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
唐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鬃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简介]
贺知章(659──744),字季真,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以文词知名,武后证圣元年(695)进士及第。开元十一年(723)迁礼部侍郎,后为太子宾客,秘书监。天宝二年(743)冬,因病请还乡,获赐镜湖剡川一曲。次年正月起行,玄宗亲赐诗,太子以下百官赋诗饯行。归后不久即病逝,年八十六,后赠礼部尚书。
他是"吴中四士"(贺知章、张旭、包融、张若虚)中仕途最得意者,其他三人都官小职卑,位沉下僚。但他并非功名利禄之辈。他同时人陆象先常谓人曰:"贺兄言论倜傥,真可谓风流之士。吾与子弟离阔都不思之,一日不见贺兄,则鄙吝生矣"(《旧唐书》本传)。他在长安紫极宫一见李白,惊呼其"谪仙人",对其《蜀道难》赞不绝口,乃解金龟换酒,与白尽醉。可见其爱才及豪放。杜甫《饮中八仙歌》以他为"八仙"之首。他晚年更加放诞,自号"四明狂客".他也好书法,"善隶草,尝与张旭游于人间,凡人家厅馆好壁墙及屏障, 忽忘机兴发,笔落数行,如虫豸飞走"(南宋陈思《书小史》卷9),今传世有贺知章草书《孝经》,书如龙腾虎跃,真率狂逸,确为杰作。《全唐诗》存其诗一卷,仅二十首。
[注释]
鬓毛衰:老年人须发稀疏变白。
衰:衰败、疏落。
少小离家:贺知章三十七岁中进士,在此以前就离开家乡。回乡时已年逾八十。
无改:没什么变化。一作"难改".
相:带有指代性的副词。
相见:即看见我;
不相识:即不认识我。
[译诗]
青年时离乡老年才归还,口音未变却已鬓发疏落容颜衰老。
村童看见我却不能相认,笑着问我这客人是从何处而来。
[简析]
贺知章在天宝三载(744),辞去朝廷官职,告老返回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时已八十六岁,这时,距他中年离乡已有五十多个年头了。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有无限感慨。《回乡偶书》的"偶"字,不只是说诗作得之偶然,还泄露了诗情来自生活、发于心底的这一层意思。
第一首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cuī催,疏落之意)"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我们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却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第二首可看作是第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同一意思,无非是因为一切感慨莫不是由于数十年背井离乡引起。所以下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句,看似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
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独立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
诗人以"不改"反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四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了。
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了亲朋介绍以后,独立于波光粼粼的镜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陆游说过:"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回乡偶书》二首之成功,归根结底在于诗作展现的是一片化境。诗的感情自然、逼真,语言声韵仿佛自肺腑自然流出,朴实无华,毫不雕琢,读者在不知不觉之中被引入了诗的意境。象这样源于生活、发于心底的好诗,是十分难得的。
回乡偶书二首
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
思念家乡的名言警句
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宋〕王安石
2、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3、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
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
5、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6、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7、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
8、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黄庭坚《寄黄几复》
10、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唐〕王湾
11、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曹植《赠白马王彪》
1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唐〕李白
13、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14、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15、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
16、嘤嘤鸣矣,求其友声。——《诗经·小雅·伐木》
17、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杜牧《赠别》
18、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唐〕柳宗元
19、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0、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
2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23、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
24、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25、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
26、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唐〕李白
27、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28、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赠卫八处士》
29、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翁照《与友人寻山》
30、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1、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
3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唐〕高适
34、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悲歌》
35、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36、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唐〕白居易
37、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箜篌谣》
38、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39、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赵瑕《江楼感怀》
4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赵瑕《江楼感怀》
41、悲莫悲兮生别离。——屈原《九歌·少司命》
42、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
4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4、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唐〕刘皂
4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46、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47、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诗经·卫风·木瓜》
4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4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唐〕杜甫
50、悲莫悲兮生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楚辞·九歌《少司命》
5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汉乐府民歌<<悲歌>>
3.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孟郊<<游子吟>>
5.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度大庾岭>>
6.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唐.王维<<杂诗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唐.李白<<静夜思>>
8.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萨蛮>>
9.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0.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唐.司空图<<漫书五首>>
12.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13.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唐.贺知章<<回乡偶书>>
1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别离------战国.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汉.<<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归>>
18.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南唐.李煜<<清平乐>>
19.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20.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士>>
2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王维<<渭城曲>>
2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25.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唐.韦应物<<寄李儋元锡>>
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唐.李商隐<<无题>>
27.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唐.杜牧<<赠别>>
28.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唐.杜牧<<赠别>>
29.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宋.黄庭坚<<寄黄几复>>
30.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