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一种美德,能体现着一个人的高尚品质。但是,廉洁是什么?廉是清廉,是指不贪取钱财;洁是洁白,是指一个人光明磊落。廉洁就是说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光明磊落。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位历史人物为我们树立了“敬廉崇洁”的光辉榜样:有令人千古传颂,铁面无私的包拯;有把“做官即不许发财”写在茶碗带在身边的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有一生为民着想,从不收任何贿赂的敬爱周总理;有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牺牲后身上只有8元6角的好干部孔繁森等等,他们都为我们留下了一份份忧苦劳民、奉公廉洁的珍贵遗产。
记得一个下午放学,我走进家属院,看到一辆汽车旁边的地下有一张红红的纸,走进一看,原是一张100元的钞票。捡起钱,我欣喜若狂,兴奋地在想如何用这100元去买我喜欢的书、玩具。推开家门,我把钱在妈妈眼前晃了晃,炫耀地说:“看,我的.意外收获!”在妈妈的追问下,我讲出了钱的由来。
妈妈严肃地跟我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占为己有,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真正属于自己。咱们把钱交到传达室吧,找回那100元的主人。”我噘着嘴,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妈妈说的是对的。传达室的夏爷爷把告示贴到了告示板上,过了两天,找到了失主,原来是邻居王叔叔下车时不小心把钱弄掉的。叔叔专门来到我家,高兴地对我说:“谢谢你,你是个正直的孩子,我们都要向你学习啊。”我心里比吃了蜜还要甜。
草木总是向着阳光生长,人类更应该崇尚阳光,“敬廉崇洁”永远是时代的呼唤。让我们携起手来,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平时的言行,诚实做人,正直做事,勇于挑起属于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耿列传》
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校——杜甫《望岳》
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
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
16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
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
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
24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格言联璧·处事》
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
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荀子·儒效》
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
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
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32丈夫不报国,终为贫***。——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
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
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
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魏徵
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40命为志存。——朱熹
4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由带给大家的'小学生写作常用的
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30、奇文共欣赏,疑义相如析——陶渊明
31、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3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33、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34、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关于廉洁自律的
1. 慎言慎行一身正气,清正廉洁两袖清风。
2. 贪婪会桎梏你的手脚,廉洁会让你幸福一生。
3. 诚实是做人的行为支撑,廉洁是从业的行为准绳。
4. 清正在德,遵章守纪一身正气德为先;廉洁在志,防微杜渐两袖清风志在高。
5. 在职唯明,做事唯品;处世唯清,待人唯诚。
6. 做人要堂堂正正,堂堂正正心自安;为官要清清白白清清白白树德行。
7. 为官以廉为先,为政以勤为基,为民以实为本。
8. 行端好比松傲雪,贪念犹似蚁决堤。
9. 夫受人钱而不与干事,则鬼神呵责,必为犬马报人。受人财而替人枉法,则法律森严,定为妻孥连累。清夜自省,不禁汗流,是不可不戒。
10. 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1. 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12. 诚实不虚伪,敬业不图名,坦言不奉承,廉洁不贪利。
13. 大事小事秉公办事,小节大节廉字为节。
14. 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勤者不贫,廉者不腐。
15.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要做到"五个不":理想信念不动摇;手中权利不滥用;亲朋好友不放纵;社会监督不抵触;警示教育不放松。
16. 从政廉洁是为家园添砖加瓦,为官腐败必使家园房倒屋塌。
17. 做人做官做事清清白白,为公为政为民勤勤恳恳。
18. 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19. 清除疑惑,公正清廉廉生威。
20. 依法行政要牢记职责不辱使命,置身商海应清正廉洁自警自省。
21. 领导有正气,职工有士气,单位有朝气。
22. 知荣、知辱、知耻,堂堂正正做人;慎言、慎行、慎独,清清白白为官。
23. 千金经手过,不沾一文钱。
24. 一双铁肩,一颗义胆,一身正气,任劳任怨替国肃贪;一副柔肠,一腔热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为民谋利。
25. 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26. 廉洁如琴,演绎优美之声;廉如如茶,品味淡雅清香;廉洁如笔,写出灵魂倾述;廉洁如画,描绘安康美景;廉洁如笛,吹出幸福响亮。
27. 为税如航行——当以公正为船,廉政为舵,勤政为帆。
28. 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
29. 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清正廉洁格言。
30. 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31. 反腐倡廉,警钟长鸣。
32. 侥幸心里应放弃,受到惩处方悔迟。
33. 廉洁人品磨砺出,甜蜜人生奋斗来。
34. 大节不可失小节不可纵。
35. 不准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
36. 静心超然,守一分宁静;少私寡欲,保北辰平安。
37. 廉洁是为人之本,廉洁乃做人之基,廉洁是修身之道,廉洁乃正身之旗。
38. 口渴时觉得能喝下整个大海,这叫贪念;真喝时只喝下属于自己的一杯清水,这叫自律。能划清贪念与自律的界线,就达到了廉的境界。
39. 小善积多,德益天下;小恶除早,免生后患。
40. 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
41. 知难而进的决心,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坚破难的魄力,切实可行的办法,组织协调的本领。
42. 劲松立险处,正气显人格。
43.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44. 做人一生光明正大,为官一任廉洁奉公。
45. 立党为公一心为民最重,执政为民清政廉洁为要。
46. 人格在贪欲中扭曲,灵魂在腐-败后堕落。
47. 历览古今多少官,成由清廉败由贪。
48. 在职一阵子,做人一辈子。
49. 营造反腐倡廉氛围,树立廉洁企业形象。
50. 凡吏胜其职,则事治,事治则利生;不胜其职,则事乱,事乱则害成。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楚辞·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沫。”
关于廉洁自律的名言2
1) 人之为善,百善而不足;人之为不善,一不善而足。—宋·杨万里
2) 人要做好事,一百件也不算多;若做坏事,一件就足够了,意指好事多多益善,坏事一件也不能做。
3) 凡人为善,不自誉而人誉之;为恶,不自毁而人毁之。—宋·苏轼
4) 一个人做好事,不必自夸,周围的人也会称许;一个人做坏事,不必自毁,周围的人也会诋毁,意指一个人的.言行好坏瞒不过周围的人。
5) 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宋·苏轼
6) 英雄豪杰必定具有超过常人的节操。
7) 涅于混浊而不缁。—宋·苏辙
8) 虽然被混浊侵染依然不黑。比喻品格高洁,不受世俗污染。
9) 不以私爱害公义。—宋·苏辙
10) 不能因为自己的偏爱而损害公正道义。
1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
12) 莲生污泥而纤尘不染,沐浴清水,艳而不妖。此处以莲花的洁净比喻君子的节操。
13) 内无妄思,外无妄动。—宋·朱熹
14) 心中不胡思乱想,就不会轻举妄动。
15) 位卑未敢忘忧国。—宋·陆游
16)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宋·欧阳修
17) 廉洁知耻是一个正人君子最重要的节操。
18) 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宋·欧阳修
19) 不知羞耻的人,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20) 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宋·欧阳修
21) 痛斥邪恶小人全无羞耻之心。
22) 善恶之殊,如火与水不能相容。—宋·欧阳修
23) 善与恶就像火和水一样完全对立,不能并存,意指有德才之人当疾恶如仇,有鲜明的是非观念。
24)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
25) 意指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26) 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宋·苏洵
27) 意指在镇静沉着,在突发事变前毫不惊慌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