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一生网 > 格言大全 > 和满招损谦受益相似的格言 正文

和满招损谦受益相似的格言

时间:2025-05-03 04:01:39

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

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

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

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

6、苛政猛于虎。(礼记)

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

8、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书经)

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家经)

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礼记)

12、知耻近乎勇。(礼记)

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礼记)

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易经)

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书经)

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礼记)

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冠子)

18、放之四海而皆准。(礼记)

19、皇皇不可终日。(礼记)

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

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礼记)

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

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论语)

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

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

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孔子)

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

1、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后汉书》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5、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尚书》

6、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7、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明代谚语

8、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三国。曹植《白马篇》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10、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韩非子》

11、不迁怒,不贰过。《论语》

12、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3、报国之心,死而后已。苏轼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1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

16、人之为学,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顾炎武

17、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1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19、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

20、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21、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陈廷焯

22、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晏子春秋》

2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25、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26、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省世格言》

27、学不可以已。《荀子》

28、学而不知道,与不学同;知而不能行,与不知同。黄睎

29、天淡风情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程颢

3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增广贤文》

3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3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34、位卑未敢忘国。陆游《病起书怀》

35、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增广贤文》

3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38、好学而不贰。《左传》

3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0、三思而后行。《论语》

41、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林逋《省心录》

4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

44、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葛洪

45、知耻近乎勇。《中庸》

46、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

4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48、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

49、差之毫厘,缪以千里。陆九渊

50、学而不思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51、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关人赴安西》

52、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53、忧国忘家,捐躯济难,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诚表》

54、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5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传》

57、有益国家之事虽死弗避。吕坤《呻吟语卷上》

58、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59、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60、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左传》

61、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增广贤文》

6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64、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三国志》

65、不怨天,不尤人。《论语》

66、知而好问,然后能才。《荀子》

6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6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69、见侮而不斗,辱也。《公孙龙子》

70、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劝学》

71、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论语》

72、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序》

73、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论语》

74、欲安其家,必先安于国。武则天

75、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76、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7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78、学而不化,非学也。杨万里

79、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增广贤文》

80、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81、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

82、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8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庄子》

8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85、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86、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8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88、哀哀父母,生我劬劳。《诗经》

89、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

90、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

91、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92、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9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警世通言》

9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95、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陈蕃语

96、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97、千经万典,孝悌为先。《增广贤文》

98、小人之过也必文。《论语》

9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我国历史上一直以来就有

古代名言警句

1、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出自于:罗大经《鹤林玉露》

2、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出自于:《格言联璧·处事》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于:《周易·乾·象》

4、志不强者智不达。——出自于:《墨子·修身》

5、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出自于:《荀子·劝学》

6、志当存高远。——出自于:诸葛亮《诫外生书》

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出自于:《荀子·儒效》

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于:《训俗遗规》

9、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出自于:陆游

10、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出自于:《增广贤文》

11、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出自于:《论语》

1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出自于:老子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出自于:老子

1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于:《论语·颜渊》

15、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将愁苦而终穷。——出自于:《屈原·涉江》

16、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出自于:《国语》

17、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出自于:陆游《病起》

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于:杜甫《望岳》

19、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出自于:《论语·子罕》

20、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于:《荀子·劝学》

21、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出自于:《吕氏春秋·诚廉》

22、精诚所加,金石为开。——出自于:《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

2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出自于:鲍照《代出自于蓟北门行》

2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出自于: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

25、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出自于:魏徵

26、坚志而勇为,谓之刚。刚,生人之德也。——出自于:《练兵实纪·刚复害》

2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出自于:曹植《白马篇》

28、有志者事竟成。——出自于:《后汉书·耿列传》

2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出自于:诸葛亮

30、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出自于:《庄子·渔夫》

3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出自于:刘备

32、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于:屈原《离骚》

33、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出自于:《礼记·礼运》

34、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出自于:屈原《卜居》

35、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出自于: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

3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于:顾炎武

37、丈夫不报国,终为贫贱者。——出自于:陈恭尹《射虎射石头》

38、命为志存。——出自于:朱熹

39、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出自于:苏轼

40、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于:《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出自于: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42、业精于勤,荒于嬉。——出自于:韩愈《进学解》

4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出自于:曹植《赠白马王彪》

44、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出自于:《孟子·告子下》

45、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出自于:《左传》

4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于:《孟子·公孙丑》

47、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出自于:《论语》

4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出自于:老子

49、满招损,谦受益。——出自于:《尚书·大禹谟》

50、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出自于:《诗经·小雅》

51、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出自于:《论语·微子》

52、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于:《左传》

5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于:《论语·公冶长》

54、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出自于:《孙子兵法·军争》

5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出自于:《管子·权修》

5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出自于:《尚书》

57、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出自于:《左传》

5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出自于:《论语·子罕》

59、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于:《周易·乾·象》

60、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出自于:《左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