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英文格言 正文

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英文格言

时间:2025-08-03 20:34:15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祝贺你们新的一年又长大了一岁,又迎来一个崭新的虎年。过去的一年,留下了我们许多难忘的记忆:在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的幸福时刻,我们尊敬的丁立生校长凭着“有生之年干民校,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当选为“东莞锋尚人物”;为了充分表现我校办优质教育的坚定信念和不遗余力育英才的社会责任感,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学校举行了盛大的“希望之星”颁奖典礼,一次性颁发奖学金80万元;在第十八届奥林匹克全国

同学们,喜庆、祥和的新春佳节伴随着快乐的寒假生活已经过去,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新学期。在这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际,我们谨向全校同学致以亲切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希望同学们树立远大志向,不断努力进取,做一个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人;做一个有决心、有恒心、有爱心的人;做一个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人;做一个学有所长、技能过硬、自立自强的人!

同学们,珍惜每一个晴朗的早晨,用生命中最浓的激情、最美的期待迎接日出,让那灿烂的朝阳点缀你们的壮丽人生!同学们,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展望2010年,新的起点,新的希望,新的目标,昭示着美好的未来。让我们高起点,新要求,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坚定信心,共同创造御花苑外国语学校新的辉煌!

衷心地祝愿同学们在新的一年里奋发有为,健康成长!

这些年里,许许多多的事发生在我们身边,好人好事一件件不定时地在脑海里重播,不断的回味着一些能让自己进步的事情。“说一尺不如行一寸,敬业奉献俯首甘为孺子牛。”老刘用自己的行动践行了他的人生信条。我的同事老刘,名叫刘庆利,一个热心肠的教师,一个为他人着想的老同事。老刘今年56岁,岁月刻满了皱纹,时间漂白了半头黑发。但他从来乐此不疲,一心为了教育事业。有人总是说:这个年纪也该干个后勤歇歇了。但他总是呵呵一笑,现在还能教,能教一点就教一点吧。老刘的故事令我们感动,因为感动不需要梁祝化蝶的悲壮,不需要虎门销烟的震撼,不需要革命战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只要用心去感受,感动就在我们身边。一个暑假的傍晚,天气闷热,晚饭后和爱人出去散步。看见老刘焦急的东张西望,原来老刘在找他岳母,自己出来溜达找不到家门了。老刘的岳母今年80多岁,患有轻度的老年痴呆,两个儿子不孝顺,老刘实在看不下去老人的生活,把老人接过来过几天安逸的日子。有时候让老刘哭笑不得,老人犯糊涂的时候就喊老刘大哥,老刘就说:“妈,别喊我大哥,我会折寿的。”老刘对我们说:“谁都有老的时候,但愿我老的时候不给孩子添负担。”只要有时间,老刘就带着老人在小区里散步,陪老人说说话。此时,我心底忽然涌起一股莫名的感动,当大家都躲在空调房里的时候,当你和家人在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能有多少人陪着自己的老人一起聊天呢?老刘不仅有一颗孝心,还有一颗爱心。前几年我们还在企业的时候,企业经营困难,企业面临破产的境地,工人的家庭状况可想而知。那时老刘在工会,对当时的状况非常着急,想尽一切办法为全厂职工争取一点利益。市政府为了照顾困难企业,特许我们厂每年申请几个困难家庭。那几年里在老刘的帮助下,几乎家家都领到了救济金,唯有自己没有申请困难家庭,大家都知道老刘的家庭也很困难。只要一提到老刘,认识他的人都说老刘是个好人。在企业时,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为职工谋福利;干教育,兢兢业业,发挥着余热。牛,永远沉沉实实、默默地工作,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田地里,它拖着沉重的犁,苦也向前,累也向前,低头一步又一步,拖出身后一列又一列松土,让人播下种子,收获遍地金黄。鲁迅说:“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要求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牛的品质!老刘就属牛。这位属牛的老教师对牛的精神理解更为深刻,他说:“对于人民教师,一个岗位就是一块土地,一项任务就是一方待耕的原野。守土有责,埋头苦干,锐意进取,任劳任怨,便是坦然的追求,欣然的使命。”我们在一起工作时,老刘除了上课之外,其他的零碎工作他欣然接受,哪个教室的锁坏了,哪棵树的树枝该剪了,谁的凳子该修了,都能得到老刘的帮助。在学校的操场南面,有一颗芙蓉树,上面有一颗粗枝已经枯死。这棵枯枝与盛开的芙蓉花极为不和谐。老刘舍小家顾大家,主动放弃了双休的机会,星期六早早的来到学校,把这棵枯枝锯掉,还休整了花园的冬青。高山起于平地,伟大出自平凡。在平凡的岗位上,老刘塑造了人民教师的光辉形象。让我们每个教师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一面旗帜,带动更多的人积极投身于人民教育的伟大实践中,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刻在心头,把自己的岗位看成党赋予的责任,为教育事业作贡献,为教育事业添光彩……工作中他潜心注重抓好班风建设,注重加强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那些思想纪律,学习较差的后进学生从不歧视,而是更加百般关爱。想方设法转变他们,谈人生、叙理想、讲前途。和风细雨般的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满腔的热情去温暖他们的心田。在实践中教他们做人的道理。记得有一个叫李江的同学,脾气古怪,平时沉默无语,有天上午那学生突然患病,老刘立马把学生送到村卫生室,忙这忙那,一直到学生病情稳定。由于李江欢家境贫寒,他又积极组织班上同学捐款,在学校倡导捐款,后来为李江欢同学捐得2000多元医疗费。李江欢回家治疗后他还经常打电话关心病情,询问医疗费用等。对于“双差生”,他始终以”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为行为准则,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有益的活动,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看到一点点进步,都给予鼓励和表扬。让每一片绿叶都享受“爱”的阳光。“老牛明知夕阳晚,不用扬鞭自奋蹄”,老刘以加倍努力的工作态度,踏实的工作作风,用自己所有的力量,一件一件的小事,一点一滴的行动履行了一名教师的职责,在平凡的教育岗位上不断践行创先争优,争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上午课间休息时,我习惯性地回“家”——天中山教师笔会——坐坐,猛然间一串滚动字幕映入眼帘:祝贺:齐云轲同志任天中山教师笔会副会长……

当时我就惊呆了:这怎么可能呢?弄错了吧?不敢相信自己眼睛的我再次用惊大的双眼去看时,依旧。说真的,心中十分忐忑不安。因为无论是从资历上来说,还是从年龄、职衔、职称等方面来说,与“家”中许多其他成员相比,我都相差甚远。我从去年4月22日加入到这个大家庭以来,至今尚不足一年,是个新成员,一下子越级升为副会长,确实受之有愧。加入笔会的初衷,是想通过这个平台向大家学习,取长补短,相互交流、鼓励,同时还可以多认识同行中的朋友,工作中的一些疑惑和问题也可以找人请教,于“工”于私都是一件大好事。

加入笔会以后,我基本上是每天都回来坐坐,看看谁又发表了新的文章,又有谁成为新成员了。尤其是在节假日,看了一篇又一篇,往往忘了时间。记得有个周末的晚饭后,我本来说是看一会儿就回去睡觉,谁知竟看得入迷,一直到夜里十一点多,眼睛涩了,才意犹未尽的走了。读着大家的文字,自己的手也痒痒,便也写起来了。确山县作协副主席牛红丽姐姐说“写作犹如生孩子,十月怀胎才能生,不能早产,但也别太迟”,“早产”的文章先天性不足,“太迟”的写起来又力不从心了。每天若能从繁忙的空中偷摘下一片闲云来,就着一盏灯读读书,写写东西,思考一下人生,确实很必要,也很有意义。

从2010年毕业后来到汝南打拼,至今快五年了。五年里,我在一企业办公室当了一年半的文员,在一民办学校代课了一学期,剩下的时间都在眼下的这所学校里了。五年,在一生中并不算太长,可是它早已把我与汝南紧紧连在了一起。我早把汝南当成了家,汝南的亲友们也一直拿我当自家人。走进笔会,这个小家把我心目中的汝南大家具体化了,可亲可感可爱。在笔会这个家里,亲人很多,虽然许多都没有见过面,但是如果有机会相见的话,肯定会一见如故的,因为我们以文会友,早就已经认识了、熟识了。邱老,作为这个大家庭的户主,抑或说是家长,为了使这个家变得更加温馨,更加和睦,更加生机勃勃、多姿多彩、人丁兴旺,确实没少操心费力。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要承担大家作品的编校,加上他已年近花甲,比我的父亲年龄还大(家父1966年出生,比邱老小10岁),而今还去做这样繁重的事务,让人不得不肃然起敬。他和笔会里的其他师友一直通过各种途径给予我鼓励和帮助,使我在感动中生发出了更多的动力来继续努力。而现在,又让我担任笔会副会长,更是一种巨大而又伟大的鼓励,惭愧不安之余,也只有阔步直前,用实际行动来感恩了。一路上有你们同行,真是一种莫大的幸运与幸福。

现在,我的“北风劲”系列长篇历史小说的第一部《廉颇大将军》即将收尾,第二部《李牧大将军》正在准备中。“北风劲”三部曲完成后,我还计划写“东风恶”三部曲,另外现实题材的长篇小说《蔡州》也已经酝酿多年了(新蔡、汝南历史上都曾作为蔡州的治所,小说取这个名字,有一定的.深意)。我在星光学校时的老校长、书法家牛国玺先生曾经对我说:“小齐,写历史小说可不能走进历史出不来,要借古讽今,反映现实问题,给人以警醒和借鉴。”听后,我很受启发,后来在写《廉颇大将军》时,我刻意在原计划外加了一章《黄鱼岛》。写作计划很大很多,惟愿上苍赐予我足够的生命长度,让我在这条路上走的尽量远一些、从容一些。渴望自己的工作能尽早彻底固定下来,以便把精力往写作上多投入一些。

我想对笔会说:遇上你是我的缘。我想对邱老和其他师友说:真心真意谢谢您(们)!让我们共同努力,使我们共同的家——天中山教师笔会——的明天更美好,大家庭中所有亲人的明天更美好,我们挚爱的教育事业、文艺事业明天更美好!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