严,近秋肃。 作者:《格言联璧》

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将使他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 作者:卢梭

伟大的人是绝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愈多,他们愈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作者:卢梭

静则修身,俭以养德;勤则不匮,敏则有功。 作者:书摘

欲影正者端其表。 作者:桓宽

只有竹子那样的虚心,牛皮筋那样的坚韧,烈火那样的热情,才能产生出真正不朽的艺术。 作者:茅盾

1、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格言联璧》

2、君子行不贵苟难,说不贵苟察,名不贵苟传,唯其当之为贵。——韩婴

3、奢则妄取苟取,志气卑辱;一从俭约,则于人无求,于己无愧,是可以养气也。——罗大经

4、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魏徵

5、在真理和认识方面,任何以权威者自居的人,必将在上帝的戏笑中垮台!——爱因斯坦

6、见善明,在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生死如鸿毛。——林通

7、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吕不韦

8、不自重者取辱,不自畏者招祸;不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格言联璧》

9、先众人而为,后众人而言。——吕坤

10、坚持真理的人是伟大的。——雨果

11、百川有余水,大海无满波。器量各相悬,贤愚不同科。——孟郊

12、上锐则不高,水狭则不深。——刘向

13、处人不可任己意,要悉人之情;处事不可任己见,要悉事之理。

14、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增广贤文》

15、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韩愈

16、一切出色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它们之令人倾倒,正是由于自己的富有智慧的朴素。——高尔基

17、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朴为美。——司马光

18、毁人者失其直,誉人者失其实,近于乡原之人哉?——皮日休

19、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金缨

20、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用;数有所不及,神有所不通。——屈原

21、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以伐根而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魏徵

22、但改吾过,毋议人非。——陈确

23、盛满易为灾,谦冲恒受福。——张廷玉

24、知耻近乎勇。——孔子

25、有自满者受益,不自是者博闻。——金缨

26、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张居正

27、真理不存在于丑化了的现实里。——乔治·桑

28、真理的小小钻石是多麽罕见难得,但一经开采琢磨,便能经久、坚硬而晶亮。——贝弗里奇

29、心轻万事如鸿毛。——李欣

30、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为可贵。——莱辛

31、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于谦

32、人谁无过,当容其改。——《新唐书》

33、书必择而读;人必择而交;言必择而听;路必择而蹈。——张履祥

34、在我所讲的一切中,我只是探求真理,这并不是仅仅为了博得说出真理的荣誉,而是因为真理于人有益。——爱尔维修

35、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荀子

36、不要为回忆把自己弄成衰弱的东西。一切空洞美好的回忆都是有毒的。——沈从文

37、草木秋死,松柏独在。——刘向

38、心术以光明笃志为第一;容貌以老成正大为第一。——黄协埙

39、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

4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

41、大人不华,君子务实。——王符

42、好建大功于天下者,必先修于闺门之内。——陆贾

43、居心要宽,持身要严。——申居郧

44、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孔子

45、以人之长补己短,以人之厚补己薄。——刘向

46、人有不及,可以情恕。——《晋书》

47、越是接近真理,便愈加发现真理的迷人。——拉美特利

48、真理的发见,或道德责任的完成,都引起我们的欢欣,使我们整个生命震颤……——克罗齐

49、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格言联璧》

50、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吕氏春秋》

51、寻求真理的只能是独自探索的人,和那些并不真心热爱真理的人毫不相干。——帕斯捷尔纳克

5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

53、关键在于要有一颗爱真理的'心灵,随时随地碰见真理,就把它吸收进来。——歌德

54、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曾参

55、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哥白尼

56、凡在小事上对真理持轻率态度的人,在大事上也是不足信的。——爱因斯坦

57、不用相当的独立功夫,不论在哪个严重的问题上都不能找出真理;谁怕用功夫,谁就无法找到真理。——列宁

58、高山之巅无美木,伤于多阳也;大树之下无美草,伤于多阴也。——刘向

59、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冯梦龙

60、处事须留余地;责善切戒尽言。——《格言联璧》

61、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

62、与其无义而有名兮,宁穷处而守高。——宋玉

63、嘉赏未尝喜,抑挫未尝惧。——朱熹

64、责人而不责己,名为挂榜圣贤。——金缨

65、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柏拉图

66、一个人要发现卓有成效的真理,需要千百万个人在失败的探索和悲惨的错误中毁掉自己的生命。——门捷列夫

67、真理是时间的孩子,不是权威的孩子。——布莱希特

68、功有所不全,力有所不任,才有所不足。——宋濂

69、天下之事,有己所不欲而人欲者,有己所欲而人不欲者,这里还须理会,有无限妙处。——吕坤

70、含容终有益,任意是生灾。——冯梦龙

71、因为真理是灿烂的,只要有一个罅隙,就能照亮整个田野。——赫尔

72、兰芳不厌谷幽,君子不为名修。——《养正遗规》

73、喜不可纵有罪,怒不可戳无辜。——陈寿

74、方严是处人大病痛,圣贤处人,离一温厚不得。——吕坤

75、有容德乃大,无欲心自正。——《尚书》

76、正直者顺道而行,顺礼而言,公平无私,不为安肆志,不为危易行。——韩婴

77、真理不是一种铸币,现成的摆在那里,可以拿来藏在衣袋里。——莱辛

78、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无门关》

79、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80、我们探求真理,在一切事件中,获得真理是最高的快慰。——桑塔耶纳

81、守口如瓶,防意如诚;宁可负我,切莫负人。——《增广贤文》

82、轻则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宽量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林逋

83、人死刚骨,安身不牢。——施耐庵

84、太刚则折,太柔则卷。——《淮南子》

85、任何一个可信的道理都是真理的一种形象。——布莱克

86、水至清则无鱼,人之察则无徒。瑾瑜匿瑕,川泽纳污。——东方朔

87、能下人,故其心虚;其心虚,故所取广;所取广,故其人愈高。——李贽

88、爽口食多偏生病,快心事过恐生殃。——《增广贤文》

89、功被天下,守之以让。——荀子

90、必须有勇气正视无情的真理。——列宁

91、一个人只要肯深入到事物表面以下去探索,哪怕他自己也许看得不对,却为旁人扫清了道路,甚至能使他的错误也终于为真理的事业服务。——博克

92、怀疑并不是缺点。总是疑,而并不下断语,这才是缺点。

93、如果你想独占真理,真理就要嘲笑你了。——罗曼·罗兰

94、既异想天开,又实事求是,这是科学工作者特有的风格,让我们在无穷的宇宙长河中去探索无穷的真理吧!——郭沫若

9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96、文以行为本,在先诚其中。——柳宗元

97、闻人之谤当自修,闻人之誉当自惧。——胡居仁

98、自敬,则人敬之;自慢,则人慢之。——朱熹

99、要坚持真理---不论在哪里也不要动摇。——赫尔岑

100、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

101、真理的旅行,是不用入境证的。——约里奥·居里

102、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不故加之而不怒。——苏轼

103、喜不应喜无喜之事,怒不应怒无怒之物。——诸葛亮

104、闭心自慎,终不失过兮;秉德无私,参天地兮。——屈原

105、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欲正其心者,先诫其意。——《大学》

106、怒宜实力消融;过要细心检点。——《格言联璧》

107、心如天地者明,行如绳墨者章。——刘向

108、目之见也借于照,心之智也借于理。——《吕氏春秋》

109、意粗性躁,一事无成;心平气和,千祥骈集。——《格言联璧》

110、信以立志,信以守身,信以处世,信以待人,毋忘立信,当必有诚。——潘序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