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关于勇气这篇课文的格言 正文

关于勇气这篇课文的格言

时间:2025-04-30 12:02:30

反义词:

浓郁—清淡 吸引—排斥 悲哀—喜悦 完整—残缺 骄傲—自卑 遵从—违背 短暂—长久

有限—无限 珍惜—浪费 失望—希望 寂寞—热闹

必会生词: 寂寞 遗憾 骚扰 欲望 沉稳 震撼 糟蹋 短暂 无限 突如其来 不假思索 栩栩如生 热泪盈眶 历历在目 闷闷不乐 斤斤计较 依依惜别 高高在上 默默无闻 改天换地 傲然挺立 拔地而起

《触摸春天》:课文通过描写盲童安静的在花园里捕捉春天的故事,告诉我们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的道理。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赞叹。

《永生的眼睛》:课文通过写作者一家人无私捐赠眼睛角膜的故事,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价值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生命 生命》:课文通过动物、植物及人三方面的事例,引出了对生命的思考,向我们展示了生命的意义:生命虽然短暂,但我们要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花的`勇气》:课文通过作者在四月的维也纳看见小花在冷风冷雨中傲然怒放的情景,明白了生命的意味就是勇气的道理。

描写春天的诗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支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是新。朱熹《春日》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

关于“奉献”的名人名言:

我要做的只是以我微薄的绵力来为真理和正义服务。————爱因斯坦

人并非为获取而给予,给予本身即是无与伦比的欢乐。————弗罗姆

月儿把她的光明遍照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她自己。———泰戈尔

关于“生命”的名言:

生命如同寓言,其价值不在长短,而在内容。——塞内卡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萧楚女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罗曼。罗兰

关于“勇气”的格言:

倘若失去了勇敢,你的生命等于交给了敌人。

失去勇气的人,生命已死了一半。

勇气是上天的羽翼,怯懦却引人下地狱。

第六单元

21、乡下人家

一、需要注意的字音

虽然suī 率领shuài 倘若ruò 附近fù 即时jí 觅食mì 弥漫mí 祈盼qí

频繁pín 弹跳tān 捕捉bǔ 红叶似火sì

多音字 冠guàn 冠军 散sàn散步 guān 花冠 sǎn散落

二、需要注意的字型

篷(帐篷) 率(率领) 觅(觅食) 般(一般)

棚(大棚) 率(效率) 现(出现) 搬(搬家)

协(协调) 辛(辛苦) 序(顺序)

谐(和谐) 幸(幸福) 续(陆续)

shì 装(饰) 城(市) (事)故 (是)否

xīn (辛)苦 温(馨) (新)年 (心)脏

xié 和(谐) 皮(鞋) (协)调 倾(斜)

mì 寻(觅) 乌云(密)布 甜(蜜)

(秘)密

辛——辛苦、辛劳、艰辛、辛酸

乡——乡下、乡村、梦乡、乡长

三、需要掌握的词语解释

时令:季节。 倘若、即使、若是:都是表示假设、假如、如果的意思。

照例: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四、近义词

装饰——装点 时令——时节 顺序——次序 倘若——如果

鲜嫩——新鲜 和谐——协调 朴素——简朴 吃惊——惊讶

五、反义词

可爱——讨厌 朴素——奢侈

六、照样子写词语

甜甜蜜蜜:和和美美、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简简单单

天高地阔:天南地北、左邻右舍、南辕北辙、东张西望

月明人静:风号浪吼、东张西望、东摇西摆、月朗星稀

七、句子

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是文章的中心句,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集中地概括了乡下人家美丽迷人的生活环境和朴实欢快的美好生活,也是作者情感的集中体现。

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这句话形象地呈现了“雨后春笋”的美妙画面,尤其是一个“探”字,拟人化的手法让人感到嫩笋迅速的长势,如同一个个淘气顽皮的娃娃和人捉迷藏一样从土里探出头,充分展示了春季勃勃的生机。

从他们的房前屋后走过,肯定会瞧见一只母鸡,率领一群小鸡,在竹林中觅食;或是瞧见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

“雄鸡耸着尾巴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俨然一位将军在阅兵,斗志昂扬,又如同一个尽职尽责的丈夫在保护着自己的家人,守护着自己的家园,具有浓厚的人情味。

八、相关练习

1、课文按先分后总的顺序写的,全文围绕着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这句话介绍了乡下人家风景独特、迷人的特点。

2、第一段(1—4)乡下人家屋前种着瓜果和鲜花,房前屋后有鸡鸭。

第二段(5—6)乡下人家夏天在门前吃饭秋天在虫鸣中入眠。

第三段(7)乡下人家风景优美独特。

3、第一大段按照空间顺序连段成篇,第二大段按时间顺序排列。

4、乡下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劳、热爱生活。

5、从每个自然段中找出一个印象深刻的情景:

第一:屋前的瓜架上挂着红的瓜,长着绿的叶,绕着长的藤。

第二:春天雨后,门前空地上长出许多鲜嫩的小竹笋。

第三:母鸡带着一群小鸡在竹林里找食物。

第四:鸭子在河里玩一点也不怕人。

第五:夏天傍晚人们在院子前边吃饭边聊天。

第六:秋天人们在虫鸣声中进入梦乡

23、古诗词三首

一、了解作家作品:

《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平展的稻田里波光粼粼,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后两句写人,四月到了,农活多了,乡里的农民们在田间地头忙开了,又是蚕桑又是插秧,突出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亮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欣赏,也表现出对劳动生活、劳动人民的赞美。

《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成大。诗人描写了乡村农人耕织以及儿童学着大人的样子耕种田地的情景。展现了农家夏忙时热烈的劳动场面,塑造了农村儿童天真、勤劳、可爱的形象。尤其是后两句写得意趣横生,意味深远:那些孩子们,他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但却在茂盛成阴的桑树下学种瓜。这些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喜爱劳动。这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十分有趣,也颇有特色,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流露出诗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全诗语言平白、朴实、自然,具有浓浓的生活气息。

《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二、词语解释: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归声里雨如烟。

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不懂得耕织之事,也模仿大人的样子,在靠近桑树的下面学着种瓜。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西塞山附近,白鹭展翅飞,桃花夹岸的溪水中,鳜鱼肥美。

三、相关练习:

1、《乡村四月》的作者是(宋)代的(翁卷)。诗歌描写了春天乡村的美景和村民忙碌工作的情景。

2、能反映乡村四月闲人少的词语是“才”“又”。

3、《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宋)代的(范成大)。反映乡村人工作繁忙的词语是“昼夜”。学字表现了乡村儿童天真可爱的性格。

4、《渔歌子》的作者是(唐)代的(张志和),他还是个著名的(画家)。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诗中静态的是青翠的山峰,鲜艳的桃花,头戴斗笠身披蓑衣的钓鱼翁。动态的是飞翔的白鹭,潺潺的流水,嬉戏的鳜鱼和绵绵的春雨。

5、写景诗和田园诗的区别在于田园诗中往往有农民劳作的情景,而且与风光描写相连给人清新优美的感觉。

6、其他田园风光诗《过故人庄》孟浩然

篇一:一句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话说得一点儿也不假:你吃的苦儿比别人多了,你的收获就比别人大。只有耕耘,才有收获,只有去做,才会比别人更好;只有去学,知识才会比别人渊博;倘若你不做也不学,那你将一事无成。

记得这次六年级的第二次数学

几天后,我思前想后,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说了实话。没想到妈妈竟没有骂我,而是鼓励我,安慰我,那时我又哭了。

后来,我主动去找数学老师补习功课,我不能再让大家对我失望了。接着,每当老师一有空,他就会让我到他家补习。就这样,我进步了,并且得到了老师对我的再一次肯定。那时,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句名言。

是啊,“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只有勤奋努力,才能成为人上人,才能比别人过得更好,更充实!

篇二: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我最喜欢的格言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学,不可以已。”这是古代大思想家荀子的名言,意思是说学习不能间断。如果一个人不能持之以恒地学习,那就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古代有一个人叫方仲永,仲永四岁这年,突然向家人要纸和笔,他父母向村里一个读书人借来纸和笔,仲永写了一首诗,家人拍手叫好,都觉得他是“天才”。从此,他父亲就带着他东家进,西家出,给达官贵人写诗。几年之后,仲永写的诗仍然停留在原有的水平,“泯然众人矣”,最终堕落成一个普通人。我们国家有个张海迪,她从小就身体残疾,但是她聪明好学,勤奋努力,最终成为一个有理想,有知识的人,她用自身的努力,赢得了人们的尊重。

我们现在是一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学习,对我们来说只是万里长征刚刚起步,所以,我们必须加倍努力,把所学习的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地牢牢掌握,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董必武老人曾这样说;“逆水行舟用力撑,一招不慎落千浔。”学习,如逆水行舟,只有用力往前撑,坚持到底,才能搞好。

篇三:一句名言给我的启示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这句出自资治通鉴,让我深受教育,也使我终身难忘,更让我会想到了我以前的事情那是夜深人静的夜晚,别人都在睡梦中,而我还在写字台上写作业。双眼一会睁一会闭,很是疲惫。课作业还没写完,怎么办?我左思右想自作聪明的想:“先不写,明天说没带不就行了?”我怡然自得,睡了觉,可总觉得睡得没有平时香了。

第二天,当组长问我我作业时,我断断续续的说:“没没带。”组长好像是相信了,所以我逃过一劫。可我上课如坐针毡,心里一直想会不会被发现——。回到家我坐卧不宁,坐了很久的心理斗争后决定告诉老师真相,因为我在书上看见了这则格言,觉得做得不对。

第三天我给老师说了真相,老师没有大发雷霆,只让我回去补就行了。我觉得一下子舒服了很多就得轻松多了,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我喜欢这则格言,它让我知道了做人要一诺千金,大丈夫不能动不动就说谎,也在我脑子里扎了根。

荀子的名言

1、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2、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3、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5、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6、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7、不足于行者,说过;不足于信者,诚信。

8、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

10、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1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12、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3、凡斗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14、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15、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6、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荀子·富国》

17、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18、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19、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王制》

20、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21、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22、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23、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24、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5、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6、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27、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也。

2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荀子·礼论》

29、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30、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3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32、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

3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34、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35、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36、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3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38、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39、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虽能不让,然后为德。闻之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不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

40、学无止境。

4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2、公生明,偏生暗。

4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44、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45、笃志而体,君子也。

46、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47、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48、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49、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5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51、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52、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3、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5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55、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名言

56、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57、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5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59、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60、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61、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62、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63、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6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荀子

65、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6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7、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68、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9、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7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