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征文,肯定对各类征文都很熟悉吧,征文没有题目、题材、格式的限定,与
家风家训征文1
俗话说得好“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良好的家训和家风可以成就一个优秀的人,让他变得彬彬有礼,品德高尚。爷爷奶奶从小就教导我,吃饭时,要等人全都到齐了才能动筷;长辈没动筷时,我们也不能动筷;在菜没上桌时,不可以先吃;如果桌上坐满了人,晚辈们要自觉得把位置让给长辈,到桌下去吃;有客人来时,作为主人的我们要让客人先吃,不论长辈晚辈;吃饭的时候吃多少盛多少,不可以剩饭;长辈对晚辈提出的意见,晚辈要虚心接受。
不过我们家最重视的家风是做人要实事求是,直言不讳。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去爷爷家玩。奶奶烧好了中饭,对我说:“奶奶和爷爷要出去办点事,你自己待在家里写写作业,看看电视,记住别给陌生人开门!”我点了点头。一再叮嘱之后,爷爷奶奶终于放心地出门了。
我在爷爷家东看看,西瞧瞧,这时我看到了许多盆凤仙花正摆放在阳台上。我走进一看,发现凤仙花上结了好几个果实。这几个果实表面上有许多的毛,摸上去有点痒,十分好玩。我拿来了剪刀,剪下几个果实玩了起来。这时候有一颗掉到了地上,我正要捡,只听见“啪”的一声,种子破开了,我先是愣了愣,后来觉得这种子真好玩。于是我把剪下来的种子全捏开了,又拿了剪刀去剪其它的种子,再一一捏开,然后把种子扔起来就像下雨一样,我觉得十分好玩,便把花也全都摘了下来,用筷子剁成了泥。顺便把种子放在花泥里,满意地看着自己的杰作。
等我玩够了,我看着一片狼藉的地面和被我玩死的花朵,心中焦躁起来,心想:完了完了,爷爷照顾的这么好的花就这样被我糟蹋了,他一定会骂我的。于是我赶紧拿来扫把,把地上的种子和掉下来的花瓣全扫了进去,然后赶紧装作没事一样,安静地写起了作业。
“叮咚,叮咚”门铃响了,我一看完了是爷爷奶奶回来了,我赶紧去开门,爷爷先进了门,他习惯性的走向阳台,准备去收他的花。我心中一惊,赶紧跟过去,等爷爷走进阳台一看:“我的花,怎么回事?”爷爷惊叫道。奶奶听闻,也赶紧走了过来。“是不是你?”只见爷爷瞪着眼睛问道,我忙摇了摇头,奶奶看了看我笑了笑,对爷爷说:“过一会儿‘凶手’一定会自己站出来的。”
奶奶拉着我的手走到了饭桌上,给我盛好了饭,对我说:“多吃点,我孙女最诚实了,老头子你可别冤枉她。”我的脸像火似的红了起来,我心想:到底要不要说?说吧,爷爷一定会骂我,算了不说了,反正也不会怎么样的,但是,到底要不要说,”
吃好了饭,我鼓起了勇气,走到了爷爷的面前:“对不起,爷爷我把你的花都玩死了,而且还不承认,对不起!”我羞愧极了,正准备接受爷爷的批评呢,等了许久,爷爷还是没开口,我微微抬起头,爷爷笑了起来,和蔼的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这才是我的乖孙女,实事求是,不说谎。”
没错,做人要实事求是,直言不讳,我觉得通过这件事诠释了好家风好家训造就一个品德优秀的人的重要性。
家风家训征文2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的家庭教养,一家人坚持履行的准则,生活在一个三代同堂的大家庭中,我们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我们自家良好的家风家训,最显著的就是妈妈从小教我的不给别人添麻烦了!小的时候我并不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直到发生了这件平凡的小事。
记得小的时候路过奶茶店,里面飘出的浓香总让我馋的不行,这一次我停住脚步百般恳求妈妈终于出了十块钱为我买了好几个月来的第一杯奶茶。我深深的吸了一口,哇!好甜!带着一股浓浓的蜂蜜味,甜甜的但却清口,浓浓的但却并不粘稠,如同糖水一般流进我的心里,妈妈看着我陶醉的样子,对我报以淡淡的微笑。
一瓶奶茶转眼就见底了,我闻着空气中残留的香味,顺手将奶茶的杯子扔在了路边,只见那杯子在空中如跳水运动员似的优雅的转了个圈,重重的倒在了路边,里面残留的奶茶从吸管里流出来,如同大草原上的一条弯弯曲曲的路一般在地上流淌着……我只当没看见,接着向前走去。可老妈一把拦住我,满脸怒容,她的头发如同燃烧的火一般,在夕阳的照耀下似乎变成了红色,眼睛睁得大大的,里面满是凶光,如同要吃了我一般,我不知情,吓的退后一步。可她并没有发作,脸上可怕的表情返到消失不见了,她用她那双被夕阳照的微微变棕的眼睛看着我,语重心长的对我说:“你想过环卫工人一天的工作有多幸苦吗?他们每天起早贪黑为的就是多真一些钱养活家人,他们每天到垃圾桶里收垃圾,你把垃圾放在垃圾箱外面不是加大他们的工作量吗?在这个社会上能自己做的事尽量自己做,不要给被人添麻烦,好吗?”
是呀,这不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意思吗?尽自己所能去完成自己的事情,不让别人大量帮助你,不正是不给别人添麻烦吗?
这就是我们家的家风!
家风家训征文3
已近不惑之年,时常对年少往事多有牵绕。春节假期回家,领着妻女来到老屋旧址,老屋虽已荒废多年,但青砖的门楼依见,寒风中,冥冥间,点滴成像,勾起我童年的回忆。
透过残存的瓦砾,仿佛又见爷爷书写在青砖之上的方块字,刚劲有力又带着温度。我的童年就是倚在爷爷怀里听他诵读,听他讲一个又一个故事。爷爷一边教我认字,一边给我讲解道理,从“鹅鹅鹅,曲项向天歌”到“融四岁,能让梨”,从“孟母三迁”到“与宜多,取欲少”等等,青砖上的方块字和朗朗的读书声便是我对童年、对老屋的印象了。时光荏苒,转眼几十年,很多记忆都已经模糊,但我一直不能忘记的是爷爷温暖的怀抱和我懵懵懂懂时爷爷教给我处事之道,其中爷爷最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吃亏是福。
我的爷爷是一名人民教师,一辈子都工作在教育一线。爷爷是教小学
现在想想,爷爷这种厚道的处事之风,早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全家人,“吃亏是福”俨然已成为我们的家风。自主创业这几年,无论是面对客户还是合作伙伴,我始终记着爷爷的那句吃亏是福,并且一直秉承着待人以信,谦让厚道的经营之道。一次偶然机会读到记着采访李嘉诚的儿子李泽楷的报到,记者问李泽楷:“你的父亲究竟教会了你怎样的赚钱秘籍?”李泽楷说:“父亲从没告诉我赚钱的方法,只交了我一些做人处事的道理。父亲叮嘱过,你和别人合作,假如你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我们李家拿六分就可以了”。少拿二分,看着是吃亏了,实际是在给自己修路。爷爷的吃亏是福与李嘉诚的少拿二分不都是同样的道理吗?我不禁暗暗地佩服爷爷的大智慧。
回到家里,我又找出了爷爷满满一箱子的荣誉证书和奖章,给我的女儿讲爷爷的故事,讲我们质朴的家风。爷爷已经离开我们很多年了,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会一直传承下去。我们这一代人在享受国家改革红利带来的美好生活时,要铭记家风家训,继承优良传统,共同实现小家与大家的中国梦。
家风家训征文4
家风是一个家的道德标准,他就好像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家也有家风,它教育着我该如何正确的做人。
从小我的父母便教育着我做人要守信,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随便去答应别人,因为如果到最后你没有办到就会让人失望,你也会失信于人,下一次便不会有人要你帮忙,也不会有人要帮你的忙。
一次,老师让我们去查关于鲁迅的
自从那件事过后,妈妈的话就一直印在我心,我也从未再失信于人。
守时是妈妈的口头禅,她不光自己守时,还经常提醒其他人也要守时。每次和人见面,妈妈总是早到的那一个,还经常教育我,做人要守信,守时。我也耳濡目染,每次和同学出去时总要提前到十分钟。而我也可以在这十分钟里干许多事。
一个家庭的家风总是引导着一个孩子前进的道路,也在影响着孩子的一举一动。父母就是孩子最大的导师,也最能影响孩子。
家风家训征文5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风的`“家”,是家庭的“家”,也是国家的“家”。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
我家的家风又是什么呢?家中没有明确的记录或说法,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家风的理解却愈发深刻。
自从我记事以来,我家就是人人羡慕的四世同堂家庭,家中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父母、姐姐和我,还有两个叔叔、三个姑姑、二爷爷一家人,再远一点家族成员就更多了。每逢家中有嫁娶等大事,都是一次家族成员的大检阅。一大家子人团聚在一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事情在家族成员的集体努下都能圆圆满满的完成。
20xx年,小外甥出生了,围绕着取名的问题,爸妈还有姐姐、姐夫、我等一家人又围坐一起讨论起来,最后,还是父亲一锤定音,“我们这个家庭,人口多,团聚一起没有矛盾争端,是和和睦睦的一家人,我看就叫‘和和’吧”。在父亲的提议下,小外甥取名“和和”,象征了我们和和睦睦的一家人。“和睦”不就是我的家风吗?家家和和睦睦,方有我们国家的和谐。
家庭的和睦,来自于每个人都坚守“孝”的信念。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说“申之以孝悌之义”,作为孟子的后辈,我们家中更是尊奉“百善孝为先”。老爷爷七十多岁时身体不好,卧病在床,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爷爷却毫无怨言,每日端茶喂饭,必亲尝冷热,温度合适才给老爷爷。夏天天热,爷爷每天必给老爷爷擦洗身体;冬天天冷,一定将炕烧得暖暖和和的。老爷爷晚年虽是久病之躯,却没有遭一点罪,他走时是安详的,因为床前有孝子的陪伴。
七十多岁的老爷爷去世,此时爷爷也已是年近六十的老人了。父亲看到爷爷憔悴的样子,主动将赡养老奶奶的责任承担过来。这时老奶奶七十六岁,身体也不好。父亲和母亲将老奶奶接到家中,以孙子身份尽行孝心,成为当时我村的一段佳话。我从小在这样的家中长大,上有老爷爷老奶奶、爷爷奶奶的疼爱,也深知孝之含义。孝心一开,百善皆开。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在社会上就会因为有爱心孝心而乐于奉献,就会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而绝不会做违法乱纪、有辱家风之事。懂孝尽孝,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的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确,好的家风,影响着人的成长成才,现在我的儿子也已九岁了,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我们国家的和谐,我们更应该传承优良家风。无论世事如何流转,让我们家“尽行孝道,家庭和睦”的家风永远流传。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下面是语文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风的
1、做人要做老实(遵纪守法)、诚实(表里如一)、善良人,多做好事,终有好事。
2、族内子孙人等,妄作非为,有干名教者,不待鸣官,祠内先行整治。
3、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4、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性;扶正义,斥邪恶。
5、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
6、有百世之德者,必有百世之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就有十世的子孙保之;如果是斩焉无后者,那是德至薄也。
7、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8、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9、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10、学生要三勤:手勤、脑勤、读书勤。
名人家风家训
孟子:养身莫善于寡欲。
刘备: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德惟贤,能服于人。
李世民:奉先思孝,处下思恭;倾己勤劳,以行德义。
颜之推:兄弟者,分形连气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亲左提右挈,前襟后裾,食则同案,衣则传服,学则连业,游则共方,虽有悖乱之人,不能不相爱也。及其壮也,各妻其妻,各子其子,虽有笃厚之人,不能不少衰也。
范仲淹:孝道当竭力,忠勇表丹诚;兄弟互相助,慈悲无边境。勤读圣贤书,尊师如尊亲;礼仪勿疏狂,逊让敦慕邻。敬长舆怀幼,怜恤孤寡贫;谦恭尚廉洁,绝戒骄傲情。字纸莫乱废,须保五毂恩;做事循天理,博爱惜生灵。处世行八德,修身奉主神;儿孙坚心守,成家种善根。
苏洵:入则孝顺父母,出则和睦乡邻。长上有问必答,在座定要抬身。不可虚言戏谑,不可斜侧骄矜。莫呼长上表号,开口就要尊称。饮食先让长者,行路当随后行。
纪晓岚:一戒是(晚)起;二戒懒惰;三戒奢华;四戒骄傲。既守四戒,又须规以四宜:一宜勤读;二宜敬师;三宜爱众;四宜慎食。
林则徐: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曾国藩:勤、孝、俭、仁、恒、谦。
老舍:假若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作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能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或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你说是不是?教他们多游戏,不要紧逼他们读书习字;书呆子无机会腾达,有机会做官,则必贪污误国,甚为可怕!
梁实秋:谚云:“树大自直”,意思是说孩子不需管教,小时恣肆些,大了自然会好。可是弯曲的小树,长大是否会直呢?我不敢说。
傅雷:我只想提醒你几点:——第一,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加以身作则;自己做不到的事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第二,永远不要忘了我教育你的时候犯的许多过严的.毛病。我过去的错误要是能使你避免同样的错误,我的罪过也可以减轻几分;你受过的痛苦不再施之于他人,你也不白白吃苦。总的来说,尽管指点别人,可不要给人“好为人师”的感觉。
李嘉诚(香港):勤俭节约、独立人格、凡事忍耐、不断学习、为人正直、用心做事。
【1】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作文
“家和万事兴,只有家里和和气气的,我们的大家,我们的国家才会越来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楼街道联合金色朝阳培训学校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家风抵万金”的讲座,辖区百余居民参加了此次活动。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好家风好家训,传递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社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什么是家风?家族一代又一代传承下来的好的品德,能够一直延续下去就成为了我们家族的风气。家风好,这个地区的民风就好,国家就好。就像诗经中的《国风》和《雅颂》在唱歌的过程中就把这个地区的纯朴善良的民风表现出来了。讲座中,金色朝阳培训学校的王虹老师首先为大家讲解了家风的含义。
随后,她讲道:家风家训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之中,是每个家庭教育子孙立身处世、持家治业的重要教诲。家庭成就孩子的教养,品格来自家庭的传承。“传统文化是宝,我们要一起学习。”
“我大家讲一个真实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见一个父亲领着10岁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这个父亲接了个电话,他马上说,这事我帮不了你,我现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听了王虹老师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师总结说:“教育孩子从小就要让他学会诚实,家长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
王虹老师结合自己成长的经历和对家风、家训的感悟,运用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为大家讲解了《庭训格言》部分内容,列举了李嘉诚以及美国第一任华裔内阁赵小兰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们如何培养子女、孙子、孙女,以及如何营造良好的家风、家训。有的.居民拿出笔记本做着记录,有的居民用手机记录下讲课场景,现场热情火爆,响起阵阵掌声。
讲座结束后,居民李华感慨颇深,分享了听课后的感受,她说,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或作风,一个词,一句话,一个家里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记忆,都是家风的载体。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家风不仅是民风、社风的组成要素,也是中华民族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成为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家风是一种潜在的、无形的力量,是一种无声的动力、无言的激励,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开展‘好家风好家训’教育活动,我们非常喜欢,提醒我们这些老人不要溺爱孩子,引导我们从自身做起、从家庭做起,树立家风家规的意识、进一步加强社会和谐建设。”
【2】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作文
良好家风的形成决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平常的积累所得。
中国的每一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训、家规、家风: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自奉必须俭约,宴客切勿留连。器具质而洁,瓦缶胜金玉。饮食约而精,园蔬胜珍馐。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这些家训,是自古以来存在在每个人心中的,但真正做到的,却少之又少。祖祖辈辈把它们定为家训,是为了让下一代牢记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璀璨。
正如刘奇葆所说:“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好家训要做到,好家风要创造,家风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孩子的心灵。”
良好的家风对社会而言,就是一种道德的力量,它可以影响他人,使社会更美好。良好的家风需要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3】传承好家训培育好家风作文
还记得去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果果洗漱完毕乖乖的躺在床上,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喊我给她讲故事,我正纳闷呢,走进卧室一看,果果把头蒙在被子里小声抽泣着……我连忙拉开被子,看她眼角还挂着金豆豆。
“怎么了,是不是太累了?”
这些天两场演出同时排练,可能是把孩子累坏了,白天要上学,放学去排练,晚上回家还要赶作业,如此强度,别说是六七岁的孩子,就是大人也吃不消啊,想想难免有些心疼。
“我,没事,不累。”果果好像特别委屈。
“那你怎么哭了呀?是有什么事不开心吗?还是在学校和同学闹别扭啦?”
“都不是,我,我是看你太累了!妈妈~~~”一边说着,一边就大哭起来。
我的天啊,听了这话,我的心都快化了,我以为她要说我想要什么你不给买;或是觉得太累不想坚持排练;或是干脆说肚子疼……我还在琢磨着怎么与她斗智斗勇呢,她竟然,竟然是说“你太累了”!
后来,当然是我抱着她一起哭了起来。
我们都不是因为累而哭,果果看我每天接送她上学,准备一日三餐,还要陪她上各种学习班,陪她排练,陪她写作业,我想,她也在心疼我。
在我上高中时,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摆脱我妈的管制,还时不时和她对着干。现如今我也当了妈,真真切切能感受到,妈妈的爱是纯粹的无私。
我想,如果我的孩子长大结婚了,我也会给她的孩子洗尿布,不让我女儿沾一下凉水;也会帮她们带孩子,不让我女儿受一点累;还会每日三餐每周不重样的伺候,生怕孩子们太忙顾不上好好吃饭;到那时候,只要我还能干得动,我会倾我所有,尽我所能。就像我的妈妈对我那样对待我的女儿。
有一次,我和老妈聊天,不知怎么就聊到老妈百年之后。
老妈说:“等我死了,你们也不用买什么好风水的墓地,就把我的骨灰往海里一撒,或是干脆把我身上这些还能用的老零件都捐了……”
我当时就绷不住了,眼泪大颗大颗的往下掉,还气急败坏地喊着:“那我想你怎么办?我连个祭拜的地方都没有,我要去哪里找你啊?”
“看,看,我就是说说嘛,还抹上眼泪了,行了行了,我不说了好吧!”
我当时真的是很激动,可是老妈却不以为然。我知道,她是怕给我增加负担。以前家里条件不好,想吃的东西不敢买,想出去旅游怕花钱,可是现在我工作了,我有能力为您做些事情了。每年两次的旅游地点由老妈随便选,每周一次下馆子更是雷打不动,老妈还时不时向邻居阿姨炫耀我又给她买了什么。老妈嘴上说太花钱了,可是脸上却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尽管皱纹日益增多,尽管背脊不再挺拔,她在我心中依然伟大。
前些天过端午节,老妈给果果送来亲手做的香包和五彩绳,还有一大袋子的粽子,这些都是老妈亲手包的。
我迫不及待的拨开还有余热的粽子,边吃边说,“现在谁还包这些啊,太麻烦了,超市里都有卖的。”
老妈不紧不慢的说:“那能一样吗?哪有自己做的好吃,反正我闲着也是闲着,你们先吃点,要是觉得好吃,我再包些豆沙的。”说着就把剩下的塞进冰箱里。
想起一句老话,“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有妈妈的地方就是家!
我和老公从相识到现在已有十六载,感动常常有,最让我难忘的要数前年我爸住院的时候。我爸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和我妈离婚了,之后也不怎么联系,我结婚的时候也没参加,所以老公对这个陌生的岳父也没什么好感。
一天, 我接到一个陌生号码的来电。
“宏宏,我是爸,我,我最近身体不太好,医生说要做手术……”
“……”
经过和医生的谈话,我爸确实需要做心脏支架手术,手术风险未知,还面临着一笔高额费用,我必须要和老公商量一下。
介于我们家的复杂关系,我思量了许久,战战兢兢的告诉老公实情,为了能让老公平缓的接受我爸,我还做了些现在看来根本多余的铺垫。
我记得很清楚,那天我是打电话告诉老公的。当我絮絮叨叨的陈述完,电话那头只说了一句:“没事,有我呢,先治病!”
“有我呢!”也许别人根本无法理解,他的语气好平淡啊,却是那么坚定,所谓爱屋及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之后,老公一直陪我照顾老爸,直到老爸康复出院。
我一直认为,我们的生活已经平淡到没有心情再说“我爱你”了,其实不然,是没有必要说,都在心里装着,而且越来越浓。
我的家庭没有制式的家风,也没有祖宗几辈传下来的家训。我只知道让果果快乐健康的成长,让父母公婆安享晚年,做老公的贤内助,这是我为人母,为人女,为人妻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