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
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三国.诸葛亮)
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
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 (清.梁佩兰)
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
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
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
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
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宋.吕祖谦)
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
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宋.林
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
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
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
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
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
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明.瞿式耜)
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
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宋.曾巩)
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评委以及现场的观众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廉洁自律,从我做起》。
是什么力量/一颗心让千万颗心灵感动/是什么缘故/一座山让千万座大山景仰/是什么作用/一片霞让千万朵云霞鲜红/是清廉政洁/是出泥不染的高尚气节/是无怨无悔无私无彷徨的工作情怀!有人说,人生像一个根号,叠叠工作为她的青春开无数次平方。而我要说:“人生如百合,纯净自我,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
翻开历史百年画卷,有多少清廉楷模让我们感动。古有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今有刚正不阿的任长霞;古有两袖清风的海瑞,今有丰碑永存的王瑛,正所谓中华正气代代传,清廉之风古今扬。
在教育战线有这样一位好教师,一生淡泊名利,一心教书育人,他的名字叫孟二冬。为支援新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年月,孟二冬主动要求参加了北京大学对口支援石河子大学教学的工作。在到石河子大学的第二周,他就出现严重的嗓子喑哑症状,尽管每天打针、吃药,他仍坚持上课。随着声音越来越微弱,他不得不在课堂上用起麦克风。校领导和老师们多次劝他休息,但他都微笑着说:“没关系,我还能坚持。”在师生们的'再三要求下,他来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根据病情做出了“禁声”的医嘱,但他第二天又强忍病痛站在了讲台上。年月日,他在剧烈的咳嗽中坚持讲完《唐代文学》最后一节课,倒在讲台上。经诊断,他已患食管恶性肿瘤。事发之后,新疆石河子大学中文系的同学们自发地捐款2881.40元,托回京休假的老师带给孟老师。看着同学们一元、一角地凑起来的多块钱,孟二冬和他的爱人很感动,但他们一分钱都没动。受社会上名利浪潮的诱惑,大学里确有一部分老师忙于社会活动,到校外讲课捞外快。凭孟二冬的学问,也有不少地方以高额报酬请他去讲课,但都被他推掉了。他的爱人耿琴说,这么多年,老孟从没拿过一分额外的报酬。十几年,他们一家三口一直住在北大校园内的“筒子楼”里。孟二冬,一个让人感动的名字。这位以顽强的毅力、豁达的态度、扎实的工作和深厚的学问赢得无数尊敬的教授,用他“上好每一节课”的朴素信念诠释了教师职业的深刻内涵,坚守自己的理想,坚守对教育的追求,坚守对师德的认识,坚守对生活的热爱。
花开花落几度秋,总有感动涌心头。不知不觉我在家乡这片热土上已工作了两年。我常常感动于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感动于这里民风的淳朴,感动于那些为的发展,兢兢业业、廉洁奉公、勤政为民,奋斗在不同工作岗位上的人民“公仆”们!我爱我所从事的事业,我也深爱如今生活的这方热土。看!那开发区广场人潮涌动,通村公路惠及万民,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烟牛菌”三大主导产业飞速发展,小城镇建设日趋完善,招商引资、筑巢引凤、社会和谐、繁荣!这一桩桩,一件件无不折射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的务实与奉献,清正与廉洁。怎能忘,在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中,是你们,头顶似火的骄阳,与村民一起挥汉如雨;又怎能忘,在“烟牛菌”三大主导产业的推进中,是你们,带着技术与订单,与村民一起忙碌田间,更怎能忘记,在绥穆新城活力的宏伟蓝图中,是你们,披荆斩棘,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心存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那些“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人民公仆的敬佩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做为发展的一份力量,我们应静下心来做人,潜下心来做事.因为我们的左手是廉洁,它记着不贪为宝;我们的右手是爱心,它写着无私与奉献!只有将这双手共同举起,我们才能书写开创发展的崭新篇章!
朋友们,请允许我再次向那些“为民、务实、清廉”的人民公仆们致敬!就让我用温家宝总理最喜欢的一句格言来与大家共勉,“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最后用一首小诗祝福我的家乡越来越美好:
华夏群英聚,共商大计牛业兴;
八十公路麒麟经,绥穆新城旗帜擎;
文明桥梁似虹映,林木工木加工精;
招商引资招招灵,官听民应贺双赢。
1、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 (孔子)
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 也会好起来。
2、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汉.贾谊)
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
3、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
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
4、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
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
5、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
6、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
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
7、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北齐 . 刘昼 )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
8、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
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
9、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 (汉.王符)
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
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
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
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 清.程祖洛)
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能得到真正的感情。
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
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
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宋.李觏)
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
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
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
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
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
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就危险了。
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汉.王符)
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
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汉.司马迁)
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
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三国.诸葛亮)
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
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